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椅邊絮語

電影《雜貨店老闆的兒子》觀後感(上)

(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彈珠汽水、王子麵、刮刮樂與抽獎得來的ㄤ仔標,關於雜貨店的記憶,你還剩下多少?在7-11分店遍及全臺,儼然成為一種新的都市現象時,你的內心是否對漸漸消逝、充滿濃厚人情味的雜貨店,也感到一絲不捨?

由「坎城影展」得獎導演艾力克吉哈多(Eric Guirado)帶來的最新力作《雜貨店老闆的兒子》,重新挖掘出人們過往共同的美好記憶。影片敘述一個離開普羅旺斯到城市發展的大男孩安端,由於父親突然生病,那年夏天,安端只好暫時離開城市,搬回他位居普羅旺斯山中的家,好幫他母親照顧家中的雜貨店。山區幅員遼闊,平時安端的父親經常駕著他的流動店舖車,深入每個偏遠的地區。但現在健康不適的他,已無法再繼續,安端建議父母乾脆結束這間雜貨店……。

固執的父親不僅不答應,甚至要求安端留下,暫時幫他照料生意。安端只好勉強駕著流動店舖車,依照父親的路線,逐一造訪了山區裡的每一個村落。原本以為一切都再簡單不過的他,卻意外發現這些鄉民們,有的刁鑽難纏、有的囉唆到不行,有的更練就了一身討價還價的好本事……,個個讓安端感到難以招架。

本想宣告放棄的安端卻突然發現:父親的雜貨店並不只是一樁生意而已;它竟成為人們每日的希望與企盼,甚至還包含著一種微妙的溫暖與關心……。正猶豫該何去何從的安端,意外在山居歲月重新認識了自己,也發現了一份真摯的愛……。安端最後會離開這裡嗎?他的父親又能順利康復嗎?當一輛繽紛多彩的流動店舖車,重新馳騁在普羅旺斯的山間小路時,每個人都在猜:那是安端的父親?還是決定留下來的安端呢?……

以上是這一部影片的官方網站簡介資料,應該有助於觀眾瞭解劇情大要。這一部於2008年夏天在臺灣上映的影片,基本上是部輕鬆易懂的電影,有著法國山區清新的美感,看完之後可以讓每個人洗脫掉一分塵俗的煩惱。然而,奪過多項大獎的導演,所拍的只是一部家庭歡樂劇嗎?看完這一部由知名導演所製拍的電影之後,觀眾又該浮現出什麼樣的感想及心得,才不至於辜負導演的盛名呢?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從電影片名「雜貨店老闆的兒子」來開始談起。

「雜貨店」對許多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臺灣早期的民生商業經濟,除了菜市場之外,另一個主要的場域就是雜貨店。顧名思義,雜貨店什麼都賣,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應俱全,還兼有居民之間消息互通、傳播的功能。雜貨店基本上是由老闆獨自經營,除非是大雜貨店才會聘有伙計,因此傳統的單人雜貨店似乎很難稱得上是一個現代人所定義的「職場」;然而到了經濟發達的這個年代,尤其在都會地區,雜貨店已經不同於以往,已有了相當大的轉型。雖然傳統形式的雜貨店依然存在,仍然可以在市街小巷間找到,但是真能名符其實、確實販賣各式各樣貨物,而能名實一致地被稱為「雜貨」店的,恐怕應該是像「愛買」、「家樂福」或「大潤發」等這一些量販店吧?!這一些現代「雜貨店」的確符合職場的定義,因為在那裡面聚集了許多員工。既然有許多人在一起工作,就必然會有許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就會有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動力在運作著。在這樣的一個場域中,必然會有職場的管理問題以及職場的心理問題;如果我們把焦點轉回到電影中的傳統雜貨店,或者聚焦到開在山區間的流動店舖車時,是否也有職場的管理問題以及職場的心理問題?當然還是會有的!職場心理所談論的,包括了職場員工本身與其他同事以及他的上司或下屬之間的互動,也包括了店家人員與客戶之間的心理互動。因此,就讓我們嘗試隨著劇情的發展來談雜貨店的「職場心理學」吧!

男主角安端,原本是一家餐廳的侍者,然而似乎並不是一位盡責的員工。他一星期當中遲到兩次、早點名快結束了才匆匆趕到,而且還衣衫不整;工作態度消極,該他負責的工作他願意作,但是餐廳的生意忙不過來時,卻因為不是他的責任區而不願意幫別人的忙;最要命的是,還因為覺得領班愛找他麻煩而跟領班吵架,其結果就是心情很不爽的離職了。看到這些場景時,大家是否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就是我們從新聞媒體的報導經常會得到的一種印象,目前在臺灣職場上的某些年輕人,其工作態度不也是像安端如此的這般嗎?似乎年輕一代的員工,不分中外的都存在著共同的問題,職場的新鮮人常常稍有挫折就離職,一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態度,似乎不怕找不到工作。問題是,抱持這種工作態度的人,常常是一個工作換過一個工作,很難找到令他滿意的工作環境。這種經常換工作的流動率,除了增加職場的困擾之外,連帶的也會影響自己生活及經濟的穩定性。然而,像安端這種工作態度的人,又該待在什麼樣的工作環境才適合他呢?老天爺似乎並沒有讓他煩惱太久,因為他那在山區開雜貨店的老爸,竟然在這時生病住院治療了。

安端的父親就是雜貨店老闆,他在山區開了一家雜貨店,並且每天開著店舖車到山區兜售,服務住在山區裡不方便下山買日常生活用品的居民。這一位雜貨店老闆,脾氣似乎不太好,即便已經生病了,即便醫生一再交待不可以發脾氣,但他出院返家後看到雜貨店的狀況,不像他自己經營時那般有條理,就對太太發脾氣罵人;而在安端與哥哥因為女友克萊兒的離開出現衝突時,更是一肚子火氣全爆發出來,與安端大吵了一架,也將安端多年來對其父親的不滿都引發了出來。藉由老闆與其兒子之間情緒性的對話,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位老闆也不好相處,宛如家中的暴君,對於老闆娘並沒有盡到善待同事的責任,經常頤指氣使的亂發脾氣,導致老闆的兒子看不下去,忍受不了。安端十年前就是因為受不了其老爸的脾氣,才憤而離開家鄉到都會區工作,自謀生計。而就在他們的爭吵中,安端父親對他說出了一些話:「我不懂她怎能忍受你那麼久,她早該放棄你了,她對你太好了」,這是一段相當耐人尋味的對白。因為在影片中,並沒有任何劇情,可以讓觀眾從其中來理解為何安端的父親會在生氣之下說出這些話來。為了探討這個疑惑,我們或許可以從心理動力的角度來解讀安端父親所說出來的這些話語,其背後所隱含的意涵。

其實如果細心一點觀看電影的話,整部影片中是有出現那麼幾段關鍵性的劇情,應該可以幫助我們釐清這個問題的:其一是當雜貨店老闆躺在病床上,與她太太談到雜貨店不能歇業,需照常開店的事情時,曾感嘆的說那「沒用」的兒子不曾來看他(其實安端去看過了,只是當時他在睡覺不曉得);而在另一場景,安端與他那也開雜貨店(或是水果行)的好友哈珊在聊天時,安端有點幸災樂禍的對哈珊說,如果早些時候聽從他的勸告,他們目前就已經擁有一家冠著兩人名字的大店家時,哈珊潑了安端一盆冷水說:「如果你自己的工作可以維持超過三個月再說吧!」;其三則是當雜貨店老闆從醫院回家休養,在房子外面敲敲打打修理機器,克萊兒主動與他攀談的對話中,安端父親提到,如果安端懂得怎麼做生意,他們家早在五年前就可以開超市賺大錢了,哪會落到僅能養家餬口的地步;最後則是安端、克萊兒與方斯華在家裡看小時候的家庭生活記錄影片時,為了一些小事兩人起了口角,當著媽媽與克萊兒的面吵了起來。方斯華情緒激動地責備安端沒有責任感,只會畫大餅而無法落實,並抱怨媽媽老是偏袒安端,彷彿是要將從小以來所累積的不滿情緒都發洩出來。

從以上所舉這一些劇情的對話中,我們隱約可以拼湊出安端這個人的某些特質: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總是嘴巴上說得很好聽,卻沒有能力實踐;此外,安端也可能對於自己適合做那一行並不清楚,因此連他自己缺乏開店當老闆所應具備的親和力都不自知(哈珊就是指責安端看到客人時像呆頭鵝一般,也不會主動打招呼),還夢想開大超市賺大錢;此外,從安端與餐廳領班的衝突互動以及稍有不順就負氣辭職的表現來看,安端在職場中的挫折忍受能力應該是不好的,才會稍被責備覺得不爽就辭職。以安端的這種特質來看,他或許並沒有誇張到一年換十二個老闆,但應該也相當頻繁,否則哈珊也不會說他工作都不超過三個月了。

在這裡我們試著還原及描繪的,是離開家鄉後到都市謀生的安端。然而,安端是在離家後才變得如此嗎?顯然不是!安端離開家鄉已有十年的時間,以他對其父親厭惡的程度,他應該很少甚至於不曾再回過家鄉,因此安端父親是不太可能知道他在都會地區的生活狀況及工作表現如何。所以躺在病床上的安端父親所說的「沒用」,應該是安端離家前以及這十年來一直維持著的整體評價。而導致父親將安端如此評論的原因,或許就是我們在前面的推論中所企圖描述的,安端的人格特質吧!由於這一些不適任於職場工作的人格特質,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推論安端父親所說的「沒用」,除了是指責其職場適應能力不佳之外,可能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涵,那就是對其無法承擔重責大任、無法接替及繼承父親的家業所引發的失望吧!而母親在安端的成長過程中,可能一直在包容或縱容安端的這一些壞習氣,才會讓安端離家在外,進入職場謀生後出現這麼多的狀況。因此,或許這就是在父子最嚴重的衝突時,父親脫口而出所說的這一段話:「我不懂她怎能忍受你那麼久,她早該放棄你了,她對你太好了」,其背後所隱藏的秘密吧!

劇中安端的哥哥方斯華,獨立經營一家美容院,具有一技之長,可以自謀生活;而安端則應該是一位沒有專業技術的普通人(否則其職場應該會是在某家公司的辦公室,或像其哥哥一般自己開店,而非在餐廳或雜貨店工作)。如果以一般常人的心態來推論,安端的父母應該會希望安端能繼承其衣缽,承接家裡雜貨店的工作。可是安端就像我們所熟悉的「被寵壞的么兒」一般,靠著一張會甜言蜜語的嘴來博取母親的偏愛,處處為其袒護。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安端自小就被其母親寵愛包容,可是父親老闆卻期待能將安端這一位小伙計訓練成為接班人,因此就會對其嚴格要求,甚至常會因為看不慣安端的好逸惡勞、沒有擔當而發脾氣甚至是惡口罵人。習慣於被母親呵護的安端,對於父親的嚴厲管教會起反感,甚至出現仇視的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這種因為期待過高導致的反彈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所聽聞接觸的例子中,也不在少數!這一點似乎中西之間並沒有文化上的差異,都有著相同的兩難。

由於小的時候沒有能力離開家到外面生活,因此安端一直忍耐,直到十年前終於擺脫原生家庭而出外謀生,但其結果卻也落入了父親對他的評價:他就是一塊不成材的朽木,是沒有用的。這一點,安端的哥哥方斯華也是清楚的,因為弟弟從小就有母親的袒護,很多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自然會落到他的身上;因此他自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開美容院,並建立自己的家庭,應該也有與父母親切割的意味,也是一種不想再幫弟弟收拾善後的宣告吧?!然而事情終究不像他所預期的,在他自己外出開業,在安端離家之後,媽媽遇到許多的狀況都還是要找方斯華幫忙。而媽媽之所以找方斯華,應該不純粹只是因為兒子就住在附近,地緣關係的緣故;其實媽媽內心深處應該也知道,就責任的承擔上,方斯華還是比較可以依賴的。只是儘管知道兩兄弟間有這種差異,但依然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對小兒子的偏愛,於是就難免要讓哥哥看在眼中而心裡不是滋味了。因此在劇中有一段情節,當兄弟兩人與克萊兒一同觀看童年時期的紀錄影片時,剛開始氣氛都還融洽,但卻因為安端觸及到方斯華婚姻問題的痛處時,終於將表相的融洽和諧撕裂而產生了激烈的衝突。我們由方斯華在氣憤當下所說出來的話就能理解,他對自己的弟弟也心知肚明,就是一個只會打高空卻沒有實踐能力的懦夫;然而令他更無法接受的,恐怕還是媽媽對這樣的一個兒子竟然還如此容忍,甚至連安端的店舖車工作做得不好,招致許多山區居民抱怨,連帶影響生意收入時,媽媽依然不敢當面告知或糾正安端,似乎深怕因此而惹怒安端,害怕安端會憤而離開山區,丟下雜貨店不管。而方斯華的這種不滿,正好可以與安端父親對其妻子過於寵愛容忍安端的指責互相呼應,也更能讓我們確定,安端就是這種遇事逃避、個性懦弱的人。

從上面種種的敘說,我們已經將安端的人格特質以及他在職場上的能力推敲出來了,而這樣子的一個人要回來接雜貨店舖的生意,結果會是如何呢?聰明的觀眾用膝蓋想都知道,一定是很慘的!我們從電影劇情的進展,就看得到這悽慘的狀況。山區裡面的居民,基本上都剩下一些年邁的老人,不但是行動緩慢,有時還口齒不清。再加上有些老人會貪小便宜,買賣不乾脆,總想賒帳。面對這一群山中無甲子的老百姓,安端可真是開了眼界了。以他衝動、急躁的個性,他大概沒料到會是要與這一群人打交道。於是,回到山區的初期,在與山區居民的買賣當中,愛理不理的態度就無法克制的會流露出來;有時候面對某些無厘頭的情境,想發脾氣卻又礙於大庭廣眾之下,也不好意思就這麼飆出來。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輕驗過的。而事實上,擺臭臉給別人看的,也不限定只在買賣的職場出現,在服務性的職場,例如郵局或戶政事務所,許多稍有年紀的人也都曾經吃過這種排頭。只是大部分人的心態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懶得去糾正對方,免得遭對方發更大的脾氣而自討沒趣。同樣的,面對像安端這般如此不通情理又不和藹可親的老闆,大家也是抱著消極的態度,其結果就是山區居民以無言的抗議來回應,因此願意向安端買東西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在這種處境下的安端,甚至有時候跑了一天卻只賣出三顆番茄,無奈之下只好連代人到教堂禱告的生意也接將起來;而更欺負人的是,露西安明明有一長列的購物清單,卻也是因為克萊兒陪同安端一起出去做生意,看在克萊兒態度親切的份上,才願意拿出來。否則的話,恐怕看到安端到來就一肚子火,更不要說向他買東西了。

其實將心比心,我們自己不也是如此嗎?任何行業,只要牽涉到有雙方的關係時,就必然的會有比較。即便是在醫院看門診,病患也是喜歡挑選態度親切、和藹可親的醫師,即使這一位醫師的病患人數眾多,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也是甘之如飴,因為一般人的心態就是不想看他人的臉色!談到這一點,倒是要提醒身在職場中的人,如何站在對方需求的立場來設身處地考量,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在心理治療的學派中,也有特別強調個案中心、尊重個案感受的學派(即一般人所慣稱的「人本」),其考量點也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滿足個人希望被尊重的基本需求。只是這一點對安端來說,他是無法體會的。因此當媽媽終於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出確實有山區居民抱怨安端的態度不好時,安端也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反正店舖車的生意好不好,不關他的事,他根本就不在意。他之所以會再回山區,純粹只是要幫媽媽的忙,他自己內心的想法,就是等老爸出院回家後,他就又可以再回到都會區,繼續做他的春秋大夢了。

只是,往往天是不從人願的。在他沒來得及優雅的抽身,順利回到原來生活的都會區前,卻發生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事情。當初他回山區老家時,女友克萊兒也陪同他回到山區度假。克萊兒希望利用山區的寧靜準備大學的入學考試,安端則希望藉由與她更親密的相處,打消克萊兒想去西班牙念大學的念頭。因此當克萊兒請安端幫忙郵寄入學的模擬考題時,安端其實心裡面是老大不高興的,但他既不直接拒絕,也不跟克萊兒溝通討論;反而是在接下郵件,讓對方以為安端會幫她郵寄之後,又在開車途中因為越想越不爽而將模擬考卷隨手往窗外亂丟,企圖來一個釜底抽薪,死無對證。這種在精神醫學上所說的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特質的人,也是在職場上令人不喜歡的人格特質。明明心裡面不願意、不贊成,但是又不當面溝通,讓他人覺得對方已經同意接受。可是等到要驗收成果時,卻又推說自己並沒有同意;要不就是在背後搞小動作、扯後腿,讓別人感到不舒服。雖然劇中並沒有清楚顯示安端在職場上有過這種表現,但從他連自己心儀的女友所交代的事情都會如此處理,職場上的表現應該也不會相差太遠了。

天曉得真是應了一句俗話,「賊星該敗」。被安端丟掉的模擬考卷,竟然讓一位老婦人撿到,又神奇的回到了雜貨店。當克萊兒接過被送回來的考卷時,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那一瞬間會出現的,恐怕就是那種被自己信任的朋友從背後捅了一刀、遭到背叛的感覺,而這種感受應該會是痛徹入骨的吧。克萊兒自己好不容易擺脫了不美滿的婚姻,在認識安端之後,與安端的關係雖然沒有到達以身相許的親密,但兩人的關係應該也能讓克萊兒受創的心靈得到些許的慰藉。儘管如此,安端畢竟還還像個小孩子,還不夠成熟,經歷過一次失敗婚姻的克萊兒不可能看不出來的。因此儘管與安端維持著男女朋友的關係,但終究目標還是放在進大學唸書,能有自己的獨立能力。但沒想到克萊兒卻因為跟隨安端回山區度假,與安端共同油漆粉刷,為店舖車變妝,在喝了一些酒之後,一時之間意亂情迷而與安端一夜纏綿。醒後的克萊兒其實是有那麼一點的懊惱,懊惱自己為何沒有把持住,自己好不容易才擺脫了感情的困擾,想走自己的路,總不能因為一時的情慾,又要讓自己的雄心壯志受到影響吧;而安端這一邊呢,恐怕也是有那麼一點僥倖得逞之後的尷尬吧!因為畢竟雙方的感情,還沒親密到可以發生這種事情的程度。而就在兩人一度春宵的次日,安端就因為克萊兒仍想進大學唸書,竟然也顧不得才剛剛偷完腥的情份,一怒之下就將入學甄試的模擬考卷隨手亂丟。這一夜纏綿的餘溫都尚未消退,竟然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情,也才讓克萊兒對安端感到心寒,二話不說就離開了山區回到自己原先生活的小窩。而藉由安端的這種作為我們也可以瞭解,連才剛剛與她一夜纏綿的女人所託付的事情,都可以辜負的人,還有誰是他所不敢辜負的呢?這種兼有大男性沙文主義加上自私、自我中心的人格特質以及衝動、魯莽脾氣的人,要在情場與職場上不淪為失敗者,還真的是很困難的。

由於克萊兒的憤然離開,安端與方斯華及父親之間長期以來衝突的情緒,終於打破了虛假的和諧表相而出現嚴重的撕裂。任性的安端負氣之下與母親劃清界線,發誓不願再見到家人,並撂下會將所借的錢還清的話語之後,就開著店舖車出門離開。這一幕,意味著被壓迫的伙計與獨裁老闆的最後決裂,卻也象徵著一直在喝媽媽奶水、長不大的成人,終於願意將連結著的臍帶剪斷,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是,想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的。這個時候的安端能怎麼辦呢?如果想把錢還清,就只能靠開著店舖車做生意,賺取母親所給的薪水,才有可能清償向母親所借貸的金錢,也才有面子堂堂皇皇的離開山區。但是如果以他之前做生意的狀況,一天只能賣出三顆蕃茄,他要到哪一年哪一月才能擺脫這個他發誓永遠不再回來的家呢?(待續)

電影小檔案

電影海報:雜貨店老闆的兒子

回60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