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Nov. 20 Tue. 2012
自在的步伐

文/王浩威醫師

認識楊蓓,總是從遙遠的地方。沒有任何深入會談的機會,沒有同事、同遊、同一工作坊或訓練這類密集的交會,更沒有親友同鄉之類的緣故。認識楊蓓是遙遠的,也許是聽到,也許是眾人會集的場合,也許只是在走廊上閒聊幾句,這就覺得神交許久了。

我從來不是一個相信自己直覺的人,更不依賴直覺;我只是相信直覺的可能性。這樣的一個人,卻是直覺地相信楊蓓是一個深厚的生命體,是一個自在卻難得誠摯的人。見到她,楊蓓這個人,就有一種整個人交出去給她的這種自然的放心感覺。

曾經,我有一個個案是出家多年的僧侶。他崩潰了,因為他追隨許久的師父,一個在他心中是修行高深的景仰對象,在臨終之際,卻是對死亡有著不可思議的恐懼。我嘆喟,對這位中年的僧侶:「所以,修行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修行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曾經,我的心中有一份名單,不論認識或不認識,就是我認定在修行上最令我敬仰的世俗之人。這是一份週刊型的雜誌邀約籌畫專欄,我提出一份對話的名單。當時,楊蓓的名字立刻出現其中。 關於這樣名單的擬定,我是有私欲的。

這些年來,我自己思索著,人生一路上犯的許多錯和深受不得不的選擇,居然還可以走到這個地步。修行不只是一種功課,一種個人可以依憑某些法門或上師引導就可以完成的功課;修行更是一種倖存,是面對許多功利誘惑,或不安全感在懷疑心蠢蠢作祟,竟然還可以避開而活下來的倖存過程。

因為修行是如此不容易,我忍不住好奇,自己的私欲,想問問這些人是如何做到的。

這個專欄並沒有開成,也就沒機會去詢問楊蓓的修行之祕。卻是今年(二○一二)有個機會,可以一窺這祕境之道。

六月中旬,因為臺灣榮格學會(Taiwan Jung Developing Group)的邀約,此任國際會長也是目前蘇黎世榮格學院的校長莫瑞‧史坦(Murray Stein)來臺灣講課。配合他的新書發表會,我邀楊蓓和胡因夢與他對談。

楊蓓可能不曉得那一場會談裡,她促成了多少的因緣,多少功德。

那一天的座談沒有太多的宣傳,場地雖大卻簡陋,原本是有點擔心的。沒想到,不只是會場兩百多個座位都擠滿了,每一個聽眾更是如癡如醉,如醍醐灌頂。莫瑞事後對我問及楊蓓是誰,是如何背景。我想,他跟我一樣,也感受到楊蓓自在發散出來的修行工夫吧。

莫瑞‧史坦在之前就有《榮格心靈地圖》(立緒),是一本介紹榮格理論的好書,頗受歡迎。這一次來臨,臺灣心靈工坊又出版了他《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年底出版《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和明年年初將出版《中年之旅》。這三本書是他最擅長的,也就是個人的自我成長之路。

而楊蓓在這出版之際,繼《勇氣與自由》(心靈工坊)和《交心——自利利他的助人法則》(法鼓文化)之後,又分享了她的《叛逆中年》。似乎,有某一種巧合,彷如榮格所謂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

榮格認為共時性的出現,必有大的意義出現。對臺灣,對華人世界,這大意義又是什麼呢?幸虧,有楊蓓這樣的智慧之人引導在前,且樂於分享——包括這一本書。

楊蓓的引導總是自然發生。認識多年,她知道我敬仰聖嚴法師,但仍有自己的議題尚待解決,也就從不暗示或明推要我去接近法師。當然,是我自己沒福分,無緣親炙於法師。只是,楊蓓對人的包容與尊敬,卻是由此可見一斑。

這樣的傾聽,這樣有耐心的等待,這樣自在的步伐,這是楊蓓的風格。有她如此的引導,修行的倖存之導,忽然輕鬆許多了。

這就是楊蓓。

(本文為楊蓓新書推薦序,新書書名《叛逆中年》,法鼓文化出版)

回102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諮商輔導手札──壬辰年春分卷(5之2)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