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專欄

翻滾吧!心靈

——在古今中外、詩詞藝術間,盡情翻滾嬉戲,讓心靈能夠充分運動,獲得健康。

憶江南——江南心靈寫真

在機場

講到出國旅遊,不管是自助,或是跟團,一個重深度,一個重廣度都各有樂趣。在今年五月的時候,我有次跟團到江南旅遊的經驗。

在桃園機場托運行李的時候,領隊再三交代:

「保養品、噴霧劑、瑞士刀、打火機,要把它放在行李箱裡面托運……」

這真是老生常談了,但他話還沒說完:

「如果有帶手榴彈,也要記得放到行李箱裡面托運啊!」

旅行,就是在這一個黑色幽默中開始的。

那麼,會是怎麼結束呢?

最後一天,他發下意見回饋表,要團員幫領隊評分。分數由低到高,一分到五分。大家一邊寫著,領隊一邊抱怨,以前行程結束,常常就被老闆叫去訓話,說為何客人滿意度這麼差,都只給一分,到底怎麼回事?

他回想,行程中,和客人有說有笑,都很滿意啊……後來才知道,客人因為覺得很滿意——覺得是「一級棒!」於是,都填了「一分」。

他叫我們要小心填,最好是「五分」啊!不要再因為「一級棒」,又給了「一分」……

雖又是等待登機,時間不再漫長。

借景

在遊覽車上,當地導遊開宗明義,便對我們這群敗金客,說明血拼的安全事項。他說,在大陸,固然不乏真品,但也充斥許多假貨,一些投機的商人,就像詐騙集團一樣,利用人性貪小便宜,賺取暴利。曾有人用不到台幣一百塊,得意地買到一大罐龍井茶,結果一泡,才發覺下面都是曬乾的柳葉。雖然,「楊柳依依」的江南,是很詩情畫意的,但在茶罐底和江南的楊柳碰面,可是要吐血了!

雖然,這已經很糟,但一定還有更糟的情形——那就是發現龍井茶,竟是泡過的茶渣。喝到這種黑心茶,大家一定會想「找碴」的!

曾有位台灣的書畫家,與小販的毛筆一見如故,用低廉的價錢,買了幾支回去,如獲至寶。回去之後,他把毛筆泡在水裡,發現毛一根根掉下來;不久,毛歸毛,筆歸筆,整支毛筆就這樣解體了。看到這個荒謬的一幕,書畫家反而笑著說:

「沒關係!我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面對醜陋世界,他選擇了一種藝術家的瀟灑,沒有太多佔有慾,還真令人嚮往。

就像江南園林——無錫的寄暢園、蘇州的拙政園——雖然造景已經是猗歟盛哉,但終究是有限的,不可能把世間萬物都佔有。因此,偉大的建築家,常常採用「借景」法,「借用」遠方的名山寶塔,瞬間,便帶來包羅萬象的驚豔。

放棄獨佔的慾念,世界反而變得寬廣了!

新中國

導遊的世界,和初次來到當地的遊客,是完全不同的。當他看了八百次西湖、三千次上海之後,再美的景色,看來都差不多了。唯一有變化的,就是客人們的臉孔。與來自不同文明的人們互動,反而給導遊最多新奇。

據他說,最難伺候的,是新加坡人。

他說,在旅程中,問他們有沒有什麼不滿意的?他們都說,很好!結果,行程結束後,老闆就把他臭罵一頓,因為,事後傳真過來的書面意見,都是大大小小的批評。他欣賞台灣人的「阿莎力」,不滿意的地方,直接溝通,讓導遊能夠有立即改善的機會。

我並不清楚導遊的個人經驗,能否代表普遍的現象?但我知道的是,文明帶來禮貌,也同時帶來虛偽。人際互動中,如果有太多隱藏的溝通、或者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on),是很讓人厭惡的。同時,也把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萬分,雖然遮掩一時,但延誤了溝通的時機,導致長遠的傷害。

為何有人要藏在語言的面具之後呢?也許,威權的文化,制約了情緒的表達方式;或許,不信任別人,也不能讓人信任……

那麼,中國人又是怎麼樣呢?在餐廳用中晚飯時,常遇見當地人辦婚禮,總會這麼說:

「這對新人,正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而結婚……」

同時,我也看到在街頭巷尾,面紅耳赤的爭吵、隨地的吐痰便溺、自私自利。怎會這樣呢?要如何整合分裂的「超我」與「原我」?雖說各地有不同民性,但這些個性,的確也普遍存在任何一個社會啊!

殺很大

大陸的推銷術,或許是種生存術,真令人嘆為觀止!

當我們到了一個賣玉的店裡,服務員立即坐到一位阿媽——又稱「資深美女」——身旁,然後展開如下語言攻勢:

「妳的手好漂亮,借一下,當模特!」

「唉唷!妳的手鐲斷掉過啊!那千萬不能戴了,戴了會吸妳的氣!」

「剛好來這裡,選一個真正好的玉,會延年益壽的。」

「因為妳第一個戴,算有緣人,算妳便宜一點!」

「妳的先生很疼妳,一定會買給妳的……」

「我知道妳很喜歡,也許是價格問題,沒關係,妳開個價吧!」

「唉呀!看妳老實的,開這個價,也太狠吧!」

「我也是有業績壓力啊!拜託妳幫幫我吧!我家還有九十歲老母、三個小孩要養,我不能沒有工作啊!」

「妳好心點,至少買一個,當作貢獻給這個窮地方吧!」

「一千塊一個太貴?要不然,一千塊兩個……四個好不好……好啦!給妳十個,行不行?」

店員威脅利誘,既撩撥客人的慾望、又挑撥罪惡感,甚至,故意滿足客人「殺很大」的虐待狂慾望,在劇烈的拉鋸中,一個兩萬「人民幣」(相當於十萬「台幣」)的玉環,硬生生地,一下降到兩萬「台幣」,再降到一萬「台幣」……結果,在店員偽裝的被虐狂姿態下,以八千「台幣」成交!

就這樣,在強烈不信任的基礎上,雙方用盡心機,測試彼此的底線。這種交易,其實也正是人格違常疾患常現身的場景——愛成了一個交易物品,是一種討價還價的東西。生活在這種世界中,生命怎能不累呢!

多喝水

來到江南的這幾天,酷熱難耐,水一下就喝完。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奔進旅館的房間裡,同伴一見到桌子上擺著名牌的礦泉水,覺得機不可失,馬上一飲而盡。我見狀,也拿起另一罐,準備要打開的時候,突然有人敲門。

我開了門,領隊一見到我手上拿著的那罐,連忙說:

「擋住!(台語)這很貴耶,一罐四百元台幣……」

同伴頓時叫了出來:

「瞎米!這一小罐也要四百塊……在台灣可以喝三十加侖啊!」

領隊說:

「沒關係啦!付錢的是大爺。但是,你應該慢慢喝……慢……慢……喝……,然後要跟別人說:『真的好好喝,比瓊漿玉液還好喝……而且,喝了,會長生……不老……』」

其實,世上的東西都是無價的。標價,都是人為的認定。如果,真能細細品嚐每一滴水為身體帶來的撫慰,或好好享受大旱逢甘霖的快感——四百塊,其實,也不貴啦!

憶江南

相傳江南才子鄭板橋當縣長的時候,過年前見到一戶人家,門口貼了很特殊的對聯。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鄭板橋立即買了食物和衣服相贈,而這戶人家果然是一貧如洗,因此,感激涕零。旁人覺得很奇怪,問他怎麼知道這家人很窮?鄭板橋說:

「你看這副對聯,缺一(衣)少十(食),沒有東西(只有南北)過年啊!」

這家子,真是苦中作樂的高手啊!

現代有一則有名的政治對聯:

上聯:珠江、長江、松花江、江江澤民
下聯:西湖、太湖、洞庭湖、湖湖錦濤

則是拍馬屁,拍到渾然天成的境界了!文字的藝術,盡在於斯。

而乾隆皇帝來到西湖的湖心亭,流連忘返,也曾親筆手書「虫二」字碑——原來,是感嘆「風月無邊」!

不過,三十五度C的西湖,實在難以勾起我風月之想。

歷代傳頌的「西湖十景」,像是蘇堤春曉、花港觀魚、曲院風荷……除了有季節天候的映襯之外,恐怕有相當部分,是來自文人雅士的藝術心境吧!

江南,是一個文化符碼,象徵著浪漫的情懷、慾望的滿足、烏托邦的追求……就像文字所帶來的美好想像,是在現實的驚濤駭浪中,仍舊小心翼翼珍藏在心底的一點螢火。

就像唐朝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詞: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江南。別忘了重遊,你心中的那個江南!

——經授權轉錄自:Kaspar's Studio

情定大醫院(十一)——從「鋸箭桿」到「身心縫合術」

只要有兩個人以上在一起工作,幾乎都有一種戲碼會固定上演,那就是踢皮球。

醫院豈能例外?不同的科之間,因彈性調度需要,偶而會向他科借床,這種戲碼就更容易發生了。

傳說若干年前,住院醫師向某內科大老抱怨,外科借的床似乎不見醫生來照顧。於是,這位大老親自打電話給另一位外科大老,客氣地說:

「X老啊!你們外科是不是每天都開刀到半夜啊?住院醫師好像沒來看病人?而且,護士打電話給他,口氣不是很好……」

外科大老先是在電話中賠了罪,下午便親自蒞臨。他到了內科護理站的第一件事,就是撥了通電話,當眾對著話筒,破口大罵:

「怎麼回事?都不來看病人!你們的專業態度在哪裡?我可以退休,你們才剛開始,就被嫌成這樣!」

接下來,他直奔病室,瞬間換上一副笑臉面具般,親切地向患者寒暄,接著,「洗手作羹湯」,細心地擦拭傷口、換上新藥、然後再重新包紮——或許,患者心裡會這麼想:

「大教授親自照顧我,真是受寵若驚啊!」

當大老離開病房的時候,臉龐又變成了原先的冷峻。這時,他喵了一旁的內科住院醫師一眼,冷不防地說:

「ㄟ!我們的病人放在這裡,內科的問題,也不解決一下?!」

只見那位內科醫師,啞口無言。

其實,事件當中的任何一個醫生,都有能力把患者顧好;但一旦變成四個醫生一起照顧,就沒有這樣的把握了。

我想起,在《笑林廣記》的〈術業部〉中,有這麼一則笑話:

有個人去練武場看熱鬧,結果被一支流箭射到肚子,旁邊的人急忙請外科醫生前來診視。

外科醫生一看,就說:「小事一樁,沒問題!」。他從袋子裡掏出一把鋸子,不慌不忙地,先把肚子外面的箭桿鋸斷。當患者想著,接下來,醫生要對自己作什麼的時候,只見外科醫生收拾包包,抓了錢就要回去了。患者連忙問:

「那肚子裡面那一截怎麼辦?」

外科醫生說:「這是『內科』醫生的事啊!」

這是有名的「鋸箭桿」故事,比喻一種敷衍的做事態度,只顧個人方便,把解決問題當成次要。

在這種內科與外科的切割中,醫生忘記了自己的本然職責。現代醫療體系裡,過度的科層化與專科化,造成病人在不同科別、不同診所間疲於奔命,根本的問題反而沒解決。

除了內科╱外科在箭桿上切割之外,還有身╱心的切割。

就像打地鼠的遊戲機一樣,疾病從哪裡冒出來,醫生就只打那裡,卻沒去想:當初為何患者投了銅板,讓疾病一直冒出來?

1977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恩格爾醫師(George L. 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會」的全人醫療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全人醫療的目的,在整合身與心,我稱它為「身心縫合術」。這個模型認為,當患者有肝硬化,若只是治療他的肝病,效果有限。但若採用「生物-心理-社會」的模式,會讓我們注意到:患者個性比較自卑,又面臨長期失業的壓力,導致慢性憂鬱,容易和親友吵架,久了別人也不想幫忙他,他就更憂鬱,戒酒澆愁,逐漸出現肝硬化。

因此,要治療他的肝病,必須使用全方位的治療策略,包括:戒酒計畫、改善憂鬱症、增進人際技巧、調整個性、甚至是改善社會安全政策……

當醫生學會「身心縫合術」,「鋸箭桿」的笑話,才有可能從我們的醫學字典中消失!

——經授權轉錄自:Kaspar's Studio

回61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