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文章 June 19 Tue 2012
諮商輔導手札──壬辰年驚蟄卷(5之2)

陳政雄、、這一團的老師們

陳醫師:因為你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的成長歷程是很不一樣的。
Y老師:應該是說在一開始聽C老師轉述他的故事的時候,當下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孩子的自我功能很好,非常善良,本質是非常好的。但當他把那道牆築得這麼厚這麼高,反彈這麼大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兩個似乎是需要一點時間,而不是硬碰硬。
陳醫師:我也沒說要你硬碰硬,你既然知道他築了一道高牆,你要如何去跨越,甚至穿透,那當然是考驗你的能力。你將來要成為一位諮商師,你的角色要比其他老師只是單純作輔導工作所要面臨的考驗更大,因為你會涉及到作治療的部分。像這樣子的一堵牆要如何去穿越,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Y老師:那就撞死了。
陳醫師:面對一堵牆,你如果只是要去找那種很有力的鑽孔機來鑽是沒有用的。
Y老師:對呀,可是我覺得這學期很有進展呀!讓我感覺又有了希望,不會一直被潑冷水1
陳醫師:你要看他到底有沒有進步,有可能你說的改變只是一個假象。你要注意到那個假象,因為那道高牆你並沒有去突破,個案也沒有自己將它拆掉。
Y老師:對!雖然那道高牆還存在,他的防衛心也強,可是在他的生命中似乎是需要有一個人長期陪伴。就像C老師那時候跟我講的,不管是發生什麼事情,總是要讓他在學校有人去關心他,所以那時候我就把自己定位在這樣一個角色。他一開始做了很多情緒反應,到最後玩撲克牌他一生氣就把牌丟在我身上。另外他很奇特的一個動作,就是每次到會談結束時都會把我鎖在門外,反正不是跑走就是把我鎖在門外,從一開始到結束都是這樣。
V 老師:怎麼把你鎖在門外?
Y老師:會談快結束時,他會提早走,他會算時間提早幾分鐘離開。他就先衝出去,因為是上課時間,他知道我會去找他。因為會談空間有幾個門連通,當我出去找他,他就在那邊鑽來鑽去,就把我鎖在門外,同時他會去拿我的一樣東西。
C 老師:當Y老師出去時,他就又會跑回來輔導室。
Y老師:當我去拿鑰匙開門的時候,他就又從另一個門溜出去,就是永遠在跟他躲迷藏。到了最後倒數第二次的時候就問他,為什麼每次都把我鎖起來?我就這樣被他掌控了2
C 老師:我覺得這孩子是在乎她,是在跟她玩一種遊戲,並不是排斥她。也可能是測試她,看你有沒有在意我,或者你會不會來找我。
Y老師:我把這樣的過程看成是他處在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中,導因可能是他衝去救企圖自殺的母親。他可能是要藉由這樣不斷重複的歷程來自我修復,因此在會談中這樣的事情才不斷重複在發生。我每次都跟他說:你又拿我的東西,把我鎖在門外,這真的很怪。他有時會回應我,有時聽我說完也不吭聲3
陳醫師:我認為有一點是需要考慮的,你覺得個案是透過重複這樣子的一個歷程在自我修復,問題是他到底有沒有在自我修復?如果你是在對他完全不瞭解的情況之下,你說他在做自我修復,我不太相信。
Y老師︰嗯!
陳醫師︰如果這種情況可以成立,那就等於說,他不須要諮商師的介入也可以自己復原囉!
Y老師︰可是他需要一個穩定的人…
陳醫師︰對,所以相較於上學期你的著急,你這學期其實有一點點放掉了,因為你也不曉得該做什麼?你放掉之後變得沒那麼急,反而是比較好的。
Y老師︰對。
陳醫師:你之前似乎太急,對他而言反而會讓他的「防衛」更厲害。
Y老師︰對,我之前好像只是為了收集資料。
陳醫師︰但你也要小心,你放掉之後他並不會因此而能進步ㄡ!他只是…
Y老師︰你說放掉他之後,他並不會更進步…
陳醫師︰你放手的結果是沒有給他更大的壓力,你只是沒有給他更大的壓力,但是你期待他自己會自我修復,我覺得這個還是會有問題的,因為你還是沒有瞭解到他。你如果對他的瞭解不夠的時候,你不太能夠期待在跟你接觸的過程中,他會慢慢進步4
C老師︰可是醫生,我們兩個上學期常在討論,就是當我們對他資料蒐集越多,似乎每次進到諮商室就越束手無策。
Y老師︰好像在外圍丟石頭,都一直丟不進去的感覺。
C老師:就是我已經知道你很多事情了!但是…
Y老師︰都要假裝不知道啊,要等個案自己說出來。
C老師:對!
Y老師︰我到底在幹什麼?(苦笑~)
陳醫師:可是你們所知道的「很多事情」,我覺得還不夠啊!
C老師:還是不夠?
陳醫師:對!就是那些對瞭解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很重要的資料,你們並沒有獲得。就像我剛剛問的那些問題,譬如說他轉學的這個生活經驗,到他中年級轉到外縣之前,那時在家裡的狀況。或者是他到外縣之後,以及他再回來之後,有些資料你們並不清楚。這些資料的重點不在於他發生過什麼事情,而是當你知道了他所經歷過的那些生活事件之後,你對他產生了什麼樣的感覺?
V老師:所以Y老師現在還是要再蒐集資料嗎?
陳醫師:她還需要蒐集資料。
Y老師:對!那現在問題是這資料究竟是要從誰身上得到?
V老師:從小孩身上啊!
Y老師:嗯哼?
V老師:沒有其他人知道啊!
C老師:就只能問親戚,她很願意說。
陳醫師:如果這個資料能讓小孩子直接告訴你,那是最好的!
Y老師:那當然很好,可是當他說完之後,那這個學期也就要結束,我們就要bye~bye啦!
陳醫師:你會覺得「蒐集資料」跟對他做輔導或諮商無關,可是「蒐集資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Y老師:嗯~
陳醫師:還有就是我們剛提到,你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是你蒐集到資料之後對他產生的感覺。
Y老師:嗯~
陳醫師:譬如說,他小時候在甲地住過,我們就講地理環境的變遷好了,從甲地搬回來,之後又搬到乙地,又從乙地再搬回來。你對這樣的一種人生的際遇,應該會比較有感觸啊!對不對?
Y 師:嗯?
陳醫師:像C老師就沒有離開過嘛!你都一直在這裡,對嗎?
C 師:對!都在這裡,只有大學時去過外縣市。
陳醫師:對啊!但那還是在國內啊!可是你(Y老師)曾經出國唸書啊!
Y老師:可是我離開時是很開心的啊!
陳醫師:為什麼會很開心呢?
Y老師:就會覺得好像從監獄飛出牢籠,振翅而飛。
陳醫師:好!那他從甲地搬過來,又搬到乙地,之後又再搬回來。他到底是「開心」或「不開心」?對他來講,那樣子的居住環境的改變是「好」還是「不好」的經驗?
C老師:我唯一可以猜測的是,他當初對要搬到外縣是抱著期望的。因為我們有勸他,也有勸家人說:「你確定要搬去?」因為我們知道他父母是離異又同居的狀態,我們有勸他說:「你確定要去嗎?」然後也有勸家人。可是這孩子非常渴望去跟爸爸媽媽住。可是,我只能說他懷抱著期待去,帶著很深沉的失望和挫折回來。
陳醫師:所以你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你從第三者的觀點,從你是一個外人的觀點來看,這孩子應該會很失望!可是從他自己的觀點來講,他自己真正的感覺到底是什麼,你必須去瞭解啊!
C老師:就是都挖不到這點啊!
Y老師:他不願意談啊!
V老師:我覺得可以從談家裡狀況去談關係啊!
Y老師:我跟這個小朋友相處了那麼久,瞭解他的資料這麼多。但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覺是,雖然他家庭是這個樣子,可是他一直告訴自己他要努力這一類的話。譬如說他加入學校社團,我覺得他是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甄選上,從上學期開始一直持續不斷參加這樣的活動,到現在被選為「學長」,去教導下面的學弟妹這樣子。我覺得這是完全靠自己去完成,是一件非常完整又靠自己的力量去做的事。好像去完成一個歷程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陳醫師:你不覺得他很「孤單」嗎?
Y老師:他是很「孤單」啊!所以那時候,第一次我就說,因為我發現,我那時候講什麼?我想一下。
陳醫師:你覺得一個人他很孤單的時候,你在跟他講話是這樣子嗎?
V老師:怎樣子?
陳醫師:(微笑~)你知道他會有這種感覺,但當你覺得他孤單時,你跟他講話時應該會有不一樣的表達才對啊5
T老師:你有反映你的感受讓他知道嗎?
陳醫師:你知道他很努力地在社團裡面要得到自己的成就,可是他真正的感覺,在那個成就的後面應該會有一種「孤單」,因為會覺得我的成就沒有辦法跟別人分享啊!甚至說不定可能還有「失落」啊!你可以從理智上去理解他應該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那個「情緒」你是不是能感受到?而感受到之後還能夠變成你的行動?這就是說,你可以在跟他對話的過程中,傳達出你能夠瞭解他有這樣的一種感受;甚至於你能夠進一步的教導他可以如何來處理這樣的一種情緒落差。這是需要依靠你的專業來傳遞的,可是你必須要有能力去把你理智上獲得的結論,變成你自己可以親自體會的一種感受,進而再變成你說出來的話語啊!你可以讓他在跟你互動的過程中瞭解到你能體會他的這種「寂寞」與「失落」,而不是只告訴他:「我想你應該會很寂寞、很失落。」這是理智上所講的話,對於個案的心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Y老師:所以就像那時候,最近有一次,上禮拜二,我想一下我跟他說什麼…所以你的意思是當我理解到他那段(他努力的那段)的時候,我記得我那時候回應說:「我發現你好像自己一個人都很努力,可是有時候有很多挫折」。他就說:「唉~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他就嘆了一口長氣,說這就是問題的所在(笑~)6
陳醫師:所以他其實有跟你講啊7!但是如果你接不到他的訊息的時候,他就不一定會說啊!所以你自己必須要有辦法能去感受到他的情緒、他的感覺啊!那個感覺,那個在言語文字背後的感覺。這感覺必須從你去瞭解他從小的生活經驗中慢慢去累積,你才有辦法去體會一個孩子,他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底下,從小這樣一路走過來到現在小學高年級,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心態?他在看待他的家人與看待別人,他到底是用什麼樣的觀點?他是安全的嗎?抑或是防衛的?他是不信任的,還是他可以接受別人給他的一些幫助?這個部分很複雜,而且每個孩子其實都不太一樣。所以如果你沒有在與他會談的過程當中去瞭解到這一些的話,你會miss掉很多東西喔!你會miss掉那些必須要有感覺才有辦法講,才有辦法去進行的那些過程。
Y老師:我覺得很困難的是…我覺得我很害怕8。他在班上其他同學都會嘲笑他,有時候他來輔導室時就會把班上同學欺負他的情緒,他沒有地方可以出這個氣的時候,他就把這個氣直接、全部出在我身上,所以那當下我根本就沒有辦法跟他好好說。
陳醫師:你何必跟他講,你就受他的氣就好了啊9
Y老師:我欠他的…真的。
陳醫師:本來就你是欠他的,誰叫你要去輔導他。其實你可以這麼想,如果他不找你出氣,他出不了氣,他會把氣出到別人身上去。
Y老師:我知道他有一個特定的目標是他的小出氣筒,我是他的第二個。
陳醫師:他今天找你出氣,如果你接受了他的情緒,他可以減少去傷害別人,減少別人對他不好的印象,這也可以是你處置的一部分啊!你不要把輔導或諮商治療侷限在好像他必須跟你談什麼祕密才算。
Y老師:我們上學期每一次都在處理他不高興的情緒,如果一直都是這樣,我就沒有進展了!
陳醫師:怎麼會!你讓他發一次脾氣,他就少一分脾氣,怎麼會沒有進展?
T老師:功德無量!
陳醫師:就宣洩的觀點來說,他宣洩的愈多,他的惡劣情緒不是就愈少嗎?
Y老師:是啊!
陳醫師:那怎麼會沒有進展呢?你的進展就是定位在,譬如說你要知道他的內在狀態,他就會告訴你,他是如何如何。
Y老師:我覺得我很急,我很急著想要他知道,你那一段過去其實我們都瞭解。
陳醫師:你認為「瞭解」,但其實你「不瞭解」啊!
Y老師:自以為「瞭解」好不好(笑~)。我的意思是,我急於知道你的背景資料,然後我們知道你的問題所在了。好像似乎我們應該先把這個解決,然後之後我再來教你。
陳醫師:諮商治療師會知道很多個案的祕密,卻不會跟個案說我知道你很多事情。但是他會在跟個案對話的過程中,慢慢讓他感覺到「這個諮商師知道我的事情」。諮商師是在與個案會談的過程當中,讓個案知道諮商師瞭解他。而不是我們(諮商師)直接去告訴他(個案),我們(諮商師)知道你(個案)的事情,所以你(個案)要不要跟我(諮商師)講實話。
Y老師:我覺得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很難做到。
陳醫師:你不能只會像刑警問犯人問題那樣,這是你成為一個諮商師要有的心理準備。你的目標是要他能夠愈來愈好嘛!所以他要愈來愈好的過程,你要付出什麼代價?可能就是「犧牲」你自己啊!譬如說你要當他的受氣包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你要去學的專業的一部分嘛!你要成為個案的出氣筒,可是你又必須可以把這個情緒自己化解掉,你才能稱職地當他的出氣筒。這也是你要學的專業!所以,你必須要讓自己的心先能夠定下來,不會被他影響10。除了讓自己不被他的情緒影響而變得不耐煩,你也要小心不要被他的痛苦的經歷或哀傷的情緒影響,而被拖進那個「漩渦」。這也是我之前一直在講的,怎麼讓自己的心保持能夠「定」,能夠「不為所動」,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變化而影響,你才有辦法走得下去啊!要不然你自己到最後,不是變得很生氣,就是你接案接到最後自己得憂鬱症,結果一樣都是做不下去。
C老師:這個個案每次都把撲克牌朝我們臉上就這樣甩,球就是往你身上這樣砸,然後我只能一直去切那個「安全」和「界線」。
陳醫師:你們不是有上過遊戲治療的課?
C老師:我們就說你可以丟牆壁啊!
陳醫師:No!不是這樣,你應該把你去上遊戲治療學到的技巧拿來應用。既然他已經把牌或球丟到你身上,那你應該就開始跟他「玩」!也就是說,你不要讓這個事件演變成一個他會被責備的一個機會,這會破壞關係。但是,你又不能放任他去做這樣一個不禮貌的行為,所以你要思考怎麼樣把這一個事件用你所學到的技巧去轉變成一個可以教他的機會。像你提到的這個狀況,就必須要在遊戲當中去處理。譬如說他丟你,你就說:「ㄡ!被你丟得痛死了!」你接著就倒下去,說:「糟糕了,我受重傷起不來了!」你就躺在那裡唉唉叫,不要理他,看他會不會有所反應(譬如說來安慰你、來關心你之類的)。如果他來跟你講:「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如果他來表示說我知道我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有那樣的一種意圖的時候,你才說:「喔,那你要扶我起來啊!怎麼樣、怎麼樣…」。你可以利用那個機會跟他玩,教他做出適當的回應嘛!因為如果你去指責他你怎麼可以這樣子的話,就會破壞關係,會談流程就會因此中斷;而如果你採用冷處理不去理他的作法,他會覺得你好像經得起很多的挫折(哄堂大笑~),會一直重複出現這個行為,結果還是一樣對他沒有幫助。你應該是要把它轉化成一個機會,可以利用玩的方式來處理他這個不當的行為。你們去學了遊戲治療之後,就要開始練習運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狀況。而不是死板板的告訴他:我們現在開始玩遊戲,而其他時候就跟玩遊戲不相干。你學到的技巧要運用在互動中才會對他有幫助。當然,你要怎麼跟他玩遊戲,你自己可以去想。但是,介入處理的一個目標就是你要讓他瞭解到這樣子的作為不恰當,或者至少要做出跟對方「道歉」或以遊戲的方式表示出「我要做彌補」的意思。他如果願意在遊戲中來幫你療傷,表示他知道他理虧,知道他害你受傷了,他才會去幫你療傷嘛!(當然,這都是在遊戲的意象層次來說的。)你要讓他做出一個相對來說好的、善的行為,之後你可以再把你的遊戲劇本做下一步的改變!那個劇本是你在掌握的,你要怎麼演那個劇本,你自己隨時可以改變啊!但整個的目標就是你可以教導他:你會有情緒、你可能也會去冒犯到別人,或許這一些都不是你可以完全自控,但是你應該可以道歉、你可以去彌補。所以他所要學習的,就是要去做這樣的事情!而不是重複的告訴他你不能再出現這樣的行為,這是不會有用的。一個有情緒困擾的孩子,他不斷出現去冒犯、傷害別人的行為,那個是可以被理解的;可是你要教導他,引導他學著去做「彌補」,去做「道歉」、「修補」及「補償」這樣的事情。這種事情做多了,他的惡劣情緒就會逐漸減少。如果你沒有去教他怎麼向他人道歉的話,他還是只會不斷的像他人發洩情緒。而如果你是用高壓的方式去告誡他不可以這樣,他頂多就是害怕嘛!因為害怕而不敢做,但這樣的處置對他原來就一直存在的那些惡劣情緒,完全沒有機會修正它。他只是暫時因為你太強了,他怕自己會被你怎麼樣,他就先按兵不動不攻擊嘛!可是他原來那些情緒還是在啊!他會找到別的出口再去發洩,這就不是一個諮商師該做的事情了。(待續)



註解

  1. 剛開始學習作輔導或諮商治療的新手,都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無法在與個案會談的過程中,去注意自己的狀態。剛踏入助人工作這個領域的人,似乎都是窮於應付個案的話語、個案的情緒表達,以及不停的在思索著要如何將自己所學到的理論架構套用在個案身上去回應對方。當個案滔滔不絕的說話時,會談的人就是忙著應付這一些聽到的訊息;但是當個案相對沉默的時候,會談的人反而又陷入另外一種狀況──不知所措。不管是哪一種況狀,會談的人都不知道或沒有餘力去看自己在整個會談過程的表現,也不可能隨時覺察是否有不恰當的表達或反應,當然更不可能作到隨時修正了。因此往往在跟個案接觸的過程中,會不斷的與個案拉鋸而覺得累人甚至感受到挫折。當這種不良的互動持續存在而沒有改變時,不只是會談者自己容易變得毛躁,連帶的個案也會被影響而開始不穩定,甚至會因此而不斷的將情緒丟出來,反過來又影響到會談者而形成惡性循環。

  2. 受過專業訓練的實習諮商師,面對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這樣的行為時,也這麼快就舉白旗投降,可見諮商會談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經常會看到的狀況,而我自己在醫院督導諮商所的實習學生的經驗,也是類似的。只是在我的認知中,一個孩子只要不是沉默不發一語的話,都有在釋出訊息,都是可以被解讀的。就如同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只要你說話,我就可以瞭解你。」說出這一句話的作者為何會如此說,我是可以理解與體會的,因為我個人的經驗也是如此。只要一個人有言語表達,就一定有可以解讀的訊息,只是解讀的人必須要有經驗,知道要如何解讀才能比較接近實際的狀況。而這個孩子的跑出去,甚至將老師鎖在門外,乃至去拿她的一樣東西,這一些種種的作為,是不是肢體所表現出來的「語言」呢?這當然是無可置疑的!既然也是語言的一種,其意涵也就可以被解讀了。只是,多數時候,解讀不發生在當下,而是發生在持續與個案接觸的歷程中。但是如果遇到這種狀況就感到挫折,覺得被掌控,甚至覺得受到挑釁的話,訊息的解讀就會成為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了。

  3. 一個人說出來的話或者做出來的行為,到底要如何來認定,其背後的真正意思是什麼,這可是自古以來人類一直企圖解開的秘密。由於想法念頭是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到的,因此外顯行為背後的動機,通常需要去推論去猜測。而所謂的專業優良的心理人員,其實就是能夠猜得很接近的人。報告中這個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到底該如何來解讀?與之會談的Y老師,是尚未正式進入學校工作的實習學生,她認為個案是在處理自己所曾經承受過的創傷經驗,也就是之前媽媽自殺所帶給他的衝擊;而在學校從事輔導工作多年的C老師,則認為孩子是藉由這個過程企圖與Y老師建立關係,是還處在探測階段的行為。兩位老師的說法,哪一位說得較接近個案的內心狀態?或許有人會認為,兩位老師所說的狀況可能同時都存在。但即便如此,也應該會有孰輕孰重、哪個多哪個少的差別吧。事實上,從Y老師所提供的資料很難去推論孩子為何做那些事情,因為需要有當時情境中的種種蛛絲馬跡來輔助,才能較正確的猜測。也就是說,Y老師的文字敘述,是沒有辦法將當時追逐鎖門事件的context呈現出來的,因此在討論中的各種意見,基本上都只會是事後諸葛,各自猜測罷了。但是如果跳脫這一點而去看兩位老師為何會有不一樣的解讀時,恐怕就不是教學經驗的多寡可以輕易解釋的。因為從心理學或心識運作的觀點來說,人都會有遇到客體時的心理投射現象,也就是在遇到某些境界時,自己的心念種子會被感應而流注出來,這是唯識學所說的「根塵相觸生識」的道理。因此兩位老師所說出來的內容,比較適當的解讀是︰她們所反映出來的,其實是自己的內心狀態,而並非這個孩子真實的內在動力。這個現象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或許會比較清楚。宋朝大文學家蘇軾與佛印禪師曾有過這麼一個互動︰蘇軾問佛印自己看起來像什麼?佛印說蘇軾看起來像佛;而反過來,蘇軾則說佛印看起來像一坨大便。蘇軾自以為佔了上風,因此回家後洋洋自得的向蘇小妹說了整個經過,結果蘇軾反而被蘇小妹看了笑話酸了回來。蘇小妹說蘇軾就是內心充滿污穢,因此看佛印才會覺得他像一坨大便;而佛印則是內心清淨,因此看眾生都是佛。被蘇小妹這麼一提點,蘇軾羞愧得無地自容,才知道自己的修為與佛印禪師之間真是天差地別!

  4. 如果只是具有瞭解,而沒有更積極作為的時候,個案自己會不會逐漸進步呢?我個人的相信是,會!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心理治療的派別中,就有這樣的學派,而且也確實看得到個案的進步,那就是包括沙遊治療在內的表達性治療學派。古典的沙遊治療就是以個案為中心、不主動介入、不作為(Doing nothing)的治療派別,因此就會與一直說很多話、作許多介入的會談性治療,有很大的差別。但是,不主動積極作為,為何能產生療效呢?表達性的治療模式,基本上都會強調與個案之間非意識層面的心靈互動,也有學者是用「感應」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現象。這種治療學派是建立在與個案的心靈溝通這一個基礎上,因此這一學派的治療師們通常會學習去感受與解讀意象(或象徵),企圖從個案的繪畫作品、沙箱排列的內容中,去感受與解讀個案的內心世界。談到意象/象徵的解讀,其實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為這個過程牽涉到感應的問題,也就是心電感應的現象。當沙遊治療師默默的陪在孩子身旁,看著他拿起種種的小物件擺放進沙箱內的過程中,治療師並不是在一旁發呆、無所事事的。她必須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個案所排列圖案的意象,而且還要能將對這種意象的感受形成具體的概念。雖然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不會將自己的感受或形成的想法告訴個案,但一旦這個意象在內心形成之後,就會藉由「感應」的方式讓個案接收到,也會因此而產生影響個案的無形力量。當然這一些都是在潛意識層面很自然而直覺地進行著,並不是看個案一個動作就去思索那代表甚麽意涵。如果是這樣,那就只是思惟推論,而不是心靈感受了。因此這一種治療模式,其實也可以說是以「生命」來作治療的派別。

  5. Y老師提到可以體會到孩子會孤單,但是在討論過程談到這一點的時候,卻出現了輕鬆的表情,會讓人覺得這種感受只是在理智層面,而並不是內心深處被觸動,因此才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但Y老師在談到這裡的時候,其實自己是沒有覺察到這一點的。因此我直覺的論斷,Y老師在與這個孩子互動的過程當中,是無法對孩子這部分的經歷傳達出同理的。因此理智上知道他的孤單,也可能說出了一些安慰或自以為是同理的話語,但因為只是有口無心,因此聽在對方耳裡也就如同隔靴搔癢般,不痛不癢了。這也是初學諮商治療的人最容易陷入的迷惑,因為自己常常覺察不到。因此才利用這機會來提醒Y老師。

  6. 當一個人感覺到被瞭解時,通常都會不由自主的回應出真心話,這就是心靈感應的最好例子。但是「我發現你好像自己一個人都很努力,可是有時候有很多挫折」這句話是可以模仿的,如果會談者是出於模仿而說出這樣的話語,那麼當孩子回覆他「唉~這就是問題的所在」時,會談者恐怕是會接不下去,無法將這個話題展開深入的。因此同理的展現並不在於說了什麼樣的話,而應該是在於與個案之間的關係,有沒有在話語的互動過程中更加深入,以及個案對輔導者或諮商治療師是否更加信任這一些現象上來觀察。

  7. 前面Y 老師還在抱怨都挖不到他的資料,但其實只要說對話,資料自己就會流露出來,不需要費勁去挖。

  8. Y老師是害怕這個學生的情緒,還是害怕自己的類似情緒會被這個學生的經驗引發出來呢?這是一個可以繼續探討的問題,但繼續探討就涉及個人的隱私,就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了。

  9. 輔導老師或諮商治療師受個案的氣,我覺得不應該以「委屈」來看待,而其實應該說這是一種「涵容」的表現,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甚至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理智上,Y老師知道個案在班上受到很多同儕的取笑,也知道他一定會有情緒,甚至會將輔導老師當做出氣筒。Y老師會覺得個案的遭遇值得可憐,似乎應該比較可以理解與體諒個案來會談時所作出來的反應。但實際上,她仍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仍然會退回到一般人面對一個愛生氣的人的反應,因此才會感到害怕。而從輔導諮商實務上來看,一個氣呼呼的孩子,如果不先讓他消消氣,他也說不出什麼話來。而且在涵容個案的惡劣情緒的同時,會談者其實是可以利用這種機會來教導個案去面對自己的情緒,乃至去處理自己的情緒。當然這需要時間來完成,不是短時間內就做得到。但如果會談者具有這樣的認知,而且也能做到知行合一的話,就不至於會覺得委屈了。

  10. 好的諮商師該具備哪些條件,在諮商所唸書的三年之中,可能會聽教授們說到,但應該不會特別被強調,因為要學習的理論派別與技巧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很多實務的能力是需要在臨床工作中去累積經驗來獲得。我個人始終相信,在涉及到心理層面改變的助人工作這一個範疇中,助人者(譬如說精神科醫師、心理師、諮商師、輔導老師、社工等)本身的特質與看待對方的態度,會遠比她所學習到的諮商治療技巧更為重要。在這一些特質中,例如「同理」、「涵容」與「無條件的正向關注」等,都是學院派的專業所耳熟能詳的。這一些已經快被說到爛的口號,諮商治療師是否能確實實踐,那是助人者自己常常要去檢視的。但是在這一些能力之外,我認為「制心一處」的「定」的能力,其實是更為關鍵的能力。也就是說,一位訓練有素的諮商治療師,他的專業能力或技巧之所以能順利展現、揮灑自如,在面對與處理個案所拋出來種種情緒的過程中,可以「不受引誘、不為所動」的能力是相當關鍵的。這個部分在傳統的訓練課程中應該是沒有,或者不曾被注意到的。一直到近幾年來,Mindfulness的觀念與技巧被引進台灣之後,心理學界才開始重視這個部分。只是以Mindfulness為基礎的方法,不管是MBSR或MBCT,其實都無法培養出我所認知的「定力」,而應該只是能讓紛亂的心平靜下來的能力。因為Mindfulness根本上既不是「正念」,也不是「內觀」,只是因為一般人不瞭解才會有這種誤解。也因此Mindfulnes所訓練出來的能力,應該只能用來面對過去曾經經歷過的情緒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讓個人在回憶起過去不愉快或傷痛經驗的當下,可以比較心平氣和的去看待自己的情緒,甚至約束自己的情緒。但是諮商治療師與個案會談的狀況就不是這樣子了,因為在會談的過程中,當碰觸到某些話題而引發了個案的強烈情緒,使得諮商治療師遭遇到個案的情緒衝擊時,個案被引發出來的情緒並不會分段出現,更不可能會停格等待諮商治療師作好準備。通常都會是如波濤巨浪般,排山倒海而來。在這種狀況下,只是能讓心靜下來的能力,顯然是無法抵擋一波一波的情緒衝擊,也就無法保護諮商治療師不受到影響了。

    回97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日常生活心識學——一位學佛人的生活隨筆(三十六)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