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專欄

情感的糾葛

現代的人多少為情感有所困惑!

19世紀末期,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麥道格(William McDougall)將情感(sentiments)包含了情緒(emotions)和感受(feelings)。並且主張人類的主要本能會有組織化的展出,當本能被激活的同時也會伴隨著相關之情緒的產生。傳統上情感和情緒的字與義的使用是混淆的。歐洲處在啟蒙時期的哲學家們是十分地偏愛使用情感(sentiments)這個字,而且對人類的情感之實質意義進行了許多的探索和著墨。甚之於將感性和情感使用著相同的意涵,來對理性(rational)作為強烈的對比和探討。但是近世的學者們卻愛用emotions代用了sentiments反而衍生了意義上的困擾。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不僅僅創立的經濟學這個學門外也推動了情感心理學。他在1759年出版了第一本的著作《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體認了情感是具備能夠修補社會的功能,而理性和感性是可以交融的並不是對抗的。如此觀之,一個精神健康的人應該要具有「情感智慧」(wisdom of sentiments)的,並且其成熟的理智行為必然是在調和了感性和理性之下才展出的外顯行為。

演化學家巨擘查裡士‧達爾文(Charles Darwin)針對情感的表徵(情緒外顯特徵)的大量研究不亞於他的知名貢獻——天擇演化論。在他完成了《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後,就在於1872年又出版的另一個著作《人類與動物的情感表達》(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其中主張的是:人類的情感之表徵(情緒外顯特徵)是延續於自其他動物的演化傳承而來的,情感是生物有機體的演化適應之過程,和身體結構的演化進程沒什麼兩樣。就因此達爾文便成了第一位專研於人類情感的科學家。而這些主張和論述就被稱為「情感演化論」(evolutional theory of sentiments)或是「情感本能論」(instinctive theory of sentiments)。

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許多人類學家主張情感是經過習得的社會行為,就像語言一般是透過文化的傳習而延續的。這些主張被稱之為「情感文化論」(cultural theory of emotion)。在1960年代「情感文化論」成了學術界的主流。尤其是西格蒙‧佛洛依德(Sigmund Frued)的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理論和技術主掌了主流,加上隨後的華生(J. B. Wltson)史肯納(Ba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行為主義理論和治療技術的興盛時期時。他們的主張認為人類的情緒(emotions)是和其他的心智一樣,只是對一個情境做出反應而已,是個虛幻的心智表現。這些論調使得情感演化的研究取向頓時中斷了好長的一段時間。

直到了60年代晚期時,有兩位人類學家重拾對情感探討的興趣而進行了科學性的研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和卡蘿‧伊札德(Caroll Izard)。他們的研究證實了達爾文的論述:人類的面部情緒表徵是相同的,是共同的語言。文化並不能改變臉部表情的型態。情感是人類的基本本能,而且情感的表達能力是人類的精緻溝通系統也是存活的要件。於是「情感演化論」和「情感本能論」的主張終於得到了實證的支持。

有些情感表達的行為非常特殊,在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有個土著部落的古魯倫把人(Gururumba),他們有一種世人沒有的情感表現——「野豬附身」的感受狀態。這個情感行為表現的特點是:提供了人們一個方法來脫離現實的困境。經驗過這種情感感受的人之行為會表現出像頭野豬般地到處亂竄、偷一些無用的東西和胡亂地攻擊他人。村落的人都不願意受到這種情感的相同經驗與折磨,所以會以同理心地體諒、容忍,甚之於連拖欠的債務都可以得到暫時的延還。如果以保羅‧艾克曼的主張而言:「野豬附身」似乎算不上是個基本情感的表現。「野豬附身」既不是世人共有的情感,但也不是根源於「天性」。只有身處在相同文化情境下而成長了人們,才會深深地體會出這種情感的經驗之感受。「野豬附身」可以說是「特有的文化情感」。另個例子:「三太子附身」似乎也是臺灣特有的文化情感的表現。

可是,哲學家保羅‧古利非斯(Paul Griffiths)卻主張除了上述的兩種情感的類型以外,還有一種「高層次認知情感」:是具有普遍性和較大的文化差異性的、比起基本情感更需要較長的時間來發展和消失。「高層次認知情感」的項目有:愛(love)、罪惡感(guilty)、羞恥心(shame)、驕傲(pride)、困窘(embarrassment)、妒羨(envy)和嫉妒(jealousy)。雖說「高層次認知情感」雖然具有普遍性和文化的差異性,但還算是人類的天性之一部分。是根據於人類共同演化的歷史所形塑出的情感,也是人類的特有的大腦新皮質層之認知系統的運作之結果呢。因此「高層次認知情感」所展出的外顯行為是受到了意識層面所掌控的。

意義層面的運作顯然是大腦演化後精緻的結果。人類的大腦是由三個副腦所組成的:爬蟲類的腦(腦幹 reptilian brain)、哺乳類的腦(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舊腦)和靈長類的腦(新皮質neocortex,新腦)。

爬蟲類的腦(人類的腦幹)是掌控了基本的維持生命機能之器官。人類就算是已處於「腦死」的狀態下,爬蟲類的腦依然會持續地運作著:呼吸、心跳……等的自動基本功能正常並不會消失。可是當爬蟲類的腦一旦死亡,那麼身體的其他部分器官也就跟隨著死去。植物人就是個實例。只具有爬蟲類腦的動物是不會對同類和下一代發生了情感的行為,當然也沒有所謂之情緒的產生,只有感知的反應而已。譬如:會表現出敵對的態度、求愛、交配的動作和領域的保護……等原始功能的行為。至於對交配伴侶的長期相許和共同扶養下一代的高功能的情感行為和生活都不具備。譬如:鱷魚對於交配的對象沒有選擇意向、下完蛋後就揚長而去、飢餓的時候會吞食幼鱷……等等。在人類的社會裡如果有了幫派行為,強烈的地盤/領域的佔有慾時,就是爬蟲類腦,這個古老的副腦正處在不受理性意識層面(新皮質層)的約制之狀態。

哺乳類的腦是法國的醫生兼解剖學家保羅‧皮耶‧布洛卡(Paul Pierre Broca)(大腦語言區的命名者)在1879年發現所有的哺乳類動物的大腦都有種相同的構造,他將這個構造區域稱之為大緣葉(le grand lobe limbique)。並且發現這個區域和大腦半球的其他部分有一條明顯的界線,就此以拉丁文limbus加以變化而命名之。這個腦區的範圍有點複雜,包括了海馬體(hippocampus and gyrus)、穹隆(fornix)、杏仁核(amygdala)、中隔(septal region and nucleus)、扣帶回(cingulate gyrus)、嗅腦(smell brain)以及海馬回周邊區域。英文則稱為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哺乳類動物由爬蟲類分支後時,大腦有了這個重要的變化後,便改變了哺乳類動物對於群落和世代之間的關係。哺乳類動物從此懂得:一、照顧下一代,二、對自己的幼兒會歌唱以及口語的互動,三、能夠彼此玩耍、模仿而取得愉悅的感受,四、有了基本的情感行為的表現。

至於高級哺乳類和靈長類的動物又演化出新皮質(neocortex)。人類的新皮質是超大的,雖然薄薄的一層覆蓋在舊腦的上面,卻佔了大腦的總重量的40%(約600公克)。它掌控了人的感官經驗、感覺、認知、對肌肉運動的控制、意志、抽象思考、語言、聯想、預設、意圖、邏輯……等高功能認知能力,使人類擁有了「理性」(rational)。過往諸多的哲學、心理學和文學家們對於人類同時具有理性和感性(sentimental)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糾葛的特質十分的著迷。

在1960年代由兩位社會心理學家史坦利‧夏克特(Stanly Schachter)和傑洛米‧辛訥(Jerome Singer)的實驗研究顯示:思想認知會依據對應於社會的情境而產生的情緒加以詮釋,將這個激活的狀態標籤化後而形成了像愛、恐懼、悲傷、喜悅或憤怒……等等的外顯的情感表徵(情緒表現)。然而以腦電圖做出的研究上發現:在意識上做出運動的決定時,是在「預備波形」(readiness wave)出現後才形成的。是大腦做出結果後才告知意識層而讓我們知道。這個潛意識/自主的行為是個「內隱的行為」(implicit behavior)。因此,諸多的情感行為是屬於「內隱的行為」的。而情緒則成了外顯行為的表徵而且是主觀的,是對外部環境對應時所做出的認知性解釋。

另外有科學家以輻射線染劑對於海馬細胞做了實驗:這些螢光抗體閃亮地附在邊緣系統的區域上,而新皮質層都沒有附著。如以顯微鏡的實境觀察也發現了邊緣系統和新皮質兩者的細胞結構和份子層次上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兩個研究證實了:只因為在大腦演化的進程上,理性和感性之間有個演化上的分歧之意義,但是也說明了人類的情感世界的複雜和反覆。如果沒有邊緣系統的舊腦皮質那來的感性創作力的靈性呢。誠如所云:詩是通往理性和感性世界的橋樑。沒有感性的腦不會有身同感受的能力,沒有理性的腦是不能創造出文明的結果。

然而情緒的持續存在是因為對情境的反應,且具有加強的預備狀態得能隨時做出經驗的感受。

在此刻的情緒反應和感覺是平行進行的。根據解剖學家詹姆士‧巴貝茲(James Papez)的研究得到了人類的情緒情感之神經電迴路模型。一條是高階的稱為思想之流(stream of thinking): 由視丘(thalamus)通往皮質而帶給人們的情緒感覺。另一條是低階的稱為感受之流(stream of feeling)是由視丘通往下視丘(hypothalamus)而做出動作反應。這一條感受之流會有個迴路:另由下視丘到前視丘(anterior thalamus)再傳到扣帶回,再到海馬迴之後又回到了下視丘。如果被激活的電脈衝的強度和頻率不斷增大,自然地會「卡」在這個迴路上頭而循環不息。人的情感發作也就不容易消退。想用意識/思考的方式來解除情感的糾葛,就沒那麼容易了。

人類的大腦不斷地持續進化中,尤其是新皮質層的部分更是如此。如果沒有修得「情感智慧」使理性和感性調和,是不會有理智的情感生活,更不會有品格和倫理道德的行為能力的。

作者自述及著作權聲明

作者:林毅(錦堂)。筆名:浮人。交通大學高階管理學碩士。藝術造形/治療/智力健固研究工作坊主持人、美術造形作家、藝術治療學會一般會員、失智症協會會員、智力健固研究者、大學推廣教育課程(美術造形創作/智力健固)講師。

保有所有著作權。非經許可,不得轉載且以任何方式、技術、平臺予以流通。

回60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