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June. 19 Tue 2012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三十六)

陳政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之前文章提過,每個人一出生就已經帶有許多過去世的習氣,這許多的習氣中有好的良善的,也有不好的惡劣的。這些習氣在小嬰兒一出生之後就不停的在展現,也在其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在變異。有些人是好的習氣逐漸增長、壞的習氣逐漸減少,但更多的人則是好的習氣逐漸減少而壞的習氣一直增加。由於存在這種現象,因此現代的人其煩惱痛苦為何會這麼多,也就可以理解了。在心理治療的學派中,有學者發展出了「嬰兒觀察」的課程,認為可以從觀察小嬰兒的言行舉止以及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中,瞭解很多心理動力運作的祕密,也可以窺探潛意識對一個人所能產生的影響。從佛教的生命觀來看待這樣的觀察課程,其實是有道理的,但為何這樣的觀察過程可以窺探隱微心識的祕密,以及該如何觀察才正確,提出這種課程的學者,恐怕也是只能知其然而無法知其所以然的。

從佛教的生命觀點來說,出生的小嬰兒,雖然也是八識心王具足,但是意識心的功能仍然是相當差的,因此在嬰兒尚未形成「物體恆常」概念之前,嬰兒所展現出來的心理動力,可以說幾乎都受第七識末那(意根)的習氣主控,也就是說,小嬰兒所表現出來的幾乎都是潛意識的習氣內容。雖然「嬰兒觀察」所主張的觀點並沒有錯誤,但是藉由觀察嬰兒的身口意行以及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過程,是否就能瞭解雙方之間到底有什恩怨情仇,以及為何會衍生出如此糾葛的互動關係呢?我相信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觀察者藉由這樣的訓練課程,確實是可以提高自我內在動力如何奔馳的敏感度以及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會如何受到內外在客體的影響,這一點倒是所言不虛的,只是這樣的能力應該還不足以介入到嬰兒與母親之間的好壞客體之矛盾,而令其改變的。

由於習氣對一個人是如此的影響深遠,因此想要獲得心靈平靜與輕安自在的人,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習氣的堆累;而想要幫助他人獲得心靈平靜與輕安自在的諮商治療專業人員,則要藉由諮商會談的影響來減少個案在日常生活中習氣的堆累。至於該如何減少日常生活當中,不好的習氣在不經意之中增長,就得從減少欲貪與瞭解生命實相的道理著手。在《佛說五蘊皆空經》卷1經文中說到: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爾時世尊,告五苾芻曰:「汝等當知,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應病及受苦惱。『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隨情所欲,是故當知,色不是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復次苾芻!於汝意云何?色為是常?為是無常?」
白言:「大德!色是無常。」
佛言:「色既無常,此即是苦,或苦苦、壞苦、行苦。然我聲聞多聞弟子,執有我不?色即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不?」
「不爾!世尊!」
「應知受想行識,常與無常,亦復如是。凡所有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麁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悉皆無我。汝等當知,應以正智而善觀察,如是所有受想行識,過去未來現在,悉應如前正智觀察。若我聲聞聖弟子眾,觀此五取蘊,知無有我及以我所,如是觀已,即知世間,無能取所取,亦非轉變,但由自悟而證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說此法時,五苾芻等,於諸煩惱,心得解脫,信受奉行i

在這一段經文中,釋迦佛諄諄告誡佛弟子要如何看待生命現象,才不會讓自己陷在煩惱痛苦中唉聲嘆氣過日子。依 釋迦佛的教導,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色身以及精神心理功能等,都不是真實的自我,不是那個可以在生死流轉的過程中,始終常住、恆常不變的真實我。人死後有沒有未來的生命,不是目前的科學可以證實或否認的;但這一個命題應該會隨著科技的進展,而如同「宇宙間有沒有外星人或外星生命存在」這個問題一般,逐漸成為科學家肯定的事實。由於尚沒有眼見為憑的事證可以說服大眾,因此多數人選擇不相信人有未來的生命,也不願意真正信受宇宙間存在著因緣果報的輪迴現象。因此就只有願意相信諸佛所說為真實語的極少數人,才能依教奉行而獲得大利益。在前段經文中所說的,是五蘊「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因為每個人都有無量的未來世,而每一世又會具有不同的色身與精神心理功能(也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因此每一世的五蘊都只是暫時存在,等到生命結束時都會化為烏有。因此其實是不需要為了短暫的五蘊之生住異滅現象而憂悲愁苦的,更不需要為了五蘊的獲得與滿足,而在這一世造作惡業,反而讓自己這一世與未來世蒙受更大的苦惱。這樣子的說明或許仍有人覺得不夠清楚,那就舉個例子來解釋,以便讀者們能夠瞭解。

譬如世間法上的戲劇或電影,都是由各種的角色配合著劇本演出不同的劇情所組合而成。每位戲劇中的演員,不管所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應該都不會認為自己就等同於是那一個所扮演的角色。儘管在戲劇呈現的過程中,相當入戲賣力的演出,一旦落幕卸下戲服與彩妝之後,他會再回歸到自己於現實生活中原本的身分,等待下一齣戲,繼續扮演下一個角色。這樣的戲劇演員也不會因為表演過程中盡心賣力的投入,而堅持之後的每一齣戲,都必須穿同樣的戲服,化相同的妝,扮演同一個角色。演員們就是隨順著每一齣戲的因緣,扮演各式各樣的身分,而讓自己在每一齣戲、每一個角色扮演中琢磨成長,增上自己的演技。相同於這樣的道理,生命的真實相就是:每個人都會有無量的未來世,都會有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這過程中,雖然基本上是隨著過去世的善惡業緣而受報,但其實個人還是有方法可以選擇未來想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並不是如同世俗人所認定的,無奈的接受支配或隨機發生的。但不管每個人的每一世所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也不管那一生是享樂或受苦,也都只是暫時的,都會再變換的。因此不需要將每一世的存有看成是唯一,也不需要將每一世的擁有當作寶貝珍惜,終日過著唯恐失去而惶惶不安的日子。演戲的演員會隨時對自己的表演檢討,讓自己下一個角色的扮演更加成熟;同樣的,每一世的生命歷程,也都可以是個人增上的因緣:遭遇順境不會自滿,繼續累積未來世更多的福德積糧,讓生活平順安隱來利樂眾生;遭遇逆境不怨天尤人,更加戒慎虔誠,積極造福持戒,以這一世的逆境作為未來世增上的跳板,為自己的來生開創新的局面。

由於有情眾生的生命是這樣在運作的,因此要想過得自在,就必須要依於這樣的「天理」才有可能。說天理其實只是隨順一般人的世俗習慣,事實上,這個軌則不是老天爺制定的,也不是上帝或諸神所說出來的,更不是 釋迦牟尼佛下令形成的。這個「生死輪迴、因緣果報」的軌則是法爾如是,自有有情生命的存在就本來而有的,因此也無需浪費生命去追究是怎麼存在的。一旦可以信受這個道理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功課就是瞭解「欲為不淨」的道理並努力減少日常生活中的攀緣與欲貪了。關於這一部分,也有經文可以參照,作為個人修持的依據。例如在《雜阿含經》卷2第44經中有這麼一段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生則繫著,不生則不繫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若生則繫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愛喜、讚歎、取著,於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隨變異;心隨變異故,則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顧念,以生繫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生繫著。」
「云何不生不繫著?多聞聖弟子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愛喜、讚歎、取著,不繫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變異;心不隨變異故,心不繫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顧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不生不繫著。」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ii

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可以簡單的說,就是眾生於「色受想行識」五蘊,如果能夠不因為攀緣與欲貪的緣故而生起了愛喜、讚歎之心,就不會有對五蘊的繫著;不會被五蘊繫著的眾生,就不會因為五蘊的變異而出現恐怖障礙的困擾;相反地,攀緣與欲貪心較重的眾生,就容易對五蘊生起愛喜、讚歎,就會於五蘊繫著,也就會因為五蘊的變異而心隨變異;因為心隨變異的緣故,心念就會被拘攝於變異的境界而引生恐怖與障礙了。而要如何才能不生不繫著呢?經文中也有明確指出,就是要對於五蘊的「集、滅、味、患、離」之道理如實知見。也就是要瞭解五陰是過患,不可貪味,應該遠離;瞭解苦是何等因緣而聚集,而又要如何才能熄滅諸苦。由前後所舉這兩段佛經的開示,其實很清楚的指出了如何獲得輕安自在的方法,只是要作到信受「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會有相當的困難度,但要減少自己的攀緣與欲貪應該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攀緣與欲貪的減少,以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的角度來談,可以簡單的化約為「簡樸」兩個字,也就是簡單與樸實。簡樸是一種少欲知足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樂活的態度。很多人會將樂活與少欲知足等同於禪,但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簡樸頂多只能隨俗的說有禪意或具有禪境,也就是有輕安自在的感覺,根本就不是禪宗明心見性所參究的禪;但減少攀緣與欲貪的簡樸,其實可以是參禪的前行功課,因此也不能說毫無關聯的。食衣住行上的簡樸,如果是自己個人的認同所產生的認知,實行起來就不困難;但是去尋求諮商治療的個案,應該是不會有這種期待的,不認為自己煩惱的減少與減少攀緣欲貪有關。那麼作為助人專業的諮商輔導治療人員,如何能在諮商會談的過程中,讓個案慢慢變得簡樸而能獲得心靈的平靜與輕安自在呢?我在2011年10月16日所出刊的89期《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中舉過一段模擬對話的例子,曾有人好奇的問過我那段對話內容,但我並沒有在後續的文章中再提到過。現在就趁談論到如何讓個案變得不那麼攀緣與欲貪的機會,在此將那一個例子舉出來作說明,也讓這一系列文章在結束前能有一個稍微完整的結局。

模擬對話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CL1:「昨天累死我了,人好多,排了老半天才終於買到我要的東西。」iii
CO1(帶著微笑):「昨天發生什麼事呢?」
CL2:「你知道昨天某某百貨公司周年慶嗎?」
CO2:「好像是吧,報紙、電視都有消息報導。所以你昨天是去百貨公司嗎?」
CL3:「就是!一年一度的盛會,這種大事怎麼可以錯過。再說今年的商品特別多,折扣又特別優惠,不去豈不是太可惜了。」
CO3:「嗯~聽起來好像是沒錯,但聽說周年慶血拼都是要敗掉不少錢的!」
CL4:「你才知道,每年周年慶我都要很早之前就開始規劃存錢,就是要趁年底的時候好好的買它一買。」
CO4:「聽起來似乎有些辛苦,只是周年慶的時候去買,有差很多嗎?如果是平時沒有那多人,去逛百貨公司不就可以買得輕鬆愉快,也不用與那麼多人擠得汗流浹背。」
CL5:「說的是沒錯啦,人擠人確實不太舒服。但是你不知道,周年慶的時候買東西,消費越多換算下來的折扣越划算。」
CO5:「但好像要得到那種程度的折扣,消費額度並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的吧?」
CL6:「是啊,說得沒錯。以我一個人是買不到那種額度。因此就需要在事前找親朋好友們揪團一起買。」
CO6:「那恐怕得要找不少人吧?」
CL7:「可不是!每年為了要湊足夠的人數,就要傷很多腦筋。」
CO7:「這樣折騰下來,恐怕不只是傷腦筋,還容易催人衰老吧!」
CO8:「哈哈!被你說中了,所以才要趁周年慶時多買一些折扣的保養品,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就不怕歲月催人老了!」

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講效率求速度,但也給自己帶來了生活與工作上的壓力。而忙碌的現代人紓解壓力的方式不外乎是大吃大喝、飲酒作樂狂歡,或到處旅遊、欣賞奇景,要不就是逛街血拼購物。因此現代人的日常消費之所以支出那麼多,固然是發展出來的產品日新月異,吸引消費者購買之外,藉由購物來紓壓恐怕也是很大的因素。而因為這樣的消費習慣,導致現代人很容易就落入上面所舉經文中所描述的境況,因為欲貪而愛喜,因為愛喜而心繫著,因為心被繫著而有恐怖障礙。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既然是如此,因此來尋求諮商治療企圖減少煩惱的個案中,不會有攀緣與欲貪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了。因此與這一些個案作諮商會談時,談論及生活上的花費享受,應該是最不會被個案拒絕,最不會遭遇到阻抗,但恐怕也是諮商治療師最不熟悉、不知如何談起的話題。

就如我在前面文章中提過的,要避免諮商時談論食衣住行的經驗淪為日常生活的瑣事,就得運用潛意識溝通的技巧。因此當這一位對話中的個案談到血拼的經驗時,會談者在例行的回應之後,就在第三句回話時埋下了「血拼會花掉很多錢以及是一種辛苦」的印象。但是個案在聽到諮商者詢問式的回話時,顯然是沒有防備的,因此就興致勃勃的繼續談她存錢的辛苦。但事實上,這幾句對話都還在會談的初期,而且所談論的購物經驗又不是什麼特別的事,因此很多諮商治療師會很輕易的放過,而繼續回應寒暄式的話語。或者有些諮商治療師則會進入「那你覺得如何?」、「是如何可惜?」或「這讓你想到什麼?」等澄清的問話之中。而模擬對話中的諮商者則不這麼處理,反而是以一種好奇的詢問,來置入想要讓對方接收的隱藏訊息:「血拼是會花很多錢的,是不好的。」

我在這一句模擬回應裡所要置入的訊息(血拼是會花掉很多錢的,是不值得鼓勵的),並不是推論或假設,而其實是一種連購物者都很清楚的共識,只是這種共識常會在緊要關頭,有意無意的就消失不見了。談論血拼過程是如何辛苦、如何大有斬獲經驗的會談者,固然是有那麼一點勝利者炫耀的意味,但恐怕內心深處還是要處理自己大肆血拼的愧疚,以及企圖獲得諮商治療師的認可或諒解吧!(個案內心的OS:ㄡ!我快被壓垮了,如果不去血拼購物紓解一下沉重的壓力,我會過不下去的!您應該可以體諒吧!寬恕我吧!)因此對話中的諮商治療師接續個案的話題,而說「聽說血拼要敗掉不少錢」時,使用的不是肯定敘述句,而是使用不確定的「聽說」這個字眼。這種不確定性的詞句,聽在對方耳裡就可以避開聽話者的防衛,不會讓她聽到時感覺是一種不認同或者是責備的對話。因此接下來個案在第四句的回應中,就以一種深深被瞭解的口吻回應,而說出其如何辛苦存錢的心理歷程。

在前四句一來一往的對話過程中,個案幾乎是不可能防備到諮商治療師會使用如此的策略,因此雖然看不到明確的告知或教導的對話內容,但是個案其實已經將「血拼會敗掉不少錢」這一句話聽進去,也因此而熏習了一分這樣的種子。這種熏習某一種或某一些觀念的過程,如果持續在諮商會談的歷程中發生時,個案就會如同看廣告般的逐漸受到影響而產生制約的效果,也會因此而在以後的諮商歷程中或日常生活中,開始去思考自己是否該繼續血拼,抑或是該有所節制了。相同於這一句回話所隱含的概念,在模擬對話的其他句回應中,其實也都隱含了類似觀念的訊息,那就是「血拼購物其實是辛苦的,也是一種煩惱,不必然需要去做。」模擬對話中所呈現的回話看似自然,隨順當時的情境與脈絡,但其實是諮商者精心思考與設計過的。只是這一些思考設計不是在對話的當時才發生,而是在平時就得去不斷練習與思惟。這樣的會談方式,其實也就是我在之前文章提過的「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的想法之展現。只要平時多作模擬想像練習,並在與個案實際會談中加以運用,不斷的練習並作修正,不斷的修正之後再做練習,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而能隨順情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了。至於模擬對話的後面幾句,就不再詳細說明。而留給讀者們自己去揣摩思惟吧。

文章寫到這裡,正好滿36期,整整3年的時間。「3」是中國人的「成禮之數」,而「36」則是「六六大順」之數,似乎也是一個適合劃下句點的時間點。回顧這三年來發表文章的過程,總希望多少能影響一些助人專業的諮商治療師來修學佛法,但就像姜太公直鉤離水三寸釣魚一般,只有少數幾位有心人願意上鉤。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真實佛法的義理太難信受、也太難理解了,尤其是真實佛法的背俗性,又會與人之所欲衝突,願意為了智慧而捨棄欲求的人,更是難以遭逢的。在這種狀況下還能將文章寫到36期,自己其實也該聊以安慰了。因此這一系列的文章就要在此結束,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容易讀懂的諮商輔導手札,就請讀者們拭目以待吧!


  1. (CBETA, T02, no. 102, p. 499, c5-27)

  2. (CBETA, T02, no. 99, p. 11, a13-29)

  3. 以下對話為筆者模擬想像,乃是依平時與個案對話的經驗所創作,因此屬於非真實、非不真實的對話。

回97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諮商輔導手札──壬辰年驚蟄卷(5之2)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