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本期目錄

活動

本會最新課程簡介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這早已琅琅上口的人名與詞彙,我們真正瞭解多少?

儘管精神分析近十年在臺灣風起雲湧,各種炫麗的流派推陳出新,但終究還是以佛洛伊德為基礎。2009年,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盛情邀請學貫精神分析、哲學、與文學領域的臺大外文系沈志中老師開課,回到傳統的課堂裡,帶領有意瞭解精神分析的助人工作者和其他有興趣的人,一起細細閱讀佛洛伊德的原典,豎耳聆聽以佛洛伊德文本為基礎的精神分析,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訊息。

自殺、自傷行為防治:辯證式行為治療(DBT)進階工作坊

辯證式行為治療為結合內觀和冥想、行為治療及個案管理之統整性心理治療模式。本為專門針對重複自我傷害行為之個案。由於其結構完整及技術之精粹,發展出個別心理及團體心理治療、個案管理、督導及諮詢小組三大制度。

初階之課程針對自我傷害行為及衝動行為之治療模式發展,做統整性之整理。進階之課程除快速回顧初階課程,並加上三大制度之整理及案例之示範。個別及團體心理治療之技術,包括了內觀技術、情緒調節技術、人際技巧及挫折忍耐力技術。針對辯證式之溝通模式,亦為本治療之重要結構,在其他心理治療當中屬於較為獨特之技術,對於重複挑起治療師反移情、矛盾情緒及兩難情境之處理,有相當另類之回應。

本治療模式對於重複出現自我傷害行為及衝動控制之個案,有相當完整之敘述及應對方式。對於心理師、醫師、臨床及心理衛生工作人員、教育工作者為重要之學習項目。

心理治療華山論劍——個案研討會

個案研討(一):校園中性傷害的心理治療系統與相關倫理議題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做,在網路上認識人,就和他發生性關係!」-因性傷害後個案進入一種自我遺棄的過程,個案如何面對自己的價值重建信心,個案的心理修復之路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建立。個案的家人如何處理這一份哀傷和憤怒?父母如何經驗告訴的過程?學校系統如何處理這樣的事件?法律的界線在哪裡?家庭的界線在哪裡?信仰的界線如何劃定?

在一年半的心理治療中,個案在過程中學習到表達自己,和父母的憤怒分開,表達負面的情緒,開始擁有一個青春的歲月。

個案研討(二):憂鬱與自傷個案的處遇與心理治療

隻身來臺的外籍青年,面對學習、適應的問題以及長年伴隨的身體缺陷,在尋求情感依附對象時亦跌跌撞撞,未來的生涯該如何往前走?活下來的意義又是什麼?治療師如何在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治療關係中,重新建立個案的自我認同?

兒童諮商工作新策略:生態取向駐校諮商模式工作坊

相信處理過兒童問題的人都同意,在家庭與學校兩大環境是否適應良好,往往是兒童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關鍵。對社區的兒童心理衛生工作者而言,與學校的合作、溝通,也是另一種挑戰,其難度不下於和兒童本身或其家庭工作所遭遇的困難。隨著助人專業的分工以及學童問題的複雜度日增,學校引進校外心理健康專業人力來共同協助學童的心理適應問題,已是未來社區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大特色。

任教於臺師大心輔系的王麗斐老師,投入國小輔導以及臺北市諮商心理師駐校的實務與研究評估工作多年,由實務與研究中逐漸發展出適合本土的「生態取向駐校諮商」工作模式。本工作坊將邀請王麗斐老師帶領,透過理論與實務的說明,讓參與者瞭解,身為社區的兒童心理健康工作者,如何和家長、學校輔導人員與行政系統工作,如何有效運用學校資源、如何與學校輔導人員合作的成功策略、以及合作過程的相關挑戰議題進行實務探討。

第三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植物‧心靈與療癒

觀看植物的生長,我們見識到自然神奇與療癒的力量。植物的生命循環啟示我們生命更新的希望,以及重新開始的機會。當我們學會照顧植物時,內心會產生難以解釋、不可思議的力量。栽種植物的過程,讓我們學會如何關愛和照顧自己。不但和生命重新連結,更可以利用植物生命的啟示,來協助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寬容的社會。園藝治療就是利用植物的力量,傳遞生命的意義給需要的各種族群——老人、兒童、青少年、失智者、肢障者等等,啟動他們生命更大的能量。

歡迎您一起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千萬別錯過這場難得的國際研討會!

家庭系統取向——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訓練工作坊

青少年許多困擾的心理與行為都鑲嵌在家人互動模式中,「問題本身」也許反映出家庭潛在問題,有時卻也維持了家庭的平衡。在學校服務的專業人員,經常面臨無法與青少年家庭工作的困境,因此學習帶著家庭系統觀從事個別工作,將親子、家庭也納入心理諮商的範疇,可以補足青少年個別工作的限制。

黃心怡老師從事青少年心理諮商工作多年,與青少年及其家庭累積了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在這兩天的課程中,將從青少年問題類型、家庭系統理論切入,學習如何帶著青少年的家庭系統進行個別諮商,難得的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工作坊,不容錯過!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2009年課程預定表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地點
2/19-5/21
9/24-12/24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 沈志中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5樓501教室
3/21 自殺、自傷行為防治:辯證式行為治療(DBT)進階工作坊 唐子俊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209教室
3/28 心理治療華山論劍——個案研討會 王浩威
楊蓓
朱惠英
彭仁郁
吳熙琄
白美正
唐子俊
呂盈慧
樊雪春
鍾秀櫻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4/18 兒童諮商工作新策略:生態取向駐校諮商模式工作坊 王麗斐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209教室
4/23 第三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植物‧心靈與療癒   臺北中正紀念堂演講廳
5/16
5/23
家庭系統取向——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訓練工作坊 黃心怡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305教室
5/30 嬰兒觀察工作坊(臺中場) 林玉華
陳登義
 

沈志中老師精神分析講座的課程進度稍有落後,但不超過一堂課。關於上課進度,請詢問其他報名上課的學員。

國際研討會

日期 主題 附註
4/7-4/12 心理分析中的意象——第四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 於中國上海舉辦,詳請請參閱大會日程安排
9/18-9/20 2009第二屆中國精神分析大會 於中國上海舉辦,大會主題為「現代化進程中的精神分析」。
12/9-12/13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 2009 Conference 於Anaheim,California舉辦,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有意參加者可參考由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提供的報名資訊及相關優惠。

友會專業課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4-11/11 精神分析臺北2009(臨床文本)講座 周仁宇等
3/4-12/23 精神分析臺北2009(佛洛伊德)講座 楊明敏等
3/28 春季精神分析工作坊——此恨綿綿:邊緣型個案的錐心之痛 游佩琳等
4/10-4/12 臺灣2009春季精神分析國際研討會
精神分析首部曲:幻想的起始、起始的幻想
Rudi Vermote
Nicola Abel-Hirsch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2-6/15 性議題督導班 呂嘉惠
3/4-12/16 家族治療訓練督導班 李維榕
3/21-3/22
10/24-10/25
2010/3/20-3/21
系統取向治療訓練課程 吳麗娟等
4/13-4/14 榮格分析心理學演講與工作坊 John Beebe
4/15起 心理治療高階督導班 王浩威等
4/25-8/1
10/3-2010/1/23
藝術治療督導班 陸雅青
5/2-5/3
10/10-10/11
家族治療訓練工作坊 李維榕
7/11-7/12 家庭故事的解構——家族治療敘事療癒工作坊 周志建

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14
4/18
5/16
「搶救清水溝計劃之二」——家族治療知識講堂(中區) 王行
3/14(北區)
4/19(中區)
伴侶間親密關係的自我探索工作坊 蘇倫慧
4/11-4/12 如何談家中的秘密:性與性傾向工作坊 蔡春美
6/20-6/21 「搶救清水溝計劃之三」——「人在家,家在史」工作坊(中區) 王行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14-3/15 「藝啟觀心」——藝術治療工作坊(進階) 呂素貞
4/11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一階段——基礎訓練 林世莉
4/12-4/19 家族治療系列——系統取向之核心精神 趙文滔
4/18-4/19 焦點解決學派在青少年諮商上的應用 史莊敬
4/25-4/26 聽見心在歌唱——敘事治療初階工作坊 林祺堂
4/25-4/26 完形取向諮商之應用(第一階段) 曹中瑋
5/9-5/10 合作取向治療工作坊 程婉若
5/9-5/10 失落陪伴體驗工作坊 蘇絢慧
5/16-5/17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EBT)在諮商上的應用——初階 武自珍
5/23-5/24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二階段——進階訓練 張德聰
5/23-5/24 完形取向諮商之應用(第二階段) 曹中瑋
6/13-6/14 ♀伴侶治療工作坊♂ 程婉若
6/27-6/28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三階段——實務技術與諮商個案演練 洪莉竹
7/18-7/19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EBT)在諮商上的應用——進階 武自珍
9/1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四階段——實務督導 許維素等
11/7-11/8 家族治療系列——婚姻諮商入門:理論與實務的整合 趙文滔

財團法人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4/11-4/14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一)——應用於個人、伴侶及家族治療 John Banmen
7/3-7/5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一) 王鳳蕾等
10/10-10/13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二)——應用於個人、伴侶及家族治療 John Banmen
11/27-11/29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二) 沈明瑩等
2010/4/15-4/18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三) John Banmen等

呂旭立基金會另有提供自我探索、壓力抒解、及創意開發等課程。請參閱:呂旭立基金會2009年課程總表

回目錄

學會事務

春酒暨理監事聯席會議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將於3月28日晚間六點舉行春酒暨第三屆第四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如您有任何提案,請於3月17日以前將提案內容寄至學會信箱。謝謝您!

學會課程

學會秘書處已經開始規劃今年的學會課程。若您有何建議,或對今年的課程有任何期待,學會秘書處歡迎各位同好提供建言。感謝您!

回目錄

專欄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六)

唯識所提到到的第八識到底有什麼功能呢?在八個心識中第八識是最重要的一個心,因為第八識是宇宙萬法出生的根源,即使是前七識也都是從第八識藉緣所出生。依《成唯識論》[1]的內容來看,第八識的另一個很特殊且重要的功能就是執持種子[2]。種子是什麼呢?種子即是「功能差別」[3],第八識可以出生種種有功能作用的法,而每一種法之所以能出生,就是因為有其相對應的種子存在。例如有情眾生都具有的前七識,具有令眾生見聞覺知及作主決定的能力,這是由七識心的種子現起所運作出來的功能;再如七識心都有其相對應的心所法,可以讓有情眾生產生種種感受、情緒及思維等心理現象,也是因為有心所法的種子現行起作用的結果;三如有情眾生在每一世的生活中,所接觸的所有生活經歷的記憶,以及接受知識、教育的薰陶教養所形成的個性及善惡心性,或一生中所學習的技巧工藝的能力等,也都會熏習成為種子紀錄起來,也都有現行產生作用而表現出來的機會。現代的心理學所探討的記憶、人格特質或天生氣質等心識活動的紀錄或內容,甚至是潛意識的內容或心理情結等,都只是唯識所探討的種子的意涵中很小的一部分[4]。一個人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種種見聞覺知的經驗,或是種種言行舉止的表達(佛教稱之為身、口、意行),都會透過熏習[5]成為種子保留下來,而由第八識執持(就是被第八識收藏保存)。這些被保存的心識活動紀錄的業種,不管經過多久的時間,只要遇到適當的時節因緣,就又會再度表現出來[6]

弗洛伊德對於人的心識功能的解讀,認為人們對自己絕大部分的內在心思與情緒是無法完全瞭解的。這一些無法被覺知及瞭解的精神心理活動的內容,就被其歸類為潛意識。弗洛伊德認為我們從小到大的生活經歷中,那些被壓抑或潛抑的慾望衝動會儲存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的話,這一些被潛抑或壓抑的慾望及衝動,也是與我們平常的心識活動的紀錄一樣,都會再經由熏息的過程加重其染汙性而被第八識所執持,並不是匯聚形成第七識末那(潛意識)的一部分。紀錄生活中的種種經驗,是第八識的諸多功能之一,並且祂也是一個無容量限制的資料庫系統,不但收藏了無量無邊的種子[7],也可以隨時更新資料,更能讓這些資料產生功能作用。而第八識本身及這一些被收藏的種子,不論經過多久的歲月,即便我們這個銀河系毀滅了,也不會有絲毫的損毀[8]。佛教經典在談論到生命現象的時候,認為所有有情眾生的生命都會一世又一世的生死輪迴(唯除入無餘涅槃者例外),而且在這生死輪迴當中,又都有因緣果報的現象存在。之所以能成就生死輪迴及因緣果報,都是因為每一有情眾生都具有這一個永遠不會毀壞的第八識[9]。以佛教唯識學的觀點來看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就比較可以理解榮格所描述的集體潛意識了。榮格所提出來的集體潛意識的種種功能,基本上只有第八識如來藏可以完成,只可惜榮格談的並不是這一個有情眾生的真實心、宇宙間的實相如來藏,而是我們這一個頂多可以存在一百年時間的大腦所產生的功能[10]。因此不管要從什麼觀點來看,都很難讓修學唯識的人相信人類的大腦可以產生這種儲存全人類遠古以來的記憶的作用,而只能讓榮格的集體潛意識成為一種假設。第八識不同於潛意識或個體潛意識的第七識,而第八識內所含藏的種子,自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所有的眾生都本來具足無有差異,也都同樣具有現行表現的潛能[11],只是因為種子的染淨程度而有所差別而已。因為有第八識,自遠古時代人類的記憶或生活經驗[12]就一直藉由熏習成為種子的過程被儲存在第八識內,經過生生世世的輪轉而一直保存在自己的第八識內。因此,不管其個人是否絕子絕孫,或者是否一大族群遭遇到種族大滅絕,這一些生存在過去年代的有情眾生都會再度的投胎受生而一直輪轉到我們這個年代或未來的年代。當因緣具足時其第八識內所執持的種子的內容就會有現行的機會,才可能出現榮格所提出來的集體潛意識這種跨種族、跨時空的共同性象徵(原型)的現象。經過這一番分析說明,可以知道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如果想成為心理學上的理論依據,如果想建立成為人類深層心理的實質而不是一種虛構假設,那只有認同唯識所說的「眾生都具有第八識如來藏」才有其可能!

除了集體潛意識之外,榮格所提出的陰影[13]、阿尼瑪及阿尼姆斯[14]的理論,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理解。從佛教的生命輪迴觀點來看,目前生活著的每一個人(或每一有情眾生),都經歷過無法計算有多少次的生死輪迴,而每一世的輪迴都可能會出生在三界中的其中一界,在六道不同類型的眾生中[15],都曾經扮演了很多種不同的身分角色,也都曾經是男性或女性,或者是雄性或雌性。因為每一世生活的經歷及學習的結果,都被收藏在第八識如來藏中,因此所有的人類,不管是男生女生,每一個人的第八識中,都記存了不同性別及不同身分或不同能力的資料。這一些業種,有一部分是善性的,有一部分是惡性的,有一部分是無記性[16]的。這一些聚集在第八識中的惡業種子,並不只是儲存起來而毫無作用的,它會在遇到相應的緣到來時現行產生作用力,而使得一個人不由自主的起壞念頭或壞的心行。這種壞念頭或壞的心行的出現,並不是只會發生在惡人身上,即使是一般所謂的好人、善人,只要過去世造過惡業,也一樣會有出現的可能。由於很多事實無法以這一世的生活經歷來解釋這種現象,於是心理學家就只能以陰影的概念來描述這一種真實存在的經驗;再者,目前世界上的男男女女,不管其目前是何種性別,在其第八識中也都含藏了相對性別的業種,只要遇到適當因緣,就會在不同的時間點表現出或男性陽剛或女性陰柔的特質。這種現象其實都是業種遇緣現行的結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榮格提出來的理論,並不特別奇異。只是一直以來佛教經典所談論的生命輪迴現象,因為一般人的知見認為沒有科學的實證證據可以舉示生命確實具有輪迴性,而很難被一般人所接受,因此才會對榮格提出的陰影、阿尼瑪及阿尼姆斯的理論感到驚艷。但是,隨著越來越多輪迴轉世資料的披露、前世記憶的研究[17],或是據稱有前世記憶的個案其身上的印記[18]或人格特質[19]的研究,生命是否會輪迴的這一個世紀大疑問,其答案將會是如何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成唯識論》「凡十卷。護法等造,唐代玄奘譯。又稱唯識論、淨唯識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為唯識三十論頌之註釋書,乃法相宗所依據之重要論書之一。西元四五○年頃,世親作唯識三十論頌。至五五七年頃,以護法(梵 Dharmapa^la)為主之唯識十大論師,對唯識三十論頌各作註釋十卷,共計百卷。及至高宗顯慶四年(659),玄奘翻譯該論時,採弟子窺基之主張,以護法之觀點為主,糅譯諸師學說,集成此書。」。(引述自《佛光大辭典》)
  2. 《成唯識論》卷3:「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CBETA, T31, no.1585, p.13, c7-13)」,經文中所說的意思是,有時稱第八識為阿陀那識時,就是專指第八識具有執持種子及執持有情的色身令其不腐壞的功能。
  3. 《成唯識論》卷2:「此中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CBETA, T31, no.1585, p.8, a5-6),《成唯識論》卷7:「種子者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能差別。能引次後自類功能,起同時自類現果。」(CBETA, T31, no.1585, p.40, a23-25),大意是說種子乃第八識本身能產生種種不同果報的功能,這些差別功能涵蓋了善性、惡性及無記性三種特質。種子只能引發與其同類的種子運作而產生同樣的功能,不能一類種生二類果。
  4. 這一部分所涉及的是可被熏習的始起種子,第八識中還含藏具有自性功能的本有種子。如《成唯識論》卷2:「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生蘊處界功能差別。世尊依此說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餘所引證廣說如初,此即名為本性住種。二者始起,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世尊依此說有情心,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諸論亦說染淨種子,由染淨法熏習故生,此即名為習所成種。」(CBETA, T31, no.1585, p.8, b23-c4),論文大意是說,種子有兩類,第一類的種子為本有種子,又稱本性住種,是無始劫以來就本來如是而存在第八識中,能引生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等種種不同的功能差別;第二類的種子稱為始起種子或習所成種,是眾生無始劫以來,不斷的在生死輪迴中熏習所成的無量無邊的染污、清淨的種子。這些因熏習所成的種子,會因每一眾生在其生活的過程中,所造作的染汙或清淨業的程度差別,而形成種種眾生千差萬別的心行以及染淨的差異。
  5. 熏習與現代心理學所談論的制約現象類似,都是藉由長時間不間斷的作用所產生的影響,如滴水穿石之例子。
  6. 這一個現象就是所謂的「現行熏種子,種子起現行」。經由熏習成的業種是不會消失的,之所以不會隨時表現出來,是因為沒有遇到恰當的機會及條件。就像植物的種籽,如果沒有泥土、水及適合的溫度等條件的配合也是不會發芽生長的。
  7. 第八識所收藏的業種,函蓋過去無量劫以來,當然也會一直到未來無量劫以後。因為第八識沒有「使用年限」的限制,因此其所收藏的種子也是無量無邊的。無量劫是無窮數的大劫這麼長的時間,一個大劫為四個中劫,一個中劫又細分為二十個小劫,每一個小劫約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這麼久。因此一個大劫的時間是(16800000 x 20 x 4)年,可見其時間之久遠以及所受之熏染,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8. 《大寶積經》卷57:「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CBETA, T11, no.310, p.335, b14-15),當我們生存的這一個宇宙空間,歷經成住壞空當世界壞滅時,生存在這一個銀河系中的所有有情,就會轉生投胎到其他的宇宙空間,再受生為個別不同之有情而繼續另一世的生活,因此眾生所造的業不會因為世界的成住壞空而消失變異。一般人所理解的,佛教徒常常會希望藉由修學念佛的淨土法門,以祈能夠在死亡之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個類似的例子。但佛教徒大多誤會往生極樂世界的方式,而用一神教及民間傳統鬼神信仰之概念去瞭解。一個人在這一個世間死亡之後,他的第七識及第八識會藉由自己的福德資糧與願力,配合佛力接引的因緣,而從這一個銀河系(娑婆世界)往生到另一個銀河系(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為方便說明表達,姑且隨俗說為「銀河系」)繼續下一世的生活。而依《佛說阿彌陀經》的敘述,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這個銀河系之間相隔十萬億個銀河系的距離(一個佛世界就相當於一個銀河系的範圍)。
  9. 第八識有種種名稱,包括阿賴耶識、種子識、如來藏、真心、佛性或金剛心等。《心經》則說這一個第八識是不生不滅的心。
  10. 在目前這個年代,人壽約只有百歲。如果依科學的認知,大腦正常作用時才有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的功能表現;當人死亡大腦沒有功能時,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就不復存在。假設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到死亡的生活經歷可以透過基因傳承給子代,那麼沒有後代的這一些人的生活經歷,是否就會隨著其死亡而消滅?這麼一來,集體潛意識的內容,就無法是全人類都共通的了;或者在遠古時代的某一族群,突遭天災地變而全數滅亡(例如馬雅文化),這一族群的生活經驗就無法繼承下來。如此一來,集體潛意識中的內容勢必會有許多的缺欠,會與榮格所談的現象牴觸。
  11. 小至病毒,大至恐龍鯨魚等龐然大物,甚至具有廣大天身的天人,所有的有情都平等的具有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因此此佛經上才會說眾生平等平等,才會說眾生都有佛性,未來世都可成佛。
  12. 精確的來說應該是「自無量劫以來個別有情的心念及作為」。
  13. 榮格所提出來的陰影理論認為每個人的內在心靈,都有一部分的人格特質是自己所無法知曉的。就像人向光而行時,會在身後留下影子一般,這一些不道德、反社會、邪惡的人格特質,也是躲在一個人心靈深處的陰影中,並且會聚集成更大的影子而使一個人的光明心性蒙上黑暗染污的色彩。陰影是認知或感情的分裂特質,經過壓抑的心理歷程所形成,往往是具有極端自私、任性、無情、自我中心與掌控的能力,是一種邪惡黑暗的力量。陰影屬於潛意識層次,因此無法由自我意識直接經驗到。
  14. 阿尼瑪(Anima)是男性內在心靈的女性特質或永恆意象;阿尼姆斯(Animus)則是女性內在心靈的男性特質或永恆意象。這兩者也都是屬於潛意識層次的人格特質。
  15. 六道指天、阿修羅、人、畜生、惡鬼及地獄眾生,依其過去世及這一世所造作的善惡、染淨業多寡及輕重,而牽引其死亡後會投胎成為哪一種有情。造人天善業者可以升天成為欲界天人享福,兼修禪定福業而得證者,亦可往生色界天或無色界天,造惡業者則墮入惡道成為地獄、惡鬼、畜生道眾生接受折磨痛苦的惡果報。天與地獄的區別與基督教所認為的天堂地獄的觀念看似類似,但基督教的升天堂或入地獄,卻是看一個人對其教主的信仰是否虔誠以及是否忠實的踐履其教戒而定;佛教看一個人的往生處所乃是依其所造業行而定,並非唯由某一個特定有情主宰所左右。兩者共同的是,都相信生命死亡後不是終止,而是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但是其他很多地方卻是不同的。地獄道及天人眾生所生活的空間,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在地球中心或在外太空,而是在銀河系中的某一個宇宙空間,甚至有些有情乃非空間觀念所能解釋的,如無色界有情乃純屬意識等精神層面存在。
  16. 無記性是指非善亦非惡的行為結果,例如學習工藝技術、繪畫雕塑,或者音樂演奏等等,這一些被歸類為工巧明的能力,基本上其行為本身並沒有善或惡的差別,只是技巧能力的累積。因此有很多小小年紀就展現出某一方面的優異能力的天才兒童,其實是過去世學習過該項技藝的無記業種現行的結果。醫學上也常有發展遲緩的個案,表現出某個領域的資優能力的現象。這種所謂的“白痴學者”的能力表現,其實就是當事人過去生所累積的工巧明的無記業種子,在這一世遇緣現行的結果。這是一種與生俱有的能力,不是訓練出來的,有許多家長在看到這一類的發展遲緩兒的特殊表現時,也會有想將自己的發展遲緩孩子訓練成那般優異的企圖,但其實多半會徒勞無功的。如果瞭解了這一個道理,對於像“雨人”這種特殊的個人,就可以瞭解是怎麼一回事了。
  17. 可參看《當你的小孩想起前世:兒童前世記憶的科學調查檔案》,作者:吉姆.塔克,出版社:人本自然。
  18. Birthmarks and Claims of Previous-Life Memorie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Vol.64.1, No.858.
  19.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ho speak of a previous life: A further field study in Sri Lanka,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Vol.37, No.4, 525-544(2000).

「人」是如何改變

「真可惜!我才真的開始懂事呢。」偉大的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Pierre Augueste Renoir(1481-1919)於臨終前所留下之對「人」生的一句箴言。意味深長地道盡了「人」生的真諦。無論是老生常談或是智賢灼見,均是陳述著:「人」生是一連續的「不懂事的歷程」。為了「懂事」而謙卑地探索著「人」生之真諦。也因為「懂了事」後而需要做出因應的對策,並且也將面臨著改變的必要。

「人」生當中需要去改變的情境真多,例如:因受到創傷或是不順遂的成長過程之經驗者。有些「人」生是因為失去了自我或是想探索性靈上的需求,期盼「人」生的定向能夠重新獲得導引而能再次的定位。心理障礙者是需要改變的(當然除了因器質性所引發的精神疾患者)。因為在生命的歷程中受到了內分泌系統的生理變化所引發的徵兆者。情感聯結不周密者……等等。這些都是主要的需要來進行改變的「人」。

「改變」的本質的意涵之涵蓋面甚廣,歸納其特質和釋義如下:

能使「人」造成改變是牽扯到情境的化學變化而發生,換言之,是要促進「人」在生理系統上先要受到內外強大的刺激,以致於在記憶和神經模組系統上產生了固著而重塑。整個的變化有兩個模式:

  1. 電化—生化—電化模式:電化系統引發了生化系統的強烈的活動,而造成結構性記憶和神經系統的基模變化成為更新的基模。例如:
    1. 目睹過嚴重交通事故後,從此就不敢再騎機車上街。甚之原來很熟練的駕駛技巧,也變得一但握了機車手把時就會發抖個不停。
    2. 腦區內的神經系統因生命歷程或基因建制的影響,發生了系統內的活化不足或者是過度活化, 因而產生了器質性的徵兆;例如憂鬱症、精神疾症…等等。
  2. 生化—電化—生化模式:因為內分必系統之長期不穩定分泌的緣故,因此造成大腦的神經系統基模的活化回路被改變而進一步地固化,所形成了外顯行為的長期性之變化。例如:
    1. 因雌性激素的分泌減退而形成的更年期症候群,使得原本樂觀的人變成悲觀的外顯性格。
    2. 又如甲狀腺過度亢奮而造成的情緒不穩定。
    3. 睪固酮激素分泌過高,造成了極強的驅使性而產生了強烈支配他人的慾望和其性格的改變。
    4. 長期使用藥物和違禁品藥物、興奮劑、抗憂鬱藥品和安眠藥…等所造成了內外的變化。

如何使「人」改變的理論和方法很多,大致可以歸類成幾個基本方法:

至於想要達到改變的目標可以歸類如下:

  1. 洞察(insight)
  2. 自我察覺(self awareness)
  3. 自我接納(self acceptance)
  4. 自我實現或個體化(分化)(self-actualization or individuation)
  5. 啟發(enlightenment)
  6. 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
  7. 心理學教育(psychological education)
  8. 習得社會技能(acquisition of social skill)
  9. 認知上的改變(cognitive change)
  10. 行為上的改變(behavior change)
  11. 系統上的改變(systemic change)
  12. 賦權(empowerment)
  13. 復原(restitution)

沒有一個理論和方法能夠涵蓋到上述全部的目標而達到預期的綜效。但是每一個方法和理論都有其專注的取向和效果的利基。改變是需要「人」的內部深層的覺醒和慾念。俗語說:「自助者,天助之」。「人」要做出改變以前必須做好接受改變後的內外情境之更新的心理準備。

至於在心理治療與諮商領域的理論著墨的派別甚多,能夠運用來作出改變的方法可以歸類成四大區塊:

  1. 以宣洩技巧的治療法:用導引情緒的流露而將「人」的內在隱藏和壓抑之能量釋放出來,以達到改變的目的。
  2. 詮釋性的治療法:運用自由聯想的技巧,引出來自於潛意識的資訊,並且以理論依據的技術來對於潛意識資訊之意義加以解釋和實施。進而改變人生的意義而達到改變的目的。
  3. 行為形成機轉的治療法:以反向暗示的技巧,幫助「人」能夠產生自行覺察和思考,並且提供行為之準則,使「人」能藉此準則以希望的習慣來取代原有的而做出改變。
  4. 輔助性的治療法:結合心理治療理論和表達性藝術、視覺意像藝術、遊戲、音樂、戲劇、心理劇、舞蹈律動、宗教……等等,都有實證和有效的改變結果。

「人」生的自身處遇必然是孤獨的(alone),肇因於人類有個獨特的、個別差異性極大的大腦,因此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unique)。既使是同卵雙生子在任何特質上也是有顯著的些許之差異。這是與其他物種相當不同的特點,換言之,也可以說是每一個人都是單一的物種。但是「人」是可以alone而「人」生卻不能孤單的(lonely)。演化的天賜使「人」不能離群而索居,腦神經系統是需要經過兩人以上的經常性「同頻共振」後,才能取得平衡和運作的穩定(精神狀態才會健康)。何況基因的建制又將人類綁在一起,必須過著群體性的社會化的生活。所以建立連結網絡是「人」設想過著健康和快樂的生活,必然和極力地去實行的日常性的活動。然而就在建立連結網絡的活動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節點異位和脈絡重建的情況,自然地也需要做出改變。

何況「人」的內心情境不也是如此?

──原文刊載於交大友聲第430期。

翻滾吧!心靈

——在古今中外、詩詞藝術間,盡情翻滾嬉戲,讓心靈能夠充分運動,獲得健康。

發言雞‧馬殺雞‧金山鴨——「員工知性之旅」隨想三則

發言雞

眼前,一大塊堅硬的寂靜,海浪聲陣陣襲來,鳥兒來回穿梭,怎麼也敲不破似的。

當隊輔見到大家都沈默不語,就說要請出一隻「發言雞」。

「發言雞」,是一種塑膠玩偶,大概半隻手臂般瘦長,身軀是黃色的,嘴巴張得大大,輕輕一捏,就發出唧唧的聲響,甚是滑稽。傳到誰手上,誰就得自我介紹,並且講一件這禮拜最有趣的事。

隊輔把「發言雞」放在地上,使勁讓它快速轉動。結果,雞頭指向了某位女生。她把「發言雞」撿起來,有點不甘願地握住它,對大家說了自己的名字,並且補充說:

「大家記得,我是『不可思議』就對了。」

果然,向來不善於記名字的我——還曾經把人家可愛的綽號「小Q」,叫成「阿Q」——就「不可思議」地把她牢牢記起來了。

那麼,什麼是妳這禮拜最有趣的事呢?她想了很久,勉強說了:

「……好像,沒有吧……」

這真是令人喪氣的答案,卻似乎也是大家共同的答案,氣氛頓時又沈悶了起來。這時,一陣尖銳聲音傳來:

「唧!唧!唧唧!」

原來是「發言雞」自己發言了!大家都笑起來。

其實,「發言雞」何曾自己說話呢?應該是「不可思議」的身體說話了!

在她講到那個喪氣的答案時,或許出於焦慮,希望大家趕快把目光從她身上移開;或許出於自責,覺得自己記性實在很差;或許出於懷疑,自己的生活真的那麼無趣嗎?於是,她的身體不自覺地緊繃起來,讓手上的「發言雞」喘不過氣,於是,「發言雞」就出聲了,令大家捧腹大笑。

她的身體比她嘴巴說得多。

她的身體抱怨著一個過度壓抑的社會,先是外在的權力結構泯滅了個性,繼而是自己泯滅了自己的個性。生命變成一團苦悶,每個人都忘了,如何數算自己的快樂。

我們也如秘密般,守護著這份悲哀,小心地迴避著,不讓自己被看穿。然而,嘴巴越不說,身體就說越多。如果嘴巴願意說,身體就不用代勞了。

就像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提到:

「你想追究你自己許多顯然無意的錯誤和疏忽嗎?

走上特菲爾阿波羅神殿門口銘言『認識你自己』所照耀的坦蕩大道吧!」

若有勇氣接受自己,可以幽默地看待心中的真實情感,在別人面前也能自我解嘲一番,「發言雞」也許就能閉嘴了。

因此,當「發言雞」傳到我的手上,我就說,這禮拜最有趣的事,就是啊——

「認識這隻發言雞!」

馬殺雞

一天的行程,是在兩百人的體操中展開的。

其中一項動作是,兩兩一組,相互猜拳。猜拳猜輸的,必須幫猜贏的「馬殺雞」;若平手,就互相「馬殺雞」(massage)。而且,進行完一輪,就必須「互換舞伴」。

一開始,真的是蠻尷尬的,畢竟,才和別人初次見面,就要作身體接觸。但幾輪下來,卻發現,對方幫自己「馬殺雞」的時候,還蠻舒服的!

於是,人我的界線模糊了,防衛也慢慢融化,心中浮現「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就像宋代理學家程顥(1032-1085)描述的:

「醫書言手足萎痺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二程遺書‧卷二)

我也擺脫了「麻木不仁」的狀態,把不認識的人當成自己身體的一部份,盡情享受這些難得的片刻——並且,決心要猜贏!

體操在這樣的心情中,很快地結束了。一系列團隊比賽的遊戲開始。

當我把團體當成自己的一部份,自然會想到,如何讓彼此的智商「加」或「乘」在一起,而不是相互「減」或「除」掉。當團體挫敗,士氣低迷,若能接受自己,把和「他人」的競爭關係,轉化成和「過去的自己」的競爭,就能重燃鬥志。把「成長」當作團體或人生的座標,一切現象都不同了。

因此,大隊長說:

「人生難免遇到挫折,沒有『得到』,也要『學到』;沒有『學到』,就會一直『遇到』。」

成功了,固然可以聆聽掌聲;失敗了,也能享用——給自己的一場「心靈馬殺雞」。

金山鴨

有人說,這禮拜最有趣的事是:

「連續隔日值班(QOD)八天,又馬上來參加『知性之旅』。真是『有趣』啊!」

大家犧牲了難得的假日,又被院方強制,得和兩百位陌生人在一塊「共度假期」。大家面面相覷,簡直是「度秒如年」。然而,隨著活動的推展,氣氛越來越熱絡,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已經沒有人認為無聊了。

因此,在團體回饋的時候,我說:

「認真投入團體,才能讓時間過得快。你看,一下就可以吃午飯了!」

令人意外地,有人還說:

「感謝院方『強迫』我來參加這次活動!」

從一開始的埋怨「被迫」,到感謝「被迫」,實在很戲劇性——而,這不正是生命的縮影?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曾經形容,我們是被「扔進」(geworfen)這個世界的存有。但,我們沒白費了這次「扔進」,意外找到了值得珍惜的東西。

法蘭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也說過: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對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對我們有何指望。

我們不該繼續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

……並完成生命不斷安排給每個人的使命。」(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擺在桌上的金山鴨肉,是金山地區首屈一指的料理,標榜原味,口感甘甜。鴨肉,全世界都有,但不是每個地方的鴨肉都能像金山鴨一樣,凸顯出自己的特色。

也許,金山鴨不講話,卻告訴了我們,專屬於自己的使命。

──引用自:Kaspar's Studio

情定大醫院(五)——臺灣「舌毒」傳奇

熬過漫長的一夜,眼前只剩下最後一件任務:抽血。

這時,早晨的陽光懶懶地躺在抽血車上。我振作起精神,趕個大早,開始一趟「血」「光」之旅。

在我的地圖上,首先會經過的,便是03號單人房。同事先前叮嚀過,也是「完全生存手冊」中的重點——要進入單人房服務前,要先對自己作信心喊話:

「一定要堅強喔!」

抱著一定要堅強的心情,我鄭重地敲了敲門。迎面而來,是一位五十幾歲的看護阿姨。她臉上掛著微笑,似乎表示歡迎,我也微微向她點頭。接著,便聽見她說:

「阿婆早上起床,到現在還不能吃東西,快要餓昏了,就是等你睡醒來抽血啊!」

我轉過頭一看,原來那笑容,不是早晨的陽光,卻是夜半的魅影啊!她就這麼把千斤的罪惡,壓在我的肩膀上,好像我不是為阿婆來服務的,卻是來向阿婆贖罪的。我心裡想著,一定要堅強。於是,不怎麼理會她,逕行走到阿婆床邊。

阿婆正半瞇著眼睛,望向天花板,顏容很是慈祥,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旁人的是非。

我幫阿婆綁好止血帶,尋找血管。然而,可能因為長期打針、或者是身體虛弱的關係,血管都不知藏到哪了。我好似在廣大的肉色海面上,打撈一艘沈沒的軍艦。

看護一直站在我後面,雙手抱胸,盯著我,說:

「這就是考驗你們這種實習醫生的技術,不會,就不能畢業!」

好不容易在腳上找到一條血管,完成任務。接下來,我得幫她清理胃部在肚皮上的造口,那是看護平常幫阿婆餵食的地方。看護見我動作有些遲疑,又劈頭一句:

「連處理傷口都不會啊!我們看護在家,都自己弄呢!」

就這樣,不知經過多久,我終於能夠堅強地,離開了那間病房。

我心想,這個人怎麼硬要把別人踩在自己的腳下?自以為法官,一天到晚判別人的罪?一副好像別人念了七年醫學院,也比不上她當一天看護?愈想,就愈忍不住咒罵著她:

「這種爛看護,一臉大便、嘴巴又臭,早該被老闆好好炒一頓魷魚!」

一罵完,心中閃過一陣愉悅。但同時,也突然發現自己,好像跟那個可厭的看護一樣,硬要讓自己佔上風!差別只在於,我心裡罵,她在嘴上罵。

我和她,似乎都很「自戀」。自體心理學(self-psychology)的宗師科胡特(Heinz Kohut)認為,每個人在生下來之後,就是一直要滿足「自戀」的慾望,而且會不自覺地把周遭的事物當成滿足「自戀」的工具。這名看護有「自戀」的需求,我也有。

藉著「自戀」,我們克服了「自卑」。也許,她真的很「自卑」,所以,始終要借用別人當工具,鼓動「毒舌」,散佈「舌毒」,不斷向自己證明,自己的確比其他人都要好多了!

──引用自:Kaspar's Studio

情定大醫院(六)——三點的堅持

半夜三點整,護理站電話響起。

護士打趣地,慫恿我去接。我拾起話筒,聽見一名女性的聲音:

「喂!你姓什麼的?你是不是就是X主任啊?呵呵……」

我楞在那邊,不知如何回應。一旁護士們竊竊私語,說:

「妳不要陷害張醫師啦!趕快叫他掛掉電話!」

我想了一想,還是對著話筒說:

「我姓林,雙木林啊!」

隨後,我就掛掉電話。這晚,她沒再打來。後來,她們說,這通電話,在這時辰準時響起,已經五年了。似乎是女子深戀著X主任,也深信X主任暗戀著她,趁著夜深人靜,好好款訴衷情。

雖然,她已經脫離了現實,我們也用精神醫學的術語——「愛戀妄想」(erotomanic delusion)來為她的行為命名,但若凡人也能有她的「堅持」精神的一半,在現實中,也能實現許多夢想吧!

──引用自:Kaspar's Studio

回目錄

椅邊絮語

和外遇擦身而過——你渴望的,並不是你要的

「你渴望的,並不是你要的!」

這是我在精神分析的分析歲月中,從分析師嘴裡說出的話,這句話引起我很深的思維。

如果更深的定義這句話,應該是:在想像中渴望的,並不是真實生活中想要的。有些事情發生在渴望中是美好的,但如果來到真實生活,可能就反轉成一種自己所不要的狀況,外遇可能就是這樣的一件事。

如果渴望不要來到現實,那麼渴望應該去哪裡呢?在伴侶關係中渴望有外遇的新關係,這是一種會出現的渴望,真得要實現,才是最滿足的狀況嗎?

渴望的下一站在哪裡?

我認為渴望的下一站可以是文字、影像、繪畫、工作,或是現實生活,或是僅僅停留在渴望就足夠了。

用文字表達外遇,常常成為很好的文學作品,理查‧葉慈(Richard Yates)的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談得是一個疏離的婚姻中外遇的故事,他就如大亨小傳一樣的傑出,把婚姻中的疏離和無奈有很深的刻畫,最經典的一幕,是太太死亡時,先生那種冷漠而事不關己的情感。

用影像表達外遇的故事更是豐富,記得自己年輕的時候看「鋼琴師和她的情人」和「英倫情人」,這些美好的故事,大都放進了外遇的浪漫和生死相隨的愛。情人常常不是身邊的配偶,而是遠方的那個人。得不到的那個人,得到了所有的愛。

畢卡索則是透過繪畫保留了他不同時期愛人的面貌,她有妻子、溫柔的瑪麗、知性的多拉,晚年照顧她的雅克琳,在畢卡索死後,瑪麗和雅克琳都為他而自殺,愛他愛到死亡的世界去了。

畢卡索畫中的瑪麗,線條都是溫柔的,而多拉的線條是尖銳的,像女強人一樣的。畢卡索對女人的情慾渴望留在永恆的畫布上,造成世人很大的讚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造成女人彼此間很大的痛苦。畢卡索如果在心裡學的定義中,可稱為慣性外遇的代表人物。他曾在他的自傳中描述,有時看到妻子和情人吵架,是一種樂趣,然後他將爭吵的畫面移到畫布上,創造出永恆的作品。

畢卡索的女人分享一個男人的痛苦,造就了畢卡索偉大的作品。只有拒絕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外遇主角,這種痛苦才有機會離去,才有機會解脫。

人們渴望外遇嗎?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人們「要」外遇嗎?

我認為人們要得東西極度不同。

外遇通常不是終極的需要,而是中介的需要,也就是人們想透過外遇去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像是青春的感覺、溫柔的看重、新鮮的性,這些是伴隨外遇而來的,人們在外遇中往往不是要一個人,而是要一些生命失去已久或從未擁有的感覺。

擁有是渴望的終點嗎?

我認為擁有不必然成為渴望的終點,因為隨著擁有也會帶來另外一些感覺,擁有外遇之後,人們要面對說謊、罪惡感、配偶的痛苦,和成為背叛者的感覺。

「擁有」是「渴望」變成真實生活中的現實,那麼正面和負面的感覺都會隨著真實生活出現,真實的本質就是兩面的,而藝術的本質則是在想像中的,想像在玉山做愛是很美好的事,但是如果這發生在真實世界中,可能會有缺氧的問題,溫度過低沒有性慾,棉被不夠保暖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的情慾有太多的敵人,氣溫、生活壓力、味道、金錢、氣氛和個性,婚姻中的情慾需要靠想像力維持,才能排除敵人,完成做愛。

外遇是一種想像力的延伸。

人類的想像力可能是滿足的來源,而不是行動。

這就說明藝術的重要性,如果把外遇放在文字、放在電影、放在畫布,那是純然美好的,但是放在真實生活,那是美好和痛苦並存的,因為真實生活並不是想像力的故鄉,藝術才是想像力的終極故鄉。

當一個人想外遇時,做為一位治療師,我能做的是,了解他內在的渴望,鼓勵他做細膩的表達,治療室中的語言也成了表達藝術的一部份,透過表達讓來談的人了解自己,找到自我滿足的路。

面對已經在外遇狀態的當事人,了解他在外遇中所獲得的,理解他在外遇中正面和負面的感受,幫助他在婚姻中或藝術表達中找到同樣的滿足。

在一個寓言故事中,有一次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外遇?

蘇格拉底要他到樹林中,找一朵最美的花。柏拉圖充滿信心地出去,兩個小時之後,他帶回了一朵顏色豔麗,但有點垂頭的花。

「這就是最好的花嗎?」蘇格拉底問他。

柏拉圖回答老師:「我找了兩小時,發覺這是最盛開最美麗的花,但我採下帶回來的路上,它就逐漸枯萎下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這就是外遇。」

我想外遇之花賴以維生的就是想像力,想像力是它的根莖,離開了想像力,進到真實的人生,所有外遇之花都要枯萎,很多美好的愛情進入婚姻差不多就像進入了墳墓。

小說家哈金在他的小說「等待」中寫得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男主角和工作場所的女同事外遇,女同事一直希望他娶她,經過了十多年的等待後,男主角終於離了婚和外遇對象在一起,結局卻是男主角逃開了新家,回到前妻的居所感受舊有的溫暖。他想要一種沒有承諾沒有約束的照顧和愛。

關係在想像中永遠可以完美而美好,離開想像就會開始枯萎。這是一個生命的實相。

那麼什麼是真實的生活呢?

在寓言故事中柏拉圖也問了蘇格拉底這個問題,蘇格拉底叫他到樹林裡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圖有了找外遇的教訓後,這次充滿信心地出去,但是過了三天三夜,他都沒有回來。

蘇格拉底等了三天,沒見柏拉圖回來,就到樹林去找他,最後在一個地方發現柏拉圖在樹林裡露營紥寨,蘇格拉底問他:

「你找到最好看的花了嗎?」

「這就是。」柏拉圖指著身邊的一朵花。

「為什麼不把它帶出林子給我看呢?」蘇格拉底問。

柏拉圖回答說:「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馬上會枯萎,失去它的美麗,即使我不摘它,它也是遲早會枯。它美麗的時間如此短暫。」柏拉圖接著說:

「所以我要趁它還盛開的時候,守在它旁邊,等它凋謝的時候,再找下一朵。這已經是我找著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這時,蘇葛拉底告訴他:

「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正意義了!」

渴望會盛開,渴望也會凋謝,如果把它摘下,帶回真實生活,它死得更快,而且你會不知如何處理它的屍體。外遇的屍體躺滿社會的婚姻裡,激動的情緒、單親的家庭和無辜的孩子都是它的陪葬品。

讓渴望只是渴望,你可以在旁邊欣賞它,與它同在,渡過美好的片刻,成為永恆的回憶,不改變的是同在,而不是渴望。

如果這份渴望轉換到藝術裡,那麼美好的回憶就可以被保留下來,可以帶給別人,可以分享,我們能帶走的只有回憶和畫布,渴望帶不走的,可以分享的有回憶和影像,香味帶不走。

渴望如此,外遇也如此。

真實生活中的外遇總是要處理花的屍體,就像是處理失落與失望。

就讓我們和渴望的花靜靜在一起。

看著它含苞、開放、枯萎與落下。

享受它的美、它的氣味和顏色。

讓它默默在生命的回憶裡留下最美的軌跡。

P.S.

很多年後

我才了解

愛一個東西,是欣賞它

欣賞它原來的樣子

欣賞它原來所在的地方

因為那是它那麼美的原因

不是把它帶回家

擁有它

看著它枯萎

渴望如此

生命也如此——對治療師而言

包容的最佳示範——〈充氣娃娃之戀〉介紹與觀影感想

螢幕上先出現的是鄰居的房子,冰天雪地中,有一個女子探身往這裡看。她是要過來嗎?Lars原本透過窗戶窺視,急忙閃到旁邊,怕被發現。

前來探訪的女子是Lars懷孕的嫂嫂Karin,Karin邀請Lars明天聚餐。Lars雖然勉強答應,卻也暗自決定放鴿子。隨後看到的Lars,無論是在辦公室或教會與人的互動,恐怕只是一個害羞內向,對異性靦腆,但會主動對長者伸出援手和善的大男生,唯一不解的是,對於嫂嫂親切主動的態度相當抗拒。

精采的故事是在Lars宣稱Bianca是他遠從墨西哥來訪的女友開始。Bianca是Lars在網路上訂製的充氣娃娃,兄嫂Gus和Karin在驚嚇之餘,還是盡力引導Lars去看家庭醫師(據說也是心理醫師)。在往後數次的以治療Bianca為名的會談中,精神分析或心理動力所講的「投射」、「移情」在Bianca的背景補充中展現無遺。Lars說Bianca是虔誠的教徒,所以他們未婚前要分房睡(Lars也是虔誠教徒);Bianca是孤兒,從小父母雙亡,但是她很上進(Lars的媽媽在生Lars時難產過世,父親陷入喪妻的悲傷中,後來,父親也過世了。Lars也是孤兒)……

Bianca其實是一部分的Lars。

醫師告訴Gus和Karin,Lars不是典型的精神疾患,目前陷入疑似妄想的狀況,唯一能做的是「順其自然」。Karin比Gus更快接受Lars的狀況,或許是天生的母性,也或許是對Lars的抱歉。因為Gus後來受不了父親與家裡的氣氛離家出走,再回來時已帶著新婚的Karin,Lars於是自願將大房子讓出,搬到旁邊的車庫住。Gus沒有拒絕Lars的好意與退讓,但是Lars「生病」這件事,卻讓Gus開始思考自己和Lars的關係。

電影中呈現Bianca的出現多是相當搞笑的情節,小鎮上對於Lars的充氣娃娃女友Bianca一開始抱著不傷人的戲謔,然而從婆婆媽媽開始,以及剛開始不知如何「正眼」看待充氣娃娃的男人,全鎮的居民逐漸「認真」地將Bianca視為真人,自然地加入幫助Lars的陣容。透過Gus和Karin私下說明和熱心長者的協助,大家熱情歡迎Bianca,同時,Bianca的治療仍持續進行,Lars也和醫師定期會面,Gus和Karin更暗中等待Lars走出妄想。無意間,Lars藉著Bianca開始和大家有了更多的互動、出席各種社交場合(想想一個害羞的大男生帶著充氣娃娃到處串門子,我相信這一定令人很難想像),開始有了很多讓Lars自在的互動經驗。

「讓Lars自在的互動經驗」這是多麼不容易的表現!或許是Lars忽略別人奇怪的表情,也是大家熱烈邀約Bianca參加各種活動(Bianca還被推選為學校的董事),更是大家盡力配合演出的態度,讓Lars和Gus在充滿包容的關愛下,重新建立兄弟間的親密,也讓Lars有機會說出、處理、面對生命中的各種創傷經驗,用他特有的方式療癒自己,可以接納別人的靠近,也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對他人的關心。電影中處處有著令人感動的接納與對話,例如長者在家庭討論中說「Lars一直是好孩子……」,其實像是媽媽的接納,小鎮上關心的鄰居,暗戀Lars的同事……也或許因為Bianca的出現,許多的關心與關係開始有出現的機會。

這個包容的氛圍,令我想起當年在玉里榮民醫院實習時,某一次隨著病友可以外出到市場的機會,我也跟著大家過去。看著這些功能復原不錯的病友緩緩消失在市場人群中的背影,分不出誰是我們的病友,誰又是尋常上街的「正常人」,我不禁熱淚盈眶,對於玉里鎮的包容和接納,同樣有著說不出的感動。

最後,Lars怎麼讓這一切收場?我想這不得不佩服Lars的智慧,當然,事態的發展不是在Lars有意識下做的決定。由於前面已經透露太多電影的劇情,這裡必須賣個小關子。不過我相信,走入電影院的你,一定會認為這大概是會好的安排了。

電影小檔案

電影海報:充氣娃娃之戀

——本文同時刊載於華人心療網

回目錄

好書推薦

遊戲與現實
Playing and Reality

封面圖片:遊戲與現實

「身為兒童精神科醫師,我們關心的絕不僅止於健康而已。這一點是我希望所有的精神醫學都能認真看待的。我們所關切的是幸福富足,這一點是要奠基於精神健全之上,而非建立在精神疾病上。即使生理基因可以滿足孩子的某種社會實現,也未必能在心理上使他們產生幸福富足的感受。」

中文版序:溫尼考特,一位「夠好的」精神分析大師

關於溫尼考特,我們應該怎麼看待他的重要性?不論對於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療的理論是否熟稔,我們究竟受到溫尼考特的影響有多少?

1938年,佛洛伊德父女在恩尼斯特‧瓊斯(Ernest Jones)協助下,透過大國之間的外交斡旋,好不容易才離開了納粹佔領下的維也納,直奔倫敦。1939年,隨著佛洛伊德的去世,所謂「兩位女士的戰爭」也開始搬上檯面。一方面,1926年先到英國的克萊恩是溫尼考特的督導,而溫尼考特也是克萊恩兒子的分析師;可是,另一方面,根據安娜‧佛洛伊德的說法,他們父女抵英期間,溫尼考特是「英國學會中,唯一到他們在梅爾斯菲花園街住家問候的會員。」(F. R. Rodman, 1987)這個說法也許有待保留,但安娜‧佛洛伊德為何特別提及溫尼考特,恐怕是有意義的。

溫尼考特晚年描述自己童年時,曾經自稱「我太常被丟給母親們照顧,幸虧十三歲時被送去(寄宿學校)唸書。」也許是有太多與「母親們」互動的經驗,他和兩位女士一直都維持相當程度的正面關係。因此,在克萊恩派和安娜‧佛洛伊德派之間,開始出現中間派(middle school)或獨立派(independent school)。屬於這一派的還包括下列人士:巴林特(Michael Balint)、費爾貝恩(W. R. D. Fairbairn)、米爾納(M. Milner),以及更年輕的萊克勞福(Charles Rycroft)、瑪殊‧汗(Masud Khan)和洛瑪斯(Peter Lomas)。

溫尼考特不只是獨立派的,他甚至是這沒有組織的獨立派系中被私下公認的領袖。他沒有進行任何領導工作,但卻被公認為領袖,關於這一點,不是單以童年有「許多媽媽」可以解釋的,而是來自他表現出來的獨立思想,以及一生發表許多獨到的創見,因此所獲得的尊敬。在兩位女士衝突最嚴重的那些年,他曾經負責戰火最密集的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兒童部門長達廿五年,甚至兩度擔任主席(1956-9、1965-8)。他讓人感覺到安全,但不是討好。有許多信件顯示,他熱衷寫信給每週一次在學會中發表論文的會中大老級人物,而且經常是不假顏色的批評,這是在公開討論時較少出現的。譬如,1952年,溫尼考特寫信給漢娜‧西格爾(Hanna Segal),她是克萊恩公認的大弟子,信中他寫到:「有些時候你太自信了……」。

他包容但嚴謹的態度,其實還有更多迄今仍不為人注意的非凡見解。譬如,他對榮格(Carl Jung)和拉岡(Jacques Lacan)的態度。榮格和佛洛伊德的決裂已經是許久以前發生而成為歷史記錄的一部分了。但溫尼考特在他擔任英國任何與心理治療或其他相關的職位時,卻毫不介意地不斷開放英國的榮格學派(以邁可‧福德罕〔Michael Fordham〕為首),不在乎佛洛伊德派基本教義份子的抱怨。同樣的,1953年,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要開除法國拉岡及其弟子時,溫尼考特是拉岡唯一積極爭取支持的對象。而且,即便這事已無法挽回了,溫尼考特還是繼續和拉岡維持一定的情誼,甚至在1960年他還邀請拉岡赴倫敦講學。可惜拉岡當時在巴黎太忙了,根本無法撥出時間赴英。

這些年來,在巴黎也好,倫敦也好,甚至是最受安娜‧佛洛伊德影響的美國也好(例如西雅圖),都開始出現佛洛伊德派、榮格派、克萊恩派、拉岡派等等,逐漸匯聚一堂,重新回來「精神分析」(或稱心理分析)這一塊共同立足地,打破藩籬,開始討論和對話。似乎,溫尼考特在這一方面的主張,在歷史上的發展來說,是頗有先見之明的。

那麼,溫尼考特在學術方面的貢獻又是如何呢?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發展歷史上,佛洛伊德、榮格、拉岡和克萊恩四位,他們的理論不只皆可以成為完整的思想系統,甚至影響力是不限於臨床,而是在幾乎所有人文科學都曾激起不等的波瀾。溫尼考特的影響,相對而言,是侷限多了。他的影響是在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心理學、教育、社會工作等學門的兒童部分。雖然,他對大眾文化在教養方面的影響層面,也許不及上述佛洛伊德等四人廣泛,卻極為深厚。畢竟,在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療的發展歷史中,能夠有溫尼考特這樣影響力的,其實並不多。

關於溫尼考特理論上或臨床上的貢獻,任何治療師都可以朗朗上口的提出幾個,例如「過渡客體」、「遊戲」、「創造力」、「扶持」(holding)等等。麥可‧雅各(Michael Jacobs)在一本關於溫尼考特的傳記裡,試著列出他的貢獻。這雖然不是最好的描述,但因為是最結構的,也就最容易轉述。

雅各將溫尼考特的理論貢獻分成幾個區塊(筆者稍有修改):

  1. 一、成熟期的達成:身心合一、自我統合、我/非我、從依賴到獨立、適應現實、心智發展、罪惡感與關懷的能力、創造力和遊戲的能力、獨處的能力、青春期、大我(the Self)。
  2. 二、母職的任務:原初母親的專注、促長環境、適應與疏於適應、鏡子理論、錯覺和察覺、過渡客體、容許不成熟、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存活、剝奪與偏差。
  3. 三、父親與家庭(這部分顯然有事後想補充,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4. 四、障礙的分類(有關在發展過程中,如果有不順,可能產生的狀態等分類體系)。

《遊戲與現實》是他過世前(1971年元月)完成,但死後(同年)才出版的。在這之前溫尼考特也出版過幾本書,有的是論文結集,譬如《從小兒醫學邁向精神分析論文集》(Collected Papers: Through Paediatrics to Psycho-Analysis, 1935),更多是透過廣播對大眾演講的結集,譬如《孩子、家庭與外在世界》(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1964)。1965年出版的《成熟過程和促長環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是他試圖藉著過去發表的相關文章,依理論發展的環節排列出來的一本理論書。這個努力到了《遊戲與現實》,才臻成功。

《遊戲與現實》不只是完整呈現了溫尼考特內心想要表達的理論系統之一(不是全部,譬如死後遺稿《人性本質》〔Human Nature, 1990〕或之前《成熟的過程與促長環境》都是處理不同切入點的不同理論系統),也是最成熟的寫作和整理。

在翻譯這一本書的過程中,更加體會到溫尼考特的特色:乍看如此平實的睿智,卻是同時有好幾層的涵意。特別感謝朱恩伶的翻譯,每一次譯完,我們都有很艱鉅也很冗長的來回,她都不厭其煩地重譯、再譯。這一本幾乎可以說是譯了三次才出現的經典之作,製作過程前後歷經四年,若不是出版社和基金會強烈要求審閱期限,譯者和我恐怕是沒完沒了了,甚至也許是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還是感謝朱恩伶,以及這一本書經歷的三位編輯:素霞、佳慧、玉立。

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
The Complete Guide to Asperger's Syndrome

封面圖片: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

這是一本適合亞斯伯格症患者的家人、或與此病症患者有接觸的教師、專業人員、及僱主閱讀的好書,對此病症有興趣的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此書,詳細了解這個複雜的狀況。

本書簡介

《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絕對是與亞斯伯格症有關的任何一個人,都必備的手冊;本書包括了此病症從幼兒到成人的所有豐富訊息。本書彙集了艾伍德醫師豐富臨床經驗所累積的個案研究成果,及個人心得報告,還有他與亞斯伯格症患者之間的通信內容,因此極具權威及實用性。

書中章節涵蓋:

此外,還特闢一章,針對常見的疑問提出詳盡解答;以及附錄一篇〈相關資源〉,方便想要得到更多資訊的讀者,可以取得相關的文獻及參考網站。

作者簡介:東尼‧艾伍德(Tony Attwood)

享譽全球的臨床心理學家,實務經驗達二十五年以上。他治療過兩千位以上不同年齡層的亞斯伯格症患者,且經常在世界各國爲亞斯伯格症患者、患者家人、及相關專業人員講授工作坊和各種訓練課程;此外,他也撰寫過許多亞斯伯格症的相關論文和書籍。他也是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出版的另一本暢銷書《亞斯伯格症:寫給父母及專業人士的實用指南》的作者。

譯者簡介:劉瓊瑛

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碩士,有二十多年兒童及家庭心理衛生臨床工作經驗,目前除在大學兼課及擔任臨床社工督導之外,並積極投入國內早期療育工作。譯有《自閉兒教養寶典》、《特殊兒教養寶典》、《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回家》、《弱勢家庭的介入》等多本專業書籍。

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
The Biology of Belief: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Cons

封面圖片: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

本書是一個放棄美國頂尖大學終身教職、自我放逐到美國境外小島擔任臨時教職的細胞生物學者,從一個「啊哈!」經驗中,顛覆自己過去深信不疑的主流科學,跨越到靈性領域的生命故事……

本書簡介

立普頓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細胞生物學家,畢生都在觀察與研究細胞的生理和行為控制。有一次在觀察顯微鏡下的培養皿時,他赫然發現,決定細胞生命的關鍵,不是基因,而是細胞對環境的「感知」。他稱這些具有操控力的感知為「信念」,並且堅信,信念操控生命!他認為人並非受控於基因的生化機器,只要在潛意識的心智上下工夫,就有能力有意識地評估自身對環境刺激的反應,並隨時改掉習慣反應,創造更圓滿美好的人生。

立普頓教授對生命本質的新發現與理解,不但挑戰並顛覆了基因決定論,也為互補醫學、能量醫學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簡單而明瞭的解釋,更為古老和現代信仰的靈性智慧提供了科學依據。

作者簡介:布魯斯‧立普頓(Bruce Lipton)

知名細胞生物學家,曾在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教授細胞生物學,後任職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員,是國際公認連結科學與靈性的權威。立普頓經常受邀擔任電視與廣節目來賓,也是許多國際研討會的主要出席學者。他畫時代的細胞膜研究,不但使他成為「表觀遺傳學」的先行者,也成為新生物學的代言人。廿年來,立普頓不斷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各地,透過數百場演講,將打破固有思維的科學資訊傳播給大眾。他深信,只有當靈性與科學再度結合,人們才會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譯者簡介:傅馨芳

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副教授。譯作有:《快樂女人從自主開始》、《走出宮殿的女科學家》等。

回目錄

邀稿

好消息,學會為促進讀者之間交流心得,在經費有限的經營中,特與友好出版社合作,準備各式心理治療相關書籍做為來稿之稿酬。凡投稿經採用者,將贈送本報於「好書推薦」單元中介紹過之書籍。敬請各位讀者不棄酬微,不吝分享,不辭辛勞,不斷投稿。謝謝大家支持本報。

專欄:您想要有自己的專欄嗎?或是您學有專精,不吐不快嗎?本報歡迎同好發揮所長,提供與心理治療相關之不定期或長期專欄。

椅邊絮語:您是心理治療的新手,或是老鳥嗎?歡迎您把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臨床觀察、或者專業內容寫成文章,使本報成為心理治療愛好者的交流平臺。

西天取經:您曾經到國外取經嗎?歡迎您將在國外接觸心理衛生、或是心理治療相關的經驗整理成文。讓國內的同好也看得見您的故事!

若您已有相關文章發表,本報亦接受轉載,或以文摘形式收錄。目前轉載文章恕不提供贈書作為稿酬,但本報可於報內提供連結或說明,俾使同好作進一步交流。

本報歡迎任何形式之稿件。來稿字數不限,期待您將寶貴經驗與眾人分享。來稿請寄:

臺北市大安區106麗水街28號6樓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
網址:http://www.tap.org.tw/

投稿得以筆名發表。來稿中務仍請註明真實身份,以便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