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Jan. 26 Mon. 2015
心痛的所在

文/王映淳

你會怎麼形容內心的痛?
是碎成片片斷斷?還是受傷瘀青了?
是被刺穿破洞了?還是崩塌毀滅了?

如果仔細的聆聽這些聲音,常常會發現它們連結著一種類比做”肌膚”的心理功能。好比皮膚把身體包裹起來,心理皮膚則容納住各種心智活動。但也好比肌膚會過敏、會發炎,甚至潰爛,心理皮膚也會長得健康或是脆弱。

Esther Bick在1968年的The Experience of the Skin in Early Object-Relations一文中首次提到心理皮膚這個概念。Bick認為嬰兒初生時,對自己的感覺是破破碎碎的,透過母親溫柔的哺餵,在她懷中體會安全,這個深刻的連結在嬰兒和照顧者之間發生之後,就會產生一個共享的愉快經驗,引導嬰兒發展一個好的原初肌膚,把自己好好的包裹著,讓嬰兒覺得安全,並且能夠將許多感受容納其中,逐漸能夠區分內在經驗與外在現實,也因此漸漸的能夠忍受短暫的和母親分離,而不造成過分的焦慮。如果不順利,則會發展出次級肌膚來保護自己,在這層次及肌膚之下,嬰兒可能會常常覺得脆弱、變得過度早熟,或者像穿了盔甲般的拘謹僵硬。

這個心理皮膚的概念,後來被不斷的修正,並應用來理解許多疾病的心理成因,如:自閉症、暴食症、邊緣性人格等。儘管論點稍有不同,治療師們皆同意的是,當這層皮膚受了傷,無論是破了洞,或是長了疙瘩,都需要被好好照料,才能再次長成柔軟又堅韌、有彈性的心理皮膚。

如果心受傷了,診療室和治療師的穩定,便是育嬰室裡那溫柔的懷抱,陪伴患者在準備好的時候卸去武裝,再穩穩的、慢慢的長出新的健康心理皮膚。

如果心受傷了,除了讓治療師幫助你,也請給自己時間好好的照料這傷口。趁這機會長一層能把自己好好抱著的心理皮膚!

回127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Brian(2004) A skin for the imaginal 讀書筆記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