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專欄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三)

也許有人會好奇一件事情,為什麼文章的標題是「日常生活心識學」?一般人大概都聽過「日常生活心理學」這個名詞,但恐怕沒有人聽過「心識學」吧?即使在佛教界內,常聽到的也多是「佛教心理學」或「唯識學」,也查不到「心識學」這個名相。事實上,這一個名詞是從佛教經典,尤其是與唯識相關的經論中所沿用過來的名相。在唯識經論中對於有情眾生的心,其所能展現的功能,會以「心、意、識」來描述及分類,所觸及的自然是有情眾生的八識心王其深淺粗細的差別功能。因此,如果沿用一般人貫稱的「心理學」,可能就會出現像「唯識心理學」這樣的名詞。可是,如果真用了「唯識心理學」這樣的名詞,那就會將「唯識學」貶為一般的世間學問,如此一來可是罪過不輕的。

「唯識」是佛道修學歷程中的增上慧學,是對有情眾生生命實相探究的深細智慧,是可以讓苦難的眾生達到生死彼岸、究竟涅槃的般若波羅蜜多,絕非世間學問所能比擬。那麼,是否可以使用「唯識心識學」這個詞呢?若真用這個名相,反而是多此一舉了。因為「唯識」之意涵,本就隱含了「心識」的意思,因為「唯識」所指向的,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那個心識,也就是有情生命的終究依歸,是所有科學家、哲學家企圖尋找的第一因、究竟義;當然我也不能用「日常生活唯識學」(雖然網路上有人這麼用),因為同樣會將唯識貶為世間學問(雖然唯識確實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基於這麼多的考慮,最後只能用目前的這一個標題了。

唯識是一般人不太會接觸到的法義,即使是時下的學佛人也不例外。但最近在網路上找資料時,無意間看到一段令人相當欣喜的內容。有一位臺灣精神分析學界相當資深的精神科醫師,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困難患者之個別動力心理治療〉的演講記錄稿,在其文章中提到:「唯識學其實跟心理學、心理治療、精神分析都有絕大的關係,這個部分現在我沒有辦法多說什麼,有機緣再多看一點,也許二十年後能夠講得比較清楚,假如我還有二十年的話。」雖然這一些話語只佔其演講內容的很小一部分,但在看完這一段文章內容後,對這位醫師仍不禁要給予讚歎!確實是一位有智慧的人,竟然能夠在精神分析的迷霧中,看到唯識這一線曙光。

其實,唯識不只跟心理學、心理治療、精神分析有絕大的關係,唯識其實就是心理學、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的根本。如果沒有唯識所探究的這一個真實心,以及從這一個真實心所出生的七轉識心及心所法,心理學、心理治療、甚至是精神分析都不可能存在的。心理學、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的從業人員,常常會在接觸或從事這一項助人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感受到挫敗、失望與無奈,像身陷在泥沼之中無法自拔一般進退不得。之所以會如此,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這一些心理專業人員並不知道這一點,不知道在心理學、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的背後,其實還有個根源存在。

因此,總是在表相上的種種心理運作推演探尋之後,才發覺還是找不到一個根本原則,找不到我們這隱微的心,其究竟是如何運作之軌則。因此幾乎每遇到一個新的個案,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就要用不同的解釋觀點來理解;而同一個個案在不同情境下所表述的心象,也必須用不同的說法詮釋,才能符合其個別情境。因此,似乎很難從過去接觸個案的經驗中,歸納出一個可以讓治療師安身立命的準則。這種難以安身立命的感覺,很容易就會讓治療師陷入如同水上的浮萍,或像失根的蘭花一般的境遇,進而覺得飄零而惶惶不安了。這一種心境,一般人是無法體會的,因為在「專業心理治療師」這一光環的背後,其實蘊含累積了許多對生命奧秘理解的挫敗。這種不得不承受的失落,只能任其隱隱作痛而無法對治,不但是外人所難以想像理解,也是治療師所無法向他人述說的。這一位醫師能夠在心理治療專業浸淫這麼多年之後,藉由某些因緣而逐漸接觸到佛法,並進而感觸到唯識的重要性,也算是一位有福報的人,才能夠在其思緒中閃出這麼一絲正確的念頭。但願他能有修學真實佛法的因緣,能早日實現他的期望。

然而,話再說回來,唯識並不容易修學。之所以不容易,除了唯識的義理深奧、不易貫通這一個因素之外,更難的一個部分則是福德與因緣的具足。唯識是佛法的精髓,並非世間學問,因此不像各種心理治療學派,只要有心學習、努力實作,都可以有所成就。唯識是闡述佛法對生命實相的理解,以及解說心識運作道理的義學,因此如果想修學唯識而有所受用,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先成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或許有人會不服氣,認為市面上解說唯識的書籍這麼多,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在心理治療多年累積的心得,會看不懂唯識在說什麼?雖然這種想法在邏輯上並沒有錯,而世間法上也確實有「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麼一句話,但是佛法背俗!想修學唯識,還真不是有心就可以成就的。

因此,如果不先成為正信的佛教徒,還真的無法有因緣修學唯識,頂多只能是聽聞熏習,知道一些唯識的名相,但實質上是無法真實理解唯識的義理,也起不了功德受用的。因此,如果有心要將唯識作為治療師在助人專業歷程中的有利資源,恐怕只有本身就是佛教徒的治療師,或願意成為佛教徒的治療師,這一份因緣才有可能具足的。前面提過的那一位醫師說,再給他二十年的時間,或許就可以貫通唯識與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的關係。但如果這一位醫師沒有先讓自己成為正信的佛教徒,即使再給他二十輩子,他的願望也難以達成的。因為真實佛法甚深而難以得聞,而願意修學佛法者,尤其是心理專業人員,在這個年代又是極為難得的緣故。

對於這一點,或許有人也會有意見,不以為然。但其實這一現象在世間法上也是如此的。例如要想成為諮商心理師,首先必須是大學相關科系畢業,才有資格報考諮商相關的研究所。一旦成為諮商輔導等相關科系研究所的學生後,還要經過碩二的非全職見習課程,以及碩三的全職實習課程,才能取得報考諮商心理師的資格。而等到通過國家的諮商心理師考試及格,取得諮商心理師證照後,才能成為一位被認證的合格治療師。這一段歷程其實也不容易,也是必須要某些因緣的具足才能成就。世間法上的諮商心理師都已經是如此了,探究法界實相智慧的唯識學,怎可能輕易就讓一般人窺探呢?因此要先成為正信的佛教徒這一因緣的具足,其條件並不算嚴苛啊!

第二個不容易的原因是值遇善知識難。在《大莊嚴論經》卷3之經文中說道:「佛法難值,諸根難具,信心難生,此一一事皆難值遇,譬如盲龜值浮木孔。」經文中提到值遇正法或生起正信之艱難,就好像周匝八萬四千里的大海中,有一隻每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龜,當其浮出水面時,頭正好套入大海中唯一的一塊浮木上的圓孔之難度。各位不妨想像一下這種機率有多少,就可以理解能值遇善知識,並跟隨其修學正確、真實的佛法,是相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前面提到要成為正信的佛教徒,其前提就是要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才能學到真實的佛法,也才有正信可言。以目前臺灣宗教信仰的盛況來說,投入佛教中修學的人數相當多,但是有因緣修學真實佛法,而得以被稱為正信的佛教徒者,其實少之又少。目前這個末法時代,附佛外道相當多,教授表相或相似佛法者更是不計其數,稍不謹慎,就會跟錯老師而被誤導。這一些事情對於非佛教徒而言,或許是無關緊要的,但是有心修學佛法的治療師,選擇善知識這件事情務必要謹慎小心才是。

「心理學」這個名詞給人的感覺,似乎是研究人的「心」運作的道理之學問。在接觸佛法,尤其是唯識學之前,確實不曾對心理學的內涵起過疑問。因為沒有別的知識系統的論述可以作為對比的參考架構,因此很自然的就將學校所教的照單全收,視為真理。一直到對唯識有一些粗淺的認識之後,才發覺心理學所談論的內容,並不是每個人所有心識的運作原理,而其實只是人的心識運作時,所觀察到的部分內容之外顯現象,並未觸及到心識運作的真實原理。因為心理學所探究及顯現的,其實只是眾人的心識在運作時,所呈現出來的種種表相或種種現象的內容,因此如果要給予一個較正確的名稱的話,其實應該將其改名為「心相學」或「心象學」,才合乎事實。

心理學是基於神經生物學而發展起來的學科,也就是說,認定人的大腦結構,包括神經細胞、神經纖維、神經網絡及神經傳導物質等這一些物質性的存有,就可以讓生物具有思考、感受、推理及創造發明等能力。這個觀念到今天仍然被科學家們所接受,如果推翻了這個想法的話,所有研究心理精神現象的科學家恐怕統統要失業了。然而,大家都同意的說法,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就好像當年的哥白尼,提出了「地球繞著太陽運轉」的學說,但卻與「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主流觀點牴觸,最後終究因為懼怕被教會迫害而不敢將其學說公諸於世。然而現今又如何呢?在這個年代還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人,恐怕就是異類了!

這個情況也好像醫學界幾十年來都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造成胃酸過度分泌有關,但現在已經不這麼主張,改而相信是細菌感染的結果。科學研究往往都是如此的,因此今天相信的真理,也許在幾十年或一百年後又被唾棄了。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Sydney Burwell曾經在演講時提過這麼一段話:

Half of what you are taught as medical students will in 10 years have been shown to be wrong. And the trouble is, none of your teachers knows which half.

這種現象其實作科學研究的人都清楚,但科學界一直相信這就是科學研究及科學進展的必然過程。但研究心智功能的科學家似乎都沒有去思惟,之所以會存在這種現象,會不會是科學研究在一開始時,對人類心智功能來源的認知與理解就錯了?

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應該是離不開電腦的吧!隨著資訊科技的進展,電腦速度越來越快,週邊也越來越多樣。從最早的以錄音機輸入軟體程式到5.25吋的磁碟片到現今的USB隨身碟,電腦的使用越來越方便,攜帶性及相容性也越來越高。尤其是USB接口被設計出來之後,相關的週邊產品也不斷的被開發應用。因此,常常會很習慣性的以為,只要是USB產品,接上電腦的USB插座就可以使用了。然而,有時候事情往往卻不是如此。

曾經在將某個USB產品接上電腦之後,等了老半天,結果什麼事都沒發生。通常在接上USB週邊後,電腦就自動的將這一個產品的圖標顯示出來供使用者點選,但是等了老半天,圖標就是不跑出來。當時心想,會不會又買到了瑕疵故障品?因為經驗上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到賣場買了電氣用品或3C產品,之後才發覺是故障品。雖然現在的賣場都可以隨時退換貨,但終究還要再跑一趟賣場,也是一個麻煩。雖然會不時的遇到這一種狀況,但終究都可以善解,總是想:「幸好是被我買了回家,如果換成別人買到這一件故障品,恐怕要大罵廠商或店家,又要讓他造口業了!」這或許也是開始學佛,對於身口意行三業的造作及相關現象瞭解之後,能夠持戒不違犯的功德受用吧。

話題再轉回來電腦與USB,當我嘗試了老半天,始終沒有辦法讓這一個USB產品動作,心想會不會又是硬體故障時,有時會死馬當活馬醫地將電腦重新開機。等到作業系統重新運作之後,看到電腦螢幕顯示「請插入驅動程式光碟」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產品需要安裝自己的驅動程式,否則就無法動作。事實上每一個USB週邊產品都需要驅動程式,只是大部分的產品設計時,是盡量使用共通的驅動程式;而因為這一些共同的驅動程式,在作業系統安裝的過程中已經被安裝在電腦硬碟上了,所以大部分的週邊並不需要特別安裝驅動程式也可以正常使用;但是遇到特殊設計的USB產品時,電腦內其實並沒有它的驅動程式,如果沒有另外安裝,自然就無法驅使它動作了。

以唯物論觀點作為研究基礎的腦科學家們,認為人的心理、精神功能(或者說心智能力)是從物質性的大腦所產生,因此窮盡一生之精力,鑽研心智功能與大腦某些區域的細胞群或傳導路徑的對應關係,企圖從其研究中來破解心智的奧秘;因此依其研究結果將大腦區分成感覺區、運動區,或者是視覺區、聽覺區、語言區等,或是職司不同功能的腦核區。其基本認知就是:刺激了哪一區的神經細胞,就會出現該區所對應的功能;或者反過來想,哪一區的神經細胞受損,該區的功能就喪失了。但是以唯識的觀點來看,大腦其實只是一個硬體平臺,就像電腦的主機板、CPU、記憶體等的組合,如果沒有軟體程式,這一些硬體也只能是一堆沒有作用的零件;我們可以去探究哪一個部分的零組件與哪一部分的軟體功能有對應的關係,哪一部分的零組件正常與否,會如何地影響軟體功能的表現。但是不能因為軟硬體之間有關聯性而直接推論,認定程式功能是由這些不同的零組件組合、並且通上電流之後所運作產生的結果。

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如果一個人沒有出生,就談不上心智能力的表現;同樣的,不具有生命功能的身體(例如死屍),也沒有心智能力可言。但是心智能力卻不是如同腦神經科學家所認知的那般,是由大腦所產生。從唯識的觀點而言,一般人所認知的心智能力,其實是八識心王和合運作之後所展現出來的部分功能,大腦只是色身的一部分,屬於色法,而不是心法,物質是不可能產生心智功能的。

熟悉民間習俗的人大概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民俗承認人死後有靈魂或鬼魂存在,而且這個鬼魂或靈魂,在人死後依然具有思惟、感知的能力。換句話說,這種認知觀點相信色身會從活著時候的有功能變化到死亡之後的沒有功能,但心智現象在色身失去功能之後卻依然還是存在,並沒有消失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民俗普遍認為人死後會成為靈魂或鬼魂,而且靈魂或鬼魂是一種具有功能作用的生命狀態,可以與活著的人溝通、託夢,也會跑出來嚇唬活著的人,更會在適當時候帶著這一世的記憶去投胎轉世,繼續下一世的生活(當然,民俗的認知並非生命實相,有其錯誤之處)。這一種生命觀,就如同榮格所說的集體潛意識一般,不分中外古今,也不分種族信仰,一直都存在全世界的各種文明中,也都深深地影響著每個時代的人。靈魂或鬼魂的存在,就可以打破腦神經科學家對心智功能如何產生的迷思。然而,世界上是否有靈魂或鬼魂呢?

從科學的觀點來說,世界上並不存在鬼魂,因為沒有科學實證資料可以確實且重複性地證實它存在;但其實如果也依相同的標準來看待「作夢」這一件事情的話,科學其實也尚未實證人類會作夢,因此「人類應該是不會作夢的」。人類會作夢這一認知,其實是一種經驗上的共識,而不是一種科學上的實證,因為至今也還沒有直接的科學證據可以確實且重複性地呈現人類會作夢這一種現象。也許有人會抗議說腦電波(EEG)就能證實人類會作夢,然而真是如此嗎?當人類入睡之後,腦電波會與清醒時不同,這一點應該是不會有爭議的。但是腦電波異於清醒狀態,就能證明當時是在作夢嗎?癲癇病人在其症狀發作時,腦電波也異於清醒狀態,是否也可以說這些病人在作夢呢?

目前證實人類會作夢的方法,是在入睡的受試者出現REM睡眠腦波時將其喚醒,詢問本人此時是否作夢以及夢境的內容。也就是說,科學家是依受測試者的口述資料間接證明人類會作夢,而不是以直接的科學方法,將睡眠腦波連接到一臺顯示器上,將其夢境內容如同播放DVD光碟影片般呈現出來。同樣的問題,也有豢養寵物的人關心過。網路留言板上曾有人詢問狗狗會不會做夢的問題,有網友回答說:「因為狗不會說話,所以無法把夢境告訴人類,但可以藉著牠們在睡覺時,觀察牠們是否會有以下情況出現:一、四肢抽動(可能夢到在草地上奔跑吧!)二、說夢話(甚至發出悲嗚的叫聲)三、呼吸急促 四、脈搏加速又轉慢 五、眼球在轉動 六、時而流口水(可能夢到在好吃的東西吧!)

由網友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網友推論狗狗會作夢的方法,與證實人類會作夢的方法是類似的。或許哪一天科學家真的發明了可以顯示夢境內容的儀器時,我們就可以坐在電視機前面,觀看家裡的寵物都在作哪些春秋大夢了!藉由以上說明可以瞭解,即使科學家可以用儀器證實睡眠時的腦波異於清醒時的腦波,但科學家其實仍然無法從REM期的腦波解讀出受試者的夢境內容的。因此,如果口述資料也可以被當成為科學的佐證,那麼自古至今,這麼多的人聲稱自己看過鬼魂的口述資料,或者是流傳的古籍中所記載的鬼魂資料,為什麼又被科學家及一般無神論者嗤之以鼻呢?很顯然的,許多人是以雙重標準來看待世界上一些較特別的事情的。當然,科學家所以相信作夢者的口述資料,是因為科學家自己也作夢;而科學家之所以不相信見過鬼魂者的口述資料,是因為科學家們幾乎都沒有親自見過鬼魂,也沒有工具可以證實鬼魂的存在。

然而,眼見為憑這一準則,真的科學嗎?經典中有這麼一句:「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在二千六百多年前,釋迦佛就有如是的開示,意思是說,一缽看起來清澈無比的水中,其實含藏了八萬四千數量的微生物、細菌。這件事情對現今的我們而言,根本就是一個常識,不值一提。但是,假設到今天為止,人類都沒有發明出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那麼這個時代的科學就不可能會有微生物、細菌的觀念。處在這種科學認知的我們,在看到「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這種敘述時,一定會認為根本是在胡說八道而嗤之以鼻。但是,現象界中一缽水裡的細菌、微生物,不會因為人類看不到它們、否定它們而消失不見,這些細菌病毒仍然可以繼續造成生物生病及感染的。因此,現代的科學家們沒有工具可以證明鬼魂的存在,並不代表鬼魂不存在,頂多只能說無法證實其存在,而不能因此就斷定鬼魂並不存在,要抱持著這種開放的態度,才可以說是符合科學精神的。

由於科學家瞭解到連對作夢這麼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科學都還未能破解其奧秘,更不用說要解開心智之迷了。因此已經有學者著手蒐集人類夢境的內容與睡眠腦波的資料,企圖借助電腦強大的運算能力來解讀任何一種睡眠腦波,以便瞭解睡覺者的夢境內容。這個構想是否能成功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然而即便這種機器發明出來了,真的可以解開夢的秘密或人類心智的奧秘嗎?我個人是抱持著較悲觀的態度。再說,一旦這種機器發明之後,恐怕會有許多人要陷入天天失眠的夢魘了。因為他們會害怕睡著之後,夢境的內容就會曝光,到那時,連個人最卑微的私密都會蕩然無存的。科學的進展帶給人類的,究竟是幸福或煩惱,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看清楚的事啊!(待續)

回64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