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專欄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九)

曾有個機會去聽一位生死研究所的教授演講,講題自然是與生死教育有關。在演講中教授提到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生死教育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她說要談生死教育,不能離開宗教來談,必須要在宗教的範疇內來談。聽到教授的這種見解,讓我頓時精神提振了起來,打算好好聆聽教授的高見。只是聽到後來有些失望,這位教授對宗教的認知、以及宗教與生死教育之間該如何有關聯等,和我的預期與我個人的理解落差太大,演講結束後不免有些遺憾。

我認為要談生死教育與宗教之間的關係,恐怕得先從「宗教」來談起。「宗教」該如何來定義,各家各派說法相當分歧。一般人所認知的「宗教」,大約不會脫離「神學」與「靈學」的範疇,也往往因為這種想法而讓大家對「宗教」敬而遠之。其實,如果要談「宗教」的定義,廣義的來說,「宗」可以說是宗旨、目標,「教」則是方法,只要是有明確可行的方法而能讓人完成特定目標的,都可以納入成為廣義的「宗教」。因此若依這一定義來看待「宗教」這一名詞,則幾乎所有的世間知識或學術系統,都可以是「宗教」的一部分。這樣的解釋與一般人的認知,其實會有很大的落差,因此就有再加以釐清的必要。事實上,目前存在於人世間的知識學問,都已各有其專屬名稱來標定,也普遍被一般人所認同及接受,因此「宗教」一詞最後就狹隘地成為某些特定領域之專用名詞了。

狹義的來說,我個人認為「宗教」其實是人類文明在不斷的累積過程中,所發展出來對生命現象──包括生命的來源與去處,嘗試作解釋與說明的經驗累積與知識系統1。因此,任何知識系統只要能符合這個定義,就可以說是一種「宗教」;任何知識系統如果不能觸及這些議題,不管談論的內容涉及到多少玄妙、靈異的內容,充其量就只能是一種學術思想或說法,而不能成為「宗教」。近幾百年所發展出來的科學知識,雖然也嘗試對生命現象作解釋,但科學知識所觸及的,都是生命運作的現象與道理,尚無法推究到生命現象的根源,因此無法被函蓋在「宗教」的範疇內,甚至「宗教」其實也是現代科學及學術所企圖要切割與撇清的對象。我個人認為,「宗教」在人類文明演變的歷程中之所以形成與出現,並不只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的存在產生了徬徨,因此而衍生出信仰與寄託的需求;而其實更應該說是「宗教」對生命來源與歸處之理解與詮釋,在理智上與實際經驗上解答了人類對生命存在及意義之疑惑;而也因為「宗教」具有解釋生命來源及歸處之功能,才會成為身陷苦難中的人們信仰及寄託的對象。

例如以《新、舊約聖經》作為其經典的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東正教等,其教義雖然有所差異,但是這些教派所依據的經典卻是相同的,這些教派都認同《聖經》的教義,相信上帝或某一位真神創造了世界、萬物,也創造了人類;而人類生命結束死亡之後,會受到上帝/真神的審判而回歸到造物主的天國享樂,或下墮黑暗的地獄受苦。姑且不論這種宗教教義所陳述之內容,是否為宇宙間之真實相,但《聖經》的教義很清楚的指明生命的來源與生命的歸結處,因此這一些教派可以歸屬於「宗教」之範疇內。

其次則是佛教,佛教的經典就是一般所通稱的佛經,也就是三藏十二部經。依於佛教經典對生命的闡述:宇宙間所存在的每一有情生命,都各有其生命本體,這一個生命本體就是「如來藏」。如來藏這一個生命本體之起源,是無從追溯的,沒有任何一位智者或覺者知道這個答案。即令是具有一切智智的 諸佛也只能對眾生開示:「法爾如是」,意思是說「本來就如此,本來就是這樣」。佛教的教義認為,宇宙間的種種生命,是自無始劫以來就本自存在,並不是由哪一位創造生命的造物主或佛菩薩所出生的,而這一些有情眾生會依著「因緣果報」與「三界六道輪迴」的原則不停息的生死流轉。這意思是說,不管是以人類的生命型態,或者是以動物、昆蟲的生命型態,甚至是細菌、病毒或鬼神天人的生命型態存在,彼此之間會因著生命存活期間所造作的善惡業報差別,以及存活時修行與否與修行證量等所熏習的心性不同,導致在這一期的生命終結之後,會投胎往生到與其心性相應的生活空間而有互相交替輪轉的現象。每一種生命型態,除非有特殊因緣,幾乎毫不例外地會在這一期的生命結束後,再去投胎受生成為另一種型態的生命,繼續下一階段的生活。這種輪迴及業報的現象,也是「法爾如是」、「本來就如此」的存在著,並不是由諸佛菩薩來規定誰該上天堂、誰該下地獄,當然更不可能是由其他三界中的「神明」或「鬼魅」所決定的了。由於佛教教義也很清楚的指出了生命的來源及生命的歸結處,甚至在佛教經典中更詳細的說明了「如來藏」之體、性、相、用,因此自然是符合一般人所認知之「宗教」定義。

再其次來看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道教其實淵源於道家,以老子《道德經》作為其教派的根本經典,奉老子及元始天尊為其教主。道教主張宇宙萬物的生成源自於「道」,也就是「太極」,因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方式而讓萬事萬物生生不息。道教的教義中雖然也提到了生命發源的概念,但其實其教義是更注重「道術」的修持,教導眾生如何修煉成為長生不老之身、修煉到清心寡慾而成為天界神仙。道教信仰中也有許多的神明,但在其教典中對這一些神明的描述,基本上是偏重於強調這些神明的事蹟與所職掌的工作,以及以這些神明作為崇仰、敬拜的對象,對於生命的根源──道,則認為「道可道,非常道」,乃是無法言說而較少著墨。而道教的教義中對宇宙世間或對生命根源及歸處的解釋,其實是隨著歷朝歷代的信徒及修行者的觀點而不斷的演變、修改,並不像基督教或佛教的根本教義是始終如一的。道教在近、現代中國逐漸與民間信仰合流,其宗教活動以鬼神的祭祀、尊崇為主,對生命的觀點往往會借用不同宗教的說法,也談論天堂地獄及因果,但往往所涉及的都不是法界中的真實。但道教在形式上亦談論到生命的來源與歸結處,因此也可以被列入「宗教」之行列。

除了這三大宗教之外,這個年代當然還存在著許多也自稱為宗教的言論、學說,但若仔細地去探究,這一些言論學說對生命的來源與去處之觀點,其實都不會超出這三大宗教所談論的範疇,因此就不再詳細列舉,讀者應該可以自己思惟判斷。我個人認為,既然「宗教」主要探究的是與生命有關的議題,因此談論「生死學」或「生死教育」時,如果不以宗教教義作為基礎來論述,那就如同飢餓時,不去買米、買菜下廚烹調,反而是拿著食譜菜單來研究哪些菜色料理可口美味,可以飽食;也如同俗話中所說的「畫餅充飢」一般,或者如《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中所說:「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一樣。但是似乎目前的生死教育或生死學課程,與宗教有關的部分已經成為點綴,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則又深怕與國外學者將靈性/宗教納入為重要課程之理念相違。之所以會有這種景況出現,我認為與中國人根深柢固對宗教的不如實認知有關。目前的生死學或生死教育,甚至是臨終照護或靈性照護等比較新近發展的學科,幾乎都是引自西方國家。然而,在將這些以西方文化作為基質所發展出來的理論及作法引進中國傳統文化薰陶的臺灣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都被大家忽略了。

其實對西方人而言,宗教信仰不但是其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根本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例如1948年蓋洛普的調查資料顯示,全美國有91%的基督教徒;而在2009年3月,美國康州哈特福市(Hartford)的Trinity學院公佈了一項全國性信仰調查,其資料顯示美國的基督徒人數比例在減少,自1990年86%的美國人說自己是基督徒,降低到2008年時只有76%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是基督徒。基督教徒人數的減少,有部份原因是人們開始不相信宗教,另外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基督徒改信了其他宗教。其實即便基督教信徒的比例在逐年降低中,但在西方國家中,所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口,還是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在西方國家出生的小孩,因為所出生的家庭幾乎都有宗教信仰,可以說一出生就自然而然的接受宗教信仰的洗禮。因此,西方國家的人民,出生後大多會接受「洗禮」的儀式;每餐吃飯前則會禱告,感謝上帝的恩典;每週日會上教堂去作禮拜;每年都會莊嚴慎重地慶祝耶穌誕生的「耶誕節」;甚至在美國國歌中也有「And this be our motto: "In God is our trust."」這一句歌詞。由這些例子就以瞭解,宗教在西方國家社會的深入與所產生的影響力,是我們很難以想像的

相反地,在中國大陸、臺灣等華人地區出生的小孩,出生時以及出生後的日常生活食衣住行中,大多不會涉及到宗教信仰。雖然這些小孩所出生的家庭,也有不少是具有宗教信仰者,但是他們的父母親基本上都不認為宗教信仰與家庭中的孩子有關。因為華人幾乎都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宗教信仰是中老年以後才需要去關心的議題,小孩子頂多是跟著父母親參與宗教活動祈求庇佑即可。中國人與宗教的互動,幾乎都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因為種種的因緣而逐漸增加接觸,乃至進而成為虔誠的信徒。因此東西方社會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西方國家的宗教信徒人口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華人地區則正好相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這兩種文化特質上的差異孰優孰劣,恐怕一時之間也不容易說清楚,但這一點確實是有心於生死教育的學者們不該忽視的一項因素。

由於宗教信仰是西方文化與生活的一環,因此在西方的學術體系中,談論生死學、生死教育或靈性等議題時,「神的意旨與恩寵」這一認知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在其思惟理念內,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強調與提醒,也很自然的會以「神性」、「至高者」等概念以及基督教的生命觀貫穿其生死理論架構。因此即便有學者刻意的將宗教相關的概念或言說淡化或隱蔽不談,但這種作法並不會減損西方民眾自小就耳濡目染的生命觀。但是這種現象換成在臺灣這個文化背景底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目前臺灣的學術界也跟隨上世界潮流,特別注重與強調觀點理論的客觀性及實證性,因此像「宗教」這種相當主觀的價值認知與生命觀,除非是宗教學院或系所,就無可避免的要被排除在學術殿堂之外了。問題是,排除掉宗教之後的「靈性」,其實就是高尚的道德倫理與崇高的價值觀;而避談宗教生命觀的生死學、臨終照護或靈性照護,就會像一具倣真人製作的蠟像一般,即便外觀、神態都維妙維肖,但就是缺少了一項──靈魂。說是缺少了靈魂其實並不正確,畢竟這只是一般人通俗的用詞,其實所缺少的或許可以說是靈性或生命力。而靈性或生命力則源自於每一個生命的本體,這一個生命本體也是宇宙萬法的根源,而這正是佛教教義、佛法所探究的重要課題。

在「生死教育學會」的網站資料上2,有這麼一段敘述:「臺灣的生死教育專家張淑美認為死亡教育或生死教育之基本理念與涵義在於:『探討死亡的本質以及各種和瀕死、喪慟主題與現象,促使吾人深切省思自己與他人、社會、自然,乃至宇宙的關係,從而能夠察覺生命的終極意義與價值,是面對死亡、克服對死亡的恐懼與焦慮、超越死亡、省思生命,使吾人能體會真愛與珍惜,展現人性光輝,活出生命意義的教育』。」我個人相當認同張淑美教授對生死教育所下的定義,但是在實務操作上,我個人卻有一些不同於學術界的看法。張教授說死亡教育或生死教育之目的是要探討「死亡的本質」、「省思個人與宇宙的關係」乃至「覺察生命的終極意義與價值」。然而,生命到底是什麼?生命存在於這個宇宙間到底所為何來?而死亡又是怎麼一回事?要談論生死教育之前,這幾個議題實在有深入探究的必要。

到目前為止,人類文明所累積出來對生命與死亡的知識,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科學的觀點,另一類則是宗教信仰的觀點。發展歷史只有數百年的科學,認為生命的出生是隨機的偶然,因於雄性的精子與雌性的卵子相遇,結合成為受精卵,並且正好可以在子宮內著床,就會有發育生長的機會,而長成為一個小嬰兒或其他物種的幼兒;而當生物成長了數十年,細胞與器官逐漸衰老、敗壞之後,生命就無法再運作而會停止所有的生理、心理現象,生命體就會成為死亡狀態。當生物死亡之後,如果沒有藉由人為特殊的處理,就會逐漸從這一個宇宙間消失,頂多就是留下一具不容易腐朽的臭骨頭。而如果連骨頭也完全腐朽之後,就會化為塵土,永遠從這宇宙間消失。

已經存在數千年的所有宗教或信仰,都一致的相信生命之存在有其意義,而不是隨機的偶然。也相信這一世的生命結束之後,並不是灰飛煙滅,而是會開啟另一階段的生命歷程。不同的宗教之間的差異點在於,生命體結束這一世的生命之後,其未來會歸向何處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一般人所認知的「死亡」,對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其實並不是終結與滅失,反而是一個新生的開始。因此基督徒在死後是要回到上帝的天國享福,而佛教徒死後則是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或其他諸佛國土。因於宗教信徒這種完全不同於唯物觀點科學家所抱持之斷滅論的生命觀之緣故,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其生平就會為未來世的生命作準備,也不會因為生命的結束而哀痛逾恆或痛不欲生,反而會以祝福與期盼來看待親人乃至自己的「死亡」。這個道理其實並不難理解,就好像親生的女兒長大後要遠嫁異國的媽媽一般,情感上縱然有許多的不捨與擔憂,但絕對不會是哀慟,也不至於會難過痛苦到需要接受悲傷輔導或心理治療。相反地,這一位媽媽可能會因為女兒所要遠嫁的國度,其生活水準與社會環境遠勝於目前的狀況,夫家也會對其百般呵護,心喜女兒所將獲得的幸福與快樂而感到欣慰。因此雖然兩地相隔,或者是種種因緣導致沒有再說話或相見的機會,但心裡面必然是充盈滿滿的祝福而無所遺憾的。

這兩種生命觀,孰是孰非呢?或者是兩者都對抑或兩者都錯?如果這兩種生命觀都是錯誤的,那麼目前學術界甚至是宗教界所談論的生死教育,都是沒有意義的空談,也沒有再探究的必要;如果兩者都正確,那又有違世間現象與邏輯,生命的真實相應該只有一種,不會因為個人相不相信宗教觀點或有沒有信仰而有所差異。就如同「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這一個問題一般,不能用「你相信就有,不相信就沒有」來作為答案,這是不負責任,也是沒有智慧的作法。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只能是有、沒有或不作回答這三者之一,不可能有模糊空間存在的。因此,科學的生命觀與宗教信仰的生命觀,必然要有是與非。問題是,「何者是」而「何者非」呢?

在生死教育學會的網站上,也列出了生死教育的內容,包括了三大領域:「死亡的本質及意義:(1)哲學、倫理及宗教對死亡及瀕死的觀點。(2)死亡的醫學、心理、社會及法律上的定義或意義。(3)生命的過程及循環,老化的過程。(4)死亡的禁忌。(5)死亡的泛文化比較。對死亡及瀕死的態度:(1)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2)兒童生命概念的發展。(3)性別角色和死亡。(4)了解及照顧垂死的親友。(5)瀕死的過程與心理反應;死別與哀傷。(6)為死亡預作準備。(7)文學及藝術中的死亡描寫。(8)寡婦、鱌夫和孤兒的心理調適。死亡及瀕死的處理及調適:(1)對兒童解釋死亡。(2)威脅生命重症的處理;與病重親友間的溝通與照顧;對親友的弔慰方式;「安寧照顧」的了解。(3)器官的捐贈與移植。(4)有關死亡的業務:遺體的處理方式、殯儀館的角色及功能、葬禮的儀式和選擇、喪事的費用等。(5)和死亡有關的法律問題,與遺囑、繼承權、健康保險等。(6)生活型態和死亡型態的關係。」3

由上面的資料可以知道,該網站所持的生命觀∕生死觀,就是目前的學術界都認同的科學觀點之生命觀,也就是相信一個人「死亡」之後,就是永別,將從這一個時空永遠的消失。因此才認為臨終者以及其親人必然會有哀慟,才需要給予心理創傷的撫慰;也包括後事的辦理、遺體處理等,都是以死後就無覺無知,如同段肉一般,而建議讓死者作器官捐贈4。這種種的作為,就充分顯示其所抱持的確實是唯物科學觀點的生命認知。雖然在網站資料中所列出之學習內容,也有探討死亡本質與意義之課程,也將宗教看待死亡的觀點列在其中,但卻將宗教排在哲學及倫理的觀點之後。這也顯示對學術界而言,宗教觀點其實也只是聊備一格,點綴點綴而已。我個人對這種觀點下的生死教育其實是持保留態度的,這樣子的生命觀真能探究出「生命的終極意義」嗎?(未完)

  1. 類似的觀點,西方科學家也有人提出過:「科學其實是一種語言,用來描述自然世界,以及我們與自然和遙遠宇宙的關係。不過,科學只是語言的一種,在現代科學發展成形之前,我們早就使用過其他語言(例如煉金術和宗教),它們或許不夠精密,卻非常受用。『沒有科學之前,我們是如何度日?我們對自己的世界,有絲毫認識嗎?』別人問及這些問題時,我總是很驚訝,因為答案一直是『是的!』。以前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還真不少」(《無量之網》,桂格.布萊登作,橡實文化出版,2010,臺北,44-45頁)
  2. http://www.life-death.org/chi/life_n_death.htm?pic=06&id=15&page=life_n_death
  3. 同註腳2
  4. 關於器官捐贈,我在其他文章中提過佛教觀點的看法,請讀者自行參閱: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56/album_1_1.html

回70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