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July 19 Thu 2012
諮商輔導手札──壬辰年驚蟄卷(5之3)

陳政雄、這一團的老師們

V 老師:所以只有發洩是沒辦法修補,必須在他發洩的時候能跟他有一個正向的互動,他的情緒才會修補,是這樣嗎?
陳醫師:是的,這就是「矯正性的情緒經驗」,我最近在寫這個東西,矯正性的情緒經驗。你必須要去做出懺悔啊,補償啊,道歉啊,這樣的一個動作。那當然,這樣的意涵可以用很多方式來表現,從很明顯到比較隱微都有。孩子他可能會習慣不同的方式,但是你必須要在跟他的互動中,引導他去做出這樣的動作,他才會慢慢修正。並不是說我讓你發洩完,我讓你打沙包,讓你丟東西就可以修正。只是發洩完沒什麼用,結果惡質的情緒還是繼續存在,並不是他情緒發洩了就沒啦!源頭還是源源不絕的,惡劣情緒還是會一直進來,他頂多就是不會滿到去做更惡劣的事情而已。所以發洩是有好處,就是他不會去做那些太出乎人家意料的行為;可是,光是發洩是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孩子的情緒特質的,除非你能夠把源頭堵住,或者說你能夠改變他的情緒經驗,讓他自己能用好的情緒去把那個源頭慢慢慢慢的堵住或者把惡劣的情緒稀釋掉。因此,即使那個源頭堵不住,好比說一個被性侵的小孩子,那個創傷是堵不住的嘛!因為性侵這一事件會一直存在(存在記憶中)!你只能夠用正向的情緒去把他那些原來不好的情緒慢慢稀釋掉,所以你必須讓她不斷有正向經驗進來,來把她原來的惡質情緒稀釋,因為你沒有辦法去改變那個事實啊。或者一個小孩遭遇到的是他本身受重傷殘障或者他的雙親意外死亡等,如果那個事件是無可彌補的,沒有辦法作回復的話,你只能夠幫助他慢慢學習用正向經驗來把那樣的情緒稀釋掉,至少對他的影響就會少很多!
C 老師:醫生,怎麼樣去區分說怎樣可以彌補、怎樣不可以彌補?譬如像個案媽媽已經發生了這些事情。
陳醫師:比如說有個媽媽去虐待自己的小孩,這是可以彌補的,但是很困難,困難度會很高,除非將來小孩子的媽媽也有機會去接受諮商治療。因為接受了諮商或治療,媽媽才能夠逐漸瞭解到,她過去對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傷害的,她才會去跟孩子道歉,她才會去補償他,這種情況在孩子的媽媽死亡之前都有機會!可是如果今天她媽媽死了,他被虐待的事情就不能彌補,因為媽媽永遠不可能跟他說對不起,沒有機會對孩子說我以前那樣對你是不應該的1。類似這樣子的情況,又比如說車禍意外斷了一條腿,他的腿永遠長不出來了啊!如果說他的傷勢只是肉被削掉一塊,這是可以彌補的,因為會再長出新肉;或者說發生意外,臉部燒燙傷的範圍不大,也可以去做植皮手術慢慢復原等。
C 老師:那他跟同學之間,他們打來打去,可是已經打了人啊!
陳醫師:那是可以彌補的啊2
C 老師:我只要用一些…
陳醫師:就是他向對方道歉,做出一些表現來讓對方願意原諒你。對方不會再記恨你,願意原諒你的過錯,這就是彌補了啊!就是針對你做的不對的事情,你去表示悔意,然後下決心不再重複犯嘛!那當然先決條件是要得到對方的原諒,對方願意原諒你的話,那就是有回復了!
V 老師:可是醫生,有一些經驗是我們也沒有經歷過的重大創傷,那我們怎麼去跟小孩子講說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如同你剛剛說要去體會她的感覺,可是老實說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她真正的那種痛苦。
陳醫師:比如說,父母雙亡。
V 老師:對啊,所以說我們怎麼可能跟他說:「老師瞭解或是…」
陳醫師:對!所以你不應該說「我瞭解你的感覺」啊!我們只能盡量去接近,因此你可以說:「我想,你應該會很痛苦、很難過…」
V 老師:那剛剛Y老師那樣說,你不是說這是認知層面的感覺嗎?
陳醫師:對,這種事情你真的很難體會!可是你可以知道他會很痛,這個是你可以理解的。那我的意思是說,你理解到他應該會很痛,這理解的有無,對於你要與他互動有沒有什麼影響?也就是說,當你知道他經歷過一個很重大的創傷事件的時候3,你知道這件事情對他有很大的打擊,你自己有沒有因為這樣子的一個認知而去想像或感覺,對方的情緒應該會是什麼樣子,然後因此而對他產生不同的觀點與對待?比如說你在看待他在班級表現出來的那些行為時,會不會變得比較友善一點?不再覺得這個孩子很可惡,怎麼老是在學校惹禍,老師怎麼跟你講都講不聽。你會不會改變對他的觀點,進而可以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自己的這些情緒他走不出來啊!如果身為輔導老師的你暫時還沒有辦法幫他把這些情緒處理掉,而當他的老師跑來跟你投訴,他又怎麼樣怎麼樣的時候,你的反應應該是會不太一樣的。你應該不會暴跳如雷!你應該不會覺得很丟臉!你不會跟著他的老師起舞,而也一起指責這個學生實在不應該、很可惡等等!甚至你可能會慢慢去說服他的老師,讓老師知道這個學生也有很多很多他必需要面對的功課,甚至能夠讓老師也改變他看孩子的觀點。所以這裡說的,是你在知道他遭遇到創傷經驗之後 ,瞭解他應該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之後,在這樣子的瞭解之下,對你自己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我並不是要你去表達說你知道他會有多痛,或者你有受到他的經驗多大的影響;而是你知道對方所經歷過的經驗之後,對你自己的想法到底有什麼影響?這會牽涉到你自己去感受那個情緒的能力夠不夠大,或者夠不夠貼切。所以你必須要學習去瞭解,要養成一種習慣,那就是你要去瞭解一個人,不只是去看他做出了哪些行為,而是要去看這些行為背後的生命意義!只有這樣,你才有辦法真正瞭解一個人。
陳醫師:事實上,有很多社會事件可以訓練我們去思考,尤其是諮商師要常常去思考,到底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經驗牽引下,一個人才會決定去作某些事情。你要習慣用這個角度去看一個人,或者說你要習慣你在跟一個人接觸的時候,先去瞭解這一部分,而不是他到底做了哪些不好的事情,或者他是因為哪些不好的行為,才被轉介來要作諮商要作治療。那些都只是一個表象,因為很多行為的背後,他可能是這樣,而她可能是那樣,並不一定。行為的背後可能會有一個共同的心理歷程,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心理歷程。所以行為的本身其實不是很重要,他到底打了人、偷了東西還是怎麼樣,沒那麼重要。你知道他有問題行為,你可以先不急著去追究是非對錯,但是你需要先跟他建立一個關係,讓他願意告訴你很多細節。所以就變成說,你怎麼讓他不會覺察到你想要探究他的內心世界,那你就要開始學習我剛剛講的「鋪陳」這樣子的一個功夫!你從他的成長經驗一點一點的去瞭解,你以前那一段時間跟誰住啊?那你在那個時候爸爸媽媽在做什麼,而你自己都在做什麼啊?你一整天的時間都在做什麼?你回到家裡會跟爸爸媽媽做什麼?你回到家就回自己的房間玩電腦、做自己的事嗎?還是你回到家會跟爸爸媽媽聊天呢?他們會來找你聊天嗎?假日他們有沒有帶你出去玩嗎?這些都是生活事件!都是生活上每天都在上演的生活事件,可是這一些就會透露他很多祕密啊。他完全不會去防衛你問這些到底是要幹嘛,可是這一些瑣事中就有很多祕密在裡面!如果你懂得從這裡面去掏金的話,生活細節中其實就有很多祕密。我最近才知道Y老師曾經到國外去唸書,我就很好奇你為什麼會跑到外國去唸書,一定有你自己的生命歷程嘛!但是要不要告訴我們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當我看到這樣的一個經歷的時候,我就會想這中間一定有故事,因為跑到外國其實是離鄉背井啊4
Y 老師:我小時候的願望就是離鄉背井啊,我從國中的願望就是離鄉背井。
陳醫師:你從國中就希望離鄉背井那是違背人性的5
Y 老師:會嗎?
V 老師:不是大家都想離家出走啊!?
陳醫師:要用這種方式離家?
Y 老師:是因為我出過一次國,然後覺得國外真是太棒了,因此心想等我長大一定要自己出去走走看。
陳醫師:我覺得這是表面的理由。
Y 老師:啊~真的歐,我一直這樣深信著。
陳醫師:通常都是家庭不幸福才會覺得國外很好啊!
Y 老師:啊~可不可以暫停。
V 老師:我們已經在錄了。
陳醫師:你剛剛不是講你出去很快樂嗎?
Y 老師:很快樂ㄚ。
陳醫師:那就已經透露了一些祕密出來了。
Y 老師:暫停錄音。
F 老師:醫生問這兩句,然後你講了這麼多,你會不會覺得很不舒服?(有老師說:因為被看光光了。)這就是你個案的感覺,我是說你的個案也可能這樣。
眾老師:(笑)
P 老師:醫生,你這樣只是一個猜測,還是知道是這樣?可是你沒有證據?
陳醫師:所以接下來就是,我會去鋪陳,設法去瞭解為什麼她要說出去是很快樂的。
P 老師:然後用這些資料來驗證你的猜測。
陳醫師:嗯!Y老師她已經告訴我一個訊息,一個線索嘛,我並沒有問她很多,她自己就說出來了。
Y 老師:手都在發抖了。6
陳醫師:接下來就是怎麼樣從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情去瞭解、去問她,她完全不會防備的,她完全不會防備我要做什麼,可是我聽了之後我會知道很多她沒有講的祕密。
P 老師:所以我們也是去問個案的食衣住行?
陳醫師:你可以試著學習從食衣住行去瞭解一個人,可是這個需要訓練,你要聽出他告訴你的那些作息裡面,到底有哪些是重點。而這個就是你要做輔導工作也好,你要作諮商治療也好,你必須先要會的一個能力。當你把他告訴你的那些生活細節和他的那些問題行為都瞭解了之後,你會知道你接下來可以從哪個地方先去切入展開。所以不要以為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你的工作是沒有進展的。而且另外的一個效應是,當他發現你對他的生活細節有興趣的時候,那個感覺才比較會是關心嘛!而不是一直要跟他講說,那你告訴我你的心情怎麼樣啊?你很痛苦嗎?你很難過嗎?你會不舒服嗎?你會恨他嗎?這樣子的問話他並不會覺得你在關心他!他會覺得你只是在執行你的工作,因為諮商師心理師的刻板印象就是要去問人家很多這種問題嘛!他不會覺得你關心他啊!可是你去問他說,你回家晚餐都吃什麼,媽媽都煮什麼菜,你吃幾碗飯,和誰一起吃飯等,那種感覺是與諮商治療師的刻板印象不一樣的。說真的,我最喜歡問人家三餐吃什麼。
老師們:問得那麼細啊!
陳醫師:我最喜歡問國中生跟高中生三餐吃什麼。因為我就會知道她媽媽有沒有做三餐(有老師問:然後呢?),她媽媽做三餐的能力跟處理家事的能力如何,(有老師再問:然後呢?),以及這個媽媽對孩子的照顧到什麼樣的程度。
C 老師:關心的程度,彼此親近的程度?
陳醫師:他對於孩子是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在養。
P 老師:可是不做三餐並不代表就不關心小孩子啊7
陳醫師:對,有可能媽媽需要上班還是怎麼樣,而無法煮三餐。那當然你必須要去瞭解媽媽沒有辦法做三餐的原因,但是有很多媽媽其實連放假也不做飯啊,她不可能假日都要上班吧!甚至說媽媽假日沒事的時候,他們也是會到餐館去外食 不在家裡煮。有些孩子就會跟我講說他媽媽不會煮飯,她不會煮菜,她很少煮等等。
P 老師:可是,這樣可以發現什麼嗎?
陳醫師:如果你從小常常在外面吃飯,你比較能夠體會這種孩子的心情!
F 老師:對,你自己出去外面吃,還是家人一起出去外面吃,那個母職啊,關係啊,都是不一樣的。
陳醫師:如果你從小都在家,沒有離開過家,你就比較難體會,在外面吃飯跟在家裡吃飯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T 老師:在外面也會吃到後來不知道要吃什麼。
陳醫師:如果你從小你媽媽就有煮早餐,或者說她會弄三餐給你吃;跟你從小都是到美而美早餐店或到7-11去買那些現成的早餐,那個感覺是不一樣的,那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經驗是完全不同的。8
P 老師:醫生,還可以舉例要問什麼問題嗎?
C 老師:衣服誰幫你買的、頭髮誰帶你去剪的?
陳醫師:當然這要看狀況啦,你問得太細的話,他是不是願意談這些這麼細的事情。但不要因為想瞭解生活細節,就只是在這些話題上打轉,那會變成流水帳。因此我這裡說的是一個大原則!另外,問細節不能只是知道細節,而是聽到這一些細節之後所引發的「意象聯結」,那才是重點。你對一個人的生活細節知道得越多,你對他的瞭解可以越清楚。你只要問這一些,你都會觸及到他的家庭互動,他父母親跟他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你就會有那個印象,透過這一些印象你可以感覺到他沒有講出來的那些東西啦。
C 老師:那醫生,像這樣問生活細節過程當中,除了我們知道訊息之外,它對個案有一些自我修復的功能嗎?
陳醫師:那就看你的功力。
V 老師:讓他覺得你很關心他,這樣子?
C 老師:那這樣子就有去幫助到他嗎?
陳醫師:如果你的功力夠的話,你在問的過程中就可以給他一些適當的回饋。
F 老師:比如說,哪一種是有功力的回饋?
陳醫師:我可以做,但這個部分不太好講,因為那要看當時的情境來決定。而好的處置就是,你在問的同時也開始在做介入處置。
V 老師:下次請醫生錄下他的諮商過程,然後騰出逐字稿,我們就可以看了9
陳醫師:那個不是這樣學的啦!那個能力需要慢慢累積。就是你開始慢慢習慣去聽一個人講他的生活細節,然後你去體會這樣子的一種生命經驗,對一個孩子可能會有的影響。當你有所感覺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知道要怎麼說,而不是刻意的去想我應該說甚麼?
V 老師:醫生,那我們會越來越容易有感覺嗎,如果我們有定力的話?
陳醫師:如果你常常這樣子去看一個人,你就會有那個感覺,你會感覺到:這孩子應該會很難過,或他應該會很孤單。(當然,有定力是更好啊)
A 老師:醫生,那會不會流於自己的主觀?
陳醫師:所以你要學習保持客觀。
A 老師:其實我自己碰過這種狀況,我就很難過,就是會投射我的難過。
陳醫師:我一直在跟其他老師講,你一定要讓自己先能夠定下心,你才能客觀。也就是說,不管你聽到他講的故事是多麼快樂或是多麼悲傷,你都能夠保持客觀,不會被他拉進去。但那個客觀並不是讓自己變得無情、冷眼旁觀,而是你可以不被他的情緒影響,同時還能夠去感覺到他的感受,並且還能夠作適當的回應。要做到這樣,是需要去學習讓心定下來的能力的。而且不只是學習,還需要時時練習,這是我之前一直在講的一個能力,那很重要。心能夠定下來,你的敏感度才會高,你在聽他講一些生活細節的過程中,才會產生那種感覺。你的心夠定,你的感覺就比較容易跑出來,也比較不會偏差。
V 老師:那如果反推,如果我們現在做這個個案都沒感覺,就是我們蒐集的還不夠,是這樣嗎?10
陳醫師:如果你能夠每次跟孩子會談時都錄音,你回去自己再慢慢重聽。你再回去聽時你會發覺,怎麼那個時候你是這樣子講而不是那樣子說。用這種方法,你比較有機會再回來看你當時,你其實是可以在那個地方做不同的處置的。用我講的這些方式再回來聽你自己錄音的時候,你慢慢這樣練習,你就會知道其實下一次自己可以怎麼說,可以怎麼做。
V 老師:這樣子他會比較聽得進去?
陳醫師:未必是他比較聽得進去,而應該是你跟他之間的關係可以比較有進展,比較能夠有正向的發展。因此,你們的目標不能放在個案聽了你的話之後就會改變,那其實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應該是因為你跟他的關係越來越好,你的意見他開始聽進去了,他願意為了你的期待而改變。小孩子的改變都是因為你跟他的關係越來越好,他才聽得進去你的意見,他才會改變。
C 老師:所以像醫生你剛剛說的去讓他學會道歉、彌補和懺悔,也是應該到比較後期,才有可能作出這種行為吧?



註解

  1.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譬如說媽媽死後來孩子夢中託夢,向他道歉,就是一個可能性。但這種狀況一般人是不可能相信的,就暫且當作道聽塗說吧。有這麼一部電影「喜福會」,劇情所描述的,就有類似於這裡所討論的「彌補、道歉」的狀況。這部電影是民國82年拍成的,當年在台北上映時,買門票還加送一包紙巾,因為劇情實在太感人了,戲院內的觀眾都哭得淅瀝嘩啦,不附送紙巾都不行的。這一部片子有許多的觀點可以切入,對作諮商治療的人而言,可以從內容中探究華人家庭/家族帶給個人的影響,也可以看到母女之間的恩怨情仇(典型的母女情結!),當然也可以看到我在這裡所強調的,可彌補與不可彌補的問題。建議有心於瞭解家庭互動的人,都該看一看。網路上可以查到不少相關資料,有興趣者可以自行搜尋查看。

  2. 打了人跟斷了一條腿是完全不同的狀況,除非是打了人之後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是在小學生之間的發脾氣打人,都不太會造成身體上實質的損害,多半是瘀青紅腫酸痛等,這一些狀況是可以恢復的;比較難恢復的其實是情緒,因為被打而不甘心,因為被打而憤恨不平,或者因為被打而害怕退縮。但是這一些心理上的傷害並不是完全不能彌補,只要打人者做出相對應的補償,讓被打的人感覺到恢復正義或覺得已經補償,那麼這種不平的情緒就可以消弭了。只是打人者是否願意認錯而去作補償?或許有困難度,但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的。

  3. 在這裡只是以比較嚴重的創傷經驗作為例子說明,以便讓老師們容易理解。事實上就如同前面所說的,生活上的事件,都是生命經驗的變動,對於每一個個體的影響,都不能以輔導老師或諮商治療師本身主觀的角度來衡量,而必須要很小心、很客觀的來看待。尤其是不能如同許多人那般,發現到個案的什麼祕密的時候,就見獵心喜、窮追不捨,完全不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只急於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的專業人員就是無法同理對方、無情的人,反而會讓對方承受隱性的傷害。我認為專業人員的同理,不能只停留在瞭解與體會對方的情感,而應該要對其情緒表現與行為展現出「哀矜而勿喜」的態度。在《論語子張第十九》中有這麼一段:「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文章中所說的是掌生殺大權的父母官對於犯罪的百姓,在審度其犯行的時候,應該要能理解到犯法的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而諮商治療師或助人的專業人員與其個案之間,在瞭解到其外顯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內心動力之後,又何嘗不該以如此的態度來看待呢?

  4. 假設如果有一天,Y老師因為某種原因來找我,而成為我治療的個案時,這一些經歷就會是我要作諮商治療很重要的線索。我記得有這麼一部電影,《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是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所導的一部片子。我在整理逐字稿的時候,心中就想到了這一部電影。為什麼我會想到?因為我曾經看過這部影片,也看懂了這部片子的意涵,而形成了一個印象記憶下來。因此才能在聽到「出國唸書」、「離鄉背井」這樣的字詞時,從我看過的很多電影之中自然而然浮現出這一部片子的印象來。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網路上可以查到很多資料,就不在這裡說。但我要講的是這種感覺的聯結,是如何發生的?當然先要有許多不同的生活經驗,累積形成資料庫;這一些生活經驗包括了看過的、聽過的、品嚐過的、嗅聞過的、接觸過的與想過感受過的。總之就是在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上的種種經驗,累積形成了一個經驗的資料庫。而當我聽到出國唸書這件事情時,心中出現了一些聯想︰離家、流浪、漂泊、尋找,這一些印象是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來,而不是刻意去思索的結果。當這一些後續的印象相繼浮現之後,腦海裡就出現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這部電影了。基本上,經驗的資料庫是靜態的,不會自動去作相關聯結,必須要等到有一個相關的訊息出現時,才會有共振感應而產生聯結的可能。但是這種共振感應的現象卻不必然出現在每個人身上,也就是說,有些人並不缺少生活經驗,但在遇到類似訊息出現時卻無動於衷、沒有感覺。這種人就是心理諮商中所說的敏感度不好的人;而另外有某些人的敏感度,則只是少分共振感應,雖然不盡滿意,但總比都沒有好。但也有人則是會出現不好或扭曲的的相關聯結,這種狀況如果發生在諮商治療室內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誤解或傷害了。而在做諮商治療的過程中,這種意象聯結的現象相當重要,因為會影響整個會談的方向,甚至影響到治療的效果。但這種能力要如何培養呢?我認為還是得先培養讓心定下來的能力。

  5. 聽到離鄉背井,腦海中其實自然而然的就浮現出「顛沛流離」、「飄零的落花」以及「失根的蘭花」等意象。這樣的意象,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感覺,那是一種不得不然、無可奈何的遭遇。因為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家鄉是自己的本,土地是自己的根,也是後代子孫誓死所要維護的。這是人的常情,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想法太古板,但我倒覺得這種心情其實是一種集體潛意識,並不會隨著時代演變而改變。這種現象可以從這段期間,台北市文林苑都更案,房屋拆遷爭議中,王家人的態度清楚看到。都市更新其實可以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是王家人為何寧可固守祖先留下來的產業,而不願意去換取經濟利益呢?因為一旦將祖先積留下來的產業摧毀之後,王家人會無顏面對祖先。那種背叛與不肖的心情,不是他們所能承擔的。同於這個例子,家是每個人的堡壘,沒有一個人願意自己成為失根的蘭花、飄零的浮萍,因此在臨床實務上處理家庭親子間的議題時,渴望維持與家庭之間的連結這種潛藏的念頭,是每位作諮商治療的人不能不去考慮的。因此儘管在行為上,個案面對家人時表現得多麽背叛,話說得多麼絕情,這種潛藏心識所運作出來的連結關係,依然會是藕斷絲連的。而也因為有這樣的一種連結存在,家庭治療才有其可能,家人的「和好」才是可以期待的。因此,當Y老師說她自小就渴望離鄉背井時,我才會回應那是違背人性的想法。當然為何會出現這種念頭,那會是另外一段故事,也不是這裡的重點。這裡所要說明的,是意象聯結如何在會談中應用。

  6. 這是震撼教育!道理說了老半天,遠不如讓當事者親自體驗一番來得真切。我說Y老師在談到出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時,表示她已經透露出一些祕密,這樣的說法其實七分真,三分假。我前面說到,喜歡離鄉背井是違反人性的,也說因為家庭不幸福才會覺得國外很好,這一些想法其實是在整個討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意象聯結,因此才會很自然的說出來。但是這樣的感覺畢竟只是一種直覺,還需要有對方的認定,才能說這種直覺是正確的,因此我才會說我這些說法七分真、三分假。而當Y老師喊暫停錄音,以及我問她出國是快樂的這一件事情時她回答我的話語,其實就間接證實了我的直覺,剩下的工作就是再一次的確定了。而我接下來所說的話:「這已經透露出了一些祕密」,這句話其實是一個誘餌,引誘毫無心理防備的人,在不預期被說中的狀況之下,因為不知所措而又說溜嘴,透露出更多訊息,也因此而落實了我的直覺。當然在實務上,我不會像這裡所寫的這麼坦白,將我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說出來(討論時這麼做,也是為了要示範給老師們看)。我會不動聲色的聽,也會約束自己喜悅的心情,不讓對方覺察到我已經聽到了重要的訊息。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對方很快會警覺到,又會退回到防衛的狀況了。當然,這一種互動只適用在大多數心理發展正常的人,對於很少數有心理變態扭曲,或極度防衛疑心的人,這種方式可能會失效,那就必須再與個案慢慢磨、博感情了。(這一部分的敘述,在整理之後也徵詢過Y老師本人意見,她同意原文照刊)

  7. 不做三餐確實不能等同於不關心小孩,因此我才會說是評估其照顧與教養的態度。但是話再說回來,不做三餐的媽媽,又是在什麼層次上關心小孩子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又說「人是鐵,飯是鋼。」青春期的孩子正值發展階段,三餐飲食看似平常,卻關係著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是未來事業成就的基礎。因此傳統的母親看似呆板,整天只會盯著孩子的三餐是否正常。但我卻認為,這樣的媽媽其實在潛意識中是有三餐飲食很重要的念頭,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表達罷了。再說,家中不煮三餐,勢必就得外食,不管是全家到館子吃,或是買回家吃,甚至是各自打理,都缺了那麼一點親人之間情感的連結。當這麼一點情感的欠缺,隨著時間的累積,一點一點的欠缺就會累積形成一股力量,而將這個孩子與父母隔開。我認為不常吃到媽媽煮的三餐的小孩子,心中應該會有一種念頭:你不曾為了我而付出,我為何要為了你而努力呢?有些媽媽會說她煮的三餐,孩子嫌不好吃,因此就不煮了。聽到這樣的話時我就會想,那可以去學烹飪啊!有些媽媽會說,因為工作太忙,因此沒有空煮三餐。這時我心裡就會想,很多媽媽也是擁有高學歷,卻可以為了照顧孩子而辭掉工作當全職的主婦,難道事業比孩子重要嗎?雖然心裡面是這麼想,但是這一些話都是不能說出口的。儘管如此,我也不會因此而對這一些媽媽有所成見,因為我知道這一世的親子關係是親是疏,其實都不是因為事業忙或孩子長大了不受管教,而其實是過去世兩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所產生的結果。這一世日常生活的種種變動,乍看似乎是造成親子疏遠的原因,但其實那只是讓業果成就的因緣罷了。因此眼看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漸行漸遠,而家長也苦於無法改善親子之間的感情,我也只能感慨這一個年代的父母與小孩子,在過去的時候就是沒有好好累積福德,才會在這一世要在如此這般的環境中生活。

  8. 也不是只有在外面吃三餐,才會吃到不知道要吃什麼,在家吃媽媽煮的三餐,其實也會遇到這種情況。但是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或許媽媽煮的三餐變化不多,但那終究就是有媽媽的味道,有家的感覺,那種味道與感覺是很難取代的。我覺得現在的親子關係常常搞得很緊張,並沒有因為經濟條件優越而拉近親子關係,反而是因為金錢而將親子關係價值化了。這種論斤稱兩的親子關係,小孩子怎會在乎呢?父母又如何期待孩子能知恩感恩呢?這種現象並不只存在於親子關係中,其實也會發生在輔導老師與學生之間,或諮商治療師與個案之間。前面的討論中有從「涵容」的觀點看輔導老師當受氣包的問題,而如果用不同的角度來看,輔導老師包容了孩子一次的情緒,孩子就欠輔導老師一份情。雖然一份情可能起不了影響的作用,但是如果讓孩子持續欠老師一份情,一次一次所累積起來的影響力,也會相當可觀的。因此當孩子積欠的情份夠多,而讓親師拉鋸的天平的橫臂倒向另外一邊時,孩子就不得不聽老師的話了。這種無形的感化力量,其實也是相當有影響力的,輔導老師如果善加利用這種策略,就可以瞭解以退為進是如何成功的,也能讓輔導工作變得更輕鬆了。

  9. 其實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一直都在示範啊!

  10. 如果會談者在與個案會談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對個案所經歷過的生活經驗之感受,那有可能是這個會談者只是以諮商治療技巧來接案,而並不是將自己的心靈開放,以生命來接案。另外一個可能性則是,那個會談者還不熟練這樣的會談策略。譬如說某些古典學派,相信精神可以被分析,主張潛意識的祕密可以在特定的生活經驗中發掘出來,也相信人類的痛苦煩惱都是性壓抑所導致的結果。像這樣的學派,就不會採用我所說的觀點來看待生命經驗,而是會設法將話語剖析,企圖在語言文字的碎片中發現生命的真髓。這種學派的追隨者,在聽到個案訴說生活細節的時候,就不是出現我所說的感覺,而是在內心之中充滿了懷疑與不信任。他們相信個案都會有防衛,都會出現阻抗,因此就會想盡辦法要讓個案承認這一點,並將其內心狀態加以詮釋而令個案舉白旗投降。另外一類不熟練的人,有可能是生活經驗上不夠豐富,也有可能是他對生命經驗不夠開放,因此而將自己的意象聯結能力束縛住了。當然也有可能這個人的生活經驗夠豐富,但她對生命的體驗卻產生了偏頗。譬如說因為太貪心而讓心思放逸、定不下來,因此那種直覺能力就受到染污而偏頗了。所以有不同的因素在影響,並不是資料收集不夠多的緣故。

    回98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