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學會首頁 訂閱電子報 第 46 期電子報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於 2008 年 03 月 15 日出刊

Album專輯

治療協奏—六片共鳴

  1. 副標:精神科醫師、精神護理、臨床心理、諮商心理、社會工作與表達性藝術各自專業如何努力,共同促進臺灣心理健康。
  2. 講題內容:
    1. 心理健康的問題觀
    2. 人在心理健康促進的自身能力(對個案的價值觀)
    3. 各自專業在促進心理健康之方法(方法論)
  3. 主講人:
領域 主講人
 
諮商心理專業 林家興教授
 
精神醫學專業 陳登義醫師
 
表達性藝術 陸雅青教授
 
社會工作專業 萬心蕊教授
 
護理專業 蕭淑貞教授
 
臨床心理專業 魯中興心理師
 

諮商心理專業
主講人:林家興教授

精神醫學專業
主講人:陳登義醫師

精神科醫師必得去細細思索心智和身體的關聯,以解決他看到的每位病人的臨床問題;他必須注意到有關價值觀的提問,不管何時當他決定某個病人在生病後是否痊癒,或是否某特別心智活動的障礙是疾病的某種徵象;如果他可以充分反思,他就必得檢視人類知識的效度與限制,透過他所賴以了解他自己及他的病人的諸方法手段來獲取,而同時可體認到那些病人當他們太過倚賴這類知識的方法時,如何會被欺騙;最後,因果問題是如此堅定地強加在他的注意上,以致即使是最不世故的精神科醫師也覺察到常識在這裡都無法派上用場。然後,不管他喜不喜歡,精神科醫師就得面對許多有關哲學的中心課題。

表達性藝術專業
主講人:陸雅青教授

社會工作專業
主講人:萬心蕊教授

護理專業
主講人:蕭淑貞教授

臨床心理專業
主講人:魯中興心理師

把「對」的事「做好」

承蒙大會邀請,基於 team work 的宗旨是「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這樣的切磋精神,所以我欣然赴會。

首先,我要從「講古」說起:自從 1949 年「Boulder model」以來,臨床心理師的訓練是奉「科學—實務」為圭臬。我分析自己的個性,可能適合在臨床心理的領域中浸淫:家母曾說我的個性是「慢慢的」,過了預產期還呆在溫暖的地方,遲遲不肯出來;小學時洗澡在澡盆中居然可以睡著,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因此沒有太多思索,就決定踏入臨床。沒想到這一決定,就讓我在此領域中浸淫了數十年。從民國 62 年暑假開始,我擔任臺北市衛生局工讀,跑遍了整個士林地區。為 65 歲以上的老人量血壓、血糖,結果發現居住於街上的老人比居住於巷弄內的老人,平均血壓血糖高。這就有點「實務—科學」的味道乎?

臺灣的臨床心理工作,最早是楊思根教授在臺大醫院建立「科學—實務」基本精神。那時,『張老師』也剛開始成立,鄭心雄教授在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親炙 Carl Rogers 的薰陶,我很幸運在『張老師』及心理系接受他的教學,甚至他還擔任過我們的導師。但我在 1993 年到 U.C.Harbor 當面聆聽 Dr.Miller 的詮釋(Dr.Miller 在 Wisconsin 與 Rogers 是同事),才更懂得 Rogers 是做了許多的實驗及研究後,才發展出同理心的傾聽及 reflection;譬如,Rogers 甚至還做了 first impression 的實驗。而這樣的周詳地,把同理心及治療關係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心理治療的共同核心,而且還應該系統地評估案主在治療關係中的經驗,而適時調整。

大三時,柯永河教授剛從密西根大學,學成回國任教。我有幸在他親自督導下,學習心理衡鑑;深刻體驗「望之嚴然,即之也溫」。更重要的是,在柯教授親身督導下,自己清楚哪些能符合專業標準的技術及行為,再反覆演練成習慣。另一方面,也要練習減少不符合的行為,才能趨近專業。後來在北市療服務,親灸吳英璋教授的示範(行為治療、生理回饋、心理演劇)。吳教授也帶領我們研讀 Wolhberg 及臨床討論。使我們得以深入一些治療學派,實務累積後,就思考相關的研究,所得結果,更豐富臨床的運用。

1980 年起,柯教授將 Lazarus 的 basic-id(B=Behavior、A=Affect、S=Sensation、I=Imagery、C=Cognition、I=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Drugs/biology)貫串,Lazarus 將 basic-id 當作 bridge(架橋)、tracking(追蹤)、firing path(火燒路徑)。柯教授不但擴展成 basic-id-caw-3s,還架構出『習慣心理學』。其實,臨床上累積經驗後,開始整理治療效果的共同性,自然就會自然就會思考什麼最有功能!國外是 1 980 年後,這方面的興趣增加,1990 年到現在才急速累積(由於心理治療的激增、單一理論的限制、更多機會觀察及實驗各種治療、認可共同因子的貢獻、經濟因素……等)。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常見的心理治療整合路徑是:共同因子、技巧折衷派、理論整合。譬如,要確定改變歷程的共同因子,就必須選擇各學派做的最好的。技巧折衷派更需多年勤勉地實務經驗及臨床研究,而且持續系統地整理。理論整合更是一種對未來的抱負,想選不同的原料,端出一道菜來。柯教授不但走在時代前端,還孜孜又矻矻地持續走了二十多載,真是令人佩服!

我個人對於心理治療的信念,是在開發案主新的可能性。例如,曾經有一位性侵加害人主動求助。他的個性有誠懇的一面,例如,他經常做服務老人的志工,也知道協助老人最大的要點,在以尊重(不帶歧視)的態度協助;這其實需要長期的接觸才能領悟的。但是,他自己每當路過較隱僻或幽暗的公園等地,就無法自控的會想犯案,他自己歸因於小時居家附近有風化場所的影響。但 formulate 他的問題後,從 addiction 的 perspective 更能協助他。

其實,心理學仍是一門相當年輕的科學,過去太過注重符合科學教條主義,多強調變數控制及客觀觀察的實驗室結果。因此有不少改革的聲音出現,且真的帶動了一些改進,如質性研究及融入生態心理學……等。現已進入 21 世紀,當然我們也須跟進囉!

在 2004 年時,我們與香港中文大學的張妙清教授,合作『華人性格測量表』對精神病患的標準化與效度研究。其中,我們同時請家屬填寫『華人性格量表家屬版』。結果發現,病人與家屬兩者之間雖然在某些分量尺上有顯著相關,但有一半以上的分量尺是沒有相關的,而此兩方面的資料,皆有其參考價值,若能同時收集病患與家屬兩方觀點的資料,將更能完整了解病患的人格特性。

這兩年,我在彰化協助做校園諮商的成果分析(主要分析治療的力道及執行度)。最近,也有機會與苗栗的國中輔導老師個案研討。發現,雖然城鄉差距下,供給面的資源較缺。但是,只要持續同樣的行為場景(套用生態心理學的術語),醫師與臨床心理師居然能自發,日增月進地提供更適當的力道及更好的執行度。譬如,有一位輔導老師,為了協助班上新轉入的一位過動兒,不但常與家長合作及引入伴讀員,還不斷與其他家長溝通合作。

現在,已真的進入 21 世紀了!對心理治療有“心”及有興趣的人,要把對的事做好。可能需要更辛苦、更費周章地建構技巧折衷派,融入生態觀的「科學—實務」囉!

祝福您們!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回 46 期專輯 回 46 期內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