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專欄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一)

雖然住家鄰近公園,但是因為已經習慣晚餐後不再出門的緣故(要到講堂上課例外),因此對住了將近十年的環境平時的夜生活,其實是不甚熟悉的。白天的景色還有機會偶爾騎車經過時瀏覽一番,但是入夜後的光景,可真的是一無所知了。由於心思只有上班與下班回家休息,晚上下班在家看看電視、看看書,除此之外,對於大臺北的夜生活其實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年輕時還偶爾跟同事去看午夜場電影,談戀愛時也會找女朋友逛街看電影,但是向來就不太喜歡熱鬧的習性,似乎隨著年紀的增長,這種心思愈來愈明顯。但或許也不是年齡的因素,而是學佛之後逐漸產生的一種變化吧!談到修學佛法,有許多人對於佛教是敬而遠之的,認為佛教看待世間所有一切都是虛妄、無常,教義多是勸人不要執著,因此很多人害怕學佛之後會將世間的種種看開看淡,人生就會因此而失去許多樂趣,甚至還可能讓活生生的一個人變得槁木死灰。但其實這一些都是錯誤的刻板印象,是被錯誤教導、對佛法沒有正確知見的人才會有的想法。想想自己還沒來講堂聽課之前也是有類似的觀點,也是被這種錯誤知見熏習,因此並不認為學佛的難得及殊勝。而一直到數年前開始來聽聞真實佛法之後,才瞭解這種錯誤的知見,讓我自己也讓許多人因此而錯失了探究生命真實意義的因緣。我個人在學佛之後出現了一些改變,看在不知情的人眼中會以為是太過於迷信、中了佛教的毒所致,但其實自己心裏很清楚,這是學佛之後「攀緣心」減少所產生的結果,或者該說是修學真實佛法的一種功德受用吧!

曾經有那麼一個機會,與一位特教老師討論完學生的問題之後,隨口就提到自己學佛的經驗感想以及對自己專業上的影響,也順便探探那位老師的意思,看看有否接引她來修學佛法的可能。對方知道我在學佛之後,很不可置信的表示「為什麼你會相信?」她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呢?因為一直以來在她的心目中,我是一位很理智、很邏輯的人,在討論學生的問題時能很清楚的將許多混雜的訊息整理歸納出一個頭緒,並且可以讓其他意見不同的人了解自己觀點錯誤之所在而啞口無言。當然,這一種印象是經由數年來一起討論共同特殊學生的問題所累積起來的印象。從她訝異的回答中可想而知,在她的刻板印象裡恐怕是認為,會相信佛教所講的那一套道理而去修學的,一定是一群盲目、迷信、沒有判斷力的愚夫愚婦,而不可能是像我這般的專業人員。而偏偏我告訴她的,正好與其想法牴觸,感覺上她似乎跌破了眼鏡,驚訝到不知所措,因為接著她就未再繼續討論下去,把話題轉開了。

學佛真有那麼可怕嗎?宗教信仰對於現代人而言,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呢?修學佛法到底是不是宗教信仰?我知道許多人對宗教之所以會反感,有部分原因是社會上某些不肖之徒藉宗教之名斂財騙色,有部分原因則認為宗教所談論的生命觀點不具科學性,不是可以實證的現象,只是民智未開的古代,一群無知無識的人們共同的集體想像;或者宗教所強調的儀軌、戒律讓他們卻步,怕被周遭的人貼上迷信盲從的標籤,因此只將其視為一種信仰,一種寄託,甚至有時候只是一種附會風雅。但是,在這種現代實證的氛圍所纏繞的情境底下,為什麼還有人會願意去接近宗教?成為一位虔誠的信徒?恐怕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信仰一種宗教只是希望找到精神的寄託,讓自己可以在紛擾的塵世中找到心靈的平靜吧!我曾試著問一些在不同道場學佛或修行的人,之所以修學佛法的原因,但答案大抵都是如此,都是希望求得心靈上的平靜,也認為學佛就是以獲得心靈上的平靜及生活上的安樂幸福為其最終的宗旨。聽到他們對學佛的認知是如此的回覆後,我往往會再追問一句:「如果修學佛法的目標只是如此的話,那為何不去信仰基督教成為虔誠的基督徒呢?」從一般世間人的觀點來看,任何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如果能虔誠的信奉其教義並確實實行,其實都可以從其所信奉的宗教得到心靈的平靜;但是佛教徒卻必須要依佛教戒律守殺、盜、淫、妄、酒五戒,否則的話會破戒造作惡業,未來世受惡業果報;然而基督徒卻不需要像佛教徒這般辛苦,雖然基督教也有十戒,但是所要求的不像佛教這麼嚴格,也不會動不動就說因果、談業報,更不需要像佛教徒那般,承擔需素食不得吃眾生肉的壓力。通常在聽完我的回問之後,幾乎沒有一個人能給我滿意的答覆,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但從邏輯上來看是應該要如此才對啊!如果信奉佛教、信奉基督教或者其他宗教的結果是殊途同歸的話,為何要選擇找自己麻煩的方式呢?人是理性的動物,從現實的觀點來看,人應該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且付出最少代價的方法做事。應該不會有人甘願付出更多的辛勞而卻只得到同樣的結果,除非他是一個沒有智慧的愚人;要不就是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可以看透表面的現象而了知真相,知道修學佛法就是與信奉基督不但殊途更不同歸,其結果是「差很大!」的。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人其實是說不出佛教與基督教到底有何不同,然而即使信仰基督是比較輕鬆快樂的一件事,但他們卻也不曾起念想轉而改信基督教,仍然覺得應該要接受佛教才好。這種現象似乎也無法解釋,但應該也是與其個人宿世就有接觸佛法、已經有熏習佛法所形成的習氣有關吧。

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有機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每個人及他們所處的家庭,都構成了一齣齣張力十足的戲劇。只是,這種戲碼看多了,難免有職業倦怠感,會讓人覺得心力疲累。一般人都以為從事心理助人工作的人,一定都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才有辦法承擔這麼多人生的災難。就曾經遇到書店老闆知道我的身分之後,表達對我們這一行的敬意而主動將書價多打點折扣。當時對於這一位老闆雖然有點感激,但也心虛的想過是否承受得起。直到在這一專業待上十多年後,才慢慢可以瞭解那位書店老闆的想法。雖然踏入這一行的,不全然都是救苦救難的菩薩,但是能在這一行堅持下來繼續幫助他人的,卻真是現代社會中身陷精神苦難洪流中的人所能依賴的一根稻草。雖然精神科在醫界內還擠不上主流的行列,甚至在許多綜合醫院內也只是陪襯的科別,但社會大眾對我們的觀感及評價並不太差,恐怕也與現代的人所要承受的精神心理的困擾很大有關吧!

一種習慣一旦養成之後,日子久了就不太會想要去改變,這種惰性可能不是個別的問題,而應該是所有人類的共通現象。求學過程中因為興趣而經常接觸許多的心理學知識,開始工作後每天所聽到的也都是與探討人的心理、精神狀態有關的訊息。因此一直以來的刻板印象就知道人就是有習慣性,這種習慣性可能是好習慣,也可能是壞習慣。習慣性就是一種不太會改變的行為模式,好像人天生就會如此,因此不需要特別傷腦筋去探究其背後的原因,因為教科書上都是這麼說的。等到開始有機會接觸、修學真實佛法之後,才慢慢瞭解這種習慣性其實是一種「習氣熏習」的結果,就像滴水穿石一般,也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效應。這種熏習的效應之所以會存在,而且不太容易克服或扭轉,則是與佛法上所談論的「心王」,尤其是第七末那識意根有關。修學西方科學的精神心理從業人員,不曾聽聞過「第七識」這個名詞,更不可能知道「意根」是什麼了。對於受過西方科學教育的現代人而言,宗教是一種過時的迷信,是老祖先們所賴以度過艱苦歲月的精神寄託。如今現代人都坐著太空梭在宇宙間飛來飛去了,人們每天朗朗上口的,無非就是意識、潛意識、集體潛意識或超意識等,也不太會去存疑這一些名詞的真假對錯,因為一直以來被教導的,就是這一套說法、這一些觀點。日積月累之後,也一樣就漸漸的習慣了——習慣不懷疑,習慣將書本的知識當成真理(也難怪古人要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這一些日積月累的現象,其實函蓋的範圍及層面相當廣,包括幼稚園的小朋友每天檢查有沒有帶手帕、衛生紙,有沒有定期剪指甲或經常洗手等;包括小學生每天聯絡本的抄寫,甚至是青少年練習一項技能,或藝術家不斷的練習其技藝等。除了人之外,也包括訓練你家的寵物在定點大小便,甚至是巴夫洛夫那一隻聽到鈴聲會流口水的狗,莫不與日積月累的熏習現象有關。因為一旦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口意行三業」持續造作之後,習氣就會漸漸形成。這種習氣藉由熏習的過程而逐漸累積,並且被我們的第八識紀錄起來。第八識有無量無邊的功能,其中的部分功能就是將我們所造作過的身口意業完整的記錄下來,而且這些紀錄不管經過多久的時間都不可能被毀損。第八識就是如此的金剛不壞之身,因此在佛教經典內也將其描述為「金剛心」。這一個又稱為「真實心」的金剛心,西方科學界完全不知道,只有佛教經典才會探討,也只有修學真實佛法的人才有因緣了知,只是這種有緣人實在是太少了。(待續)

回62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