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椅邊絮語

淺談精神分析中的戀物

「老師,我這樣生病了嗎?我要的不是一夜情,不是真感情,不是女朋友,而是可以一起睡覺、一起看電影、逛街的朋友。我想只有它了解我,我瘋了嗎?但是我就是忍不住喜歡它……」戀物是種病態嗎?或者,若它是種病態,真像我們刻板印象中那樣讓人怯步?

因為翻譯,-ism在中文的脈絡裡被翻成「論」、「癖」等評價標籤,而fetishism在心理學和醫學上則因翻成戀物癖而帶有負面價值。若要談fetishism,卻不鎖定它所屬的脈絡,不難發現不同體系理論提出的觀點混用。如今筆者轉向精神分析中的慾望和戀物問題,來淺談戀物癖。

精神分析認為戀物癖是因為無法成功通過戀母情節的其中一種反應機制。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中,借用了fetishism這個字來描述一種性行為的錯亂,將其視為一種「性對象不適當代用品」。佛洛伊德認為正常原慾(libido)的發洩,應該以異性間的性器官為結合目標,因此只要以這種型態以外的方式得到性的滿足感的,皆被他歸類為性變態的一類,例如:男人必須伴隨某些物品的在場才能完成性行為。然而這種分類,不過就是將多數歸為正常,而較少出現的案例,則稱為錯亂或變態,這並無道德上的偏見,單純為名詞上的劃分。

佛氏提到,戀物癖是因為「盲目的激情加上性目的才形成的」,它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對性對象的過分高估」,把性對象的所有一切都認為是美好的,「使得性目的漸漸脫離性器結合的狹窄限制,使身體其他部分也變成了性所追逐的目的。」因此實際上,個體由於性目的所驅使的性對象過分高估,造成個體過度的依戀而成戀物。

在1927年,佛洛伊德在一篇題目就叫做<戀物癖>的文章裡,詳細描述了這種心理症的產生機制,其從戀母情節的角度來說明物神(fetish) 從何而來。佛氏認為物神是陽具的替代品,替代的不是小男孩的陽具,也不是別的陽具,而是母親的陽具。當幼兒性慾發展至性器期時,會把母親當成愛戀對象,而把父親當成是和他爭奪母親的敵人。但戀母弒父情節將因閹割恐懼而被壓抑,藉著亂倫禁忌的控制,把對象轉換成母親之外的女性。男孩的心中,以為每個人都跟他一樣是有陽具的,但偶然的機會裡見到母親的裸體時,意外的發現母親身上,竟然沒有陽具。過大的震驚會讓男孩將其景象解釋為母親和其他女性因為遭到父親的閹割才失去陽具,也因此覺察到自己有被閹割的可能,於是只好選擇認同父親放棄母親做為自己慾望的對象,此為佛氏性器期發展認同的觀點。

然而,因為某些不知名原因,有些男孩不願意接受他所看到的事實,拒認(disavow)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生理差異,所以選擇了一個沒有生命的物件做為想像中陽具的替代品,例如:足部或頭髮等,藉以抵抗閹割恐懼的威脅。於此同時,男孩產生所謂的自我分裂(splitting of the ego)。產生戀物固結的小男孩一方面以物神來拒認所見的事實,另一方面也承認了母親沒有陽具的事實。這兩種互斥的機制同時存在,共同防禦著來自內部與外部力量。

戀物癖者拒認(disavow)他所看到的事實,於是選擇了物神做為母親陽具的替代品,物神不但成為他戰勝閹割恐懼的標誌,使他免於成為一個同性戀者,也讓母親仍然可以維持成為他慾望的對象,使他無須處於不安之中。物神同時標誌著男孩對於閹割的拒認(disavowal)與承認(affirmation):既是母親陽具的替代品,也是閹割恐懼的永久證明。也可以說,物神為小男孩對母親昇華得不夠徹底,或壓抑得不夠完全的慾望做了見證。戀物癖者為了要抗拒閹割的威脅,但是又不肯接受母親沒有陽具的事實,於是選擇了被戀之物(fetish),亦即物神來替代母親缺乏的陽具,來否認母親被閹割了的虛擬事實。這麼一來,他就可以繼續保有母親做為他慾望的對象。因為,承認母親被父親閹割了的這個幻想,將會使他認為自己也將遭到閹割,從而失去擁有母親的資格。

總結的說,從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來看,成為戀物癖者的人是因為無法經歷完整的伊底帕斯,無法對母親的愛戀轉化為認同父親,改為尋找別的異性為性對象,於是一輩子都在追尋他所認同的(母親所缺乏的)陽具。按照佛洛伊德的說法,戀物癖本就是小男孩為了拒斥 (disavow) 閹割恐懼而發展出來的徵狀:小男孩如果對自己的陽具投注過多自戀,因而不能處理瞥見女性生殖器所帶來的閹割恐懼,就會拒斥他已經看見女性「欠缺」的這個事實,堅持相信她有一個不同的陽具,也就會以替代陽具功能的物神,諸如女性的內褲或高跟鞋等來作為投注性滿足的對象。然而沒有陽具,原不需拒斥閹割恐懼的女性何以可能成為戀物者?

佛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理論,即使對佛氏太過「生物決定論(biological-determinism) 的傾向有所修正,似乎也都同意某些精神徵狀有其性別的區隔,例如歇斯底里 (hysteria) 患者以女性居多,戀物者則幾乎清一色是男性;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理論開始試圖論證女性戀物癖的可能性之後,也越可看出佛氏對於女性戀物的忽略。本文在精神分析架構下觀看戀物癖者實所不足,相關立論補充仍待後續充實。

回71期電子報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