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本期目錄

活動

本會最新課程簡介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這早已琅琅上口的人名與詞彙,我們真正瞭解多少?

儘管精神分析近十年在臺灣風起雲湧,各種炫麗的流派推陳出新,但終究還是以佛洛伊德為基礎。2009年,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盛情邀請學貫精神分析、哲學、與文學領域的臺大外文系沈志中老師開課,回到傳統的課堂裡,帶領有意瞭解精神分析的助人工作者和其他有興趣的人,一起細細閱讀佛洛伊德的原典,豎耳聆聽以佛洛伊德文本為基礎的精神分析,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訊息。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工作坊——情緒困擾及危機青少年個案的應用

深受後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身為社會建構論者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乃視情緒為一個人整體知覺的一部份,而治療工作的努力,讓當事人透過重新講述及重新創造生命故事的活動,經驗到他是一個正在改變中的人,而且,改寫生命故事的能力與意願,也將會塑造、再塑造、再協商以及再修改當事人與周圍之人的關係,因而當事人可以走出情緒困擾而邁向新關係與新生活,甚至也可於新的滿意的關係與生活中治癒過去的傷痛。人雖受到過去的、情緒的影響,但仍能做出有助益於自己的決定與行動,並創造自己所欲的未來。

同理的,對於災難、意外、疾病等隨時可能發生的事件所產生的危機,SFBT接納當事人處於危機中的觀點與知覺,但是會運用與治療師的互動中所建構的「解決導向談話」,來協助當事人「轉換」(shift)知覺及其思考推論的架構,而助其改變之——此「轉換」即是幫助當事人能更進一步地證實自己力量與優勢之所在而此力量與優勢也將成為當事人面對、承受、因應、處理、或化解危機的重要資源!

亦即,SFBT對於情緒困擾與危機的當事人,乃於當事人的社會脈絡中,符合當事人所追求的目標下,透過SFBT代表性技巧,接納與轉化危機夾帶的負面情緒,聚焦在與危機同存之個人與系統的正向介面,而讓危機有可能轉化為一種具有「令人成長疼痛」 的轉機。而此即為本工作坊的課程重點與目標。

自殺、自傷行為防治:辯證式行為治療(DBT)進階工作坊

辯證式行為治療為結合內觀和冥想、行為治療及個案管理之統整性心理治療模式。本為專門針對重複自我傷害行為之個案。由於其結構完整及技術之精粹,發展出個別心理及團體心理治療、個案管理、督導及諮詢小組三大制度。

初階之課程針對自我傷害行為及衝動行為之治療模式發展,做統整性之整理。進階之課程除快速回顧初階課程,並加上三大制度之整理及案例之示範。個別及團體心理治療之技術,包括了內觀技術、情緒調節技術、人際技巧及挫折忍耐力技術。針對辯證式之溝通模式,亦為本治療之重要結構,在其他心理治療當中屬於較為獨特之技術,對於重複挑起治療師反移情、矛盾情緒及兩難情境之處理,有相當另類之回應。

本治療模式對於重複出現自我傷害行為及衝動控制之個案,有相當完整之敘述及應對方式。對於心理師、醫師、臨床及心理衛生工作人員、教育工作者為重要之學習項目。

兒童諮商工作新策略:生態取向駐校諮商模式工作坊

相信處理過兒童問題的人都同意,在家庭與學校兩大環境是否適應良好,往往是兒童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關鍵。對社區的兒童心理衛生工作者而言,與學校的合作、溝通,也是另一種挑戰,其難度不下於和兒童本身或其家庭工作所遭遇的困難。隨著助人專業的分工以及學童問題的複雜度日增,學校引進校外心理健康專業人力來共同協助學童的心理適應問題,已是未來社區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大特色。

任教於臺師大心輔系的王麗斐老師,投入國小輔導以及臺北市諮商心理師駐校的實務與研究評估工作多年,由實務與研究中逐漸發展出適合本土的「生態取向駐校諮商」工作模式。本工作坊將邀請王麗斐老師帶領,透過理論與實務的說明,讓參與者瞭解,身為社區的兒童心理健康工作者,如何和家長、學校輔導人員與行政系統工作,如何有效運用學校資源、如何與學校輔導人員合作的成功策略、以及合作過程的相關挑戰議題進行實務探討。

家庭系統取向——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訓練工作坊

青少年許多困擾的心理與行為都鑲嵌在家人互動模式中,「問題本身」也許反映出家庭潛在問題,有時卻也維持了家庭的平衡。在學校服務的專業人員,經常面臨無法與青少年家庭工作的困境,因此學習帶著家庭系統觀從事個別工作,將親子、家庭也納入心理諮商的範疇,可以補足青少年個別工作的限制。

黃心怡老師從事青少年心理諮商工作多年,與青少年及其家庭累積了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在這兩天的課程中,將從青少年問題類型、家庭系統理論切入,學習如何帶著青少年的家庭系統進行個別諮商,難得的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工作坊,不容錯過!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2009年課程預定表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地點
2/19-5/21
9/24-12/24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 沈志中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5樓501教室
2/21-2/22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工作坊 許維素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305教室
3/21 自殺、自傷行為防治:辯證式行為治療(DBT)進階工作坊 唐子俊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209教室
3/28 華山論劍心理治療——個案研討會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4/18 兒童諮商工作新策略:生態取向駐校諮商模式工作坊 王麗斐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209教室
5/16
5/23
家庭系統取向——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訓練工作坊 黃心怡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305教室

友會專業課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4-11/11 精神分析臺北2009(臨床文本)講座 周仁宇等
3/4-12/23 精神分析臺北2009(佛洛伊德)講座 楊明敏等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2/27-3/1 結構取向家族治療訓練課程——伴侶、家庭與兒童 Ema Genijovich, Lic.
3/2-6/15 性議題督導班 呂嘉惠
3/4-12/16 家族治療訓練督導班 李維榕
4/25-8/1
10/3-2010/1/23
藝術治療督導班 陸雅青
5/2-5/3
10/10-10/11
家族治療訓練工作坊 李維榕
7/11-7/12 家庭故事的解構——家族治療敘事療癒工作坊 周志建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2/21-2/22 表達性藝術治療工作坊——摺紙治療與悲傷輔導 吳明富
2/21-2/22 完形體驗工作坊 王敬偉
3/14-3/15 「藝啟觀心」——藝術治療工作坊(進階) 呂素貞
4/11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一階段——基礎訓練 林世莉
4/12-4/19 家族治療系列——系統取向之核心精神 趙文滔
4/18-4/19 焦點解決學派在青少年諮商上的應用 史莊敬
4/25-4/26 聽見心在歌唱——敘事治療初階工作坊 林祺堂
4/25-4/26 完形取向諮商之應用(第一階段) 曹中瑋
5/9-5/10 合作取向治療工作坊 程婉若
5/9-5/10 失落陪伴體驗工作坊 蘇絢慧
5/16-5/17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EBT)在諮商上的應用——初階 武自珍
5/23-5/24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二階段——進階訓練 張德聰
5/23-5/24 完形取向諮商之應用(第二階段) 曹中瑋
6/13-6/14 ♀伴侶治療工作坊♂ 程婉若
6/27-6/28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三階段——實務技術與諮商個案演練 洪莉竹
7/18-7/19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EBT)在諮商上的應用——進階 武自珍
9/1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四階段——實務督導 許維素等
11/7-11/8 家族治療系列——婚姻諮商入門:理論與實務的整合 趙文滔

財團法人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4/11-4/14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一)——應用於個人、伴侶及家族治療 John Banmen
7/3-7/5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一) 王鳳蕾等
10/10-10/13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二)——應用於個人、伴侶及家族治療 John Banmen
11/27-11/29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二) 沈明瑩等
2010/4/15-4/18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三) John Banmen等

呂旭立基金會另有提供自我探索、壓力抒解、及創意開發等課程。請參閱:呂旭立基金會2009年課程總表

回目錄

學會事務

網站更新

新年新氣象,本會網站自2009年2月2日起有所調整。期待在新的一年能持續提供會員各項服務。本會電子報訂閱系統亦同步更新中。若有任何問題,請來信告知。我們會儘速為您處理。謝謝您!

學會課程

學會秘書處已經開始規劃今年的學會課程。若您有何建議,或對今年的課程有任何期待,學會秘書處歡迎各位同好提供建言。感謝您!

回目錄

專欄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五)

談完了前七識,再來就要談第八識了。第八識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心,因為到目前為止,西方的科學或心理學也都沒有探討到這一個心識的存在[1],可能只有佛教的經典提過。在佛教界有一句眾人耳熟能詳的話,那就是「三界[2]唯心,萬法唯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欲界、色界及無色界這三個宇宙間眾生所生活的空間之所以形成及存在,是因為這一個真實心(第八識)運作的緣故;而三界內千千萬萬、無窮無盡的法,之所以能出現生住異滅的種種現象,也都是因為這一個阿賴耶識(第八識)存在而直接或間接所變現出來的。唯識學所要探究的,就是這一個真實心的種種功能差別,也就是在探討宇宙之間生命運作的大祕密。這個大秘密其實就是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所要傳達的意旨,也是諸佛世尊降生人間說法度眾生最重要的任務[3]。只是大部分的人對佛教及佛典的認知,都是不如實的理解,因此也產生了許多的偏見及誤解[4]

依佛教經典對生命的理解,有情眾生的生命是會無止盡的生死輪迴的[5],而眾生之所以會生死輪迴不已,就是因為第七末那識長時劫以來我愛我執習氣的作用,想要恆時讓自我存在,故而計執這一個也稱為如來藏的第八識實相心而不肯滅捨所致。由於如來藏自很久很久以前的無始劫以來就存在,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將祂破壞或消滅,因此末那識可以恆執如來藏而生生世世的輪轉下去,如來藏便將每一世的生活經歷中所造作的種種業[6]完整紀錄並保存下來,未來世會現行讓眾生受善惡業的果報。從唯識的觀點來看,現代的人之所以會有種種的煩惱痛苦,會遇到許多的逆境挫敗甚至會想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性命,都是因為每個人的第八識內所形成的煩惱習氣太深,遇緣現行的結果,或是儲存的惡業種子太多,因果酬償的業報所致,如果不能將這一些染污業種的習氣淨除,這個人的煩惱痛苦就不會中止。因此依佛教對生命運作的理解,修道的目標就是要學習種種的方法(法門),以便對治這一些惡業現行時產生的影響力,甚至進而淨除過去世以來及這一輩子從小到大所累積的種種惡習[7]

談到惡業或不善業,許多人就會直覺的認為殺人放火、傷風敗俗或違法亂紀等壞事才是惡業,因此對於佛教所談論的惡業與煩惱痛苦之間的關係會難以理解。其實佛教所說的惡業或不善業範圍很廣,除了上面所談到的這一些明顯違反法律或風俗的壞事是惡業之外,會讓一個人產生貪愛、煩惱痛苦或心理折磨的事情,也屬於會增長煩惱的不善業[8]。例如貪愛日常生活當中種種的感官享受或名聲、常常因細故或無故起瞋心而對他人發脾氣甚至造成傷害、對生命真實意義的事理不明也不想去探究而終日渾渾噩噩、對他人起驕傲不服輸的慢心,甚或懷疑不信任他人所解說的生命實相的道理而相信錯誤的知見等,也都是會產生苦惱的不善業。因為這一些事情,都是會染污一個人的清淨心性,會造成困擾,會障礙一個人解脫於煩惱痛苦的。上述這種觀念,並非佛教所獨有,其實在西方心理學界,也是有類似看法的。例如弗洛伊德所談到的被潛抑或壓抑的慾望及衝動,榮格所提到的心理情結等現象,都是現成的例子。榮格在其自傳中曾提到過:「今天,我們之所以需要心理學,是因為它與我們的根本生存的種種理由有關係。在納粹主義的現象面前,我們感到迷惑、束手無策,因為我們對人一無所知,或者只有片面、歪曲的了解。我們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面對邪惡,卻又不知道在我們眼前的什麽,更不用說如何去對抗。即使我們確實知道,仍無法理解『它怎麼會在這裡發生』。一個政治家上臺了,天真驕傲的宣稱他沒有『邪惡的想像力』。沒錯,我們是沒有邪惡的想像力,但邪惡卻把我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有些人不想知道這一點,有些人則與邪惡同流合污。」[9],對於這一股造成人類痛苦的力量,榮格可是體驗深刻的。

這一些造成人們痛苦及情緒困擾,甚至是產生種種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在弗洛伊德及榮格的觀點中,也都是因為其具有不為社會道德或價值觀所接受的染污性才會被潛抑及壓抑成為潛意識,或者糾結形成無法釐清的情結。東西方兩者之間觀點的差別只是在於,心理學界認為這一些不好的心理情結、陰影或壓抑的本能衝動,是出生以後在成長過程中才逐漸形成。而依佛教對生命的看法,這一些讓一個人煩惱痛苦的不善業及惡業則遠自其出生前就已經存在[10]。這種業報觀點的生命運作模式,在所有的宗教幾乎都有其相似性,但卻因為不具科學實證性而無法被科學界及一般人所接受,在心理學界也幾乎不例外。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仍有少數心理學家接受這種內含神秘主義論點的生命運作觀,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榮格了。

榮格對學心理諮商或治療的人來說是不會陌生的,他早期雖然跟隨弗洛伊德修學精神分析,但最後仍然因為理念不合而離開了精神分析學界,自立門戶並開創了分析心理學。眾所皆知,弗洛伊德是個無神論者,因此對人的心識運作,都想以合乎現代科學的方式來解讀;但榮格在其一生中卻是有許多非科學所能解釋的神祕體會的經驗[11],這些經驗自然會影響他對生命歷程的思索與心識運作的理解。因此我們看到榮格終其一生,不斷的在接觸東西方文化中比較被一般科學家忽略的神秘文化的事物,也曾有相關的文章發表[12]。在榮格所提出的心理或人格架構的理論中,他將人類的潛意識再區分為個體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個體潛意識在概念上與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潛意識是差不多的,都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教導而經驗的隱藏的心識。但是,集體潛意識又是什麼呢?榮格從宗教學、神話學、夢境甚至是精神病患的妄想內容,觀察到人類的心靈——不管是遠古或近代的人類,不管是落後或進步的民族,不管是正常或非正常心智的人——在其日常生活的表現中,在其呈現出來的文化現象中,都具有某些共通而被榮格稱之為原型的象徵存在。榮格認為個體潛意識是一個人出生之後的所有生活經驗中,被遺忘或壓抑的記憶的儲存所;而集體潛意識則是儲存自開天闢地以來,全體人類族群所共同具有的生活經驗,是最古老的人類歷史記憶的儲存所。個體潛意識因於每個人的生活經歷而具有個別差異性,但集體潛意識卻是所有人類彼此之間都共同且共通的。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榮格的集體潛意識與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及意識之現象一樣,都是人類大腦功能的一部分,是亙古以來的人類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透過基因遺傳所逐漸累積形成,包含了從祖先遺傳下來的生命經驗和全部的行為模式。對於意識或潛意識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科學界一直以來都認為是大腦的神經細胞及神經纖維,再加上神經傳導物質所共同形成的。但是,就如同之前所提過,唯識的觀點與科學界的看法卻相當不同。哪一邊的看法才接近事實呢?似乎在這個年代還無法有定論,科學家一直想證明意識是由大腦功能所形成,但一直無法提出決定性的證據,反而是支持意識可能是獨立於大腦功能之外的現象的看法越來越被專家所關注[13][14]。同樣的,榮格的集體潛意識也是大腦功能的一部分的這一個看法,只是一種觀察推論所形成的假說,仍尚缺乏科學的實證資料支持。

唯識學對生命運作現象也有其自成一格的觀點,如果以唯識的觀點來看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又會是如何呢?基本上,榮格的集體潛意識涉及到自有人類以來所有的生活經驗的記憶以及傳承,這種生活經驗,固然可以透過文化的代代相傳而被保留下來,但很顯然榮格所說的,並不是這一種現象。那麼,除了透過文化的傳承之外,是否可以透過基因的遺傳而從原始人類一直遺傳到現代呢?近來的科學研究確實有一些相關的資料,例如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有幾篇研究發現,生活經歷可以使得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產生改變而出現不同的外顯表現的差異[15];或者生活作息及飲食的改變,有改變基因遺傳表現的現象[16]。這些研究報告固然談到基因受環境或生活事件影響產生變化的可能性,但仍無法證明生活經驗或遠古的記憶可以透過基因來遺傳給下一代。再說,基因本身就具有受環境變化而產生突變性的特質,一旦突變發生就會跟原來的基因不一樣(不管是增加、減少或變質),因此,即使生活經驗可以被基因紀錄而遺傳給後代,也不太可能在這麼長久的時間流轉中,現代人類基因的組成始終都跟原始時代的人類一模一樣而沒有差異。再者,生活在同一陸塊的原始人類,其原始的生活經歷及記憶固然可以一直透過文化傳承或基因遺傳而遺留給後代,但是生活在不同陸塊之間的人類,即便地殼板塊曾有移動交會的紀錄,或不同的大陸板塊之間因氣候變化而出現冰河陸橋連結,但這一些變化都是很長久的時間才發生一次。在這期間,陸塊上的有情眾生不知已經生生死死了多少年,甚至不同年代的文明也都生滅了無數次。遠古人類的生活經驗及記憶,彼此之間因大洋阻隔而幾乎沒有互相交流溝通的機會。在這種狀況下,他們的生活經驗是否仍能互相交流而達到所有人類的集體潛意識都具有共通及一致性呢?相信是可以被質疑而且是很難用現有的科學知識來回答的。因此榮格的觀點雖然有獨創性,但卻會面臨科學實證研究的挑戰。

其實,榮格為何會提出集體潛意識的概念,從其所接觸過的人事物來分析,應該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榮格曾經對東方文化相當著迷,與多位東洋學專家密切往來,也接觸過西藏的宗教(喇嘛教)。榮格曾經寫文章推介過《西藏度亡經》與西方心理學的潛意識之間的關聯,雖然《西藏度亡經》對生命實相的理解並不正確,但該書中就有對生命生生世世流轉不息的描述。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榮格是在接觸東方宗教這一些生命運作的觀點之後才有了集體潛意識的想法。雖然《西藏度亡經》錯論了生命的終止及如何延續,但其論點仍然是從佛教的生命輪迴觀演變出來的。而要討論這一輪迴現象,就必須從唯識所說的第八識再深入來瞭解了。

參考文獻:
  1. 之所以會如此,可能與西方的科學觀點有關。西方科學基本上是唯物觀點的物質論,相信精神心理或心靈只是物質的產物,沒有靈魂存在,更沒有未來世。因此當物質敗壞之後,精神心理或心靈就不復存在,是佛教經典中所說的斷滅論者。雖然西方人普遍有基督教的信仰,但其實許多人是將宗教信仰當作一種精神寄託,未必相信真有上帝存在;甚至有許多科學家更應該說是無神論者,像弗洛伊德就是一個例子。因此他們的科學研究,終其一生都只是在物質世界的生滅變化上著力下功夫,是不太可能相信會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生命實體存在的。
  2. 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引自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3. 《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第二〉:「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CBETA, T09, no.262, p.7, a21-28)。在這一段經文內容中提到的,佛所要開示悟入的知見就是這一個真實心如來藏的道理。
  4. 一般人會將佛教也歸類於世俗定義的宗教,認為宗教是一種對人生苦難救贖的想像或期待未來美好希望的心理投射。因此宗教的神或造物主都只是人所創造出來的心理現象,並非真實存有。甚至有些人則認為佛教也是鬼神崇拜的信仰,是不科學、不切實際的。馬克斯甚至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更可見其對宗教之態度。在心理學界,弗洛伊德的無神論立場也是眾所皆知。但其實佛教是諸佛(究竟覺者)之所教,包含了對真實心的種種功能現象的言語教說以及如何實證這一個真實心的方便法門。目前佛教界普遍的將佛法世俗化,已經背離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之本意了。
  5. 只有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及成佛時,才會永斷生死輪迴。如果修學解脫法門,伏除諸多染污業種而令末那識終肯滅捨,成為阿羅漢,捨壽後就可以不受後有而不再輪迴生死,唯剩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獨存,「我」消失了而獲致解脫;或者修學大乘法門,生生世世在佛菩提道上精勤努力,證得一切種智而成佛。
  6. 業,梵語 karman,巴利語 kamma。音譯作羯磨。為造作之義。意謂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與因果關係結合,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之力量。此外,「業」亦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及前世、今世、來世等輪迴思想。(引自《佛光大辭典》)
  7. 現代心理學其實也有類似的看法,認為如果一個人常做不道德或傷害他人的事情的話,這一些不被道德規範允許的經歷會容易被潛抑或壓抑而形成人的陰影。因為陰影的存在,就讓一個人產生種種的困擾,超我會常與自我衝突導致個人要承受嚴重的痛苦。這種觀點其實也是一種因果論,只是使用不同於佛教的敘述方式而已。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一些已經潛抑的情緒及衝動意識化,再經由詮釋或意象轉化的技巧來幫助個案作疏通的工作。佛教修行的方法則是「發露懺悔」及「歷緣對境」來淨除染污種子的勢力,其目的及作法是很類似的。
  8. 貪愛、瞋恚、無明愚痴、驕慢或卑劣慢、疑於善知識及不正見等,也都在惡業的範圍內,屬於唯識所說的六種根本煩惱。因於這六種心理情緒,會衍生出種種大大小小的苦惱。
  9.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榮格作,劉國彬,楊德友譯(臺北,張老師文化,1997),頁410。
  10. 這一觀點不同於基督教所說的原罪,原罪是與生俱有而無法解除的痛苦。而且原罪的承擔是無來由的,一個人一出生就無辜的要接受原罪的枷鎖。如果想消除原罪,就必須忠心的成為上帝的僕人,終身侍奉祂;佛教的業也是與生俱有,但個人的業卻是他在過去世的生活當中,種種的善事惡事之作為的總和,是當事者自己的所作所為的結果,不是他人或佛菩薩外加給他的。要消除自己的業,必須依正確的方式修學,自己努力來淨除,不是藉由佛菩薩的恩典來豁免。
  11. 可參閱《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一書各章內容,榮格著,劉國彬,楊德友譯(臺北,張老師文化,1997)。
  12. 榮格興趣相當廣泛,曾寫過〈飛碟:有關天空中事物的現代神話〉一文,探究靈魂鬼神及超感官知覺(ESP)的現象,曾接觸過道教的煉丹術及相關經典,也接觸過東方宗教及西藏度亡經。榮格相關著作包括與道教煉丹術有關的《黃金之花的秘密》、《西藏度亡經的心理學》、《東洋冥想的心理學》、《佛陀法語》……等。
  13. Mind Over Matter」LOS ANGELES, June 28, 2001, "A British scientist studying heart attack patients says he is finding evidence that suggests that consciousness may continue after the brain has stopped functioning and a patient is clinically dead." "We need to do much larger-scale studies, but the possibility is certainly there" to suggest that consciousness, or the soul, keeps thinking and reasoning even if a person's heart has stopped, he is not breathing and his brain activity is nil, Parnia said.
  14. 「……領導這項研究的帕尼亞醫師指出:如果能證明腦部停止活動後仍有意識存在,意識便有可能是一個個別實體。」〈意識可能是實體 英美廿五醫院 測試病患靈魂出竅〉,中時健康網。
  15. Epigenetic differences arise during the lifetime of monozygotic twins, PNAS July 26, 2005 Vol.102, No.30, p10604-10609.
  16. Changes in prostate gene expression in men undergoing an intensive nutrition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PNAS June 17, 2008 Vol.105, No.24, p8369-8374.

「人」之實存的意涵

談到「人」之實存這個主題,首先必須界清「人」和人的本質意涵。在此文章中所有關於人都加上了引號,以界定「物質身體」是「人」的一部份,只作為具有物理功能的載體(應該使用動名詞性,因為「人」是變動性的)。首先以文字來瞭解「人」的內在表徵的意涵:

  1. 以漢字的象形來會其意:

    「人」字由兩撇所構成。左撇較長且大,撐住場面。右撇較小且短而頂住局勢。大撇如無小撇頂住勢必倒下。反之,小撇如無大撇靠之也是倒下。兩撇之間互為犄角,缺一不可。看似大撇欺負小撇,卻又似小撇槓上大撇。整體之勢呈現出「競合」的狀態。然而,兩撇同心交出一口即成「合作」也。

  2. 「人」的英文字有human being、a person、people等三個字。

    • Human being——人類學定義上「種、屬」的描述,是指現代智人。Being一詞具有哲學的意涵,指涉具有思想的主體以區分演化的直線性位階。
    • Person——是個性和特性的描述,含有褒或貶的成分在內。
    • People——是具有政治意涵的指稱,用來區分內/外團體的指標。

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人在文字上的個體/社會、或是社會/個體之間的面向的對流之本質性之意義。然而人之為「人」是因為大腦演化的精緻成果。雖說人是有「理性」的意向,但因新皮質層(人類特有的腦區)是建構在舊皮質層(哺乳類和爬蟲類的腦)的上頭。理性的意志終究和情感的意志會相互對撞的。就在這兩個腦層之間,尚有神經行為的功能作用於兩層之內,負責協同雙方之間的活動。「人」的直覺表現就是源出於這三個層面之互動,綜合後的顯現。而直覺是影響抉擇的重要因子。

直覺也是人類思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每個行為之間經常會發生矛盾,肇因於對過往的經驗情感反應而產生的直覺,和基於現實性的理性、評估後的直覺而產生了相互衝突的情況。也因此,人類的歷史/個人的生涯中,總是會犯同一個錯誤並且重覆地一再出現。這種由數個大腦機制交織所形成的心智狀態,是終生伴隨著人類,這也是焦慮和緊張的來源。這個心智狀態和其外顯的行為常常被稱之為「人性」。

因演化的突生本質(emergnent quality)之表現而出現了人類,語言的出現又演化出現代的人類。語言使人的意識之意涵能夠有了對外互動和交流的能力。這個獨有的能力使人類的互動程度加深了複雜性,使人們在互動之中更能夠深入地洞察彼此的動機和意圖。知彼知己——洞察別人的時候,也會相當程度地對自己逕行洞察。心理學家尼古拉斯‧韓福瑞(Nicholas Humphrey)稱之「內在的眼睛」(inner eye)並且說明人的意識是由「內在的眼睛」來提供的。這種心智特質讓人類的大腦能夠察覺其自身的運作情形,也可以更進一步自覺性地釐清自身的意圖。韓福瑞並將這個過程稱之「自照式洞察」(self-reflexive insight)。人們就是因為有了自照式洞察的能力,才會去思考、內省和探索有關於「人」和人的本質意涵。洞察直覺、象徵推理和舊有的情感反應等三者就是構成了現代人類的「意識」。而對「人」的實存的意義就是要瞭解現代人類的「意識」之本質意涵。

「人」的實存與時/空是密不可分的,是三位一體的持續態。然而時/空是一個具有時限約制的抽象環境,謂之「情境」。而「人」是流移於其間並且產生了相互交涉的運作。情境影響著人也反饋地自我影響。整個狀態是一個資訊流動的場域,其間有所干涉。然而在場域中的資訊之認知是個完形的心理狀態,是需要被figure-out(理解)。但是對相同的object(宗旨、對象、目的)卻會因為認知的配置對差而產生完形的不登對。

再者,情境是由事件綜合而成的資訊場域。事件和時/空是串連的,當事件發生的當下,事件本身是流失中的。留下的只是「人」的主體性之意向。因此事件是無意義的,也不停滯的。所留存在「人」的主體上只是對事件的概念。並且整個概念的留存是通過過去、現在、當下和未來的主觀性的相位。簡言之,「人」是依存於主觀認知所形成的時限約制下的連續概念之記憶庫存而實存的。並且在形成的過程中是以存活優序的情緒標籤作登錄(coding)。

事件流失後,「人」自然地被連續概念之記憶庫存所支配。所以情境是以事件的持續和概念的流動來對「人」產生支配。而情境的資訊流是cubic matrix(立方矩陣式)。「人」是身陷存活於其間,對應於情境的所需而作出的抉擇是非線性跳躍式;無法依循著生理—心理—精神的線性模式來作出抉擇。非線性跳躍式的抉擇對「人」的大腦之簡約化系統的運作,的確產生了模糊不安的狀態,也因而發生了(「人」生)定向失準的困頓情況。

人體的內在訊息系統是由神經系統(電化傳導)和內分泌系統(生化傳導)所組成的網路。而人腦有自動運作的機制(正吻合了Frued的潛意識的假說);並且是由兩組層面的系統(意識/潛意識=感知/自主)來指揮和調控的。由潛意識自動算計後所浮現的訊息,加上了意識層面所感知而獲得的訊息,兩者相互對撞、折衝後的綜合訊息所形塑的概念化之抽象環境就是「情境」。因此情境是內部建構和外部浮動的動態之抽象環境,不是視覺感知的物理環境。

「人」對身外的浮動和隨機的情境之對應所產生的不適應和不登對之情況,肇因於兩個原因所引發:(一)兩組層面的系統競相爭奪主導權所致。(二)也是因為人腦主控排序和該腦區的生化/電化所建構系統環境有關(可以稱它為「內隱性格」,implicit personality)。因此「人」的意識層面所取得的資訊,會因為上述兩個系統的調整(斡旋)後,產生了曲解的狀況。接著情緒標籤效應起了作用而接受了主觀性信息。如果此主觀性信息和外部情境的對應所產生的落差過大,將無法使「人」所能接收和再調整時;便會發生了精神性不調適的狀態。

心理治療學家Basch聲稱人不是person(社會性的存在),而是個自我系統self-system負責環境的調適。並強調選擇的力量,將情感、認知、想像的表徵以及運用自由意志的經驗,其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會產生了更高階層的結構,也就是所謂的精神生活的功能。當自我系統的一部分缺乏必要的創造力和適應力時,這一個人就失去了自由意志;而會一再重複看似註定的型態。如果自我系統成了封閉狀態,就會產生精神性病兆。心智(人腦)的功能運作是個型態配對過程的結果,這個結果是以內外情境穩定為主要目標來達到恆定狀態。然而,現代的情境之資訊流是cubic matrix(立方矩陣式)的架構。它所發出的既不是恆常性也不是等量性。既然是交織的複式系統性的信息,所搭載的信息能量相當複雜和強大。以一個好以簡約化作業系統的人腦而言,勢必要關閉一些受器來降低如此高度壓力的承載。可是與存活有關之人腦的警戒系統並不會就此罷住,它還是主動地時時接收外部的信息並且加以配對。所得的結果就是呈現出一種焦慮的狀態。

「人」的實存是由內部建構和外部浮動的動態之抽象環境而形塑,兩者之間相互交織和流動的只是持續性資訊流而已。因此所謂「人」不僅是person(生理/物質),也含蓋著people(社會/政治),更是包括human being(意識/潛意識)等意涵在內,並且還必須和外部情境加總後所得的綜合體才是實存的「人」。換言之,也是聯結的節點所組成的網絡情境,那就是實存之「人」的實質意義。其中運作的重要因子是情緒標籤化的作用。這種情緒標籤化的作用因子會使這些網絡情境的隨性起了變化,也讓聯結的能量弱化和節點異位。因此「人」所能擁有的自由意志是十分有限。大腦自主且自動運作的學習、逕行搜尋、儲存的動作,更促成資訊的本質更加模糊和不確定性,終究使得「人」的人生失去定向。

可是,恆定狀態的內外情境絕不會就此常駐。不僅僅是cubic matrix(立方矩陣式)的所流動的豐富之資訊量的干涉,連潛意識(大腦的自主/自動層面)都會有它的自己盤算所產生的慾望和期望(Frued稱之內驅力)。這股強大的內生能量會有它自己的資訊,是一種合理化處理過的訊息。另外再結合了大腦原創能量的創造力和預測力後,便產生了樂/悲觀(偽情報)並且增幅(誇大性)的不實效應。意識層面很難地對此內源性的資訊作出明確的判別(集體潛意識就是這種效應);因為潛意識的訊息會與意識層面作出斡旋的過程後,才會傳訊給感知意識層促使「人」能夠知曉和接受。這樣的過程和作用是有生物演化上的目的,主要目標也是要維持著恆定狀態(心理的健康)。

然而以演化的觀點而言,大自然的天擇是不會關心任何個體。「人」這個個體來到世間也不是志願的。又為了存活必須承受了許多的爭扎和奮鬥。現代人類是存活於知識社會裡,並且平均壽命超過演化天擇的定限。「人」的大腦的熟成年齡是接近40歲。活到這個時候的大腦內所庫儲之經驗記憶和其神經系統的連接密度也達到了高峰。自然地會開始思考實存的意義。同時也會對身存的情境起了懷疑而好奇地想要尋求解答。因為這種的探討人生和性靈的舉動,會引發了想作出改變的念頭。改變再改變,定向再定向就是「人」的實存之意涵。

──原文刊載於交大友聲第429期。

翻滾吧!心靈

——在古今中外、詩詞藝術間,盡情翻滾嬉戲,讓心靈能夠充分運動,獲得健康。

音樂,始終來自人性——「臺灣之歌LIVE演唱會」心情報導

「臺灣之歌LIVE演唱會」,分別在2008年12月14日、以及今年1月31日,在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士林捷運站廣場舉行,邀請本土歌唱家,包括吳庭和、陳清祥、柯玉玲、林姿君、王俊傑等,演唱臺灣民間歌謠或創作新曲。他們的歌聲,感動了列席的觀眾們,以及許多只是偶然經過的路人。

因為,音樂,始終來自人性。

當人們感動於音樂之美,常是體驗了人性之美——

其一、心境之美

油炸粿芳更脆〉一曲,為臺灣傳統念謠,由林福裕作曲。它的歌詞:

油炸粿/芳更脆
土豆仁/抓歸把
媽祖宮/點電火
市場內/賣芋粿

整首曲子似乎只樂在押韻,內容講述的,無非是平凡不過的事,一個人到市場裡叫賣芋粿之類的食物。然而,一開始幽怨的曲風,像畢卡索的「藍色時期」一般,把原先潔白的畫面,都染成一片藍色。我們彷彿見到,這個人不是普通人,而是來自低收入戶的可憐老人,佝僂著身軀,蹣跚地走進市場,開始叫賣油炸粿,語調悲涼而無奈。

隨著樂曲進入中段,曲風倏然變為爵士,這個骨質疏鬆的老人,一下年輕了五十歲,變成嘻哈裝扮的小伙子,扭腰擺臀地,跳起街舞來!

在後段,樂曲又回到哀怨的風格,佝僂的老人又出現了。方才的熱鬧,終歸為杜子春的一場白日夢罷了!

英國文學家彌爾頓(John Milton,1608-74)說:

「心,可以使你在地獄覺得像天堂,或在天堂覺得像地獄。」

(The mind can make a heaven out of hell or a hell out of heaven.)

就像曲風,能在瞬間將人世改頭換面,認知改變了情緒——或說,情緒改變了認知。

不變的是,始終平凡無奇的真實啊!

其二、逆境之美

另一首臺灣民謠〈紅龜粿〉,仍和「吃」有關,描述主人翁,很高興拿到鄰居贈送的紅龜粿,結果老鼠大軍們:

三更半暝,議決通過,決定講要偷吃粿

吳庭和與Paul Suits的編曲強化了戲劇性的氣氛。一開始,鋼琴伴奏就採用觸技曲風格,營造出「山雨欲來風滿樓」似的不安感,曲子結束在異常的悲憤中。為了一塊「紅龜粿」,讓主人翁如此慷慨悲壯,顯示出生活的貧窮。但在貧窮中,作詞者把老鼠「擬人化」,就像導演一齣「心理劇」(psychodrama),幽老鼠一默,人鼠相爭的悲劇,彷彿就「昇華」了。

陳清祥改編並演唱〈思念阮的故鄉高雄〉(谷建芬作曲)這首歌:

阮思念故鄉的愛河,還有河邊散步談情的少年家仔……
阮思念故鄉的大貝湖,還有壽山公園看大船駛入港……
阮思念故鄉西子灣,還有美麗沙灘和海波浪……
阮思念故鄉的明月,還有河濱國校頭前的米苔目,
喔故鄉,阮若有閒的時候,會時常回去看你,
阮的故鄉,阮的故鄉,就是高雄。

在人生潦倒困頓的片刻,故鄉的「回憶」,可能是在失落一切後,唯一不可動搖的「認同」(identity),讓一個人有勇氣穿越苦難,而感到有「意義」(meaning)。

著名的臺灣歌謠〈白鷺鷥〉,分享了另一種面對逆境的方式:

白鴒鷥,車畚箕,車到溝仔墘。
跋一倒,拾到兩先錢。
一先儉起來欲過年,一先買餅送大姨。

主人翁的畚箕被白鷺鷥撞倒了,為了撿畚箕,還不小心跌倒。但是,主人翁竟然在地上撿到「消費券」,準備要拿來過好年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禍福相倚,小人物把握機緣,守護著這份意外的、小小的幸福。

演唱會中的兩位盲人歌手——林姿君、王俊傑,則是親身示範了這種「正向再評價」(positive reappraisal)的人生哲學!前者為客家語音樂創作歌手,曾入圍金曲獎;後者則號稱為全臺第一位會彈琴、會唱歌、會編曲、會製作的「凱文科恩」。

「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如聽障、視障等,與特殊才能的關連性,長久地為人所注目,固然有其生理基礎,但他們高度專注於僅存的能力,堅持向腦部深處挖掘,終能開發出炫目的金礦!

其三、清境之美

林姿君演唱客家傳統童謠〈阿久剪〉(謝宇威、蔡旭峰曲)——

阿久剪,阿久磯。
阿假婆做生日,要去不要去?
害崖打扮兩三日。

阿久剪是一種鳥名,當牠叫著,小女孩不禁煩惱地想起,到底要不要去參加外婆的生日派對呢?接著又打扮了兩三天,不知怎樣穿才好?少女煩惱的單純,就在純淨而帶點哀愁的曲風中,完整地呈現了。

而〈客家妹〉(林姿君詞曲)中,則邀請大家到美濃鎮時,別忘了到「客家妹」家裡作客。和城市裡常見的算計與勢利想比,「客家妹」儉樸而誠摯的個性,實在令人耳目一新。

來自魯凱族的柯玉玲,則在〈祝福之歌〉中,「感謝上天的護庇/祈禱上天祝福萬物」,我們也彷彿乘著悠長的歌聲,脫離五濁塵世,飛越迷茫群山,抵達古今中外傳說中,天上的「清境」。

「清境」,雖為臺灣著名的山中景點,但早為道教所傳誦。「三清境」指的,便是道教最高三神(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所居之地,神仙的生活是純淨不雜的,所謂「清靜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人若能像神仙一般單純地過活,也離神仙不遠了。只是,當代複雜而高壓的文化,讓趕不上演化腳步的古老大腦,衍生了許多精神疾病。

近年「樂活族」(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風潮,正是呼應「清境」的理念,希望人們「在做消費決策時,能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Paul Ray,1998),讓生活更單純,從複雜的慾望追逐中脫身,正視身心靈的健康,以及生態永續(〈收酒矸〉正是在做資源回收啊!)。

我想,來自不同族群的臺灣歌謠,也正是「給這一輪蕭條盛世的備忘錄」吧!

──引用自:Kaspar's Studio

情定大醫院(三)——恍惚

有一晚上,輪到C醫師值班。

那時,已經過了午夜十二點,實習醫生應該作的病房工作,該幫病人換藥、打針、抽血的,也差不多忙完了,他就先回到值班室。由於一整天工作下來,太過疲憊,因此當他走近床邊的時候,簡直是像病人突然腦溢血般,重重地摔到床上。接著,便呼呼大睡。

他運氣也算不錯,睡了好一陣子,都沒被call起來。一直到了午夜一點半,call機才傳來尖銳的鈴聲,把他從夢鄉給喚了出來。睡眼惺忪的他,望了望call機上顯示的分機號碼——「1417」,連忙用電話撥了「1417」,靜待對方回應。

電話接通了。他有氣無力地問:

「請問剛剛有人call實習醫生嗎?」

對方似乎也剛被吵醒的樣子,很不耐煩地回應:

「這裡是太平間!」

他心裡一驚。太平間?太扯了吧?怎麼會打到太平間來?素來很有責任感的C醫師,還是反射性地問:

「唔……沒關係。那,請問剛剛有人call實習醫生嗎?」

對方聽了,似乎更不高興了,重重地撇下一句話:

「我們這裡從來不call實習醫生的!」

好了,反正真的沒事吧!C醫師又繼續倒頭大睡了。

隔天,他跟我提到這件詭異的事,我把他的call機拿來一查,半夜顯示的那個號碼,竟然是——「1419」。原來,是他半夜恍恍惚惚地,把「9」看成「7」了。平白多了一場午夜驚魂記。

當大腦在半夢半醒之際,感官也不聽從指揮了。種種的「錯覺」(illusion),因而產生。《史記》裡面也描述過類似的現象:有一天晚上,大將軍李廣把草叢裡的石頭當成老虎,於是引弓而射。隔天,才發覺到,箭是射到石頭裡去了。就好像C醫師把「9」看成「7」,他們都體驗到,感官對於人類,不是完全忠實的。

對於自己的感覺、情緒與思考,若能夠多一分省思,才不會變成感官的奴隸呀!

──引用自:Kaspar's Studio

情定大醫院(四)——聽診器

實習醫生在醫院裡,在病人眼中,就像剛娶進門的媳婦一樣,笨手笨腳的,常有「未諳姑食味」之嫌。其實,比起見習醫生來說,實習醫生已經算老練了。

這天,病房來了一批見習醫師。有個學妹,在護理站裡面,看完了病人的病歷,準備出發要去幫病人作身體檢查了。由於是第一次,離開了醫學院的課堂,要和真實的病人作接觸,她心理格外緊張。她擔心自己到時候,會太過緊張,忘記幫病人作聽診,因此,聰明的她,就把聽診器先夾在脖子上,聽筒擺在醫師服的口袋裡。另外,又拿了扣診搥、眼底鏡等,就放在另一邊的口袋裡。

在病房的門口,她來回踱步,想走進去,又不敢走進去。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想到等會又要在教授面前報告,她不得不把心一橫,像游泳前要閉氣幾秒一樣,她作了個「深不見底」的深呼吸,直接向病人走去。

她心臟怦怦地跳著,連自己都聽得一清二楚。真希望病人沒有聽到!

好不容易完成了問診,準備要幫病人作檢查了。她用顫抖的手,從口袋裡掏出聽筒,放在病人心臟的位置。

奇怪?怎麼沒有聲音?這邊應該是病人的左邊才對啊!難道這個病人的心臟在右邊?胚胎學的教授有講過,有些胚胎組織的旋轉方向跟人家不一樣,造成心臟在右邊……

還等不及她想出個頭緒,突然間,有個家屬大聲地對她喊:

「醫生!妳的聽診器沒戴在耳朵上!」

可不是嗎?聽診器還十分忠實地,夾在她的脖子上。

學妹不知道是怎麼樣完成任務,離開那個難堪的病房的。當同學們紛紛打趣地問她這件事,她實在是無地自容。最後,她終於忍不住地問我:

「難道學長姐們,都沒有犯過這種錯誤嗎?」

我想,這的確是有可能的,但搜尋腦中的「囧檔案」,確實也沒聽過那個前輩有類似事蹟的。於是,我想了一想,對她說:

「不然妳問一下,那個打電話到太平間的C醫師吧!」

在以往的醫學教育中,醫學院和醫院的距離是很遠的。在醫學院裡「運籌帷幄」了四年,在第五年去醫院見習,看到病人,就好像外星人一樣陌生又可怕;像學妹那樣因為緊張,而出了紕漏的狀況,不免會發生。

儘管,我們已經學了許多關於病人的知識了。

在心理學中,「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和「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記憶類型。在醫學院學來的知識,屬於前者;到醫院實際看病,就是後者。醫學院和醫院的距離,也就是「語意記憶」和「程序記憶」間的距離。這道鴻溝,的確會讓人害怕,而卻步不前。

隨著醫學教育的改革,把醫院和醫學院結合起來,希望未來的醫生,不用再害怕病人!

──引用自:Kaspar's Studio

回目錄

椅邊絮語

走進赤裸著疾苦的世界

一年多前,曾經在網路上看到憂鬱症病友募集「讓別人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想死」的文章,我按下Reply按鈕回應他:「我很想了解。」

是的,從踏進這個殿堂的第一天起,我必須不停的鞭策自己去了解,每個來到我面前的人類。尤其是一些不曾經歷過的、在臺灣的文化裡面被當作不宜公開討論的,例如:「你為什麼會想死?」當然,我不被允許問得這麼直接,而必須美化修飾成:「說說看,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最最最初期的時候,我也曾經犯下這樣的錯誤,在個案轉身離開前,我帶著稚氣的微笑跟她說:「要加油喔!」面前已經起身的女孩子回眸望向我,一開一闔的唇緩慢地吐出一句話:「我……已經……很努力了。」

這個場景像是停格的橋段,我忘了她怎麼離開的,我也不太記得她前面到底告訴了我什麼故事;可是她的眉,她的眼,她微微回頭的頸子線條,她和我的距離還有我們中間那張辦公桌,以及她說完那句話之後凝結的空氣,從此,刻上我還沒有裝載太多負擔的慘白腦迴。

「我……已經……很努力了……」

這句話像是幻聽,又像是在我耳邊飛撲的蛾,餘音環繞,推著我這個只因為穿上白色衣服就搖身一變成為助人者的生嫩新手,往面前這片冰冷覷黑的海洋再踏進一步。海水苦寒,我忍著腳底的發顫,告訴自己這是我選擇的路。我唸書,我向前輩請教,我想像著有一天,我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說出:「我懂。」我可以撥開糾結的海草,翻出那顆被泥沙掩埋的貝殼,讓包藏的哀傷伴隨著珍珠一樣的熱淚流出來。

我懂,我怎麼可能會懂?我怎麼可以不懂?

學生時代聽過一句話說:「患者是最好的老師。」我明白,因為,那個回眸的女生,她就紮紮實實的,替我上了最寶貴的一課。

那些在黑冷海水裡等待援手的生命,我到底該怎麼溫暖她們呢?我還在走著,一步一步越走越近,我拉起過幾個還在淺處的生命,看著她們破涕為笑;我也撐住過幾個埋得太深的個體,用彩色的神奇藥丸,讓她們暫時維持著不要越陷越深。我的腳很冷,就像看著電視新聞中溪流沖走了幾個戴斗笠工人的那種背脊發寒,寒得鑽進骨子裡來。

偶而有機會跟大學同學聚餐,我總跟走內科的朋友們說:「你們看著別人的生離死別,而我聽著別人的離合悲歡。」

有次戶外下著傾盆大雨,門診候診區空盪一片,生意不佳的我走到護理站, 聽見幾個已經當媽媽的護士們正在聊天:「……記得我待產的時候,我老公做呼吸比我還認真呢!」「你生小孩的時候老公陪妳去呀?這麼幸福!」我忍不住插嘴問到,沒想到現場全部的護士轉過頭來對著我說:「當然啊!我老公也有陪我去啊!」面對著好幾雙懷疑的眼光,我的反應卻似乎比她們更疑惑。「真的嗎?我怎麼老是聽說自己開車去醫院,搭車去醫院,甚至騎機車去醫院生產的啊?」我滿頭霧水的問。「你聽誰說的啊?誰那麼殘忍?那麼痛怎麼騎機車?」護士們好奇的圍過來,七嘴八舌問著我,我趕緊努力翻找腦海中的記憶,突然之間,恍然大悟:「喔!我聽門診depression的病人講的啦!」

「…………」

熱絡的氣氛一下子跌進沉默,窗外的雨聲似乎更大了,我分不清楚,到底是我一時失言,還是,護理站裡面外面,根本是兩個不一樣的世界。

曾經,我半夜在急診室讓一位患者跟一位患者談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決定讓她拿藥離開,幾天後卻接到她老公大罵的電話:「搞什麼?不是才去看過病嗎?回來『只』被我媽唸一下?就去燒炭!你們醫院看了也沒效!!」我發著抖詢問患者現在的情況,慶幸於已無大礙。而那位先生的咒罵,和背景音裡嘲諷幫腔的年長女聲,到底說了什麼?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對我來說不重要,但對她來說卻很重要,我看見她站在懸堐邊,攀住岩壁,我試圖拉住她身上的繩子,卻有一群人把她往下推。我拉不住。我跟基因拔河、跟體質拔河、跟壓力拔河,甚至,跟家庭、職場、學校……太多太多我看不見的人撕扯著繩子的另一端。

我知道挫折與悲傷的事情,本來就是人生中沒有辦法避免的課題,但是那些沒有辦法全部寫進病歷本的故事,那些20歲、40歲、60歲愁苦的面孔,卻像便利商店結帳處旁邊透明塑膠盒子上貼著的乾瘦小孩照片,向我的心招著手。

曾經也有貼心的患者問過我:「醫生啊~你天天聽我們抱怨,你自己心情會不會受到影響?」聽科裡的前輩說,這樣的「反向關心」,在幾年前陳國華新聞沸沸揚揚的時候,頻繁得不得了,一天得回答好幾次。

我前幾次聽到這樣的問候,是有點害羞的,我禮貌性的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你真是個貼心的人。」「這就是我的工作,我們會有疏解的管道。」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一直覺得,我的心裡,住著一個小女孩,她在聽到難過的故事的時候,也跟著哭了。可是我不能讓她一直哭呀,那變成我要花時間安撫她,而沒有辦法專心在工作上面,於是,我哄她去睡覺。小女孩,睡著吧!讓我這個穿著白衣服的大人去處理就好。再過一陣子,我以為我的小女孩睡著了,於是我放心的去聽故事,我冷靜的開處方、做衛教,把一個一個的患者送走。我以為,我的小女孩永遠睡著了。可是卻總會有人的遭遇,把她吵醒,她揉著眼睛,又哭了起來。

我才終於知道,那個小女孩從來沒有睡著過,她只是躺在那裡,假裝輕輕打著呼,想要讓我放心而已。

(文中牽涉個案隱私的對話皆已經過改編)

王浩威醫師談家族治療

很多人也許接觸過心理治療,但心理問題有時是需要整個家庭一起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今天我們特別訪問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跟大家聊聊何謂家族治療。

根據一項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向生命線等相關單位發出的求救電話,已是去年同期的1.8倍,而另一項針對青少年所做的調查更表明,臺灣學童「不快樂」的指數是偏高的,因此,當我們看到現代人是如此重視養生、保健的同時,也希望大家的心理能夠健康而「百憂解」啊!

家族治療,幫助家裡每個人

問:不管是個人憂鬱症,還是親子關係或婚姻出了問題,我有些朋友開始接觸了心理諮商中的家族治療,但是當我和多數朋友談到家族治療的有效性時,似乎大家都覺得十分陌生,什麼是「家族治療」?

心理治療基本上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精神分析,那是探究一個人內在的心理情境;而另外一個是行為治療,那是從個人的外在行為切入。「家族治療」約是60年代才開始的,它雖然是延續傳統的精神分析和行為治療,但最大的不同是,家族治療更重視外在環境(包括人)對人的心理和行為所產生的影響。

其實很多心理方面的問題,都是受到周圍的環境,特別是家庭的影響而形成的,所以從家庭著手,也就是透過家族治療,可以更根本改善個案所遭受的痛苦。

舉個例子,很多成人或孩子在完美家庭成長,卻有著令人難以理解的偏差行為,如果我們運用家族治療的方式來進行診斷或治療,或許就會發現,反而是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子女不自覺的產生了順從也不是、埋怨更不對的衝突心理,再加上之後互動的惡性循環,進而終於養成翹課、逃家、偷竊或說謊等讓父母師長失望的行為。

因此透過家族治療,不但能透過個案周遭的環境找出心病癥結,有時也能使得家庭回歸到一個正常的運作系統——譬如說夫妻之間的親密性,應該遠遠超過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親密性。

所以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家族治療是要幫助家裡每一個人,不只是所謂的個案或病人,能夠真正了解家的正確意義,以及每一個家人應有的定位。

放下自尊參與,等待好結果

問: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心理治療就是躺在一張舒服的躺椅上,像被催眠般地訴說著壓抑的心事,家族治療不會使人尷尬嗎?尤其在以男性為主的社會,所謂「一家之主」的父親會願意參與嗎?

在我們的社會裡,所謂的父親就是有某一種程度的權威,因此很多權威的父親,不管是因為自尊、面子或社會地位的考量,經常是不會參加的。

其實在日本也有類似的情況。我有一次到日本參加研討會,「日本家族治療學會」會長就曾經說過,在治療的過程,如果某一次爸爸也來了,就表示治療是成功的,因為在日本的家族治療過程一般是,治療時先是媽媽伴隨小孩一起來,等到最後有一天爸爸終於也出現了,就表示這個治療應該是水到渠成,將要有好的結果了。因為這意味著爸爸也知道他必須要改變,這家庭將可能不一樣了。

心療在線,上網也能聊

問:不管是個人諮商或家族治療,很多人只要一想到是所謂的精神科,就會有排斥或顧忌的反應。你提到今年六月以電腦即時影音的傳訊方式,為一位在美國東岸的臺灣留學生進行諮商。「心療在線」這項劃時代的創舉,是為了顧及所謂的隱私而設立的嗎?

我承認有許多人對心理治療或精神醫療會有顧慮,擔心影響自己的社會形象,但成立「心療在線」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為有城鄉差距或文化差異的朋友提供服務。

心理治療不只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是相當不足的,甚至可以說離開臺北市資源就很難找了。如果諮商一次的車程就要數小時,那在金錢和時間的花費都是十分辛苦的。有時是因為作息的關係,像多數人白天都是要工作、求學或照顧家庭,他們能有的空閒時間就只有晚上,那利用網路的即時性,心理諮商就變得十分可行。

還有就是在海外的一些個案,譬如說是在美國的華人,不論第一代或第二代,很可能他們遭遇的困難,是美國心理醫師所完全不能理解的,因為兩個文化對家庭觀念實在差太多了。

不管是任何原因而對諮商有畏懼的人來說,透過網路至少使心理治療的方式多了一個選項。再就是還有很多是在觀望的人,也許他們對心理諮商還不是很清楚,也許他們是希望能用匿名的方式,那透過「心療在線」這種方式,可以使他們知道心理治療是不是他們所需要的。

總之,打造華人專屬的心理諮商網路平臺,最大的願景就是「天涯若比鄰,幫助在眼前」,目前,我們希望能尋求社工資源和已經在偏遠地區的社會公益團體或文史工作室合作,配合他們電腦教室之類的,為偏遠地區或中低收入的朋友,提供專業的心理諮商治療服務。

——原文刊於自由時報2009年1月12日(星期二)家庭親子版。

回目錄

好書推薦

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
Mother Teresa: Come Be My Light

封面圖片: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

「若我有一天成為聖人——我定會是『黑暗』的聖人。我將長時間不在天堂——而在地上為活在黑暗中的人亮起他們的光。」

本書簡介

德蘭修女畢生為赤貧之人奉獻,成為超越宗教的慈悲代表人物。她照顧病人、垂死之人、成千上萬受到遺棄的人,如此偉大的貢獻早已在全球獲得肯定與讚賞。然而,她的精神生活與掙扎卻鮮為人知。本書所收集的文件與信件,幾乎都是從未公開過的,能讓我們一窺德蘭修女的內在生活,初次深入了解她的聖德。

本書編著者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與德蘭修女相交二十年,他是德蘭修女封聖申請案的申請人,也是德蘭修女中心的主任。本書整理了數十年來德蘭修女寫給神師的多封信件,讀者可以跟著她的腳步,看見她的精神生活演變——包括多年來的神枯——這是她只與最信任的神師分享的祕密。她是典型的神祕家,內在生活燃燒仁慈的火焰,她的心也因為強烈的信仰試煉而遭受考驗、得到淨煉,靈魂陷入黑夜。

本書正好在她辭世十週年(2007)出版,深刻描繪這位修女的一生與貢獻,她所樹立的典範至今依然受到世人讚揚。

作者簡介:德蘭修女

德蘭修女1910年於馬其頓斯科普耶出生,1928年加入羅雷托修女會,隨後獲派往印度,她在印度展開初學期的培訓。1931到1948年她在加爾各答的聖瑪利亞中學當老師,後來她離開羅雷托修女會,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仁愛傳教修女、修士、神父與德蘭修女本人,在世界各地為窮人服務。她曾獲頒許多獎項,包括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在她1997年辭世之後,封聖申請案立刻展開,她於2003年列入真福。

作者簡介:布萊恩‧克洛迪舒克神父

出生於加拿大溫尼伯(Winnipeg)。他在1977年初識德蘭修女,直到她於1997年辭世前,兩人都一直是好朋友。1984年他加入剛成立的仁愛傳教修士會。布萊恩神父是真福德蘭封聖申請案的列品申請人,也是德蘭修女中心的主任。

我的純真年代
Älter werden

封面圖片:我的純真年代

「我在這裡做什麼?是為了拯救年華逝去的自己嗎?這些從歲月信手捻來的記憶片段與自傳故事,彷如自我囈語般,而我又與其何干?那果真是真正的我嗎?基於某種理由,我的心靈需要這種具有延續性的活動。我是一捆會回饋反應的『假如』,那創造出一部聲名狼藉的回憶錄,只為了能夠從中而生……」

本書簡介

《我的純真年代》回溯已經歷的過往,展望可能的未來,或敘述,或評論,或叨絮。書中提及的回憶與思想流轉,詩興盎然,深深契合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課題。並能讓人懷抱著一種心領神會的樂趣,咀嚼、感知作者的思緒與觀察。

這種勇於面對歲月的全新反芻,就像重新啟動另一種新的生命階段;一段彷如青春壯年般,充滿獨特人生品味的年紀。並在心中確信,變老,的確不失美好。

作者簡介:席薇雅‧包芬遜(Silvia Bovenschen)

1946年生,大學主修文學、社會學與哲學,目前專研究文學與散文,現居德國柏林。2000年獲頒甘德斯海姆市(Gandersheim)的「羅斯維塔獎」(Roswitha)與德國語言詩藝學院的「約翰-海里希-梅克獎」(Johann-Heinrich-Merck),2007年獲得恩斯特-羅伯特-克提烏斯文學獎(Ernst-Robert-Curtius Preis)。出版過多部優秀散文,包括《做得越糟糕,笑得越悲慘》(Schlimmer machen, schlimmer lachen, 1990),《論感傷。特異體質的遊戲形式》(Über-Empfindlichkeit. Spielformen der Idiosynkrasie, 2000)等作品。

稻草變黃金——焦點解決諮商訓練手冊

封面圖片:稻草變黃金——焦點解決諮商訓練手冊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不只是一個諮商理論取向,更可貴的是它教導一種新的思維……

本書簡介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來在SFBT(Solution Focus Brief Therapy)的學習、實踐與從事教育訓練工作之經驗的彙整。本書包括了:對於SFBT理論與技術的學習,運用SFBT於實務工作的經驗與反思,進行SFBT教育訓練時的觀察與心得,SFBT課程的學員提出的質疑、困惑,及對於這些質疑、困惑的反思、再理解,是一本融合了SFBT的理念,對SFBT的體會與實踐以及本土文化經驗的書籍。

本書共分為十五章。第一章,敘述作者學習SFBT及在臺灣從事SFBT教育訓練的經驗;第二章,闡述SFBT的基本精神、重要原則、諮商技巧與會談流程;第三章到第五章,說明「建構正向眼光」的理念與技巧,包括讚美、重新建構、一般化技巧與外化技巧;第六章到第八章說明「正向開始」的理念與技巧,包括建立合作關係、目標架構、排序技巧與量尺化技巧;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說明「建構解決方案」的理念與技巧,包括例外架構、假設解決架構、建構解決問題的資料庫;第十二章,闡述系統觀的重要性及如何運用系統觀進行會談;第十三章說明家庭作業的種類及應用原則;第十四章,敘述第二次之後的諮商之進行原則;第十五章說明作者對於SFBT在臺灣的未來發展的觀點與意見。

除第一章和第十五章之外,其餘各章節的內容都包括三大部分:

  1. 理論概念:第二章的內容是闡述SFBT的理論內涵。第三章至第十四章的內容包含:SFBT各個技巧的意義、價值/功能、種類、使用原則等,及各技巧的應用範例(書中的範例都只是擷取會談的片段,實際應用各技巧時要考慮會談脈絡,重視與當事人同步)。
  2. 體驗活動/練習活動:針對該章的內容,提供若干體驗活動或是練習活動,以幫助學習者體驗SFBT的精神,或是增進SFBT技巧的熟練。
  3. 進階學習:包括臺灣學習者的學習經驗、從華人文化價值來思考SFBT的理念與應用、個人的觀察與反思、整合不同理論觀點等內容。

本書適用於所有對於學習SFBT有興趣的人士。書中提到的「助人者」是一種廣義的稱呼,凡是在生活中可能提供他人協助的人都可以稱為「助人者」,包括:父母、教師、主管、督導、諮商師、社工人員、神職人員、義務助人工作者……等;同事/朋友之間,也可能互相幫助,本書的觀點與技巧也可以應用於生活情境。

對於SFBT有興趣者,可以自行閱讀本書,瞭解SFBT模式的基本精神、重要原則、及各個技巧的理論概念與應用方式;曾經參加SFBT相關訓練或課程者,可以藉由閱讀本書,加深對於SFBT模式的瞭解;作者建議這兩類學習者先閱讀「理論概念」部分,然後再閱讀「進階學習」的內容。

有志從事SFBT推廣訓練工作者,可以依據本書「理論概念」的內容來進行講授,運用「體驗活動/練習活動」的內容,做演講、工作坊或訓練課程的設計。

學習SFBT就是學習以不同角度來建構事物的意義,作者認為SFBT最重要的價值是:「改變人們看待問題與個人的視框」。透過對話,助人者引導當事人不要只注意沉重的問題,或只停留在對問題的抱怨,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事件中蘊藏著跟解決方案有關的訊息。

作者簡介:洪莉竹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副教授,九十一年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為臺灣從事SFBT諮商實務、研究與訓練工作的佼佼者。

回目錄

編後語

首先感謝各位讀者樂於回覆上期電子報的報尾問卷,並提供相關建議和資訊。隨著資訊革命的與日俱進,諸如此類透過網路的互動越來越常見,但對本報而言還算新的嘗試。由於試辦反應良好,未來編輯室將不定期以類似方式收集資訊,期待能與讀者有更多的交流。

適逢學會網站更新,本報版型也重新調整。為配合多數讀者於上期問卷回覆的閱報習慣,本次改版特別針對讀者以線上電子郵件服務讀報的情況做出改良。至於內容部份,除提供更豐富的活動訊息之外,本報也試著充實本身的深度及廣度。目前本報接受各種型式的轉載文章。只要版權問題有妥善處理,可以接受一稿多投或以文摘形式收錄。除增加文章的能見度之外,也希望寶貴的資訊能有更多管道可以和同好交流。

謝謝大家對本報的支持。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每位讀者都能在自己助人的領域當中有所成長。

回目錄

邀稿

好消息,學會為促進讀者之間交流心得,在經費有限的經營中,特與友好出版社合作,準備各式心理治療相關書籍做為來稿之稿酬。凡投稿經採用者,將贈送本報於「好書推薦」單元中介紹過之書籍。敬請各位讀者不棄酬微,不吝分享,不辭辛勞,不斷投稿。謝謝大家支持本報。

專欄:您想要有自己的專欄嗎?或是您學有專精,不吐不快嗎?本報歡迎同好發揮所長,提供與心理治療相關之不定期或長期專欄。

椅邊絮語:您是心理治療的新手,或是老鳥嗎?歡迎您把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臨床觀察、或者專業內容寫成文章,使本報成為心理治療愛好者的交流平臺。

西天取經:您曾經到國外取經嗎?歡迎您將在國外接觸心理衛生、或是心理治療相關的經驗整理成文。讓國內的同好也看得見您的故事!

若您已有相關文章發表,本報亦接受轉載,或以文摘形式收錄。目前轉載文章恕不提供贈書作為稿酬,但本報可於報內提供連結或說明,俾使同好作進一步交流。

本報歡迎任何形式之稿件。來稿字數不限,期待您將寶貴經驗與眾人分享。來稿請寄:

臺北市大安區106麗水街28號6樓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
網址:http://www.tap.org.tw/

投稿得以筆名發表。來稿中務仍請註明真實身份,以便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