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讀者來函

陳德良先生來函——與陳政雄先生的回覆(三)

——陳德良先生來函請見:陳德良先生來函——與陳政雄先生的回覆(一)

在八識心王的運作中,意識心是否也有決定權呢?除了前面回覆內容的論述之外,其實陳德良先生自己在信中也表示得很清楚。陳先生在信中提到第七識:「是最純粹而恆續的『我執』意念,除了這點,第七識沒有太多其他功能。也因此不論凡夫的第六識再怎麼行善,再怎麼觀空,依然是有漏的,這也是為什麼第七識被定義為『染淨依』。」為什麼一般人的意識心再如何行善、觀空,依然是有漏的呢?因為有一個更具有決定權的「染淨依」在背後影響運作的緣故啊!如果意識也有決定權,意根再怎麼堅持、固執,也要聽從意識的決定才是啊!意識心如果也有決定權,意識心所做的善行,所做的修行功夫,應該就能轉染污為清淨,為何到最後的結果仍是有漏的呢?有漏的意思就是還有染污、煩惱存在,就是不清淨,就還會再變異、無常生滅,修行就無法究竟。因此,從陳先生所提到的這一觀點,其實也已經自己證實「意識心確實沒有決定權」的看法,也才能符合意根末那識為「染淨依」之義理。

在唯識學中常提到心識的所依及所緣的問題,我在前面回覆內容中也提到了一部分。在唯識經論中,第八識被稱為「根本依」,因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法都是從阿賴耶識所生;而意識心則被稱為「分別依」,因為要依於第六識,才能讓有情對內外境一切法能詳加分辨了別;而意根末那則是「染淨依」,因為有情要造作染業或淨業,甚至包括無記業在內,都與這一個處處作主決定的心有關。唯識學對意識心功能的理解,為什麼認定意識心只是「分別依」?而《成唯識論》中對第六識的描述,為何是「了境為性相」、「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而對第二能變末那識的描述則是「思量為性相」、「思量性名意」呢?從「了境」與「思量」兩者的差別,其實也很清楚的顯示第六意識確實不具有決定之功能的。

從修學佛道的觀點而言,陳先生的話語中,其實點出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為何「不論凡夫的第六識再怎麼行善,再怎麼觀空,依然是有漏的」呢?這一點固然與「染淨依」的我執有關,但其實還有更關鍵的因素存在,那就是修學的知見與方法是錯誤的,也才因此而無法轉染污為清淨,轉有漏為無漏。修學佛道的人都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學佛的目的是希求成佛。很多人誤以為成佛就是變得神通廣大、可以點石成金或來往宇宙間毫無障礙,或者長生不死等,但這一些看法其實都是錯誤的。雖然成佛之後是可以顯發種種神通功德,但是成佛的最重要指標其實是成就「一切種智」,也就是具足如來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的智慧。當一切種智具足時,所有的染污都已轉為清淨,所有的有漏都轉為無漏,也就成了究竟的覺者,這才是成佛的真實義。

但是想成佛,是必須依於正確的法道,才能得以成辦的。如果走的道路不正確,走得越久,離目的地只會越來越遙遠。因此如果想成佛,如果希求能究竟清淨,就必須要走「成佛之道」,也就是要依 佛於《妙法蓮華經》中所開示的「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唯一佛乘才能讓眾生成佛,而唯一佛乘所必須要行的則是菩薩道。因此,如果所行的只是凡夫道,所修的只是行善、布施等成就人天善法的凡夫行,怎可能達到清淨無漏的佛地呢?同樣的,如果所行的只是聲聞道或緣覺道,只是觀一切世間法的所有現象空,或者觀一切法因緣而起、畢竟空,那也只能成就阿羅漢與辟支佛,而無法成究竟佛的。因為阿羅漢的修行證量固然可以於捨報後入無餘涅槃,但是阿羅漢卻沒有斷除習氣,尚有餘習,不是究竟無漏的。也因此《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之經文中,才會有「阿羅漢、辟支佛,斷四種住地,無漏不盡、不得自在力」的敘述。

或許有人會對「阿羅漢尚有餘習,不是究竟無漏的」一語起煩惱,甚至不相信。然而這一事實在佛教經論中確實有記載。在《佛說處處經》卷1中,「佛言:『有羅漢,名憍梵鉢,已得阿羅漢道,反作牛飼。』弟子問佛:『何以故?』佛言:『是比丘前世宿命時,七百世作牛。今世得道,餘習未盡故。』」(CBETA, T17, no. 730, p. 527, a2-5)。由經中 世尊之開示可以確實瞭解,阿羅漢確實斷除了煩惱的現行,而不會在身行或口行中表現出來,但卻沒有斷除煩惱的習氣種子,因此仍然會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種習慣性而不自覺地表現出來。這也就是「雖斷煩惱而有餘習」的意涵,因此仍然是有漏而非究竟清淨的。所以,修學聲聞法,修學二乘法,其實是無法成佛的。這是因為四阿含所宣說的,其實只是解脫道,只能讓眾生解脫於三界生死輪迴之苦,而並非成佛之道的緣故。

因此,「第六識再怎麼行善,再怎麼觀空,依然是有漏而無法究竟清淨的」這一說法,確實是如此啊!因為想要讓煩惱習氣種子,甚至是煩惱隨眠汰換清淨,並不是在第六識上下工夫就足夠的。第六識即便能在種種布施、持戒乃至智慧等六度上下功夫修持,而成就少分或多分清淨的第六識,但也只能轉易與第七識相應的粗分煩惱習氣種子;如果沒有真實修證而破參明心證悟,即便修行再清淨,也只能斷除煩惱障一念無明,而無法打破所知障無始無明,更不可能斷除了。佛是具足斷除煩惱、所知二障的現行與習氣隨眠的究竟覺者,而這一些現行或習氣種子的斷除,其實都牽涉到第七識意根的功能作用。如果對末那在心識運作過程中的角色與影響,並不清楚甚至誤解,那修學佛法的人就會無可避免的陷入陳先生信中所說「再怎麼行善,再怎麼觀空,依然是有漏的」之困境當中了。

那麼,意根末那到底有什麼功能呢?陳德良先生認為末那識「就凡夫位而言,是最純粹而恆續的『我執』意念,除了這點,第七識沒有太多其他功能。」因此似乎認為意根的功能就只有這麼一點我執的意念。我猜想他所要表達的,應該就是末那只有「遍計所執之性用」的意思吧?陳先生對意根的理解與認知,與我所認同的唯識知見及我個人對唯識的理解,似乎有相當大的落差。因為我所認知理解的意根,固然有「遍計所執」的習氣,但是其所能造成的影響,卻使得末那成為佛道修學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心識,而不是「沒有太多其他功能」的。其實,就我到目前為止所瞭解的心識運作義理中,最艱深難懂的,就是與意根及阿賴耶識相關的部分。因此,對於陳先生所提到的第七識之功能,其實我也沒有能力多作回應。那麼,不妨來看看善知識是如何來解說末那這一個心吧!

五色根都有各自的功能,但因為不是心,所以不能被稱為識,只能稱為根;意根則是心法,有普遍計度執著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稱為意,也被稱為第七識,識即是了別的意思;但因意根的了別性很差,所以必須喚起意識種子,使意識現行而被意根所用,因此意識是在意根的掌控下而出現或暫斷,來作種種了知與分別的,由此緣故,意識就依意為根而立名為意識。」(《阿含正義》第一輯,258頁)由這一小段文章可知,我們的意識其實是受到意根的掌控,而共同作了知及分別的工作。這種了知與分別關係著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的每一個小細節,也會因此而影響著我們每天生活的舒適與否。由於意根的行相隱微,不易覺察,因此意根的角色很像我們每天所呼吸的空氣,平時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及影響,然而一旦缺少了它,生命就不可能存活於三界之中。因此,如果說意根沒有什麼功能,似乎又太過於輕忽其重要性了。此外,依《大乘密嚴經》卷3〈8 阿賴耶微密品〉之經文:「諸仁者!阿賴耶識行於諸蘊稠林之中,意為先導,意識決了色等眾境,五識依根了現境界。」可知,意根在心識運作的過程中,是居於主導地位的。因此其重要性與影響力,恐怕就不是我們一般凡夫眾生所能加以想像的了!

能了知種種法,能了知自己而生起我見我執的心則是意識;但是意識只能分別而不能作決斷,因為意識沒有思量性(作主性)的緣故;但因為意識透過錯誤認知及思惟,也能主導意根改變心行,所以祂也有屬於自己的分別所起的我執。」(《阿含正義》第一輯,259頁)意識心只能分別而不能作決定的觀點,之前已經說明過。如果不是末那的作決斷,縱使我們能對周遭環境的變化清楚分別,但在實際作為上,我們也只能一籌莫展,坐困愁城。人類的文明之所以能演變到今天這種景況,其實都是人類不斷的在日常生活中作決定的結果;而人類生活的大改變,也是因為有這一個能作主決定的心,在適當的時機點,做了一些重要的決定所導致的結果。因為意根是「恆審思量」的心,因此我們並沒有機會(也不可能)真實體驗,如果缺少了意根,人類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只能依於邏輯來推論假設這種景況。

而從生命實相的觀點而言,沒有了意根,也不可能會有眾生存在;沒有了意根,就只剩下如來藏獨存、不生不滅的涅槃狀態,雖然就二乘人而言,這是他們所追求的修行極果,可以不再來三界受生繼續輪迴,然而對於想要濟世成佛的大乘行者而言,便喪失修學佛菩提道的機會了。由這些說明,讀者們是否能體會意根的影響力有多大呢?再者,意根雖然處處作主決定,但也不是毫無改變的機會。只要能真實理解「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的道理,再依於真實知見下功夫實際修行,仍然可以藉由「制約」的作用,透過意識心的別境心所法來轉易末那識的染污性。當末那的染污性分分清淨,末那的煩惱習氣也分分斷除之後,長此以往,佛道的修學終有圓滿的一天,也就不用擔心用功修行而無所成就了。

意根在眠熟位及悶絕位、正死位所了知的法塵,那時祂只能了知五塵上所顯現的法塵有沒有大變動,對於法塵的細相及五塵都是無能力了知的;所以祂在眠熟及悶絕……等位中的了知性,都不同於意識現前時憑仗意識所了知的那麼清楚明白;所以意根遍緣一切諸法,是與三賢位菩薩所知的但緣法塵不同的。從無生法忍來說,祂不但能藉阿賴耶識緣於外法塵及諸外事,也能藉著意識心的現行配合而了知內六塵。這個道理很難知曉,能確實了知這個事實的人通常都是已證悟如來藏而修得種智的無生法忍菩薩,三賢位菩薩則必須有地上菩薩親自指導或文字指導,才有可能深入了知。因為意根確實太深奧了,所以 佛把意根的法入,為不懂意根與阿賴耶識的二乘人,方便合併歸納在外六入處的意處中,原因就在這裡。」(《阿含正義》第一輯,263頁)這一段文章內容,正好可以對陳先生所提出意根不能遍緣外境的質疑,再一次補充說明。也可以讓讀者們了解,第七識末那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清楚了知的。西方心理學者企圖藉由經驗及觀察,來破解心智運作及心靈的奧秘,為何會徒勞無功,其原因就是因為末那識及阿賴耶識這兩個心識,實在是太深奧了!如果不是慧根深利、乘願再來的菩薩,或蒙善知識攝受的正信佛弟子,是很難真實理解意根、阿賴耶識之真實義理的。(待續)

回67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