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於 2007 年 06 月 15 日出刊
專輯:李宇宙醫師紀念專題

第37期電子報專輯:李宇宙醫師紀念專題>一位詩人醫生的二三生命歷程
第37期電子報專輯:李宇宙醫師紀念專題宇宙在星期四的最後十四堂課
第37期電子報專輯:李宇宙醫師紀念專題最後的N+1次督導
第37期電子報專輯:李宇宙醫師紀念專題朋友追思
第37期電子報專輯:李宇宙醫師紀念專題告別「單邊主義」式的精神醫學

一位詩人醫生的二三生命歷程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王浩威

「李宇宙醫師於民國 96 年 5 月 13 日 0 時 5 分,蒙主恩召,安息主懷,距生於民國 42 年 7 月 17 日,享年 55 歲」

  2005 年 4 月 10 日,我們一行四人結束了安達魯西亞的自助旅行,在馬德里國際機場交還了租車,搭上回程的飛機。候機時,宇宙輕咳了幾聲:「平平是西班牙,天氣怎麼差這麼多。」他指的是馬德里的陰冷冬意和安達魯西亞的溫煦春日。我們只是以為旅途奔波,難免感冒了。沒想,一個月後乾咳依然持續。宇宙趁台大醫院上班的方便,掛個號,照張胸腔X光;立刻被胸腔內科的同事要求住院斷層掃瞄等等,生命從此如台灣這島嶼溪河著名的特質,激流奔騰卻迅速直下。

  旅行的感覺總是極其夢幻的,既是新奇的也是懷舊的,既探險陌生地卻又是溫習舊日記憶。這許多年以來,從大學最主要的記憶,除了聚會和聊天,就是旅行了。最後旅程回到馬德里的前一天,我們特地折向阿蘭費茲。臨夜的小城,除了黑暗中的夏宮,沒有太多住家。

  到阿蘭費茲是宇宙提議的。任何古典吉他的玩家,都知道西班牙盲人作曲家羅德利哥(Rodrigo)在 1939 年的作品《阿蘭費茲協奏曲》(Concerto de Aranjuez)。剛剛認識宇宙時,他是玩古典吉他的。1978 年秋天的高雄依然燠熱,剛從成功嶺下來的我,除了找不到落腳的住處,還困惑著原來有如此荒涼而袖珍的大學校園。

  七八年以前的宇宙,我認識並不太多,許多是後來才慢慢拼貼出來的。那時的宇宙,他所說的自己,往往是虛無而落敗的。這一版本的宇宙,似乎連出生就十分戲劇化的無奈。

  宇宙最教人興趣的是他的名字:「你爸媽怎會想到取這樣的名字?」這大概是許多朋友都問過的問題了。他總是回答說當年媽媽懷孕臨盆時,他那酗酒(當年是多浪漫的名詞)不知去向的老爸,終於趕回家時,已經不知出生多少日了。鄰居告知逾時是會被處罰的,還沒酒醒的老爸才急忙趕去,於是戶政大員問取啥名時,老爸才靈機一動,說:「宇宙」。宇宙不常提起他的家庭,只知道他是台北師大附中畢業的,213 班的,還遊蕩了三年,甚至還沾一點少年幫派之類的傳奇,在南昌街又徘徊了兩年,1973 年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以二十二歲的高齡!」這是他當年常說的,用來調侃我們這些台北來的肉腳雞。當然,他說的是虛歲。

  宇宙自己版本的是不可考,然而當年的我們卻是著迷這樣一位敗壞而傳奇的學長。我們都讀他的作品,包括〈弟弟,你好〉,總以為他弟弟在鐵工廠做黑手。直到多年以後,在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遇見李世代醫師,才知道宇宙的兄弟其實是傑出的,甚至有過之而不及--也許這是另一種版本的緣故。

  來到高雄的宇宙,是開始走向懷疑之路的。「高一即於永康街8號浸信會與二哥領洗的宇宙,復受天主教堅信禮。入高醫後漸漸背離了神。」我們不知道是怎樣的原因,讓宇宙開始離開或出發。結束這段生活時,在寫給阿米巴詩社的學弟們的文章裡,也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文章一開始沒多久,他寫著:「哥哥回家的時候,弟弟正要出門。」浪子回家的典故是出自聖經〈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耶穌向眾稅吏和罪人們這些最被虔誠信徒所蔑視人講道,肯定尋找迷羊的意義,也肯定弟弟離家淪為浪子的複雜隱喻。

  宇宙的浪子版本是法國作家紀德(Andre' Gide)的。十九世紀的紀德在〈浪子回家〉裡,將離家描述為一種追尋的過程,就像有了心理學以後,艾瑞克森(Eric Erickson)提出青年心理認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指出叛逆後探索歷程的必要性。宇宙的一生從高醫的浪子時期到後來的精神科醫師、身心醫學專家、睡眠醫學專家、認知行為治療師和社會評論作家等諸多身份,也許就是這樣的探索吧。(本文節錄)

(原載於台灣精神醫學通訊)

回37期電子報
發行人:宋維村
發行所:臺灣心理治療學會
聯絡電話:02-2392-3528-22
電子信箱:tap79637@ms71.hinet.net
編輯群:電子報編輯室、臺心秘書處
會址:台北市大安區 106 麗水街 28 號 6 樓
傳真電話:02-2392-5908
劃撥帳號:42115501
網址:http://www.tap.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