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Apr. 16 Mon 2012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三十四)

陳政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前面文章提到,平時只是有機會宣洩情緒的人,就如同有抽水循環而沒有過濾器的水族箱一般,因為可以補充被消耗掉的氧氣,而不至於讓魚兒窒息死亡,但金魚所處的環境其實也是污穢不堪,而必須無奈忍受的。但如果連抽水循環這一個機制都不存在的話,水族箱內的金魚不用多久一定是會魂歸西天的。人類雖然不至於像金魚這麼脆弱,但是長期壓抑而無法宣洩疏導的情緒,卻也經常是身體疾病的原因,更不用說造成精神心理上的難過與折磨了。「矯正性情緒經驗」就如同有抽水循環的水族箱所外加的過濾器,但過濾器本身其實也有功能好壞的差別:普通的過濾器只能濾掉粗大的雜質穢物,而功能好的過濾器則不僅能濾掉雜質污穢,甚至連溶於水中的有毒物質、重金屬等都可以過濾得一乾二淨,讓魚兒生長得更健康活潑。而更優質的過濾器則不但具有前面兩種功能,還能額外補充礦物質甚至是將水分子奈米化、能量化,讓水族生物活得更健康長壽。

同於上述所舉例子的道理,諮商治療過程中所給予的「矯正性情緒經驗」也會有品質上的差別:有矯正效果緩慢的、有矯正效果普通的,當然也有矯正效果迅速優質的,這之間的差別就涉及到諮商治療師本身的專業能力與治療的功力了。在我的認知中,「矯正性情緒經驗」除了具有清除污穢雜垢的作用之外,也應該要能填補創傷的痕跡與修復缺損的生命經驗。有經驗的諮商治療人員都知道,清除污穢雜垢可能還容易作到,但填補修復恐怕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了。雖然如此,我相信生命經驗的修復並非不可能,只要有心,還是可以辦得到的。在實務的觀點來說,想要修復受損的生命經驗,可能必須要先將個案內心的污穢雜垢去除掉。就好比說要將被刀割或挫傷的污染傷口作治療,一定是要先將傷口清創,將壞死組織、泥土雜物清洗乾淨之後再敷藥,傷口才能快速復原。如果諮商治療師可以先將個案內心的污穢雜垢去除,之後的修復工作才有可能順利的進行。只是要作到這一點,諮商治療師本身需要具備什麼能力呢?

從世間法的角度來看,任何學科領域內的大師,可能都是渾然天成或者是天賦異稟,靠後天雕琢養成的狀況不多。我個人認為,後天的訓練培養可以成就一位大巧匠,但應該是很難成就一位大師的。這種現象就如同天才不是培養出來的一樣,天才的出現,從表相上來看,似乎是專業的訓練所產生的結果;但事實上,天才的被發掘,幾乎都是因為在其接受專業訓練之前,就已經具有優異的表現。因此在之後所接受的專業訓練,其實只是讓他的天份得以展現的緣因罷了,而並不是他能成為天才的根本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接受專業訓練的人,儘管表現也很優異,但仍然不會是天才的原因。從佛教的生命觀點來看這一個現象,天才與大師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其實是因為他們在過去世時,就已經在那個領域多所鑽研,在世間智慧上有所成就;而在生命流轉的過程中,又有積累足夠的福德,才能讓他們在這一世有機會展現出如此的工巧技藝。而並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他們特別幸運、特別受到眷顧。

回到諮商治療來說,大師其實也是可遇不可求,更不是參加許多研習、工作坊,累積上數十年的經驗就得以成就。這樣的說法,或許會讓某些相信有心於諮商治療的人感到失望。因為若是自己在過去世並沒有這種世間智慧的話,那麼這一世是否就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諮商治療師呢?事實上也無須如此的悲觀!從佛教的生命觀點而言,生命是一直在流轉而不會中止的i,雖然這一世可能不會是天才或大師,但卻可以將這個目標放在未來世中。但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前提是,在這一世的學習過程需要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才有可能累積對自己未來世成為大師級的人物有幫助的世間智慧。因此,以佛教的生命觀為基礎來學習正確的諮商治療策略,才是於自己未來世有利的知見,也才是有心於以佛教生命觀為根基的諮商治療師很重要的功課ii

從臨床實務來說,諮商治療的成效來自於「矯正性的情緒經驗」,而「矯正」則由改變開始。只是改變該朝哪一個方向進行,或許眾說紛紜,但這一部分在佛教經典中,釋迦佛其實是有明確開示的。在《雜阿含經》卷7經文中提到:「如已生惡不善法當斷故,如是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廣故,起欲、方便、攝心增進八經,亦如上說。」iii在實務上,諮商治療師所會遭遇到的個案,都是充滿了「惡、不善」情緒特質的人,也因為這一些惡不善法的存在,才會讓一個人有許多的煩惱痛苦。針對這樣的狀況,諮商治療師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幫助個案將惡不善法斷除。惡不善法的範圍包括很廣,從世間法的違紀犯法的事情,到違犯佛教戒律的兩舌惡口,乃至微細到起瞋心邪念等,都是惡不善法。而臨床實務上所遭遇到,需要諮商治療的個案,其煩惱痛苦可能是生活上的不順利,或是人際關係互動上的挫折,或是停不下來、無止盡的重複念頭與鑽牛角尖,更有甚者是對自己生命的價值與個人存在的意義產生困擾。這一些的種種,其實也都是惡不善法,因為都是會讓人心不得安寧、生活不得安隱的煩惱。這一些惡不善法,不但會讓人現世遭受到苦惱,如果沒有將其減少或滅除,更會為自己的未來世種下苦因。當然,有許多惡不善法不是當事人不願意去改,而是想改卻無可奈何一再出現。這一些想改卻一直改不掉的「習氣」,也是因於過去世沒有將惡不善法斷除,所留下來的後果。因此諮商治療師的角色,就是要協助前來諮商治療的個案將這一些煩惱痛苦清除、矯正,讓他們得以恢復心靈的平靜。而在這同時,如果行有餘力,也可以幫助個案生起及增長善法,為個案也為自己累積更多的功德福報。

從佛教的生命觀點來說,矯正性的情緒經驗可以分成幾個類別:第一是與創傷性、扭曲性情緒的矯正有關的經驗,其二則是與清除染污情緒有關的經驗。染污情緒的清除,其原理就如同水族箱的過濾器一般,必須要將水抽離水族箱,再讓污水流經過濾器,才能將水中的雜質污垢清除掉。同樣的,染污的情緒或念頭,也要在遇緣而現起的當下去對治它,才有將其減輕甚至是剷除的可能。這裡所說的,就涉及到了心識運作的一個現象,也就是要「歷緣對境」。「歷緣對境」可以說類似於減敏感法或者是小規模的洪水治療法,就是在遭遇到某種因緣,而產生出某些情緒想法的同時,不逃避而直接去面對那個境界。因為不逃避而去面對那個令人害怕或煩惱的境界,甚至設法去超越降伏那一個境界,因此而能將那種煩惱漸漸減除。譬如說,有懼高症的人,一聽說要上到高樓就先打退堂鼓,根本都不會想要去面對。但是如果當事人願意一階一階的去承受高度所帶來的不舒服,而不是立即避開的話,隨著練習時間加長,他對高度的耐受性就會提高,就會有克服懼高症的一天。而到那個時候,就可以說「懼高」這個煩惱已經被他降伏,也可以說「懼高」這個惡不善法已經令其斷除而不再生起。只是,克服心念的煩惱遠比克服懼高更為困難,因為「歷緣對境」其實是需要有定力的輔助,才能順利完成的。如果只有決心,而沒有實際上的能力(也就是定力),挫折久了之後,決心也是會被消磨殆盡的。

回到心理層面的煩惱來說,對一般人而言最大的困擾可能就是「貪」了。貪的現象無所不在,從財色名食睡的貪,到色聲香味觸法的貪,只要是欲界眾生,最大的煩惱莫過於貪,也因此佛教所說的「三毒(貪、瞋、癡)」才會將其排名為第一個。也許有人會說自己並不貪,不求錦衣玉食,也不求高官厚祿。但是諸如時下許多的「低頭族」,無時無刻都盯著手機、平板電腦的螢幕,手指頭不停的在螢幕上滑動的現象,這其實也是一種貪的表現啊!人因為攀緣而貪,也因為貪而更攀緣,兩者互為惡性循環。其結果就是讓一個人的心越來越定不下來,就容易讓惡不善法生起增長了。因此,一個人可以從約束自己不要一得空閒就急著拿出手機或平板電腦,甚至可以刻意地在某個時候,不帶這一些3C產品出門。當看到別人忙著當低頭族的同時,可以忍受那種誘惑,也不會因此而懊悔。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於不依賴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生活,在無形中就將自己的貪與攀緣減少一分了。而如果能依於這個道理,將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各方面之後,惡不善的煩惱就會越來越少,最後就有將其斷除的一天。

就像這樣子,諮商治療的過程可能都與個案討論如何訂下行為計畫,將個案的慾念煩惱逐漸降伏。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認知層面實施行為治療或行為制約,但其實這樣的方式在底子裡所進行的,就是對隱微的心識——潛意識作改變的工作。這一個現象,心理學界已開始有學者在探討iv,但這一個道理在2500多年前的佛教經典中,其實就已經有詳細的闡述了。因此從佛教的心識運作原理所設計出來的改變策略,並不需要去挖掘個案內心的陳年積垢或深藏已久的祕密,也不需要個案去作無止盡的自由聯想,更不需要去作夢境內容的解析或心理內在動力的詮解。從佛教的心識運作觀點來看潛意識的對治,根本就不需要將潛意識拆解得支離破碎之後,再將其從古墓之中挖掘出來加以鞭屍;只需要從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之中,藉由自己有意識的覺察與決心,就可以成辦的。而要具備這種能力是有一個重要前提的,那就是必須要依於真正善知識的教導,聽聞正確的知見與學習正確的方法,精進不懈怠的去作,才有可能完成我上面所說的。這個部分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一再的提到,有心的讀者不妨參閱之前的文章即可瞭解。



  1. 這個說法是排除掉四果阿羅漢於捨報後入無餘涅槃的狀況,但在這種年代是不太可能有四果阿羅漢的。
  2. 在時下的學術環境中,以佛教觀點而提出的諮商治療技巧,已經不是異數,而逐漸有成為主流的趨勢了。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近二十年來蓬勃發展的Mindfulness。Mindfulness從處理慢性疼痛發展到減輕焦慮憂鬱,甚至是邊緣型人格疾患的治療,可以說成績斐然。一時之間讓人以為佛教得到了肯定。但若去探究Mindfulness的內容與所教導的技巧就會知道,卡巴金醫師並沒有接觸到真實的佛法,也不知道什麼是中國禪宗的禪;他所接觸到以及所認知的佛法與禪法,其實是傳到西方之後變質的表相佛法與世俗禪修,這一些提倡Mindfulness的西方禪師,對佛法的真實義其實仍猶未夢見在的。但不管如何,佛教的觀點已經被西方科學所接受,因此也有許多精神分析師開始將精神分析與佛學結合,讓諮商治療產生不一樣的效應。這個趨勢在台灣並不明顯,但在大陸的心理學界,可從其出版的書籍中看到一些端倪。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以下連結資料: 《平常心(禪與精神分析)/佛學與心理治療叢書》,《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佛學與精神分析的對話)/佛學與心理治療叢書》,《正念與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浪潮)/佛學與心理治療叢書》
  3. iii(CBETA, T02, no. 99, p. 46, c25-27)
  4. iv2010年3月下旬,在臺北舉辦過一場研討會「跨越與涵容:精神分析與認知行為療法的整合」,主講的「Dr. Paul Wachtel是眾多整合取向的心理治療學者當中,少數能成一家言,真正發展出一套更加完備而實用的治療理論的大師之一。Dr. Wachtel於1965年在耶魯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之後,至紐約大學完成心理分析與心理治療的博士後訓練。他在1977年出版第一本書籍 “Psychoanalysis and Behavior Therapy”,將精神分析與行為治療的理論加以整合,在當時精神分析與行為學派對立的心理治療領域激起了相當大的迴響與討論,成為之後整合取向心理治療的一個典範,並引發越來越多的心理治療師參與理論整合,發展成為目前的心理治療整合探索學會(Socie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SEPI)。」(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_02/action103.asp )

    回95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