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May 15 Tue 2012
諮商輔導手札──壬辰年驚蟄卷(5之1)

陳政雄、、這一團的老師們

前言:

因緣際會,與一群有心於學校輔導工作的老師們討論平時工作上所遇到的問題,讓老師們的輔導工作能進行得更順利。在定期聚會討論的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想法,給了不少建議,也讓老師們覺得有所受用。但終究能來參與的人數有限,仍有許多專輔老師是沒有這個因緣來參與的。也因此才興起將討論內容公開,讓其他輔導人員有機會看到我們討論的內容,冀望有緣看到文章的老師們也能從其中得到一些靈感,幫助他們在輔導工作上更為平順。這個構想提出後,獲得參與討論的老師們支持,也願意費心將討論內容打成逐字稿,讓觀看這一系列文章的讀者,藉由完整的文字紀錄也多少能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打過逐字稿的人應該都知道,談話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的口白以及省略語,但不影響現場聽話的人的理解;可是將這些內容一五一十的打成文字稿時,閱讀的人就會有困難了。因此針對這一些部分,文章內容做了必要的修改與潤飾,但沒有加油添醋。至於註腳的部分,則是我在整理文字稿過程的一些發想,將一些在討論過程中無法即時口頭呈現的思惟,嘗試還原其原貌。

我個人始終相信,對學生的輔導工作應該要越早進行越好,而且也不能只針對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的學生,應該是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接受服務。目前的校園環境,坦白說並不夠友善。之所以不友善,倒不是因為班級當中常有情緒障礙的學生或者有精神疾患的個案,而是老師們對待孩子的態度1。這樣的老師雖然是少數,但這些狀況常常在醫院診間聽家長與孩子提到,也會聽特教老師提到,更會從輔導老師的口中流露出來。甚至,有些輔導老師在工作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就是來自於班級的導師。每每聽到這種敘述的時候,總會替這些孩子與家長們感到不忍,卻又無法去改變這些現實。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給家長孩子們鼓勵與支持。

站在精神醫療的觀點來看,一個人為什麼會出現症狀或精神疾病,至今仍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生活中累積的壓力與症狀疾病被誘發的關聯性,則是臨床人員普遍共同的認知。如果能及早讓一個人具有對抗這些壓力的能力(包括不累積壓力與排除壓力),他就不容易生病,不但不容易有身體上的疾病,也不容易有精神心理上的障礙或疾病。如此一來應該就不會有明星高中學生因為心情不好而去跳軌自殺的事情發生,更不會有隱性的創傷情緒引發的霸凌甚至是傷害的情事出現。因於這種理念,因此我個人對於有心想把輔導工作作好的老師們特別有好感2,也樂於去協助他們。我知道輔導老師在學校所面臨的困境,也理解他們的無奈。尤其是面對輔導工作打結堵塞而無法進行時的無力與挫折,更是感同身受。因此更加覺得有必要給這些老師支持與協助。

有一位來共同討論的老師曾對我說過,她平常已經安排了許多類似的研習與督導討論的活動,但是儘管個人的時間有限,她還是決定持續來參加「這一團」。聽她這麼說,當下我只是覺得莞爾,什麼時候我們的討論聚會好像變成了幫派或地下組織的活動了。這一系列的文章是幾位老師們共同合作的成果,而重點則是在於討論了哪些議題,並不是有哪些人來參與了討論。因此在文章作者的名稱上我決定使用「這一團的老師們」來代表所有參與討論的老師,也可以免掉老師們的顧慮與困擾。讀者們如果因為這些內容而有所受益,甚至可以進而幫助自己在輔導生涯中有因緣遭遇到的學生或其他人時,這些功德也都要歸諸於這一團的老師們,感謝這一些老師們的無私付出。而提供自己的生命經驗,讓輔導老師或諮商治療師們得以成長,也讓我們這一團的老師們可以更上一層樓的個案們,更是助人專業的從業人員始終都要感恩的對象,因為這一些個案,輔導人員的專業得以成長;也因為這一些個案,輔導人員的生命經驗得以更豐富,更有意義!


逐字稿開始:

Y 老師:今天要提出來討論的個案,是高年級的小朋友。家庭環境不利,父母婚姻不合,低年級時經常目睹父母吵架。父母於數年前離婚,之後與媽媽一同搬回來,並逐漸出現偷竊的行為。後來媽媽又搬去與個案的父親同住,但之後媽媽則因與個案父親之間的感情糾葛而企圖自殺,幸好被個案發現而挽救了回來。之後個案又搬回來,同時也轉學回來目前的學校就讀。但回來之後,偷竊、與班上同學衝突、頂撞老師等情緒行為問題變多,班級老師倍感困擾才轉介輔導室介入處理。
C 老師:這一位學生曾經有一段時間轉出本校,據他中年級的老師表示,他對老師很有禮貌,但與同儕的人際互動不是很好,幸好與同學之間不會有太大衝突,也不會跟老師討價還價。但他就是很喜歡遊戲卡片,常常會蒐集很多,也會因此而出現偷錢去買遊戲卡的行為。那時學校課業就已經不是很好,因此安排他去參加特別輔導班。與老師之間,他會渴望老師是和他進行一對一的互動。在上特別班課程初期時,他會在下午上特別輔導班的時間刻意跑回教室,一個下午都想待在老師身邊。
C 老師:中年級老師說他不會很難管,除了他功課不會,教教他都還願意寫,還ok,他會熱心幫老師做很多事情,看到老師會說「老師好、老師你今天有沒有吃早餐?」這些。唯一比較困擾就是,他很喜歡遊戲卡片,常常帶來學校。親戚有一次來學校也是因為他偷錢想買遊戲卡。老師覺得蠻驚訝,看起來還蠻乖的孩子,怎麼會作這種事情。
陳醫師:有去瞭解他是如何偷到錢嗎?
C 老師:親戚說她家的錢並沒有特別上鎖,她或先生要用就直接去拿,因此個案也有機會拿到錢。
陳醫師:他目前是和親戚同住?
C 老師:對。
C 老師:後來有建議家人把錢放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但她們說寧願相信孩子,要再給他機會。
陳醫師:那一次拿了多少錢?
C 老師:以千來計算,親戚說千元大鈔她比較有印象,零錢就沒有記憶。
陳醫師:所以是好幾千?
C老師:對。應該至少是兩三千。
陳醫師:那,買遊戲卡之外,剩下的錢到哪裡去了?
C 老師:我沒有細問,但導師說他陸陸續續帶來,被導師一再收走,卡片有一疊蠻厚的。
陳醫師:他沒有出現偷錢行為之前,遊戲卡都從哪裏來呢?
C 老師:我沒有問到。老師是跟他有約定,但他一直說他沒偷。他那時候還有去安親班,個案有跟安親班老師承認說他有偷,但是他在學校不跟這中年級老師承認3
陳醫師:有因為偷錢被處罰嗎?
C 老師:那一次處罰不大。
陳醫師:小學生偷了幾千元處罰不大,難道要偷到幾萬元才要重罰?
C 老師:高年級那次聽說被打得很慘,而且高年級偷的這一次,後來親戚有問他錢花到哪裡去了。
陳醫師:這些都是他還沒去與父親同住之前的事情,Y老師都沒有收集到這些資料嗎?
Y 老師:對。當初只有跟老師談,因此就只有看到老師的需求,急於想要解決問題。
陳醫師:在這裡要暫停稍微說明一下,P老師曾經在我們上次討論時問到了有關「鋪陳」的事情,當時我並沒有說太多。不過,我剛剛所做的事情(從討論開始到現在),其實就是「鋪陳」的一部分。當你在跟個案會談,或有機會接觸到家屬的時候,可能家屬、個案或老師提供給你的訊息是很片段的,就像剛剛Y老師所提供的資料一樣。他們通常只會提供曾經發生過,而且是比較明顯的生活經驗上的變動4。但實際上你如果只知道這些資料,是無法理解這個孩子,對他沒辦法形成一個概念的。你知道他曾經跟媽媽搬到外縣市與父親同住;也知道那時他父母親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情,然後他又被帶回來,回來之後他的行為開始變化。你如果只有這一些資料,你就不知道他是原來就壞,回來之後變本加厲;還是本來不壞,但回來之後變壞。你們其他老師完全沒辦法從剛剛Y老師所提供的資料去瞭解到這些細節,對不對?因為這些片段的訊息中間漏掉了很多內容,所以你必須要去問他的老師,或是去問家長,甚至問當事人讓他自己去描述來補充。你可以問他:你在那之前的狀況是怎樣,你平常大概都做哪些事情,或是你有做過哪些事情等等。如果他是一個國中或高中生,這些事情的描述其實不會太困難,就看他講不講;而這樣的敘述對一個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或許會有困難,但他現在是高年級,能力上是可以的,當然還是要看他願不願意講。
陳醫師:這個孩子應該有很多過去的事情,我相信他應該是不願意說的。所以在這種狀況下,你要如何去對這類型的個案作輔導、作諮商或是作治療呢?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讓自己的輔導有所進展,就必須要作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對他夠瞭解,也因此你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去收集跟個案有關的資料。你所收集到的這些資料,乍看之下好像跟你企圖要處理的問題無關,因為他是出現那些所謂的問題行為,譬如說是跟老師頂撞、跟同學衝突、甚至偷竊才被老師提出來。雖然他的行為問題是這一些表現,但事實上你們輔導老師所要處理的,並不是這些問題行為本身。這些問題行為只是一個外顯行為,同樣的外顯行為背後,是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內在動力在運作的。你如果不知道那個內在動力是怎麼樣的狀況,而只是去處理外顯行為,那是不會有輔導或治療所期待的改變效果的。但是你又要如何去理解那個內在動力呢?我認為你可以從他日常生活的細節去瞭解。而要從哪一個階段開始收集資料呢?那當然是越早越好,可以從他的整體生活出現變動的那個點開始。資料顯示他在中低年級時行為表現大致上還可以,在學校也沒有那些問題行為,跟老師之間的互動也都算有禮貌,跟同學也合群,算是一個比較良善、善良的孩子,是嗎?
C 老師:
陳醫師:可是他開始迷上了遊戲卡後就出現偷竊行為。
C 老師:對。
陳醫師:問題是為什麼他會在那個時候去偷竊?這是要慢慢去理解的一件事情,為什麼他在那個時候開始會去偷竊5?他輾轉搬了幾次家,父母親離婚、爸爸另結新歡,媽媽也有狀況。經歷過這一些變動再回來之後,情緒行為就變本加厲,這個比較好理解,因為那是不利的生活經驗所引生的情緒。因此,他再回來之後出現較多情緒行為問題,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當然除了這些變動的生活經歷外,還要把之前的狀況放進來一起看。為什麼他在這個時候開始去偷錢?親戚家裡的錢一直都放在那邊,那之前為什麼沒有偷,到現在才偷?因為他迷上遊戲卡?這個理由太單薄!不能直接就下這種定論。當然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假設,這個孩子的情緒出現了一些問題,才會出現偷竊行為。他可能是因為焦慮,或者擔心害怕等等,一旦有一些不安全感出現的時候,他會從外顯行為的表現開始出現徵兆。你可能需要再去瞭解更多細節。
C 老師:我在他中年級處理他的事情時,他一直跟我提到小時候與母親之間相處有很多不愉快的經驗。
陳醫師:他那個時候的生活經驗,可能已經有一些創傷經驗在,但他無法理解那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經驗就會影響他後續的情緒發展。那他沒有在剛進小學時就出現問題?
C 老師:他中年級的導師告訴我,親戚們管得很嚴格,其實也是打得很厲害的。然後他有跟我抱怨過,為什麼某某人都可以怎樣而他就沒有、就不行。
陳醫師:但似乎他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叛逆,如果他今天被親戚管教是有情緒的話,他到學校應該會出現情緒行為問題,但是他沒有。那表示他看待那個管教經驗基本上不是太負面,他可能只是困惑於為什麼對別的小孩的待遇都比較好,對他就比較不好,但沒有因此而產生偏激的想法,那表示他還可以去承受那樣子的一種差別待遇。可是到中年級之後他就會偷錢,我們可以因此推論他對於自己所受到的對待已經開始有情緒,或者是有另外一個壓力因素加進來,而不是只有他親戚的嚴厲管教或差別對待這一點。事實上,有很多小孩子天天被打,不見得會去偷。
C 老師:我不曉得另一個手足有問題是不是一個因素?
陳醫師:他們也許有同樣的狀況,都在承受那個壓力。
C 老師:我曾經去問過另一個手足高年級的老師,老師說那個時候孩子的狀況也是很多。
陳醫師:這就對了,所以你要把他手足在高年級有狀況的時程,跟他開始變化的時程一起去看。如果都剛好出現在那個時間點,那表示他們兩個都同時被那個外在因素所影響,而不是因為另一個人出現行為問題才去影響他。他們兩個其實都承受著同樣的壓力,所以兩個都出現問題,你必須要去看時間點是否一致才能作判斷。
陳醫師:這也表示在那段時間家裡有出現一些大事,那個大事你們似乎都不曾去瞭解到。你們有沒有從其他人或者從孩子本身告訴你們的資料中去瞭解,到底他們家裡發生了什麼大事情?
C 老師:他現在讓我們最困擾的是他轉回來之後,就絕口不提家裡的事了。
Y 老師:我覺得比較困擾的是,上學期跟他接觸的時候,有時候看他好像有狀況,但問他時都不願意告訴我,甚至拒絕回答。可能是我功力不夠還是怎樣,完全沒有辦法跟他溝通。6
陳醫師:你沒有理解到一個根本的問題,你如果不關心他,他幹嘛要跟你講他的事情呢?
Y 老師:對。所以後來我就開始跟他玩撲克牌,每次都跟他玩撲克牌。到學期末最後一次上課的時候,因為他之前有提過他不想再來,因為會談都是抽他正課的時間,他想回去上課。
我說:「好啊,如果你這樣想我覺得很好。你是不想來了,還是想改時間?」他就說那我想改中午,我就說好,這樣很好。然後到最後一次,他又說:「我覺得還是維持原來的時間好了,而且我要你來」。我覺得在當下我有一點受寵若驚,也不知道說什麼,沒有做直接回應。然後到這學期第一次跟他見面,我覺得看到他的表情、整個情緒表現跟之前不太一樣。以前他就是常叫我去死呀!玩撲克牌也叫我去死,反正一天要死很多次。
C 老師:以前跟他接觸,都只能跟他打籃球或打躲避球,永遠都是被他K的對象。
Y 老師:這學期因為他們老師請長假,換成代課老師帶他們班。我一開始直接點出:你們導師說你在班上有這樣的問題、家裡好像也有很多事情發生,不知道你怎麼想?然後一開始他頭就低低的也不太想講,然後就說「我不想講家裡的事情,我覺得很丟臉」。但是他又講太快,我都還沒來得及準備好,怎麼那麼快就揭露,才第一次而已,我來不及接,因為才第一次而已。然後我就說,你不想講家裡的事,那學校的事可不可以說,他就說可以接受。然後就講到錄音,他說可以同意錄音,但是希望每次都要聽錄音內容說了什麼,後面附加一句:「我要看我有沒有講錯話。」
陳醫師:這孩子本身能力不錯,口語表達非常好,他對發生什麼事情非常敏感,也會把自己的情緒做複查,對於什麼資料要給你,什麼資料不給你,他是會去掌控的。
Y 老師:對,沒錯。他的防衛心重、機警敏感度也非常高、也掌握訊息的給予,所以這學期打算將主導權丟給他,因為整個上學期跟他纏鬥到最後都兩敗俱傷我也很痛苦,接到最後每次我都很不想去。7
陳醫師:那你接下來要怎麼去處理這個孩子的問題呢?
Y 老師:應該是說那時候碰到的困難是在玩撲克牌之前,後來我就決定調整腳步。那時候接他,他有很多情緒都丟在我身上,然後我自己也無法處理得很好,也會有情緒。8
陳醫師:那你後來怎麼處理呢?
Y 老師:我那時候的結論就是冷處理,就不再過問,就只是一般性的問候,但是不再針對家裡細節多問。
陳醫師:你冷處理他就相安無事嗎?
Y 老師:因為當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
陳醫師:你有跟別人討論過嗎?譬如說督導,我想在學習作諮商的過程中,有人指導是很重要的。我想,好的督導就是可以教你如何把堵住的地方清掉,讓你可以走下去。像你做這個個案碰到困難塞在那邊,那一定是你對這個個案的瞭解或是想法有一些問題,才會堵在那邊。督導就是要幫你看到堵住的地方或是幫你一起把它疏通。他的角色應該是這樣子,否則你自己想了老半天你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堵住。
Y 老師:上學期接案那時候,有一段時間我也是充滿憤怒,我自己也有很多情緒…
陳醫師:對呀9!那些情緒會把你堵住,這是要盡量避免的狀況。我看你作這個個案,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10
Y 老師:是!?(待續)



註解

  1. 經常在某一些時候,媒體就會報導出老師離譜的體罰或辱罵學生的新聞,其失控之狀況,比之於情緒障礙學生,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些老師就是所謂的不適任教師。只是教育界對於這一些不適任人員,似乎並沒有需要加以輔導協助的概念與實際措施,而只能將其解聘不任用。但是在其被解聘之前,恐怕已經讓無數學生遭受到身心上的折磨,而製造了更多的情緒障礙學生出來。

  2. 這樣的老師,基本上就是有救苦救難、利樂他人的菩薩性的人,也難怪會與我有緣。

  3. 為什麼孩子會跟安親班老師承認,而對班級導師否認?這當然牽涉到關係的問題。但是這個孩子與導師的關係是不好嗎?因此才不想說實話;抑或是他在意老師的觀感,而不想承認免得老師留下壞印象呢?這兩者都有可能!但是從提案老師提供的資料中顯示,這個學生看到老師時會主動向她打招呼、問候,甚至會有黏著她的表現,可以因此而推論他的否認,是因為不想讓老師留下壞印象。只是孩子是很天真的,就像鴕鳥把頭埋進沙堆裡,就以為別人看不到它。因此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我認為並不是要刻意欺瞞,而其實涉及到隱微心識的運作動力。如果導師或輔導老師看不到這一點,恐怕就會對孩子的這種表現感到不解甚至是生氣了。因此,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跟這個孩子說:「你會擔心老師知道你偷錢,而認為你是壞學生,不喜歡你嗎?」孩子聽完或許會點頭同意,或許會沈默不語。如果孩子沒有回應,我會再跟他說:「我想老師確實會喜歡表現好的學生,但我相信老師會更喜歡勇於認錯的學生。」如果個案聽完之後有所回應,我就回應他;如果個案仍然沒有回應,我會轉到別的話題繼續跟他互動。看到這裡,應該會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不追究到底,讓個案知道自己錯了呢?不追究到底,會不會變成姑息孩子的錯誤行為呢?事實上,我並不擔心這一點。大人可以用種種威嚇利誘的手段讓一個孩子承認自己偷了錢,甚至也可以因此而處罰這一個孩子。但是這樣的處置,可以讓孩子發自內心地不再犯錯嗎?從佛教的生命觀來說,改變必須是從意根這一個隱微心識所作出來的決定,才會有心理學上所說的完成內化的效應,也才能算是根本的改變。如果只是讓對方迫於種種因素而承認,那其實只是意識心的同意,意根基本上是還沒有同意的。因此我對孩子說出那些話語,其目的並不在於讓他同意或承認,而是要讓這個孩子聽進去,意圖讓這樣的觀念在他內心之中醞釀發酵。改變的歷程,起始於在一個人的八識心田中種下良善的種子,並且持續不斷的熏習類似的觀念。也就是說,要讓一個人變好,就必須要讓他常常接觸良善的觀念與想法,讓他自己去想、去作決定。如果我們是善意的,我們所說出來的話就容易被對方聽進心坎而種在其心田之中,也就會有未來開花結果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在說話時帶有惡意,說出來的話語就會如同敗壞的種子,即便埋進土壤中,給予充足的陽光、水、肥料,敗壞的種子終究是不可能發芽的。

  4. 所謂生活經驗上的變動,例如變得不愛說話、或者容易發脾氣、或者是打人、偷竊等明顯的外顯行為。這一些外顯行為的出現,通常不會無緣無故,不會無風起浪。但是老師們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所能觀察到的就是這一些行為的改變,再從這一些行為去追究到背後的原因。一般來說,生活經驗或生命歷程的改變,是導致這一些情緒行為出現的重要因素,因此藉由學校的班級導師提供出來的行為觀察,輔導老師或諮商人員就可以運用這一部分的資料作為線索去思索,乃至可以成為追尋生命歷程變化的蛛絲馬跡。當然這個部分需要輔導老師與諮商人員敏銳的覺察以及膽大心細的求證,才能夠讓情緒行為背後的運作動力顯露無遺。

  5. 如果我們用很簡單的邏輯去想,會推論成:因為他想買遊戲卡,但是沒有錢可以買,於是看到家裡的錢沒有上鎖,就順手去拿了。只是,這樣的推論太單純了,單純到很難令人放心。一個小孩子喜歡某些東西,未必就一定想要擁有,也可能是斟酌過自己的狀況而決定放棄,也可能省吃儉用,拿零用錢來購買。就算他真的很想要,還是可以有很多方式,偷錢去買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而且是那些品性不好、有情緒困擾、智能較差,道德力量薄弱的孩子們,才可能使用的方法。而這個孩子的偷錢去買,又是那一種狀況呢?當然就需要花時間去瞭解了。再者,偷錢買遊戲卡,未必是因為他想買遊戲卡,也可能是遭遇到生活經驗上的挫折或困頓,自己在設法排除壓力或發出求救訊息的一種行為,很難一概而論的。

  6. 從這個孩子與老師的互動中,可以看出這個孩子是有防衛的。說他有防衛,其實是一般作諮商治療的人的刻板態度,完全是站在諮商者的立場來看被諮商的人。我個人覺得諮商者用這種說法來描述個案的狀態,其實是有些自私與自大的。每個人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如果一個人跟你說了一些事情之後,他的免於恐懼的自由會被剝奪的話,憑甚麼要對方一定得說呢?或許有人會說,你告訴我之後我可以幫助你獲得成長,解除心理的煩惱,但是在個案沒有獲得具體的成效之前,你要對方如何信任你呢?因此當這個孩子對Y老師說出不會告訴她任何與家裡有關的事情時,那表示這個孩子曾經被其他大人或老師們(當然也可能包括Y老師在內)背叛過。或許有人會覺得說背叛太沈重,但我相信在孩子的內心中,應該會是這麼感覺的。如果不是因為曾經將家裡的事情告訴外人之後,自己反而受到家人的處罰,孩子是不會採取這麼強烈的姿態來保護自己的。因此,當孩子說我要保持緘默、我不會告訴你任何與家裡有關的事情時,其實就已經在告訴對方,我家裡有藏著祕密,而且是不能輕易告訴他人的祕密。當孩子對Y老師說我拒絕透露任何家裡的事情時,Y老師舉了白旗投降,她認為在這種狀況之下個案已經拒絕溝通了。但在我看來,當這個孩子這麼說時,其實他是交給了我一張藏寶圖,也就是有標示著寶藏埋藏在哪裡的地圖。而接下來的工作,當然就是要去探險將這些寶藏發掘出來了。當然,藏寶圖是不可能標示著經緯度或明確的地點資料的,通常都只標示著很模糊的地理位置。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件事情很困難,因為沒有頭緒;但或許也就是這樣,才讓找到寶藏這一件事情變得如此的誘惑人。對於我所說的尋找寶藏的樂趣這一點有疑惑的人,或許可以去看看卡通「航海王」,讓男主角魯夫告訴你冒險尋寶的樂趣,應該就能瞭解了。

  7. 諮商輔導老師會這麼挫折,其實是很常看到的。但我覺得老師的挫折會這麼深,通常不是因為輔導的個案很困難,而往往是老師自己挖了一個很深的坑,自己跳下去了。我始終相信,諮商輔導所依憑的不是專業技巧,而是慈悲與智慧。在佛教的觀念中,慈是「與樂」,悲是「拔苦」。諮商輔導如果不是以「與樂拔苦」這種人性的關懷作為出發點的話,是很難有所進展,也會容易失敗的。而我也相信,心理學所說的個人中心或者人本主義,其實都離不開對人性的著重。因此,諮商輔導如果只知道攻堅,那恐怕是註定要失敗的。諮商輔導人員所要具備的,應該是能屈能伸、能文能武的彈性;而更重要的,則是能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能力,而想做到如此,恐怕就不是一般的專業成長可以達成的了。

  8. 有許多從事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員,包括輔導老師、諮商師、心理師、社工、精神科醫師等,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充分作心理準備。因為這一些專業所面對的,幾乎都是有情緒困擾、生命經驗困頓的人。我們不太可能期待這樣的人,在那種狀況之下,還能保持風度,還能彬彬有禮待人。在這種情況下,專業人員往往就是這一些人的出氣筒。許多剛踏進這些領域的新人都會有一種想法,我也是一個人,也有情緒,憑什麼要受你的氣?但就如同一句俗話所說的,「要進廚房就不要怕熱」,如果這一些專業人員不能成為有情緒困擾、生命困頓的人的出氣筒,如果這一些專業人員不能將個案們的惡劣情緒「涵容」住的話,這一些個案如何有可能走出來呢?問題是,就如同Y老師所說的,她自己也會有情緒,這一點不能怪她,因為她還在實習階段,還在學習當中。而她所能做的,就是把情緒再往她的督導身上倒,這其實是人之常情,我認為這也應該是督導者的義務與責任。但是把情緒垃圾倒給他人終究不是根本的辦法,從事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員還是必須要學習如何將這一些情緒垃圾處理掉,甚至能夠資源回收再利用,成為自己在助人過程中利益對方的資源。當然要作到這一點,助人者就得要去學習清除、回收再利用的能力,這也就又回到前面所說的,需要有慈悲與智慧了。

  9. 當我在與個案會談的時候,如果我覺察到個案的情緒可能會因為說了某些話之後而一瀉千里,我會很快的決定要任其發展,抑或是從中間截斷。一般而言,在平時相當壓抑自己情緒的人,我會鼓勵他們表達情緒,將情緒作宣洩;但是相反地,平時就經常處在七情六慾中的人,情緒的洪流就是他們煩惱的來源,我就會在會談過程中攔截他們的情緒表達,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忍受不能盡情發洩的苦,也藉由這種機會來學習節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從佛教的生命觀點來說,一個人想要擁有平靜的心靈,想要減少煩惱痛苦,就必須要克制自己的貪欲、減少攀緣,才有可能讓心猿意馬降伏下來。但現代人所處的環境,卻一直在鼓勵大眾於五欲之中貪著,慫恿大家盡情享受種種聲光娛樂、美食景色。因此現代人的心是很難定下來,也常常是妄念紛飛的。因此在輔導、諮商或治療的過程中,如果瞭解這一個現象而能適時的介入處理的話,也是可以幫助個案進步的。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決定把Y老師的話截斷。至於為何會這麼做,就留給讀者們去細細思惟吧。

  10.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Y老師一開始就沒有站在個案的觀點來評估其生活經驗,也不曾有過要深入瞭解這個孩子的念頭。她就如同多數的輔導老師,一心一意就只是要儘快解決孩子所出現的問題行為。因此當孩子察覺到她的企圖時,雙方之間就出現了一堵高牆。而Y老師並沒有覺察到這個狀況,因此不但沒有即時的作修正,反而是落入了挫折憤怒等非專業的情緒。她的這種反應,對於剛在學習作輔導、諮商、治療的新手而言,是很正常的歷程,只是在這種狀況之下想要看到輔導或諮商的成效,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還是需要提出來提醒。

    回96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三十五)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