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活動現場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August 14 Sun 2011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26)

陳政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前面文章中提過,「定力」i是「制心一處」的能力,也就是讓自己在面對種種順境、逆境或俱非境的引誘與牽扯時,能夠不被影響、不為所動的能力。唯識學將這種能力歸屬於「心所法」,也就是「定心所法」。「定心所法」是五種「別境心所法」ii之一,是意識心在了別分辨種種境界時,所能展現出來的不同能力。因為意識心具有五種別境心所法的功能,因此而使得有情生命個體可以了別外在環境或內心世界的種種訊息變化,進而將其歸納整理憶持,乃至形成判斷處置等聰明才智的能力,現代心理學則將這些能力歸屬於心智能力或心理功能。能不被境界所動搖的能力,就好比風帆船選手的操控能力,必須能掌控帆船不被任何形式的風或潮流所影響,才不至於讓自己的船偏離了方向。如果風帆船手在遇到順風順水時過於輕忽、得意忘形,可能就會因此而錯過了標的;而當比賽時遇到了逆風或亂流,如果沒有將帆船掌穩,也會偏離了航道;同樣的,即使是在風平浪靜的天候,帆船手若沒有專心一意且技巧地操控,帆船恐怕也是會在原地打轉不動甚至是翻覆的。

制心於一處的能力,也稱為「心一境性」,是能將心念控制、約制、規範於一種境界(一處),而不至於紛亂的能力,這是意識心所具有的種種能力之一,也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的能力。但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制心於一處之能力,其實是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就如同各各不同的風帆船選手掌帆的能力,也有種種的程度差別一般:優秀的選手控帆的能力好,因此能隨心所欲的將船開往目的地而不會有所偏差;新手或下劣的選手則往往是隨風浪起舞,無法不被種種的風浪所干擾而讓自己手忙腳亂。從事相上來看,風帆船偏差了航向容易被覺察到,但現代人的心被境界所動而散亂了,當事人卻往往是沈溺於其中而不自知的!心不散亂,一旦慢慢變成一種習慣之後,也同時會有「心得決定」的能力。就如同「處變不驚」這一句話所意涵的,能處變不驚之後才能篤定的決斷與處置,也才有可能完成艱鉅困難的任務。換句話說,心不散亂、心得決定之後,智慧才有出生及展現的可能;如果遇到狀況時慌亂了,依一般人的習慣,不是落荒而逃就是毫無策略的作困獸之鬥,而這兩種反應幾乎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從實務的觀點而言,諮商治療師在與其個案互動的過程中,也都是會經歷種種境界之風的干擾、侵襲。諮商治療師所面對的境界之風iii,並不是只有前面文章中所提過的compassion fatigue這個考驗,在諮商治療的情境中,諮商治療師與被諮商者,如果性別相異而年齡差距又不懸殊的情況下,因為諮商治療歷程中的長時接觸、深入瞭解與同理關心,往往就容易引生出情愫,而讓雙方動了情,散亂了心思。這種種因為心理治療而引生出感情糾葛的事情,在鼓勵感官享受與情慾開放的西方社會中經常出現,甚至還必須要以諮商治療的倫理來加以規範;而一向喜歡步西方國家後塵的台灣,自然也不會例外,也漸漸地出現類似的糾紛與困擾。這種雙方互相吸引或互相有好感的狀況,或許可以算是心理治療過程中一種「有所得」的境界,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會擾亂人心的境界;除此之外,諮商治療師與個案之間,互相嫌惡、互施壓力的狀況也會出現在諮商治療的情境中,讓諮商治療成了互相折磨的歷程,而這恐怕就是諮商治療中更容易擾亂人心的「有所失」境界了。

心理治療過程中所擦出的火花,不管是有所得的互相吸引,或者有所失的互相折磨,精神分析學派都將其歸屬於「移情/反移情」這種心理機制。他們認為這是當事人將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經驗,混淆於治療歷程中或是轉移進治療歷程中所產生的結果。姑且不論移情現象如何產生或其對治療的意義為何,若細究其中心理動力的變化,從治療者起心動念這一個觀點來看的話,其實已經有「意亂情迷」的現象存在了。也就是說,治療者本身對於他所面對的境界,不管是有所得或有所失的境界,都起了心動了念,才會出現如此的結果。在古典心理治療的理論中,「移情」的處理與心理治療的成敗有很大的關聯性,因為個案在這過程會將其與重要他者之間關係上的困擾,藉由與治療者的互動而呈現出來。因此從意象上的觀點而言,治療者本身的功能,其實就如同是一面鏡子一般,讓個案在面對這一面鏡子時,可以看到自己在每一個階段所呈現出來的樣貌。

這種狀況就如同現代人每天照鏡子一般,可以在每天攬鏡觀照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臉部肌肉是否緊繃、沒有笑容,或看到自己臉上的皺紋、頭上的白髮逐漸增加,或看到自己的容貌隨著年華消逝而逐漸衰老等等。在每一個不同階段的每一天,這一位攬鏡者的樣貌,不管發生了什麼樣的變遷,都是絲毫不差的映照在鏡面上。只是攬鏡自照的當事者是否有注意到,是否有覺察到,那可就因人而異了。換成諮商治療的情境來看,諮商治療師就如同是攬鏡觀照的個案所面對的那一面鏡子,但諮商治療師終究不像無生命的鏡子一般,自然而然、不假外力就可以客觀中立;諮商治療師也是具有七情六慾的生命體,在面對個案們所陳述之曲折離奇的生命經歷時,也很難不動心而不會出現「反移情」、「移情」等心理運作。諮商治療師所生起的這一些內在心相,其實也是會藉由投射的運作,在諮商治療師自己無所覺察的狀況下將個案所陳述的生命故事加以「潤色」,轉而形成了諮商治療師自己也不會懷疑的「客觀中立」假象。這種在諮商治療過程中所形成的假象,如果以Wilfred Bion對分析師所提出的建議來看的話iv,其實已經是一種污染了。而這種染污之所以會形成的原因,我個人認為其實是諮商治療師本身缺乏心不散亂能力所引發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就會導致接受諮商治療的個案,所面對的不是如實應照出形象的光滑明鏡,而是一面會扭曲樣貌的凹凸鏡,甚至是佈滿塵垢會加油添醋的鏡子了。

這一個現象之所以不可避免,諮商治療師之所以不會是一面清澈光滑的鏡子,而經常只能是一面凹面鏡或凸面鏡,導致個案在面對治療師這一面鏡子時,看不到自己原本的樣貌,而只能看到扭曲形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諮商治療師本人也有許多的陰影或負面情緒與思惟。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鏡子,之所以能如實的「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的映照出攬鏡者的樣貌,就是因為它的光滑潔淨無垢染;而作為個案鑑鏡的諮商治療師,最起碼也要能在每一次的會談中做到「no memory,no desire」,才有資格談客觀中立。如果諮商治療師本身的習氣染污很重,心性不清淨,那自己本身就是一面佈滿塵垢的鏡子,也會是一面凹凸不平的鏡子。如此一來,要如何讓個案的內在心相忠實地被顯現出來呢?又要如何幫個案清除煩惱呢?

在佛教歷史中有一位周利槃特v阿羅漢,在他尚未成就果位時,一直苦於修行無法得力。釋迦牟尼佛深知其根器與障礙之所在,因此給予了「我拂塵、我除垢」這兩句法語,並令其隨時誦念修持。周利槃特尊者因為宿業所障的緣故,對於 釋迦佛或其他人的教導,幾乎是隨聽隨忘,無法隨言記憶。因此 釋迦佛令周利槃特為其他比丘拂拭鞋履,並令其他比丘於周利槃特為其拂拭鞋履時,提醒其「我拂塵、我除垢」這兩句話。由於周利槃特精勤念誦此兩句法的緣故,日久年深積功不已之後,遂得通利於 世尊所開示之法,而得以成就阿羅漢果。周利槃特尊者之所以能通達於解脫之法,其原因就在於經由長時為他人拂拭鞋履的體驗,轉而對「塵垢」生起了如實的思惟,終於將佛所開示的偈語理解通達vi,才得以善根發起業障消除,並且如理修行蠲除三毒、勤勇無怠斷諸煩惱之後,得以於須臾頃而證阿羅漢果。事實上,有形的塵垢並不難掃除,但是內心的塵垢卻是很難去除的。西方心理學者也發覺到煩惱塵垢會對人造成困擾這一個現象,因此而提出了陰影、情結等概念來描述這一些內心的塵垢,當然也提出了對策企圖來清除這一些心地上的陳垢。

弗洛伊德認為,潛抑壓抑的欲望衝動,會導致一個人出現種種神經症症狀或心理疾患,而這一些潛藏在心靈深處的積垢,則構成了潛意識的內容,而且是不為吾人所覺知,也無法直接去處理。因此必須要讓這一些潛意識的塵垢浮出心理層面而成為意識所能覺察的內容,才能將這一些陰影與情結去除掉,讓人回復心理的安適。從促進一個人精神心理健康的觀點來看,弗洛伊德的這種思惟基本上是正確的,只是他不知道一個人的心地所含藏的煩惱垢究竟有多深多廣,他也不知道人的煩惱固然與陰影、情結及潛意識有關,但心地的塵垢並不構成潛意識的內容或本質。從唯識的觀點來說,會造成一個人出現身心困擾的塵垢相當的深廣,潛抑、壓抑的欲望衝動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部分。以譬喻來說,潛抑、壓抑的欲望衝動就如同是喜馬拉雅山底的一粒細沙,而每個人心地的塵垢則廣大深重如喜馬拉雅山乃至如須彌山vii一般,這之間的差別讀者應該是可以依比量而想像得出來的。這一些內心的塵垢都是無明,也都是煩惱,也都是每個人在長時劫的生命歷程中所積累的業,而在這一生中遇到了某些因緣,因此而起了現行才會讓一個人受苦乃至遭受到折磨。如此深重廣大的無明煩惱,豈是不瞭解生命實相的西方心理學者所能想像,乃至能加以對治的呢?


  1. 「定力」是因為具有了某種能力,所以可以讓自己的心定下來、不散亂,因此不管是處於哪一種境界,都可以制心於一處不散亂;但是目前的諸多道場中所教授的禪修,學人隨學之後所獲得的其實都是「定境」,是因為對環境作適當的控制之後,才能讓自己的心定下來、不散亂。也就是說,是必須處於某種適當的境界,禪坐者才有可能讓自己的心不散亂。由於打坐禪修的修學者長時間習慣於某種境界來讓自己心不散亂,因此只要境界有所改變,就又會意念紛飛,因此「定境」是經不起境界變化考驗的。「定境」並不是依於正確方法修學所引發的能力,而是多多依賴於境界的配合所引發的一種假象,所以不是一種真實的能力。

  2. 五種別境心所法分別為「欲、勝解、念、定、慧」,具體內容可參看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66/album-2.html#album-2 一文中的註腳7

  3. 在佛教經典中常提到的境界之風就是「八風」,如《大集法門經》卷2中所說:「八種世法,是佛所說。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在歷年所流傳與八風有關的典故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了。讀者可用「八風吹不動」一句來檢索相關文章,亦可參見: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84410.html (2011.07.10網站資料)

  4. Bion, W. R. (1967b). Notes on memory and desire, Psycho-analytic Forum, vol. II n° 3 .文章內容可參看:http://www.braungardt.com/Psychoanalysis/wilfred_bion.htm§ (2011.08.01網站資料)

  5. 【為十六羅漢中第十六尊。又作周利槃陀伽、周稚般他伽、注荼半託迦、崑努缽陀那、咒利般陀伽、朱利槃特、知利滿臺、周羅般陀。略稱般陀、半託伽。意譯為小路、路邊生。係佛世時捨衙城一婆羅門之子,後與兄摩訶槃特(梵 Maha^panthaka)同為佛陀弟子。稟性魯鈍愚笨,凡學習之教法,誦過即忘,故時人稱之為愚路。其後,佛陀教示簡短之「拂塵除垢」一語,令其於拂拭諸比丘之鞋履時反覆念誦,遂漸除業障,某日忽然開悟而證得阿羅漢果。證悟之後,具大神通,能示現各種形像,嘗現大神力為六群比丘尼說法。】(節引自《佛光大辭典》(慈怡 主編))

  6. 這一偈語就是「此塵是欲非土塵,密說此欲為土塵,智者能除此欲染,非是無慚放逸人;此塵是瞋非土塵,密說此瞋為土塵,智者能除此瞋恚,非是無慚放逸人;此塵是癡非土塵,密說此癡為土塵,智者能除此癡毒,非是無慚放逸人。」

  7. 須彌山有多大呢?依佛經中的記載,一個小世界是由一日一月周行的範圍所構成的空間,而一個小世界中的四大部洲,則是圍繞著須彌山的四方而分佈。依目前的天文知識來說,一個小世界就是一個太陽系,而須彌山則應該是位於太陽系中軸的空間。依《大樓炭經》卷1〈1 閻浮利品〉中的描述:「須彌山王入大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高亦八萬四千由旬,下狹上稍稍廣,上正平。」由旬是古印度的計量單位,目前學界的共識一由旬約相當於13-16公里,由此可以來計算須彌山的大小。
 
 
更多文章
給尊重多元價值的心理治療與諮商專業人員
從挪威屠殺慘案看台灣急診室暴力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二十六)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