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時事我見
邊緣˙碰撞

陽春三月天,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在邊緣地帶籌辦了「天馬行空」聚會,邀請身心靈療癒的朋友到花蓮東華大學相談。除了回顧華心12年來的工作,也展望心理治療在這塊土地的發展。在華心執行長王浩威醫師的邀約下,許多在各自領域奔波的朋友,難得藉這個機會相聚交流,也讓學術生產和實務工作有機會對話,藉想像力馳騁出新的可能。

這場聚會由華心主辦,臺心和中研院民族所「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研究群」共同合辦,三個單位的代表人也為第一天的會議進行引言。華心執行長王浩威首先引用「中心—邊陲」的依賴理論架構,點出心理學說的外來性,強調本土經驗在專業訓練架構的重要。臺心理事長張達人則以「社會夢」為題,闡述台灣社會現象與臨床經驗,並與客體理論的邏輯架構進行對話。而中研院民族所余安邦提出「解放心理治療」,主張跳脫出既有的專業框架,轉向連結在地脈絡以建構人文療癒網絡。

這三段引言分別帶出一些有趣的回應,緊接的分組討論也呼應當前心理工作的主要議題。其中包括心理專業者的角色定位與社群認同,以及現行專業養成機制的困境。此外,心理資源的城鄉差距,還有心理工作者與當地文化的經驗落差,同樣成為關注焦點。至於近來相當熱絡的對岸講學市場,則引發「知識進∕出口」機制的討論,重新審視台灣在全球知識鏈上的定位。在這些欲罷不能的熱烈討論後,第一天的議程也告結束。

第二天會議先由余安邦講述本土∕文化心理學。他從于連(François Jullien)等哲學家的理論談起,強調社會建構的重要性,也特別標誌了本土學者余德慧在這條路上長期耕耘的成果。受邀介紹哲學諮商的尤淑如,則追溯其學派發源歐美的歷史脈絡,並細數哲學諮商在國內的發展歷程與運作現況。

這段議程開放討論後,王浩威提醒太過客氣就無法激出火花,因此特意從實務工作的立場發難,直指哲學論述與心理實作之間的鴻溝。他以自己為例,認為哲學思辯的文字過於艱澀難懂,即使長期關注亦難以窺其全貌。這種用語上的隔閡,阻滯了學術與實務的對話,遑論造成影響甚或解放。這番發言引來幾位資深治療師的呼應,而學界的朋友則回應表示,將抽象的哲學思辨轉換為生活用語來表述,就像心理工作必須貼近本地經驗一樣,的確都是持續努力的目標。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系的系主任李維倫特別發言表示,在心理系所授課及帶實習,就是將生澀的理論文字轉換成學生能懂的語言,還得教會學生使用心理概念去理解個案的生活經驗。若能將這些「轉譯」過程系統化,或將有助於學術理論與實務工作的對話。針對心理知識的語言運用,其他學者與實務工作者也陸續發言,幾番交鋒中也見相互同理。可惜正當對話升溫之際,會議卻因時間限制必須嘎然而止。許多與會者相當扼腕,相約下次聚會再好好「過招」。

1991,就在野百合風起雲湧的那個年代,一群不滿學院陳規與主流論述的知識菁英,透過辦《島嶼邊緣》雜誌來號召文化界的梁山泊(註),以多元、異質的論述來衝撞僵固的思想邊界。20多年來,許多當初被視為前衛、異端的論述,早已攻下各自的山頭,形塑出另一套社會秩序。新近這波學運動能的出現,或許暗示著對「新秩序」的不滿,也提醒先行者莫忘以進步自許的初衷。

相較於《島邊》擴展論述邊界的歷史任務,這場在島嶼邊緣的聚會,仿佛不同的專業主體以邊緣相互接觸、推擠。試圖在碰撞的壓力下,透過壓力對話催生新的可能。這些年來,許多人持續懷抱理想在專業領域披荊斬棘,驀然回首才驚覺已成為固著體制的一環。此番透過邊緣碰撞所回傳的震盪,或許對日漸安逸的中樞神經有著醒腦的效果。(文/黃文弘)

註:部分引自晏山農(2005) 〈重尋曾經有過的軌跡──《島嶼邊緣》發展漫談〉(http://blog.roodo.com/chita/archives/598224.html)


 
 
更多文章
看不清楚的帷幕
實習經驗分享
台北捷運事件,哀悼與反思
北捷時事我見
邊緣˙碰撞
界線
大腸花,一場自我治療的嘉年華
看不見的孩子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在太陽花學運裡
聚餐的看見
「加倍奉還」與「莊子空船」
劉姥姥逛完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觀後感
爆炸後的感傷與重建
生命是一場馬拉松,對吧!
阿嬤的夢中情人
心理衛生工作者的擁核與反核?
奧斯卡之後—李安的推手是誰?
過年
狗語行為治療
心理健康司
後宮甄嬛傳
心口合一健康司?
哭笑不得的刻板印象
看見黎明,在黑夜之後
芥末湯圓
死刑,廢死刑
北京積極心理學之旅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高中同學會
釣魚台、天真穆斯林、與民族情結
逆光飛翔
另一種鄉愁:Solastalgia
《你忘了我,但我永遠記得你:以友善尊嚴方式照護失智症親友》審閱感想
留言板與臉書
五月
王建民小三之延伸—婚姻關係漫談
心理治療師的幸福團隊
林書豪與正向心理學(Resilience)
厭食.催吐.瘦肉方程式
眾眸之窗
也談「林來瘋」
霧中風景
流動的節日
從兒童團體心理治療歷程中練習承接痛苦與涵容黑暗力量
2011年度死人風雲榜
如果杜鵑不唱歌
飄洋過海的牛角梳
自然與心靈:陸前高田一本松
最新關係焦點:父子關係!
賈伯斯之死—大家一起hungry and foolish
蘋果的滋味
放榜後的一場筵席
抱歉!我失約了!
洩密者
想像愛滋器官移植後的救贖
魔獸世界
北海憶師
Little Monster
尋找學習心理治療的地圖
楊梅的滋味
塑化人生
講台與講師的背後
績優?資優?
預言‧寓言
毛毛蟲歲月
起心動念間
注視痛苦
園藝如何治療?
那一年,地震與我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