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期 2011年4月15日
 網站首頁電子報首頁訂閱 / 退訂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二十二)

文/陳政雄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一般人的日常對話中,常會形容一個人吃了「定心丸」,以此來描述一種篤定的狀態;但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並沒有「定心錨」這樣的詞彙,而只能拿來作為比擬。也就是說,如果將驛動不停的心比喻成是一艘大船,「定力」就是這一艘大船的錨;也有人形容人心就像是一隻好奇的猴子,因此而寫出了《入山捉猴》這樣的書籍來探討如何降伏這一隻心猿1。佛教經典中對於人這一動易不止的心,其描述就更多樣了。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8〈10 觀心品〉中有這麼一段經文: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流水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緣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遊五欲樹不暫住故。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獨行,無第二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塵,坌污自身生雜穢故。心如影像,於無常法執為常故。心如幻夢,於無我法執為我故。心如夜叉,能噉種種功德法故。心如青蠅,好穢惡故。心如殺者,能害身故。心如敵對,常伺過故。心如盜賊,竊功德故。心如大鼓,起?戰故。心如飛蛾,愛燈色故。心如野鹿,逐假聲故。心如群豬,樂雜穢故。心如眾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象,耽牝觸故。」2

經文中以種種生動活潑的譬喻來形容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心,所表述的當然是那個容易有所動的心。我們的心就如同居住於森林樹叢之中的猴子一般,總是在群樹之間盪來盪去遊玩嬉戲,很難於一棵樹上安止下來。我們每個人的心就如同那些習氣粗重的猴子一般,好奇而耽於遊樂,差別的只是我們每個人的心猿所遊歷的,是由「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所建構出來的欲望叢林。由於這五欲叢林實在太吸引人、太讓人貪著了,因此心猿嬉戲在這五欲叢林之中,就會從一棵欲望之樹跳到另一棵欲望之樹,而不願有片刻的歇止。這個「貪玩好動」的心,所指的自然就是我們的妄心,也就是由許多不同的功能所組合而成,而在佛教唯識學上被稱為七轉識的心識。然而在心理學上,是沒有「真心」或「妄心」之概念的,真要以心理學的概念來說明「妄心」,只能勉強的說就是函蓋了意識與潛意識兩者以及其他相關連的種種精神心理功能。

「七轉識」,想當然爾包含了七個心識,也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及末那識。對應於一般人所瞭解的,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功能,以及可以了知判斷的意識心等;而在科學的範疇中,並沒有一個恰當的精神心理功能可以與末那識相對比,因此只能勉強以潛意識來理解。「轉識」的轉字,說明了這七個心識,在生命存活的正常狀態下,是一直「運轉」、動個不停的,也是會一直藉由熏習的歷程「轉易」其善惡染淨等特質的。由於七轉識具有轉易的特質,因此才能有日常生活中,某個人的觀念行為之改變可言;也由於七轉識具有轉易的特質,也才有心理諮商範疇的成長與治療可說。而在這七轉識中,則又以時時作主、處處攀緣的末那識,對「容易動心」與「無法定心」這一些現象的影響最大。

也就是說,唯識學上所探究的末那識(意根),其實就是主宰人類精神心理現象產生種種變相的重要角色。西方科學所發展出來的心理學科,詳盡探究了前五識與意識心的種種功能,但卻不知道有末那識之存在;而弗洛伊德雖然提出了潛意識的理論,並將其認作為是人類最幽隱的心理精神功能。但事實上,精神分析所建構出來的潛意識功能,連末那識的邊都搆不上,更不用說是成為最微細、究竟的心了。在人類的種種心識中,第八「阿賴耶識」,或者被稱為「如來藏」的這一個心體,才是真正最隱微究竟的心,也才是有心於探究心靈與生命本體的人所該努力的目標。而從意識心的理解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種種治療理論與方法,是不可能觸及第七末那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之功能的。由於不知道末那識處處作主的關鍵地位,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如何轉易的原理與方法,也就無法從根本來解除人類心理上所遭遇的種種折磨與痛苦,乃至獲得真實的輕安自在了。

因此以西方心理學為基幹,結合世俗化的佛教禪修概念與方法所發展出來的Mindfulness,只能讓一個人靜心,而很難讓一個人定心的。因為Mindfulness的倡導者,無法從心理學的範疇提出對治末那識意根的方法,也不可能從被錯誤教導的禪修概念中獲得真實的「正念」與「內觀」之功德,自然也就無法教導其他隨學者如何才是「正念」,又該如何才能成就「止觀」。因此,從其書中所提出的觀點與所教授的方法來理解,Mindfulness是可以教導一個人放慢步調以及增長心理情緒上的平靜穩定,但若要談到不動心的「定力」,則恐怕是緣木求魚,難上加難的。之所以會如此,當然與其建構出來的知見及方法有關,而這一個部分,已經於前幾篇文章中說明過了,因此就不再贅述。

儘管如此,心理專業的從業人員總會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不動心的方法,可以讓自己免於compasion fatigue的能力,而這也是我撰寫這幾篇文章的目的所在,只是對於與佛法無緣的諮商治療師來說,這部分就難免就會有所障礙了。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過,真實定力的增長,在當今之世,最容易入手修學與效果最好的,莫過於依《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發展出來的「無相念佛」3法門,但對於非佛教徒而言,是否願意接受並採納這個方法來修學定力,真的就要看個人的因緣了。而依我個人日常生活中推廣介紹的經驗來看,能不被宗教因素所影響而願意嘗試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那麼,現今之世是否有不涉及佛法的「定心」方法呢?關於這一點,我個人是還沒有能力也不具資格來回答的。

我自己目前所督導的實習諮商師也都不是佛教徒,也不是敢於嘗試不同方法的人,因此不太可能建議她們去學這個法們。但是既然與她們討論到compasion fatigue與心動的議題,也不能不給她們一些建議,否則就會虧負督導者的職責了。於是我就依個人的體會,利用督導的時間教一些她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從事的活動,看看對於讓她們「不動心」是否能有所幫助。我教給她們的活動其實並不難,也不複雜,主要就是兩項:「三角摺紙」與「曼陀羅塗繪」。大家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網路上也都可以查到許多相關的資料,但有一些細節還是需要注意,而且要稍微說明一下的,免得大家誤解。其一,我教她們做的是曼陀羅塗繪,而不是曼陀羅繪製或曼陀羅彩繪,這之間是有差別的,混淆了恐怕就不會有效果。再者,曼陀羅塗繪所要使用的工具是色鉛筆,不建議使用粉臘筆、水性彩色筆或水彩顏料。至於「三角摺紙」所需要注意的,則是要挑選厚薄適中的紙,但也不需要刻意的去購買或尋找漂亮的紙材,平日隨手可得的發票或廣告傳單就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一些更進一步需要注意的事項,但不容易以文字描述形容,也難以確保在表達過程中不會被錯解,因此就暫且不詳細說明了。「三角摺紙」與「曼陀羅塗繪」這兩項事情都不複雜,也不困難,有興趣的人不妨就自己先練習體驗看看吧!


發行人:王浩威 發行所:臺灣心理治療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