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海外傳真 Nov. 20 Sun. 2011
精神分析的限制

文/台大心理系鄭澈

在一個例子裡,有一個人因為害怕孤單而進行自我分析,透過不斷的自我精神分析、自由聯想之後,了解到很多過去的事情,也將很多事情從潛意識提取到意識(因為是自我分析所以沒有產生移情作用),但是在經過自我分析之後並沒有解決之前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精神分析擅長的是卸除自我防衛機轉,當卸除所有自我防衛機轉之後,剩下的會是一些情感,例如:愛、恨、恐懼、孤單。

我們需要一個方式,來解決「感情」的問題,對於恐懼、恨、孤單的本身,並不能再透過精神分析來解構:

其一,因為分析情感會失去這個情感的完形,假如將情感的一切歸諸於生理學上的生理反應很有可能失去了這些情感真正的意義。舉個例子:「輕視」、「憐憫」構成的主要情感都是對客體的負向情感投射,但是卻有著不同的特性,「憐憫」是「輕視」透過昇華作用而形成的情感。

其二,並不會因為覺知這些情感的原貌而完全解決這些情感的問題,例如覺知對於某個人的恨之後,恨並不會因此而消除。

從這邊我們可以發現精神分析的限制,當卸除所有防衛,當把所有潛意識的慾望提升到意識層面之後,還是會因為情感過於強烈而無法消除,但是如果我們因此捨棄精神分析學,將會面臨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如何卸除自我防衛機轉,假如沒有辦法卸除自我防衛機轉,個案對於治療師有嚴重的阻抗(自我分析亦然),就不可能深入了解個案的基本情感。

總結來說,精神分析在卸除防備(包含將潛意識的慾望提升到意識)有重要的價值,這是精神分析的功能,也是精神分析的限制。 情感被提取到意識之後,我們定義此精神狀態名為「覺知狀態」。

以上的討論去除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移情作用,因為剛剛的討論僅限於自我分析當中,並未加入晤談者的角色,因此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的產生,很有可能是根據行為學派的stimulus generalization而形成的(情感與有關的一切事物產生了聯結,心理治療師因為讓當事人傾訴了內心的情感,而與之產生聯結),stimulus generalization很有可能是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的潛意識基礎。

雖然要能夠完全了解移情作用的機轉還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知道,在移情作用發生的當下,並沒有辦法解決當初的情感問題,移情作用還需要經過關係的修通才能夠解決,而修通的過程也是要面對情感本身,亦即,在覺知狀態做進一步的心理治療。

而進一步處理覺知狀態的方法,會涉及其他心理學派的治療方式,可能是透過認知療法或者是透過人本主義心理治療。

在精神分析當中,最常使用的認知療法是「感覺法」:當一個人感覺到痛苦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感覺痛苦,當試著去感覺痛苦之後,痛苦消失了,這確實可以應用在孤單上,假如感覺到孤單,不要害怕,用心去感受孤單,孤單會因此消失。(但是這個治療方式並不持久,但是可以因為古典制約而成為習慣,類似系統減敏感法的原理)我們可以藉由感覺法發現「意識」的力量(可以透過意識到的狀態來減輕痛苦),但是還是有待證實和研究的。

佛洛伊德強調的傾訴法是感覺法的例子,被潛抑的情結只要提取到意識中就有被修正的可能性,接著產生移情作用,重現當初的感情。

我們也可以用這個原理檢視克萊恩對兒童的心理治療原則,她對兒童的移情作詮釋,避免任何加諸於之上的教育及對正向移情的誘導(Klein,1927,Symposium on Child-Analysis),對移情作用的詮釋可以使得潛意識的焦慮進入意識中,焦慮進而還原成相互衝突的情感。

第二個主要需要介紹的是人本主義的方法,因為人本治療是基於完形心理學的原理,人本治療能夠治療「完形的情感」,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是扮演完全相反的兩個角色。

在最剛開始怕孤單的例子,一個人因為怕孤單而不斷進行自我分析,但是沒有辦法解決根本的情感問題,但是假如透過人本主義的觀點(亦或是完形心理學的觀點),能夠認識孤單本來就是自身情感的一部份,和自己是不可切割的,只要接納自己,就可以解決孤單的問題。

但是以精神分析的觀點,可以還原出怕孤單與早年的依附情形有關,早年的創傷會加強對於性對象的依附,其他的因素則是因為體質的問題,透過精神分析可以覺知孤單,但是並沒有辦法解決孤單。

在佛洛依德的性學三論當中,當嬰兒沒有辦法吸吮母親的乳房後,會轉為自體享樂的,但是自體享樂為一「生理上」之行為,對於嬰兒的認知,則有可能有兩種想法:其一是能夠把力比多投射收回自己身上(自戀),等待下一個美好的客體出現;其二是嬰兒持續感覺焦慮不安,自體享樂只是一個力比多釋放的方式。

在這邊我們要先討論「正向情感投射」和「負向情感投射」的差別。

正向情感投射,無論如何,都是期盼著客體相對應的回饋,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獻殷勤,另一個人如果沒有相對應的回饋,這個人則會將原本的愛轉換成嫉羨的情感。嫉羨是將正向情感投射轉換為負向情感投射的機轉。

當一個人產生正向情感投射的時候,付出自己的心力,產生了某些生理上的損失,心理期盼對方給予相對應的回報(信任對方),亦即期盼對方的回饋能造成自己生理的富足(補償)。

負向情感投射則是藉由對方的痛苦來得到生理上的滿足,並不期待任何的回饋。但是通常負向情感投射卻非常容易造成對方的回饋(例如被打就想打回去),接下來兩者之間不斷回饋的結果就會造成關係的決裂。(移情作用的修通可能是因為包容對方的恨,慢慢的彌補生理的傷痕)

以上是力比多投射的生理性質,符合快樂原則。

在這邊的確,所有的情感投射,都與客體有相當大的關係。剛剛討論的平衡,是生理上的平衡,但是必定還有更深的層面,是關於愛與歸屬的層面,假如愛只是單純的生理回饋,那麼為什麼人還要愛呢?

我們回歸心理學家哈洛的實驗,猴子雖然害怕帶著恐怖面具的絨毛母親,卻還是會回來依附,哈洛本身避免使用依附這個詞來形容,而寧願用來形容他的結果。

依附是離開客體的時候會感受到的焦慮、不安、害怕,在剛剛嬰兒的例子中,第一個狀況的嬰兒能夠藉由對自己的正向情感投射(自戀)滿足口腔慾望(對應到克萊恩的「口腔吸吮」(oral-sucking));但是在第二個狀況中,不只是單純的產生焦慮,還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攻擊(咬指甲的時候會感受到的痛覺,對應到克萊恩的「口腔咬嚼」(oral-sucking))。

第二種狀況卻是極端的不穩定,相較於第一種狀況,第二種狀況極缺乏安全感。

回顧剛剛的探討,正向投射與負向投射最主要的差別,差在「信任感」,假如能夠信任對方的話,則可以愛別人,相較來說,一個無法信任別人的人,則會因為不相信別人而處處傷害別人。

所以提出這個心理學假設:愛和恨的連續軸,是由信任程度來決定的

(愛與恨是一體兩面)

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很容易由愛生恨,原因即為不信任對方所致。

嬰兒在斷奶前,原本從母親身上得到溫暖,學會如何信任母親、愛母親;在肚子餓的時候因為不相信母親而感覺到恨(比較克萊恩的偏執分裂心理位置),在斷奶之後(以斷奶之時到達最高峰),嬰兒會在信任與不信任之間周旋,口腔期之後的自體享樂是一個必然發生的過程,此時的自體享樂會顯示出嬰兒偏好愛還是恨的情感,假如嬰兒信任別人,則較易愛自己;假如嬰兒不信任別人,則較易恨自己。

所以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是討厭自己的。

第二種嬰兒,強烈的依附情感可以視為對於自己的「負向情感投射」,這種情感廣泛的出現在每個人身上,只是程度的強弱而已。

對自己強烈的恨,可以解釋在沒有安全感的人身上,除了一般的焦慮(生理的高亢奮狀態,藉由動作來抒發焦慮(力比多))之外,那些孤單、痛苦、害怕,等等負面的情緒。

因此我將依附定義為:對自己的負向情感投射

在這邊需要解釋對於自己負向情感投射的生理情況:

當一個人對自己有負向情感投射時,對自己做出了攻擊的動作,在得到瞬間的滿足之後隨之而來的是身體上的痛苦,人在感受到痛苦的時候又因為不信任而繼續攻擊自己得到短暫的補償,隨之而來的又是更強烈的痛苦…… 因而形成循環。

還有一些情形是,假如壓抑對他人進行情感投射(通常是恨),會以自己為替代物(此即為自體享樂的意義),因此假如恨一個人,無法對對方進行報復,或對於此報復心理有壓抑的時候,則會轉向自己(更明確的說是囤積在自己身上),產生大量負面情緒(對自己的負向情感投射),而極力去尋找一個好客體。

回來解釋哈洛的實驗,哈洛實驗的小猴子長大之後無法正常融入社會當中,因為猴子的絨毛母親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客體,給猴子溫暖,卻又同時用鬼臉嚇壞猴子,當猴子被絨毛母親嚇跑之後,會因為依附(對自己的負向情感投射)的情感,重新回到鬼臉母親的懷抱中,想要再次學會如何信任(或許這個真的是與生俱來想要愛人的需求)、如何愛母親,但是卻又被鬼臉嚇哭,而越來越不信任母親。

因此在這個小猴子的內心裡是充滿不信任的,充滿著很多很多恨。

當小猴子進入社會當中時,會因為無法信任別的猴子、無法融入族群中,儘管想要學會愛別的猴子,但是因為恨的偏好,小猴子的認知是這麼告訴他的:「不要相信別的猴子,因為他們都會背叛你,跟你母親一樣嚇你。」小猴子又不敢對其他猴子發洩自己的恨,於是把所有的恨都指向自己,不斷地感受到依附的痛苦,表現得孤僻,不敢與其他猴子相處。

在這邊最後提供的是,一些以人本主義的觀點治療孤單的方式:

人怕孤單,急於尋找依附的對象,代表著對於一切的不信任,假如能夠藉由精神分析知道當事人對一切的不信任之後,就能夠進入了覺知狀態。

對於自己的不信任,必須透過慢慢的接納自己而開始信任自己,這個時候精神分析是派不上用場的,因為精神分析強調不完整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體內各式各樣能量的作用,強調這些潛意識作用,當事人在聽到這些解釋後,會更不相信自己的意識,情況則會越來越糟,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求當事人認識一個「完形的自己」:

包含本我、自我、超我,包含自己的一切,有優點,有缺點,值得接納的自己,值得信任的自己
孤單,依附,這些對於恨的偏好,也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縱然是自己的缺點,卻也是值得珍惜的自己。

相信一個完形的自己,而不是支離破碎的本我、自我、超我,是開始學會愛,學會信任的第一步。

結論:從以上的思想跟觀點,我們可以知道精神分析學善於卸除自我防衛,到達了覺知狀態後,則必須藉由人本(或完形)心理治療來解決愛與恨的問題(其他的範疇,例如:恐懼,認知行為療法是很好的治療方式)。

我們也必須學習到:理論的誕生本身就會造成限制。

理論,是為了解釋各式各樣的事情而存在的,假如理論能夠精確的預測一件事情或者是解釋一件事情,則就會被奉為一個對的理論或者是完整的理論。

但是理論的本身只能完完整整的預測一件事情而已,而失去了事情本身的複雜性(完形),因此當提到精神分析的時候,必然要提到人本主義,這是源自於結構心理學和完形心理學間的互補關係。

唯有如此才能夠破除精神分析上的限制,而兼顧心理的各個層面。

 
 
更多文章
監獄中的監獄──隔離監
慾望
舊金山灣區心理實習—我見我思
荊棘中的希望
鱷魚的眼淚
一則兒童心理治療工作的片段
兒童心理治療師的昔與今
為何聰明人會做糊塗事?
塔維斯托克的兒童治療師訓練
過關斬將的美國臨床心理博班訓練
要不要當場寫病歷?從精神分析角度談起
英國的食物
超時空博士與精神分析 Doctor Who & Psychoanalysis
聽大衛.貝爾談精神分析
幼兒觀察:新書發表會紀實
治療沒有假期?The Holiday
除了反對,你還能怎樣表達意見?
從「過動症被過度診斷!」新聞談起
西北倫敦生活指南之一:吃住在塔維斯托克周圍
近半世紀的貢獻Margaret Rustin的退休慶祝活動
Let's talk in English.在倫敦,大家不見得都在說英文
天使之城的紅磚屋—洛杉磯榮格學院簡介
塔維斯托克:一段歷史 (下)
塔維斯托克:一段歷史 (上)
在倫敦Tavistock中心的一天
精神分析的限制
我與心理治療研究盛會之相遇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在瑞士與榮格一起散步
John Beebe主講與夢中的自我相遇&惡夢的意圖
我與曼陀羅的故事--「彩繪心靈」課程有感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