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本期目錄

活動

本會最新課程簡介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第三季:精神分析與人文)

精神分析不僅是一門建立在臨床治療的後設心理學,更是一種當代文化省思的觀點。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精神分析在文學、藝術、宗教、教育、語言及人類學等領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對社會學研究提出不同的觀點。

繼「精神分析理論研究」、「精神分析經典病例研究」系列課程之後,本講座持續以佛洛依德原典為出發點,探討精神分析與人文科學之關係。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2010年課程預定表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地點
2/25-6/10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第三季:精神分析與人文) 沈志中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5樓501教室

國際研討會

日期 主題 附註
7/11-7/16 2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 第27屆國際應用心理學研討會。於澳洲墨爾本舉辦。

友會專業課程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2009/4/15- 心理治療高階督導班 王浩威等
3/6-6/29
9/18-2011/1/8
藝術治療督導班 新增! 陸雅青
3/6-2011/1/29 後現代思維的家族治療實習與督導 新增! 吳熙琄
3/13-12/11 藝術治療衡鑑概論工作坊/系列課程 新增! 陸雅青
3/20-3/21 系統取向治療講座 林方晧等
3/26-3/28 結構取向家族治療訓練課程 新增! Ema Genijovich
5/1-5/2
10/9-10/10
李維榕家族治療訓練工作坊 新增! 李維榕
5/23-5/24
10/24-10/25
系統取向治療訓練課程 新增! 林方晧等
7/24-7/25 解構與重寫家庭故事——敘事家族療癒工作坊 新增! 周志建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3-5/12 精神分析臺北2010臨床文本講座 新增! 周仁宇等
3/3-6/23 精神分析臺北2010佛洛伊德講座 新增! 楊明敏等
3/10-6/2 精神分析臺中2010講座 新增! 楊明敏等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6 憂鬱症的藥物及心理治療最新趨勢 新增! 唐子俊
3/26 在系統中工作——大學輔導工作的處室合作 新增! 唐子俊

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20-3/21 家庭關係心理劇工作坊 新增! 徐森杰

國立彰化師大社區心理諮商及潛能發展中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2009/9/4-2009/9/13
1/22-1/31
9/3-9/12
2011/1/21-2011/1/30
2009-2011心理劇專業訓練工作坊 Glenn Sammis
賴念華
鄒繼礎

財團法人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4/15-4/18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三) John Banmen等

呂旭立基金會另有提供自我探索、壓力抒解、及創意開發等課程。請參閱:呂旭立基金會2010年課程總表

專欄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八)

這半年來,有因緣督導「生死研究所」的兼職實習學生,對於生死所的學生在研究所就讀期間,所被教授的生死觀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感覺上,清末以來的崇洋心態似乎仍然存在於某些學術界內,因此目前談生死教育或生命教育,幾乎還是以西方的學術觀點為主;即使某些學者將「宗教」帶入了生死教育的課程內,但仍然離不開談論「神性」、「至高者」等這一些西方宗教觀點的生死觀,而幾乎屏除了東方文化要素的生死觀。我個人對這種現象感到很憂心,如果連生死所的學生,在其未來畢業後所擁有的知見都只是如此的偏狹,那麼其他從事生死教育或哀傷輔導的相關人員,所會具有的是什麼樣的「生死觀」,應該就不難理解了……

閱讀全文

【翻滾吧!心靈】以毒攻毒 水瀉療我「心」傷?

——在古今中外、詩詞藝術間,盡情翻滾嬉戲,讓心靈能夠充分運動,獲得健康。

新流感肆虐,若不小心被感染,除了受症狀折磨,生活也被打亂,是很糟糕的事。生病卻也可能帶來「以毒攻毒」的效果——身體的病痛,反而醫好了心靈的病痛。

一年前,考試挫敗,心情煩躁,妻幫我安排「療傷之旅」,到墾丁度假。抵達已經是晚上,簡單吃點東西,打算隔天再開始行程。

不料,早上醒來,全身是難以言喻的痠痛,心中是莫名的倦怠。我勉強自己繼續「療傷之旅」,但再美的景點,都意興闌珊。早上還不到十點,我便在車上睡得不省人事,提早回家,草草結束這趟「療傷之旅」……

閱讀全文

椅邊絮語

是個小孩——諮商技巧期末報告

您好,

翻了一下學校報告,老師要我們兩兩諮商練習,我是當事人。這篇報告以錄音檔和文字檔同時在班上呈現,現場泣聲不斷。老師講評,媽媽的愛是普遍大家都一直追求的,所以很容易產生共鳴。我想把自己這篇拙作貢獻給所有感覺缺了媽媽的愛的孩子,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再次重新體會生命的真諦。

敬祝 新年如意,

後學林士芳敬上

閱讀全文

好書推薦

是躁鬱,不是叛逆:青少年躁鬱症完全手冊
The Bipolar Teen: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r Family

封面圖片:是躁鬱,不是叛逆:青少年躁鬱症完全手冊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用易於理解的方式提供你有效工具,希望能幫助你面對高低起伏、充滿挑戰的躁鬱症病程。同時也能讓你了解孩子的優點並持續鼓勵孩子,讓你們對未來仍然充滿信心。」

本書簡介

如果你的孩子被診斷爲躁鬱症,該如何是好?身為父母、師長,我們該如何分辨正常青春期行為和少年躁鬱症症狀的不同?我們如何才能夠進入躁鬱少年的內心世界?

本書是躁鬱症權威米克羅威茲博士的最新力作,他將治療躁鬱症的臨床經驗,轉化成許多家庭可運用的有效工具,讓因為躁鬱症而失序的家庭生活,再次步入正常軌道。

閱讀本書,有助於了解青春期躁鬱症的種類、症狀、了解如何在藥物和心理治療間找到平衡,以及認識發病的早期跡象、尋求和學校有效合作的可能。同時,本書也提供了實際作法,協助管理因為躁鬱症而出現的情緒亂象、減少壓力,讓家裡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穩定的支持力量。

作者簡介:大衛‧米克羅威茲(David Miklowitz)

曾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和精神醫學系教授。他得到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總署、麥克阿瑟基金會、全國精神分裂和憂鬱研究聯盟等經費,專門研究躁鬱症以及相關的家族治療。著有暢銷的《躁鬱症生存大全》(Bipolar Disorder Survival Guide)和《躁鬱症:家庭治療》(Bipolar Disorder: A Family-Focused Treatment Approach)。

作者簡介:伊利莎白‧喬治(Elizabeth George)

是米克羅威茲在「科羅拉多州家庭計劃」(Colorado Family Project)共事的心理治療師,在柏德(Boulder)擁有私人診所。

宿命‧改變‧新女人:十個本土婦女家庭治療的故事

封面圖片:宿命‧改變‧新女人:十個本土婦女家庭治療的故事

「我一直覺得,能夠在諮商裡分享她們的成長及參與她們面對困惑、混亂或絕望裡的轉化是一種榮耀。對我,亦是一種生命的改變。」

本書簡介

作者在本書中呈現的是非常正典的系統取向個別心理治療。步驟精緻、清晰度高。她結合了完形治療與個人劇場的技巧,因而更添具象色彩,不只坐而言,還常起而行,將關係型塑出來,因此更能幫助當事人由肢體與視覺中加深體會,好能見樹而見林。作者也藉此讓自己的工作高度透明以分享給讀者。

作者擅長引導個案去發現重要他人對自己的因應,並能設身處地去體會身邊家人朋友如何領情或消受。於是讓個案一邊認清自己,一邊深入且系統化地同理了他人,包括曾虧待過自己的父母親以及上一代的處境。

總是抱持著正向眼光與尊重態度,高度支持,堅定面質;作者一面展現疼惜關愛,一面擴大個案的視野。本書看似只是十個本土故事的堆砌,其實卻是學習系統取向個別諮商的極佳教本,因為作者選擇將文字做最大精簡,把故事內容極其簡約而讓心理治療的歷程與脈絡顯露出來。就像生物實驗室裡面把青蛙的肌肉剔除只剩下骨架,以便研究生一目瞭然。而且作者對諮商歷程中的意圖做了不少交代,也就是打開諮商師的黑盒子,讓人窺見許多引導話語背後助人者的心思意念。

作者簡介:施如珍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教育所碩士,專長人際溝通分析、完形治療治療及督導。現任頭陀心理諮商工作室負責人及心理治療師、私立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兼任講師、私立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兼任講師。

邀稿

好消息,學會為促進讀者之間交流心得,在經費有限的經營中,特與友好出版社合作,準備各式心理治療相關書籍做為來稿之稿酬。凡投稿經採用者,將贈送本報於「好書推薦」單元中介紹過之書籍。敬請各位讀者不棄酬微,不吝分享,不辭辛勞,不斷投稿。謝謝大家支持本報。

專欄:您想要有自己的專欄嗎?或是您學有專精,不吐不快嗎?本報歡迎同好發揮所長,提供與心理治療相關之不定期或長期專欄。

椅邊絮語:您是心理治療的新手,或是老鳥嗎?歡迎您把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臨床觀察、或者專業內容寫成文章,使本報成為心理治療愛好者的交流平臺。

西天取經:您曾經到國外取經嗎?歡迎您將在國外接觸心理衛生、或是心理治療相關的經驗整理成文。讓國內的同好也看得見您的故事!

本報仍在持續摸索與成長。近期特別歡迎下列主題的文章,將優先予以刊載:

若您已有相關文章發表,本報亦接受轉載,或以文摘形式收錄。目前轉載文章恕不提供贈書作為稿酬,但本報可於報內提供連結或說明,俾使同好作進一步交流。

本報歡迎任何形式之稿件,字數不限。來稿請寄:

臺北市大安區106麗水街28號6樓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
網址:http://www.tap.org.tw/

投稿得以筆名發表。來稿中仍請註明真實身份,以便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