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椅邊絮語

是個小孩——諮商技巧期末報告

您好,

翻了一下學校報告,老師要我們兩兩諮商練習,我是當事人。這篇報告以錄音檔和文字檔同時在班上呈現,現場泣聲不斷。老師講評,媽媽的愛是普遍大家都一直追求的,所以很容易產生共鳴。我想把自己這篇拙作貢獻給所有感覺缺了媽媽的愛的孩子,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再次重新體會生命的真諦。

敬祝 新年如意,

後學林士芳敬上

是個小孩——諮商技巧期末報告

(因只有20分鐘短暫的諮商時間,為了進入個案的問題核心,我們之前已有兩次的諮商關係,但離上次來諮商的時間已有一段時間。這是個案三度找諮商師,所以諮商過程並未花太多的時間在建立關係上,所以諮商師便直接與個案進入諮商會談……)

諮商師:林小姐,你好(點頭並微笑),我是諮商2號。今天是什麼讓你來到這裡的(微笑並誠懇的詢問個案)?

當事人:這應該是我第三次來找妳,今天我想跟你談,關於我和我媽媽的關係,小時候阿,因為媽媽她為了這個家,可能為了工作,常年不在家,我小時候曾經會去跟她抗議,那畫面在我的腦海裏都還很深,當時我會叫媽媽你不要去臺北(個案雖在回憶過去不愉快的往事,在言語及非語言的情緒表達上顯出一份溫和特質,但在眼神中卻透露出一股堅定的個性)。

諮商師:然後呢?

當事人:我媽是去臺北當總經理,在錦繡當主管,我當時好像是國小六年級,你不要去臺北,我不要那些錢就是這樣子,那畫面都還在我腦海……長大後,她(媽媽)現在也快6-70歲,反而我口頭上會去鼓勵她,你就去做你自己,我們都已經長大了,也讓她知道妳百年後你也不要擔心,就是說,她其實雖然沒有跟我們相處很久,你也不要擔心,我一定會奉養你會照顧妳,這部份我也跟他談清楚,不會因為跟我們比較陌生,沒有相處很久,我還是會奉養你到終年。

諮商師:你提到小時候媽媽工作常不在家,雖然你內心有所抱怨,但是你仍然和媽媽的關係良好,主動表達對媽媽的愛(簡述語意)。因為我們已經談過幾次,你這次最主要的是想處理什麼事情(確定諮商主要問題)?

當事人:我心裡還是會有……就是會有小孩子的渴望。

諮商師:渴望什麼(具體化)?

當事人:就是媽媽。

諮商師:渴望媽媽在身邊(具體化)?

當事人:對!其實我覺得那部份是已經回不來了。

諮商師:你覺得儘管她目前在身邊你也覺得感覺不一樣(同理)。

諮商師:那你要的是什麼(探問)?

當事人:就是小時候那個自憐的心情,我想去掉那個部分。

諮商師:你覺得要怎麼做妳才能去掉(具體化)?

當事人:嗯!對我自己來講,我大概知道已經不可能,就是你小時候那種不完美的回憶,就是一種烙印,好像它會一直造成一種影響……

諮商師:它會造成你什麼影響(具體化)?

當事人:嗯,會比較不安吧!

諮商師:什麼情況會讓你不安,媽媽不在身邊?你覺得這個不安是來自於小時候,媽媽不在身邊會讓你不安(具體化)?

當事人:因為你都要自已獨立長大,就是你對人也不會那麼熱情。

諮商師:你的意思是說,你對人不熱情,什麼都要靠自己,都是因為媽媽離開你的關係(覆述技術)?

當事人:就小孩子那種環境,因為都是小孩子從國小三四年級就是一直帶著弟弟長大,反正什麼事情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反正就是要自己去解決。

諮商師:你覺得媽媽儘管可以回到你身邊,可是那個東西你也很清楚,現在那個陪伴跟過去已經有所不同了,那你要的是(簡述語意和探問)?

當事人:我最想要去掉自已那部分的自憐,那個部份已經不是媽媽,不是她可以幫助我的,而是我要幫我自己。

諮商師:聽起來你自己很清楚需要自己努力去掉自憐,不是媽媽可以幫助你的(覆述語意)。那你可以該怎麼做(探問)?

當事人:怎麼做沒想過這問題,想談這問題是因為上過幾次諮商課,就慢慢會去看自已,這問題一直在這裡,也從來沒解開過……

諮商師:你現在跟媽媽的關係如何(探問)?

當事人:還好啦!像這次她去總統府展覽,我會主動問她總統府的展覽,她有時候會講,如果沒主動講,我也會主動問她,而我也會主動把我生活上的事跟她說。

諮商師:所以,你在生活中和她互動很好。過去那個缺憾那部分你有沒跟媽媽談過(探問)?

當事人:那天我有跟她談在團體時,那天娜娜有提出來,娜娜說:士芳想談和媽媽的事。我媽馬上回答:士芳是跟她爸爸的事情……然後,回來我有跟她說:我真的是想要談我和你的事情,我就是小時候有點缺憾,我自己這樣努力長大,童年真的有點缺憾,她就沒講話。

諮商師:可是對你有什麼影響,講完那時的感覺是什麼?所以你講這件事對你沒有幫助(探問)?

當事人:嗯!沒有幫助!(停頓)……我不知道耶,因為媽媽沒有回應。

諮商師:你希望媽媽有回應(探問)?

當事人:我不知道耶!因為媽媽是從來不會談心裡的事。

諮商師:你口頭上會鼓勵她做她自已,那你心裡不是這樣想(探問)?

當事人:就是說妳回家可以吃到媽媽的飯,不要外食,這樣其實很好啊!

諮商師:你要一個家的感覺,就是媽媽在家作飯,(覆述和同理)你有跟她談過?這件事我聽起來衝突,你要他做自已,你又希望她在旁邊作飯給妳吃(面質)。

當事人:我覺得那部份不是她的問題,是我自己的問題,我覺得不應該再要求,因為媽媽老了,我覺得不應該再要求,是我應該要煮飯給媽媽吃。

諮商師:應該(探問)?

諮商師:所以妳內在還是有不接受自已的部份(探問)?

當事人:不接受什麼?

諮商師:你覺得不應該要求媽媽(探問)?

當事人:停頓……我覺得我是比較想走出那種自憐的心情(聲音有些緊),自己已經獨立,應該可以脫離……

諮商師:我覺得這部份是滿好的話題,我們一起想想看怎麼做?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努力,你可以想想看有什麼可以做的(探問)?

當事人:因為其實我一直告訴自己,今天媽媽出去是無奈何的事,因為那時候爸爸當時負債。

諮商師:當初媽媽出去,妳回到小時候的感覺,那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探問)?

當事人:就是很不想離開她,因為她一去臺北,就是可能一星期,會有五、六天都看不到他。

諮商師:所以她出去,其實對你來說是很傷心、很痛苦的(情感反映)。

當事人:對啊!嗯,很痛苦啊,就是到現在我再講,我都還會想哭,我現在講我還是會想哭(聲有鼻音)……

諮商師:嗯!回想當時媽媽不在家的情景,你覺得有強烈失落(情感反映)。

當事人:現在都還好,對目前的狀況,我反而覺得我真的不應該再要求他,我會比較想處理小時候的那部份。

諮商師:我覺得你不需要再用理性去說服自己,不要去要求老人家什麼……

諮商師:重點放在小時候這部份,你如何轉換(有點在教導建議),回到小時候那一刻那一刻的感受,你當時在想什麼,就是媽媽要離開妳了,你拉著他,當時你在想什麼?

當事人:就是覺得說我寧可不要過很好日子,粗茶淡飯,只要媽媽在就好。

諮商師:你那麼小,你知道家裡有多少擔子嗎(面質)?

當事人:不知道。

諮商師:所以,以媽媽的立場,你覺得她留下來對家裡是好的(探問)?

當事人:可能是完全不知道,家裡是負債的。

諮商師:如果當時是媽媽知道家裡當時的狀況,如果她有很重的重擔,她必須走出去的話,你還會接受她離開你嗎(面質)?

當事人:也許吧!會比較用理性。

諮商師:是用理性?但你內心還是沒辦法接受(探問)?

當事人:應該是理性吧,理性會去告訴感性(笑),因為爸爸媽媽的辛苦還是要讓孩子知道。

諮商師:你覺得媽媽把她的苦告訴妳,你覺得家是一起的,所以怎麼做,去彌補失落(探問)?

當事人:我不知道(笑)……

諮商師:例如我用寫的,在電腦上寫下來,做一個整理(自我表露)。所以以往當你心情不好時,你都如何作?

當事人:出去玩啊!

諮商師:嗯!出去玩,那回來情緒是(探問)?

當事人:那是長期的情緒,那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那是種狀態存在心裡面。

諮商師:可是你也沒讓它浮出來,就是偶爾會出來探探頭,當有這情緒時你會如何做(探問)?

當事人:嗯,也沒有怎麼做阿!因為最近諮商,會讓你看到這一塊,覺得這一塊會影響到人際關係,就是比較孤僻一點,比較不會樂跟人於和在一起,不那麼開朗。

諮商師:所以你希望填補(探問)?

當事人:因為和娜娜談過,她也覺得那是面具,只要撕下那塊面具……

諮商師:什麼面具(具體化)?

諮商師:就是剛剛講的哪部分的心結,就是自憐的部分。

當事人:當然她講的話不見得是對的,她也是人,也是一個學習者,那麼一針見血,也許這問題也不是什麼問題。

諮商師:看你自己聽到的感受是什麼(面質)?

當事人:我覺得多多少少是有影響到我的人際關係。

諮商師:妳覺得這不是特質,是環境造成的(同理)

當事人:因為我媽媽一直說我小時候是很好動、很活潑,我可以從第一個火車箱會走到最後一個車廂跟所有人說哈囉……

諮商師:我不是很了解,你媽媽的離開跟你很冷淡她的離開,對你的感情會有什麼影響(探問)?

當事人:我會覺得好像,就是沒有父母的愛,有缺憾要去面對很多事情。就像那時候我讀三民國中,有升學班,一進去就考試,合唱團,你看到很多媽媽拿保養喉嚨的,會陪著女兒在旁邊。因我高音唱不上去,所以我沒有讀最好的,不過也是好班。你會覺得很失落,你會覺得你永遠都會比別人都少那一塊,都要你自已去面對,當然說你長大後OK,要就是要自己去獨立,我會覺得我好像要永遠經營這一塊……就是媽媽都永遠都不在旁邊(聲哽咽)媽媽都不在身邊(聲音哽咽,眼眶泛紅……)

諮商師:你在國中編班的時候,媽媽不在旁邊陪你,你覺得很失落(情感反映)。媽媽的愛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探問)?

當事人:一種支持吧!像他們因為有媽媽在旁邊,大家都知道前面是一個難關,考試是一個關,媽媽在身邊會更勇敢,媽媽都不在,你會有點慌,而你還要面對那個關,那個關一定有很多緊張。

諮商師:我整理一下,你好像覺得你的冷淡特質,還有你的求學過程沒那麼順利,你會覺得是媽媽造成的,有沒有這樣的想法(摘要)?

當事人:她造成(思考)?

諮商師:就是好像她不在、沒有支持,你覺得每個關卡都跟她有關係(探問)?

當事人:因為我也沒變壞,我還是往自己的志願發展,大好大壞都跟他沒有關係。

諮商師:如果回到當時媽媽有給你那一份愛,會是(探問)……

當事人:很滿足(笑)……

諮商師:很滿足(笑),從此過著幸福美滿(開玩笑)……

當事人:那年在勵馨,除夕夜帶帶小朋友出去玩,結果,(聲音又哽咽……)你會看到人家都是有家庭的(哽咽)。從臺南到旗津玩,你帶這群小孩也是沒爸爸媽媽(聲音哽咽……)

諮商師:所以妳帶小朋友除夕夜出門遊玩,看到遊玩的都是一家人,而這群孩子是沒有父母在旁照顧,很感同身受(情感反映)。

當事人:那天是錯誤的決定,玩到半夜都沒車了,從愛河走到火車站,再包車回臺南,覺得寧可留在機構,為什麼要去看其他人的家庭去刺痛自己的痛(哽咽)。

諮商師:你當天觸景傷情,心裡很難受(情感反映)。

當事人:我覺得媽媽給我最好的禮物是給我一個弟弟,陪我長大。

諮商師:除了這個?更獨立(探問)?

當事人:可是這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這個獨立。

諮商師:你覺得這段經驗除了失落感之外,找不到其他價值(探問)?

當事人:因為獨立只是一種成長過程,但是那個獨立是你提早去經驗。

諮商師:講到現在你有什麼感覺(探問)?

當事人:很悶(笑)……

諮商師:是什麼造成你很悶(具體化)?

當事人:我覺得那個東西……你自己就是……我有沒有可能讓它變得是快樂的,我想去轉換那段記憶,我能不能自己去轉換,而不是每次講到這一段就很難過。

諮商師:那很好,你會怎麼做(具體化)?

當事人:告訴小時候的哪個自己。

諮商師:妳要告訴她什麼(具體化)?

當事人:就是家庭的狀況,要一直告訴孩子,媽媽很愛這個家,所有的辛苦都是為了這個家。

諮商師:那你什麼時候會這麼做(探問)?

當事人:現在啊!現在就在說了(笑)……

諮商師:可能不是只講一句,講到孩子接受為止(訊息提供)。

當事人:嗯!對啊!

理論應用

一、Freud心理學——個案分析

Freud認為我們的行為是由各種「非理性」力量所影響,而非理性的行為是來自我們早年的原生家庭,因為我們成長的原生家庭環境,也就是主要照顧者或是父母,他們有意或是無意所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念以及現實社會的理想標準。個案認為家應該是溫暖,家人要在一起,媽媽要作飯菜給家人吃,是個案內心所盼望的,因此個案不能理解為何媽媽必須離開他們去外地工作,也是她不能接受與痛苦之處(本我需要愛)。本我是追求愉悅,沒有邏輯性、不講道理、不會思考,只顧滿足本能需求。本我大部分是潛意識的,是無法知覺的部分。

另外,Freud將所有可帶來悅樂的活動都納入其「生的本能」之概念中——避苦求樂。不能忍受任何因緊張造成的不舒服,並會立即的用一切手段來降低這種緊張的能量,個案在成長過程常感孤單與失落,她為了讓生活有趣些,便带領年幼的弟弟到較遠的柴山爬山遊玩,來恢復內心的舒適與穩定。

二、Jung榮格——個案分析

容格認為我們所壓抑或所忽略的,或許是罪惡感還是缺點都是潛藏於我們無意識中,當然還有更深更重要的一層,叫做集體無意識,也就是本能和原形,容格相信是與生俱來的、自己不知覺的、而且普遍人人都有的。他相信這些無意識原形存在於各種行為中。個案對於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以及事件,當時那份痛苦的失落感深深的包圍她的靈魂和心意,她偶而會跑出來,讓她感到不舒服,偶而她會責怪自已不可以多要求(罪惡感)。它的確會干擾並影響個案的情感,使她無意識且不自覺與人保持一段距離。但同時我也看到個案潛藏的人格特質,她說:媽媽說她小時候曾是非常活潑外向的女孩,那是什麼讓她改變?再研究……

三、阿德勒治療——個案分析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強調自卑感是所有人類的正常心態,相對的他也認為人內心的那份自卑感,也是激起個案創造,讓她奮鬥向上的原動力。因此個案雖受原生家庭早期的影響,就是主要照顧者(父母)皆因工作忙碌,無暇照顧他們姊弟,形成個案獨立面對的的生活方式。個案覺得父母雖不在身邊,但她在學業成就表現仍然出色,也是因為這樣的環境讓她更力爭上游(不想讓人看不起)。同時也因為個案成長過程,需獨自面對承擔許多壓力(照顧年幼的弟弟),讓個案內心與他人形成一股疏離感。個案內心其實是嚮往與他人建立關係(友誼),多一些機會跟她人接觸並互動。個案在工作上(社福單位)也充滿關懷與愛心,她希望對社會能貢獻自已。而在愛情與家人間,個案不斷在發展並維持親密關係。

四、存在主義治療——個案分析

存在主義治療它是一種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追尋過程,希望鼓勵當事人探索他們自身的選擇機會,這樣的選擇能夠讓當事人創造出有意義的存在。個案常會因內心那股無名的失落感所影響,甚至有時感到生命無意義的空洞(有時希望睡著就不要醒過來)。對存在主義者而言,「自由」和「做人」具有一致性,自由與責任是一體的兩面。個案意識到她已長大,她要重新她創造自己的命運,我們都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她想走出內心那股失落感,她渴望獲得內心的自由,她決定為自己「選擇」擔負起自己生活的責任。生命的轉換與超越是來自妳的察覺的能力以及願意改變的勇氣,那妳獲得自由的可能性便愈大。

五、艾力克森(Erik Erilson)——個案分析

艾力克森認為一個人的認同感,最主要是來自她的成長背景,以及他如何面對和解決她前面的「認同危機」。個案(10歲)在面臨主要依靠者即將離開(媽媽北上工作),內心有著非常恐懼、擔心害怕以及強烈的失落感所包圍,這負面的情緒造成他認同上有所迷惑與衝擊。這樣的認知也間接影響到她的人際關係與自我看法。雖然個案人際關係不錯,但在互動上被動與退縮的。當面臨工作上的壓力時,她會沮喪並想以逃離的方式來因應。當然目前個案透過工作上的成長課程,不斷在自我追尋自我認同上努力。

回69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