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於 2007 年 10 月 15 日出刊
椅邊絮語

第41期電子報椅邊絮語成為一個心理劇治療師
第41期電子報椅邊絮語>打開心窗說亮話

打開心窗說亮話
──漫談舞蹈治療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講師
姜愛玲

  當您看到「舞蹈治療」這四個字,會想到什麼?
  您也許會問:「舞蹈治療……那我是不是要跳舞啊?」
  您可能也會這麼說:「人家不會跳舞啦,怎麼辦?」
  或者,您會更想知道:「我和朋友到夜店飆舞之後,覺得很爽快。這樣算不算舞蹈治療?」

舞蹈治療大哉問

  記得三年前在加拿大進修舞蹈治療時,我利用課餘時間參加當地的旅遊活動。當大家魚貫進入小遊覽車之後,導遊兼司機就請大家輪流自我介紹。輪到我的時候,我就提到了自己的舞蹈治療研習,一位老先生接著就表示他的腳時常痠痛,然後就有人建議他來找我做治療。解除身體的痠疼腫痛,算不算舞蹈治療?

  其實,舞蹈治療並非教導或學習某種特定的舞,也不是把肢體動作訓練得足以媲美專業舞者,而是藉由舞動的肢體解放身心的束縛,讓身體在律動中建立與自我、他人及環境的關係,形成以身體動作與創意性肢體表達為媒介的心理治療。因此,有興趣學習或參與舞蹈治療的人,本身並不需要具備舞蹈基礎或深諳舞蹈原理,只要有一顆願意開放與分享的心,任何人都可以認識與學習舞蹈治療,並且運用這些技巧幫助自己和別人。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抹微笑、指尖細微的移動,都能夠開啟通往內心的那扇門。

通往心靈之路

  當我們學跳舞、練武術或做運動時,確實能收身心舒暢之效,不過卻未必真能解除內心的煩憂、困擾與悲傷。另外,舞蹈治療的確具備增進身體機能的功效,但是其重點卻不在肢體復健,而是著重心靈層面的探索與啟發。換句話說,我們能夠透過舞蹈治療「讓身體說話」,運用肢體動作與自己交談、與他人互動,並且與週遭環境產生連結。

因此,舞蹈治療並非從傳統、權威的醫藥及病理概念出發,而是以一種包容、尊重個體獨特性的觀點來看待身心,透過肢體舞動增進個人與內心世界的連結與自我覺察,讓個體在其獨特的處遇中探索、創造與發展各種可能性,進而改善心理及情緒狀態。在舞蹈治療的理念中,身、心是緊緊相連的一體兩面,透過身體、心理、情緒、認知、人際互動發展的整合,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促進身心整體的健康。

舞動為療癒之始

  有了對舞蹈治療的基本認識,許多人依然對「舞蹈治療」這個名詞感到疑惑,既然我不需要跳什麼特定的舞,為什麼不叫「律動治療」就好了呢?關於「舞蹈治療」這個名稱,可參考下述歷史脈絡:

一、舞蹈在最初是「巫」,即巫師(shaman)、療者(healer)等的表達工具,而「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醫治身心靈及排解各種疑難雜症,集藝術家、醫生、諮商師、活動知識庫、哲學家等角色於一身,是社群中備受敬重的智者。

二、舞蹈在古代是宗教與靈性的一種表現方式,且多以眾人圍成圓圈的「儀式」型態呈現出來。圓圈的型態不僅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能強化團體的凝聚力,使人際關係產生意義。

三、舞蹈治療是以現代舞的精神(即自由、無拘束的肢體表達)為出發點。打從現代舞之母鄧肯(Isadora Duncan,1878-1927)揚棄舞鞋的那一刻起,舞蹈就有了新的生命;它不再是服侍宮廷權貴、裝腔作勢的表演形式,而是透過肢體的舞動抒發與表達內在,讓動者在舉手投足之間徹底感受自身的存在。

四、舞蹈治療的先驅們原本都是專業的現代舞者。

五、舞蹈治療中的各項元素(空間、時間、流動、力量、關係)大多與舞蹈本身息息相關,即「舞蹈治療 = 舞蹈/動作元素 + 心理治療」。

六、舞蹈、繪畫、戲劇、音樂等創造性表達方式都蘊含著「創意」,而這也是各項表達性治療最深刻的精神內涵。

  另外,在世界各國的文化中,亦不乏以肢體抒發情緒的管道。西瓦(Shivah或Shiva的音譯,為「七」之意)是猶太教(Judaism)中長達一週的哀悼期,也是猶太民族悼念親人的風俗之一。當家族中的七位一等親(不含祖父母、孫子女),即母親、父親、女兒、兒子、兄弟、姊妹或配偶當中有人往生時,家中一切的日常活動都必須停止,全家人在西瓦儀式進行完畢之後,就會展開為期一週的哀悼,此過程稱為「坐姿西瓦」(sitting shiva),而這樣的風俗亦流傳至今。此外,西南歐的吉普賽人與世界各地的原住民,自古至今都經常以歌舞抒發喜悅、哀愁或憤怒等情緒,且於過程中凝聚社群的力量,展現豐沛的民族生命力。

舞蹈治療簡史

  瑪莉安•雀絲(Marian Chace,1896-1970)堪稱舞蹈治療界的開山始祖,也是美國舞蹈治療協會(American Dance Therapy Association,簡稱ADTA)創始的靈魂人物。雀絲原本是專業的現代舞者,與公認最具代表性的美國現代舞宗師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1894-1991)一樣,早年加入茹絲•聖丹尼斯(Ruth St. Denis,1879-1968)及其夫婿泰德•蕭(Ted Shawn,1891-1972)的丹尼蕭舞團(Denishawn Dance Company,其舞作瀰漫著異國情調的神秘及靈性氣息),當她於 1930 年離開舞團之後,就展開了舞蹈教學的生涯。

  在教學的過程中,雀絲注意到有些學生對於舞蹈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很有興趣,而非僅止於追求高超的舞技,所以她就開始鼓勵學生以肢體動作進行自我表達。當雀絲的學生們逐漸體會到舞動可幫助他們卸下心理的負擔、促進身心健康時,話就傳開來了,同時也激起了醫療人士的好奇心。於是,醫生們就開始把病人送到雀絲那裡,其中不乏精神病患。

過了不久,雀絲開始在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的聖伊莉莎白醫院(St. Elizabeth’s Hospital)工作,同時進入華盛頓心理治療學院(Washington School of Psychiatry)進修。雀絲相信以肢體語言進行人際互動,可幫助病患走出封閉的自我,並且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建立自信,所以她在帶領團體時,都是讓大家圍成圓圈進行肢體探索與互動,以凝聚與建立群體感,並且大量使用音樂及道具激發團體成員的想像力。在聖伊莉莎白醫院任職期間,她的「雀絲技法」開始吸引更多人一探究竟,自 1950 年起,院方就開始認真研究舞蹈治療。

  雀絲是許多舞蹈治療師的精神導師,她一手訓練出多位傑出的舞蹈治療師,這些學生至今仍活躍於舞蹈治療界,在不同的場域裡傳承及運用她的技法。其實,當雀絲開始以肢體舞動的方式幫助他人時,並沒有宣告自己在做「舞蹈治療」,而是由後繼者為這樣的方式命名及賦予定義。

  美國舞蹈治療協會於 1966 年成立,自此,舞蹈治療也終於獲得應有的重視與專業認可,而雀絲也順理成章地擔任協會的首任理事長。自此,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澳洲、阿根廷及日本等國紛紛設立舞蹈治療專業機構,而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也於 2003 年正式成立,在醫療、社福及教育機構積極推廣舞蹈治療,現任理事長是輔仁大學心理系李宗芹副教授。

舞蹈治療師做些什麼?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常遇到許多學員詢問,「是否需要具備舞蹈基礎,才能接觸舞蹈治療?」或是「我要會跳舞,才能當舞蹈治療師嗎?」其實,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並非只有舞蹈治療科班出身的人才能從事舞蹈治療,精湛高超的舞技也不是必備的條件,因為舞蹈治療師並不是傳授舞蹈技巧,而是以直覺、純粹、未經雕琢的身體動作引導成員發自內心舞動,增進對身心連結的了解,進而更認識自己。

  對於有志從事舞蹈治療工作的朋友來說,豐富的身體經驗(不侷限於舞蹈)、對動作、身體動能、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的了解與掌握,以及心理學、諮商輔導的知識,對於進入舞蹈治療是非常有幫助且必要的。動作是舞蹈治療的主要媒介,舞蹈治療師除了掌握身體語彙之外,也要能夠以動作「同理」他人,透過動作進入個案的世界深刻體察與理解,並進行觀察、衡鑑、研究、治療性的互動及介入(intervention),搭配口語的釐清、分析與整理,才能協助對方看清楚本身的癥結所在,並且擔任身心探索的「催化者」(catalyst),進一步引發個案或團體成員自我洞察及「改變」的契機。此外,舞蹈治療對於紓壓及預防身心健康疾病亦有顯著功效。

  舞蹈治療師在不同的場域如醫療院所、學校、社福單位、安養院、諮商輔導中心及身心相關機構等處協助各個年齡階層的個人、家庭與團體,也有助人工作者將舞蹈治療技巧廣泛運用在本身的工作上,協助個案或團體成員提昇自尊及對於身體形象(body image)的認同、發展有效的溝通技巧及促進人際關係、拓展動作語彙、對於本身的行為模式產生覺察,以及運用創意面對生活上的種種問題。

  有些國外的舞蹈治療工作者為了避免引起混淆,並不喜歡把自己稱為舞蹈治療師,而是「動作」治療師,所以舞蹈治療在歐美等地通常擁有另一個比較長的名稱,即「舞蹈/動作治療」(Dance / Movement Therapy)。在國內,舞蹈治療強調的是透過肢體創意開啟通往內心之路,側重於藝術的創造層面與個體的獨特性,所以在名稱上並沒有刻意附帶「動作」一詞。

動作的力量

  前面提到舞蹈治療師必須以動作「同理」個案,才能進入對方的世界產生交集。或許您會覺得好奇,到底如何才是以動作同理個案?我在加拿大的舞蹈治療教授 Laurel 舉出了這個實例:雀絲當年在醫院所帶領的一個團體當中,有一位年輕的女性成員總是低著頭默默地蜷坐在角落,從不加入團體活動,跟她說話也一律不予回應。雀絲沒有勉強這名女子跟著團體舞動,而是在團體進行當中抽空走到她的身旁默默地坐下來,並且模擬她的坐姿,然後再靜靜地離開,繼續帶領團體。

  過了兩三個月之後,有天雀絲照例暫離團體活動,走到角落默默地陪著這名女子坐著,此時這名女子忽然抬起頭來看著雀絲,對她說出了參與團體以來的第一句話:“You know me.”在場的人都相當震驚,因為幾乎沒有人曾見過這名女子開口說話。為何會有如此重大的轉變?只因雀絲巧妙地運用鏡映(mirroring)的技巧,如同一面明鏡般以肢體語言「照」出這名女子的樣貌,同時也讓對方清楚感受到自己被看到、被「懂」了。以動作進行接觸,完全超越了語言的限制,是最直接、深入的互動方式。

  我們打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揮舞著手腳表達自己、接觸外在的人事物,從中逐步形成對於自身與外界的認知及感受。隨著歲月的流轉,成長過程中與日俱增的課題與壓力,以及過度重視智識發展與競爭的風氣,使得我們逐漸忘卻了這項肢體本能。藉著身體的舞動,我們得以尋回失落已久的本能,進而開啟豐富多采的身心能量庫。

參考書目

Bridges, L. (2004). Survey of dance / movement therapy pioneers. Lecture outlines.

網路資料

Health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07). Dance / Movement Therapy. Available: http://www.healthpronet.org/ahp_month/04_05.html

回41期電子報
發行人:宋維村
發行所:臺灣心理治療學會
聯絡電話:02-2392-3528-22
電子信箱:tap79637@ms71.hinet.net
編輯群:電子報編輯室、臺心秘書處
會址:台北市大安區 106 麗水街 28 號 6 樓
傳真電話:02-2392-5908
劃撥帳號:42115501
網址:http://www.tap.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