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Nov. 25 Mon. 2013
諮商輔導手札──壬辰年立夏卷(5之4)

文/陳政雄醫師、這一團的老師們

陳醫師:她從小家庭環境不利又被家暴,如果她能夠跟你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去對媽媽做進一步的協助。
T老師:我生意要做這麼好嗎?(笑)
陳醫師:你要幫助這個孩子,你必須要用這個方式去處理啊!因為你不去動媽媽的話,孩子的行為會繼續存在。他每次犯錯偷東西,你們都是帶著他去道歉,這中間你們還是當然可以去幫他,讓他慢慢的能夠有一個願意約束自己的一個意願。可是問題就是說,你們不管怎麼帶他去道歉,如果媽媽那邊的壓力,她的情緒持續地在給這個孩子的話,小孩子他還是會失控啊!既使他那個改變的意願是存在的,他還是會因為媽媽的情緒,而使得那個意願整個被沖垮掉,他還是會去做這種事情,所以你能夠雙管齊下是最好。媽媽大概也有困難去介入處理孩子他犯了錯這件事,你去跟她討論,把這件事情檢討清楚,也可以幫媽媽解決自己的難題。所以這是剛剛我們沒有提到的,為什麼我們要帶孩子去道歉。當然如果媽媽願意帶是最好,可是媽媽願意帶孩子去道歉也必須也是要有一個正向的心態,媽媽對他是關心跟支持,那樣子的情況下媽媽帶他去…
C老師:才有正向。
陳醫師:他才會覺得我偷東西讓媽媽丟臉,因為媽媽必須要去跟人家道歉,他會覺得對不起媽媽,這樣媽媽的陪同才有用。那如果媽媽陪他去是邊走邊罵,然後到店家也罵給店家看的話,那這樣的陪同我倒覺得不用了,它只會製造負面的效果。所以如果媽媽真的是這麼糟糕,那輔導老師帶著去還是比較好;但是輔導組長跟生教組長帶著去,我覺得沒有好處。他們只是要求他去道歉,但是他們的態度可能只會比媽媽好一點點,不一定會有正面的效果。可是你帶他去的目的是要教導他,讓他學習真心的為自己做錯事情道歉,而不是因為被你強迫去道歉,只是去交差了事。你要跟他溝通這一點,讓他對這件事情可以去檢討,他也願意承認自己確實有錯而願意去道歉。這樣你陪著他去做這件事情,對他才會正面的效果。而不是強迫他,威脅他說如果不道歉,我就要用什麼什麼東西來處罰你。
T老師:沒有啊,我們從來沒有。
陳醫師:你們是沒有,但是有些人可能會啊,對不對?可是那樣的道歉就沒有意義,那個就不是輔導上的策略。所以即使是你陪他去,你都要考慮到他的這個心理因素。另外,你們對他一再出現的偷竊,該用什麼態度來看待,那個也很重要。
T老師:嗯!
陳醫師:你能不能忍受他,在不斷地幫忙過程中,還是不斷地去偷。
T老師:嗯。
陳醫師:那個會很關鍵,你們表現出來的態度會影響蠻大。如果你慢慢覺得,比如初期你幫他你還很有愛心,還是很有耐性;可是到後面你發現,你一直教他的過程他還是不斷地去偷。這時候你會不會開始就有情緒,開始就想要放棄,或者看到他時態度就不太一樣,
T老師:嗯。
陳醫師:那個部分我覺得會影響孩子會不會放棄自己。如果連你們都放棄他,他就會把自己都放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的態度會很重要。因為他媽媽那邊已經沒有辦法支持他了,如果你又表現出放棄的態度,這個孩子他就不管了,他就真的連那個想要克制的意願都不會有。當然這個部分是很難做得到,會是對人性很大的考驗。
T老師:嗯。
陳醫師:你能夠看到他不斷地犯錯,而還是可以始終都維持那種正向的關注,那個才叫做無條件噢。既使他不斷地犯錯你都還是正向的去關注他,關心他,那個很難做到。
T老師: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我有做到ㄟ,就是,因為就是說,我們有發現說他在某一連假,以及之後的月底時有去拿了一些東西,然後發現說他有…嗯,有吃的需求,所以…就是陪他去的老師,當天就是看到他真的拿太多口香糖。所以後來就跟他說,那老師以後每個禮拜都…就是,給你一包這樣子,對,就是要滿足他這個需求。可是後來他拿回家之後,第一周而已,他拿回家之後,媽媽隔天電話就來了,就是反對學校給他口香糖這樣子。然後後來就沒有給,但是這口香糖不是我給的啦!那天因為我要上團體課,所以是陪他去的另外一個輔導室的老師給他的,那我自己是有給他一包巧克力這樣,對。然後,我就是有跟他約定好說,因為我覺得我發現他那個需求真的是太大了,就是,他,就是口香糖拿了四包,就是那種大包的,超大包的那一種,便利商店那種超大包的、薄荷的,還有兩盒的那個爽口糖,就是那個鐵盒的那一種,他拿了兩盒。然後,我就發現說,他那個,真的有,真的有,可能有需要一點零食這樣。然後後來我就想說,因為我是擔心說,給他口香糖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所以我自己後來是準備了巧克力。然後我就跟他說,老師知道你可能會有需要,那以後老師每個禮拜都給你,好不好?他就說好。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每個禮拜一我都有送他巧克力。
V老師:我覺得,醫生,你在講的是一直被背叛、一直被背叛,然後還要…
T老師:然後他,就是他的一些事情我全部都知道,對。
陳醫師:所以你現在講的,跟有沒有包容他是沒有太大關係。
T老師:噢,是噢?
陳醫師:對。
T老師:所以這個不算?
陳醫師:不算1
PS老師:是你的策略而已。
陳醫師:應該是說,當你又聽到他去偷東西的時候,你心裡面出現的念頭…
T老師:我的念頭喔,難免啦!我心裡面是覺得蠻挫折的,說實在的。
陳醫師:這個才是關鍵,因為這種挫折會影響、會表現在你跟他之間的互動。但這個很難啦,你不可能在聽到的時候不會有這種感覺,可是你要提醒自己,不能夠在跟他見面的時候把這種感覺表現出來。你要做的是這件事,而不在於你是不是願意用東西來滿足他,企圖不讓他偷,不是在於那個部分。而是在於你…你在那個當下,是不是會提醒自己在那個當下,不要讓那個情緒跑出來。
T老師:嗯,嗯。
陳醫師:那個比較重要,至於他去偷跟他的口慾的滿足是不是有關,我倒不覺得是因為他吃的口慾的問題。
T老師:嗯,嗯。
陳醫師:就像我們在看飲食障礙的個案,吃很多的那種個案,真的是口慾強嗎?一直吃、一直吃都吃不飽,就像很多人心情不好就一直吃,他真的是口慾那麼強嗎?
T老師:我自己是覺得說那種被愛的感覺啦!就是那種…
陳醫師:其實那是一種心理上的…
T老師:對。
陳醫師:洞。
T老師:對,我為什麼送他那個,是因為他很喜歡吃那個東西,然後我就是每次給他的時候,就是會提醒他說ㄟ,明天我們要約會囉,然後就是希望這些巧克力能帶給你幸福的感覺。
陳醫師:可是你這樣子就真的會讓人家很擔心,似乎你要取代媽媽的角色。
T老師:嗯!嗯!嗯!嗯。
陳醫師:就是說,「我們要約會了,然後給他幸福的感覺」,這個不應該出現在輔導諮商的場域。這個是愛人,或者說母子那樣子的關係裡面才會出現的。
T老師:嗯!嗯!嗯。
陳醫師:對啊!
T老師:不知道,因為還沒當媽媽所以不知道。
陳醫師:但是這個部分你要小心啦!你不能在無形當中去做剛剛F老師說的,取代了他媽媽給他的關愛。
T老師:嗯、嗯、嗯。
陳醫師:約會那個詞,約會是在男女關係上嘛,幸福是在親人之間哪!那個都已經超過輔導老師跟學生之間的界線了,你要小心!你不能夠因為這個孩子缺少媽媽的關愛,而在無意當中跨過那個界限,反而會讓那個孩子模糊不清。因為他還是要回去跟他媽媽建立關係,而不是把媽媽丟掉,去跟別人建立這種母子關係啊,因此你要避免自己在那個過程跨過去。所以你要去跟他講的是「我們下一次就會見面」,你要盡量在情緒表達上中性一點,避免讓他覺得他可以把你當作媽媽來看待。既使你自己沒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可能慢慢地會把你當作他的媽媽,這種情況要去避免。
T老師:不會ㄟ,我覺得那個孩子不會ㄟ。因為這個孩子他其實分得很清楚,就是他,我自己覺得啦,可能…可能並不是這樣。就是比如說,像有的時候我要去滋養他的時候啊,我發現其實他自己…他自己其實,怎麼講,就是不是那麼容易接受,接受滋養的。就比如說像…2
陳醫師: 那是另外一回事噢,就是說他的不信任感讓他不容易接受別人給他的,不代表他不會把你當作另外的媽媽啊,在心理上。
T老師:嗯,嗯,嗯。
陳醫師:當然實質上他知道你不是他媽媽,可是在心理上的依賴,他沒有辦法從媽媽那邊獲得的關心,他可能會慢慢在你身上獲得。所以你在滋養他的過程,應該是要像照顧一棵樹那樣子,你會想要這棵樹長得好,可是你又不會想要去擁有跟佔有它。
T老師:嗯,嗯,嗯。
陳醫師:就是說那個心態可能要用這個方式來看待,你比較能夠維持客觀。這是我們在講的所謂的移情現象,你跟個案之間的移情現象,要避免發生你跟個案之間移情跟反移情的現象。
PS老師:醫生,可是有的時候移情就是一個治療啊3
P老師:我也不太瞭解,因為我記得有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師,他也是用他很擔心個案的方式,讓個案感受到他的關心。而個案能有另外一個動能讓自己願意去面對他生活中的挫折,或者願意自我改變啊。他也是付出…
F老師: (打斷)可是我覺得關鍵是不會要占有。
陳醫師:可是中立,中立不代表不關心個案啊!我們說的中立是在情感上的中立。
P老師:那我不暸解,那…
陳醫師:那個移情、那個移情是…在你覺察不到的過程中在運作。
PS老師:我們不是其實可以利用移情來做為治療的因子?然後我們要注意我們自己的反移情…
陳醫師:就是你要很清楚不會被拉扯。
PS老師:所以我要關照我們自己的反移情。
陳醫師:你要能夠確定這個個案他到時候能夠脫離,你才有辦法利用移情。
PS老師:所以你會覺得說是要把媽媽拉入,媽媽那邊的增能,和這個孩子他這邊同時的處理過程,讓他們可以有一個互相連通的過程,那這個移情就是一個過渡嗎?
陳醫師:啊~~其實你把媽媽找來只是要去…在孩子面前去跟媽媽做溝通,把媽媽的溝通模式做改變。因為媽媽會有很多講話去傷害到孩子的情況…
PS老師:但是媽媽本身沒有被增能的狀況,我覺得我們自己都很難做到…
陳醫師:你把媽媽找來聽她發牢騷,聽她抱怨,這過程本身就可以讓她慢慢改善。就像你把一個有情緒的孩子找來跟他談,讓他把自己的一些事情講出來,本身他的情緒就會處理掉。當你在跟他對話的過程,你又給他一些暗示,給他一些話語,他聽進去之後他就會改變,他就會成長呀!那個過程就是要用到潛意識溝通的部分,你要怎麼在講話過程中丟出一些話給他聽,他聽進去之後他自己慢慢去運作。這個部分要你去練習啦!你要習慣用這個方式去處理,我是很習慣這樣在處理家庭的問題,那你可以試著慢慢去做做看。因為像這種個案你沒有把家庭拉進來,孩子真的很難動,他的問題會停在那邊很難介入。
T老師:然後,媽媽真的不容易建立關係…
陳醫師:我倒不覺得,這個媽媽她既然每天會打電話來告狀,就這種狀況來看其實她是有建立關係的意願,只是說那種模式很難讓人家領教就是了。她可能是用指責孩子、指責老師的方式來跟他人互動,那你要接得下來!
PS老師:接不下來就轉介駐區。
陳醫師:駐區不見得比你好,你跟她一樣都有證照,她哪有比你好。
PS老師:但是可以share那個…醫生這真的很耗能耶,真的很耗能,同時要處理兩個耶。所以其實資源是可以拉進來幫忙的,如果只是要聽她抱怨,駐區來聽她抱怨嘛!抱怨完後面再來跟她談4
陳醫師:駐區對孩子不暸解啊。
PS老師:我是說媽媽呀!駐區可以做媽媽,我們做小孩啊。
陳醫師:可是T老師她聽媽媽發牢騷,她至少會瞭解這個孩子在家的狀況;駐區聽媽媽發牢騷,不能理解這個孩子在家裡的狀況,那還是不一樣的。我倒沒有說T老師一定要去聽媽媽發牢騷,而是說這個方法是一個可以讓事情慢慢轉變的一個策略。你可以考慮將來才用,不一定要現在用。
V老師:等你有力氣的時候。
陳醫師:等你有充分的準備啦!
T老師:應該是等我的容量還夠的時候,哈哈哈哈,對!因為我不是只有這個孩子。
陳醫師:等你考完老師甄試之後…
T老師:我可能需要再去坐一次禪,因為我覺得…真的媽媽每次打電話來,我也接過幾次,媽媽的情緒真的蠻多的。而且她就是講講講,講到後來就會讓你覺得說,好像不管做什麼,這個孩子都還是不會改變。然後你就會覺得孩子又再去拿,自己會很挫折。然後媽媽又跟你講,然後你就會…啊…現在是怎麼了5?(待續)


  1. T老師在這裡所提到的事情,老師們假設這一位學生是因為需求太強沒有被滿足,所以才會去偷東西。因此老師們假設,如果由老師主動提供食物給學生,滿足他之後,應該就不會再去偷店家的東西。但是在這個年代,會因為饑寒而起盜心的人,已經是絕無僅有了;而個案的家庭狀況,住獨棟房子,又聘用外傭,這種經濟條件下的孩子不會因為是生理上的不滿足而去偷竊,反而容易因為情感需求的匱乏,而做出不好的事情。就好比說暴食症的患者,他們之所以會一直吃而停不下來,不是因為生理上的問題,而其實是導因於心理情緒的困擾。因此只提供或限制食物,對於解決她們的暴食症,其實助益不大,幾乎都要透過心理治療才能改善症狀。同樣的,在這個年代中會去偷竊的小學生,尤其是偷口香糖、鉛筆、文具等這一些非民生必需品的小孩子,是因為心理情緒的困擾,才會去做這種事情。因此專輔老師們提供他食物來滿足的,只是口腹的慾望,並沒有辦法滋養他的心理情緒,因此對於減少或消除偷竊行為,效果是很不好的。再說,在輔導諮商治療所提到的涵容與正向關注,並不是指在個案一再犯錯之後,還願意提供個案好處這麼單純而已。如果真要細究老師提供食物給個案的心理動力,恐怕是條件交換的心態居多的。因為對於他的一再偷竊束手無策,所以才以利益與個案做交換,希望能獲得個案不再去店家偷竊的妥協。在這種心態下所做出來的善意的對待,雖然比責備當事人要好,但卻也不是我所說的無條件正向關注。無條件正向關注是在個案一再犯錯、一再保證下次不再犯的情況之下,還可以如同個案是第一次犯錯那般的去對待個案,還是願意繼續幫助個案改善。通常大人在遇到孩子第一次犯錯時,總是可以心平氣和的去聽孩子為何犯錯的緣由,甚至還會抱著期待去鼓勵孩子加油努力;只是當這種事情一再重演之後,大人會逐漸失去對孩子的信任,於是取而代之的是嚴厲責備甚至是處罰,而最不好的結果就是放棄這一個小孩不再幫他。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一般人身上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認為專輔老師甚至是諮商治療師等助人專業,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時,就應該要有與一般人不一樣的作為。只是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因為這樣子的作法是違反人之常情的,也可能會讓助人者擔心,是否會招致過度縱容個案之批評。事實上,不管個案如何犯錯都可以包容、可以不因此而生氣,也可以不因此產生想放棄的心理,是一種積極的作為,而並不是消極的允許及縱容。有很多人認為,面對重複犯錯的人應該要給予責備或處罰,否則就會讓個案誤以為他可以逍遙法外;但是責備或處罰的效果其實是很差的,犯錯的人基本上是心口都不服的。尤其在輔導或治療的領域,並不是讓犯錯的人受到懲戒就能改變其偏差行為,而是要能讓當事人心悅誠服,或是讓他感動,進而願意嘗試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無底限的包容與感化之外,可能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就偷竊這件事情來說,不是因為匱乏而去偷東西,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慾望衝動的控制出了問題,也可能是情緒困擾太強烈,而控制不住想做壞事情的衝動。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其深層心理都牽涉到弗洛伊德所說的「強迫性重複」現象,也牽涉到容格所說的「陰影」現象。而在深層心理學所探討的這兩種心理現象,其實就是佛教經典上所涉及的習氣與性障的問題。但是習氣的問題不是那麼容易面對與處理的,就不再此多做說明了。

  2. 的心理狀態其實是很幽隱難測的,如果人心都可以一眼就看得出來,可以輕易地判斷有無某種心態;或者因為自認為可以分得清楚,就不致於做出混淆關係的事情的話,那麼有潛意識存在的這種理論觀點,就是百年來的大騙局了。事實上,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夢的解析、榮格的原型理論,或者克萊茵的潛意識幻想等深層心理現象,都需要有潛意識存在作為依憑,才可能成立的。因為人類有潛意識心識功能的存在,因為人類的意識所能覺察到的心理現象只佔所有心理運作內容的百分之五左右,因此人類的心理是測不準的,是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絕對不會」這種事情存在的。因此T老師說這一個個案,因為防衛心理而不容易讓老師親近,因此推論孩子不可能會模糊界線這種想法,我是不認同的。就像辦公室婚外情或外遇等情況,當事者其實也都很清楚這種事情的不正當性,也都清楚這種事情後果的嚴重性。但是偏偏就在這種什麼事情都分得很清楚的情況下,愛的火花逐漸迸發而演變成燎原大火,最後則將相關的當事人燒得遍體鱗傷。之所以會如此,並不是當事人不懂道理、不辨是非,而是當事人不知道,人心的運作大部分受制於潛藏的心識功能;而這一個潛藏的心識功能其影響力之大,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因此在輔導或諮商的場域中,「防微杜漸」的心理準備還是必需要有的,不能太過於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粗淺表象。

  3. 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中,治療的成功涉及到移情的發生與反移情的出現;但如果說到療效時,有反移情出現並不等同於就有治療效果。在人與人的相處互動中,移情一定會出現,而且是存在於雙方之間。不會因為你是受過訓練的治療師,就不會對個案產生移情反應。在精神分析的範疇,傳統上只談個案對治療師的移情與治療師對個案的反移情,但我認為這樣的觀點,把人的心理運作說得太簡略,好像治療師永遠都是無辜的第三者,都是遭受個案迫害的對象一般。我個人的看法是,移情現象發生在個案對治療者,也會發生在治療者對個案;而反移情現象發生在治療者對個案,也發生在個案對治療者之間。只要雙方有互動存在,就一定會出現移情∕反移情反應。這種對某人的投射與因為某人的特質繼而引發的心理反應,都會出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如果有治療者聲稱對個案不曾發生過移情反應,那麼這個治療師很顯然是無感的,無感的治療師按理是無法幫助個案改善的,只能陪著個案說說話,紓解情緒而已。在這裡PS老師說到移情就是一種治療,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正確,應該是說,移情∕反移情現象的存在,是精神分析治療成功很重要的因素。移情本身只是一種心理現象,只是過去的生命經驗的重新浮現,是不具有治療作用的;同樣的,反移情也是一種生命經驗的重現,也不具有治療作用。移情與反移情要能成為心理治療過程中重要的因素,一定是治療者具備了運用移情∕反移情的能力,並將其運用在治療歷程中,才能產生治療作用的。因此,應該說移情的覺察理解與反移情的充分運用,是精神分析學派治療很重要的技巧。但是如果對這一原則誤解或不瞭解,那麼移情∕反移情的存在,也可能會相反地成為一片流沙而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移情就是一種治療」,應該是學諮商輔導的人對精神分析的一個誤解,也可能是許多學精神分析的人尚沒有搞清楚的概念。但是移情與反移情的探討,所涉及到的潛意識內容實在是太深奧了,並不是拼命在當事人或治療者本人自出生以來的生命經驗中去耙梳就可以釐清楚的。移情與反移情都是潛意識現象,也就是說,都不是個案或治療者在意識層面可以輕易覺察的。但透過有經驗的督導教導,治療者還是可以學習去掌握這種現象的。因此,精神分析的學習者,不只是要學習去覺察個案的移情現象,也要學習覺察自己的反移情運作;並且在覺察到之後,還要將自己的反移情內容拿來運用,以作為心理治療的資源。這個歷程說起來只有幾句話,看起來似乎不複雜,但要真正把這件事情作好,恐怕是需要花上數十年的學習功夫的。

  4. 題是專輔老師如果不聽媽媽抱怨,又如何能讓媽媽對專輔老師推心置腹呢?就如同一句俗話說的:「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如果專輔老師沒有先給媽媽「好處」,沒有先讓媽媽「虧欠」的話,又如何能向媽媽「要」回來呢?我一向認為,能影響或改變別人的,是那個最能被虧欠的。這個觀念聽起來很怪異,但其實許多大師都談過這種理念,只是他們用不同的語言來描述而已。例如人本心理學很有名的名言「無條件的正向關注」與心理治療範疇所談論的「涵容」,如果去深究這些觀點背後的心理意涵,其實也就是治療者必須能做到被個案「虧欠」。照理說,治療者與個案之間的位階關係原本是不對等的,治療者在傳統上其位階是高於個案的。在這種不對等的互動關係中,根本就沒有被虧欠的空間;而如果個案沒有虧欠治療者,那麼對某些困難的個案而言,他就不會想聽治療者的意見,也不覺得自己沒改變會無法向對方交代,會過意不去。這一些現象都是在潛意識層面運作的,個案本身並不知道,剛學習諮商輔導治療的人也不會知道。但有心於助人專業者,是可以透過學習及被教導而知道有這種現象存在,並從有專業的人身上,漸次學習掌握這種能力與方法的。因此,治療者讓個案虧欠越多,在無意識當中,個案就越無法拒絕治療者的建議與提議,而會逐漸的被治療者所影響。因此,為了要達到讓對方改變的治療目的,治療者就必須有「被虧欠的專業」,而不能只是具有被虧欠的概念;畢竟知道該涵容與可以做到涵容,這之間的差距是相當大的。前面說過,專業人員的位階通常是高於被協助者的,因此在一般常態性的互動當中,這種態勢並不會改變。而在這種不對等的狀況下,個案是不會感覺到虧欠於專業人員的,因此就必須刻意的去做一些事情,來讓這種虧欠可以產生。只是要讓一位高位階的人做出讓低位階的人虧欠的事,必須要先克服常人的驕慢心、克服放不下身段的心理,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必須要借助專業素養與能力來支撐,才能讓高位階的助人者做到這一點。話題再回到這一位媽媽身上,孩子的媽媽並不是容易溝通的人,而且擺出來的姿態也相當高,因此如果要依我的觀點來介入,要讓這個媽媽虧欠老師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幸好這位媽媽有所需求,她需要老師帶她的孩子去道歉,她也需要有人來聽她發發牢騷,以解除孩子的不當行為帶給她的煩惱與壓力。只是這一位媽媽不是會求助的人,也不是那種會看狀況低聲下氣的人,甚至她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已經處在那種煩惱焦慮之中,而只會常常煩躁不安、常常想生氣,並因此而常常打電話到學校來疲勞轟炸。因此在處理這一個孩子的行為問題時,不能將媽媽排除在外,必須一併處理;而如果要想能對媽媽作一些工作,就不能不接她的電話,也不適合將媽媽轉給駐區的心理師去接案。因為如果轉給駐區心理師接案,就等於是已經直接宣告關係破裂了。從以上的說明來看,作輔導工作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光是要讓個案或家屬虧欠,就已經要耗掉很多心力了;就如同PS老師所說,確實是很耗能的。因此如何能兼顧專輔老師的本分,而又能在不需要鑽研太多專業知能的狀況下作一些輔導介入工作,確實是一個需要去深思的課題。

  5. 「現在是怎麼了?」這應該是很多專輔老師,甚至是諮商治療師的共同心聲吧。滿懷熱情的接下了個案,希望能讓個案脫離煩惱痛苦,結果卻往往是做到最後剩下這種感嘆而茫無方向。之所以會演變到這種局面,其實就是我一再於文章中提到的「心沒有定下來」的結果。就如同T老師在討論中所說的,她不是只需要處理這個孩子的問題,還有其他也是有相當挑戰性的個案需要去處理,接案的負擔其實不小。而這個孩子一再的出狀況,使得媽媽不停地打電話給老師嘮叨抱怨、疲勞轟炸,如果面對這種狀況的專輔老師心不能定下來,而是隨著一直變化著的境界不停地擺盪的話,所消耗掉的心理能量是相當驚人的。時間久了、精疲力竭之後,會出現「現在到底是怎麼了?」這種心聲,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為了要避免掉入這種漩窩,專業助人者還是要設法學習讓心定下來的能力,以備不時之需。


回114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