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


期以這份電子報:
  為專業同好印心證境;
  為志學後生燈引前路;
  為困頓心靈尋啟棲處。


本期目錄

活動

本會最新課程簡介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這早已琅琅上口的人名與詞彙,我們真正瞭解多少?

儘管精神分析近十年在臺灣風起雲湧,各種炫麗的流派推陳出新,但終究還是以佛洛伊德為基礎。2009年,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盛情邀請學貫精神分析、哲學、與文學領域的臺大外文系沈志中老師開課,回到傳統的課堂裡,帶領有意瞭解精神分析的助人工作者和其他有興趣的人,一起細細閱讀佛洛伊德的原典,豎耳聆聽以佛洛伊德文本為基礎的精神分析,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訊息。

兒童諮商工作新策略:生態取向駐校諮商模式工作坊

相信處理過兒童問題的人都同意,在家庭與學校兩大環境是否適應良好,往往是兒童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關鍵。對社區的兒童心理衛生工作者而言,與學校的合作、溝通,也是另一種挑戰,其難度不下於和兒童本身或其家庭工作所遭遇的困難。隨著助人專業的分工以及學童問題的複雜度日增,學校引進校外心理健康專業人力來共同協助學童的心理適應問題,已是未來社區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大特色。

任教於臺師大心輔系的王麗斐老師,投入國小輔導以及臺北市諮商心理師駐校的實務與研究評估工作多年,由實務與研究中逐漸發展出適合本土的「生態取向駐校諮商」工作模式。本工作坊將邀請王麗斐老師帶領,透過理論與實務的說明,讓參與者瞭解,身為社區的兒童心理健康工作者,如何和家長、學校輔導人員與行政系統工作,如何有效運用學校資源、如何與學校輔導人員合作的成功策略、以及合作過程的相關挑戰議題進行實務探討。

第三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植物‧心靈與療癒

觀看植物的生長,我們見識到自然神奇與療癒的力量。植物的生命循環啟示我們生命更新的希望,以及重新開始的機會。當我們學會照顧植物時,內心會產生難以解釋、不可思議的力量。栽種植物的過程,讓我們學會如何關愛和照顧自己。不但和生命重新連結,更可以利用植物生命的啟示,來協助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寬容的社會。園藝治療就是利用植物的力量,傳遞生命的意義給需要的各種族群——老人、兒童、青少年、失智者、肢障者等等,啟動他們生命更大的能量。

歡迎您一起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千萬別錯過這場難得的國際研討會!

家庭系統取向——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訓練工作坊

青少年許多困擾的心理與行為都鑲嵌在家人互動模式中,「問題本身」也許反映出家庭潛在問題,有時卻也維持了家庭的平衡。在學校服務的專業人員,經常面臨無法與青少年家庭工作的困境,因此學習帶著家庭系統觀從事個別工作,將親子、家庭也納入心理諮商的範疇,可以補足青少年個別工作的限制。

黃心怡老師從事青少年心理諮商工作多年,與青少年及其家庭累積了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在這兩天的課程中,將從青少年問題類型、家庭系統理論切入,學習如何帶著青少年的家庭系統進行個別諮商,難得的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工作坊,不容錯過!

嬰兒觀察工作坊(臺中場)

精神分析始祖如弗洛伊德、榮格、卡爾亞伯拉罕、克萊恩等皆由觀察自己的小孩驗證精神分析對於嬰兒心智世界之推論。Esther Bick於1948年率先在倫敦的Tavistock診所以「嬰兒觀察」做為兒童心理治療師的訓練課程之一。1960年倫敦精神分析學院(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跟進,「嬰兒觀察」成為精神分析師的基本訓練之一。隨後陸續跟進的國家包括: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挪威、德國、南美洲的幾個國家、澳洲、加拿大、美國、香港與日本。

嬰兒觀察可幫助臨床工作者學習嬰兒早期的情緒發展及其內在世界的形成歷程,並瞭解嬰兒行為與其溝通模式的潛意識意義,藉此同理嬰兒早期內化進去的客體關係模式。在臨床上可幫助治療師瞭解案主的非語言行為、增進辨識各種不同情緒的敏銳度,有助於處理案主的嬰兒式移情。心理治療師在觀察嬰兒與家人互動過程中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挫折、衝突、敵意、不確定感、無助及個人的限度與困境等,可幫助治療師培養涵容力,並藉此培養思考的心智空間。後者為心理治療師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之課題。

本研習會以Tavistock所錄製的嬰兒觀察教學錄影帶為教材,帶領參與者體驗嬰兒的情緒生活,母嬰之間的溝通,並藉此澄清精神分析理論中的投射-認同與涵容。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2009年課程預定表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地點
2/19-5/21
9/24-12/24
精神分析講座——重返佛洛伊德原典 沈志中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5樓501教室
4/18 兒童諮商工作新策略:生態取向駐校諮商模式工作坊 王麗斐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209教室
4/23 第三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植物‧心靈與療癒   臺北中正紀念堂演講廳
5/16
5/23
家庭系統取向——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訓練工作坊 黃心怡 政大公企暨公教中心C-305教室
5/30 嬰兒觀察工作坊(臺中場) 林玉華
陳登義
臺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
8/22-8/23 SFBT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初階工作坊 許維素 未定
9/19-9/20 SFBT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進階工作坊 許維素 未定

沈志中老師精神分析講座的課程進度稍有落後,但不超過一堂課。關於上課進度,請詢問其他報名上課的學員。

國際研討會

日期 主題 附註
7/17-7/18 國際心理治療研究學會臺灣分會成立暨第一屆地區性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題:「把心理治療研究變有趣:建構研究與實務的平臺。」目前徵稿中。
9/18-9/20 2009第二屆中國精神分析大會 於中國上海舉辦,大會主題為「現代化進程中的精神分析」。
12/9-12/13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 2009 Conference 於Anaheim,California舉辦,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有意參加者可參考由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提供的報名資訊及相關優惠。

友會專業課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4-11/11 精神分析臺北2009(臨床文本)講座 周仁宇等
3/4-12/23 精神分析臺北2009(佛洛伊德)講座 楊明敏等

臺灣沙遊治療學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5/16-5/17 樹之禮讚——樹的象徵與應用工作坊 Shirley Ma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2-6/15 性議題督導班 呂嘉惠
3/4-12/16 家族治療訓練督導班 李維榕
3/21-3/22
10/24-10/25
2010/3/20-3/21
系統取向治療訓練課程 吳麗娟等
4/15起 心理治療高階督導班 王浩威等
4/25-8/1
10/3-2010/1/23
藝術治療督導班 陸雅青
5/2-5/3
10/10-10/11
家族治療訓練工作坊 李維榕
7/11-7/12 家庭故事的解構——家族治療敘事療癒工作坊 周志建

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3/14
4/18
5/16
「搶救清水溝計劃之二」——家族治療知識講堂(中區) 王行
3/14(北區)
4/19(中區)
伴侶間親密關係的自我探索工作坊 蘇倫慧
6/20-6/21 「搶救清水溝計劃之三」——「人在家,家在史」工作坊(中區) 王行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4/18-6/20 培訓參與DDP的主要照顧者暨兒童親職團體 黃素娟
4/19
5/2-5/3
TA治療專業訓練 施如珍
6/20-6/21 家庭系統取向個別諮商 鄭玉英
7/18-7/26 培訓參與DDP的主要照顧者暨兒童親職團體 黃素娟
7/18-7/26 依附關係重建治療專業訓練 黃素娟
張碧琴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4/12-4/19 家族治療系列——系統取向之核心精神 趙文滔
4/18-4/19 焦點解決學派在青少年諮商上的應用 史莊敬
4/25-4/26 聽見心在歌唱——敘事治療初階工作坊 林祺堂
4/25-4/26 完形取向諮商之應用(第一階段) 曹中瑋
5/9-5/10 合作取向治療工作坊 程婉若
5/9-5/10 失落陪伴體驗工作坊 蘇絢慧
5/16-5/17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EBT)在諮商上的應用——初階 武自珍
5/23-5/24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二階段——進階訓練 張德聰
5/23-5/24 完形取向諮商之應用(第二階段) 曹中瑋
6/13-6/14 ♀伴侶治療工作坊♂ 程婉若
6/27-6/28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三階段——實務技術與諮商個案演練 洪莉竹
7/18-7/19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EBT)在諮商上的應用——進階 武自珍
9/1 2009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第四階段——實務督導 許維素等
11/7-11/8 家族治療系列——婚姻諮商入門:理論與實務的整合 趙文滔

財團法人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

日期 主題 與會人士
7/3-7/5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一) 王鳳蕾等
10/10-10/13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二)——應用於個人、伴侶及家族治療 John Banmen
11/27-11/29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二) 沈明瑩等
2010/4/15-4/18 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應用於個人諮商(三) John Banmen等

呂旭立基金會另有提供自我探索、壓力抒解、及創意開發等課程。請參閱:呂旭立基金會2009年課程總表

回目錄

學會事務

學會課程

學會秘書處已經開始規劃今年的學會課程。若您有何建議,或對今年的課程有任何期待,學會秘書處歡迎各位同好提供建言。感謝您!

回目錄

專欄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七)

第八識除了是一個超級大的資料庫系統之外,還具有無量無邊的功能。依唯識的觀點來說,宇宙間所有的事物及所有的現象,都是第八識直接或間接所出生,這也是佛教經論上所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1。第八識除了收藏心識活動的紀錄——「種子」之外,還有哪些功能呢?以《成唯識論》卷3所提到的執持諸色根2的功能來說吧,人類的精子與卵子結合成為受精卵後,為甚麼可以發育成為胚胎甚至是成長為小嬰兒呢?醫學的解釋是因為受精卵內的細胞含有23對的染色體,因為染色體的緣故,才使得受精卵可以逐漸的依著基因的藍圖而發育成為小嬰兒,甚至長成為一個成人。但是從實際現象的觀察來說,這種解釋觀點是有矛盾的。例如同卵雙胞胎,他們身上的染色體是由同一組染色體複製分裂後所得到,因此,從生物學的基礎上來說,其基因組成是完全一樣的。因此依於同樣的基因藍圖所建構出來的身高體重等特質,應該是要一樣的;依於同樣的藍圖所建構出來的體質及健康狀況,也應該要一樣才對。可是經驗上,一般人對同卵雙胞胎的印象也只會認為兩個人長得很像,但不會認為兩個人除了長相之外的其他特質,也會像工廠生產線所製造出來的產品一般,是完全一樣沒有差別的。因為同卵雙胞胎即便可以長得很相像,可是身高、體重、智力、個性,甚至是體質好壞、健康程度或未來的命運等,幾乎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而大部分的同卵雙胞胎,幾乎都是在同樣的環境中照顧、接受教育,甚至長大後也在相同的工作環境就業。因此,能夠影響其產生差異的外在因素可以說是很小的。甚至在外國有兩個頭同一個軀體的雙胞胎連體姐妹,從小就無時無刻都相處在一起,可是兩個人的個性及嗜好卻截然不同3。從這一些現象來看基因在一個人的生理、心理等特質的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不會像醫學所認定的那般,佔有決定性的地位。在決定一個胎兒未來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特質如何,甚至是人生歷程會如何進展,染色體基因恐怕只會是其中一個因素4,第八識中所執持的累劫以來的業種,才是真正重要的關鍵因素5

從唯識的觀點來說,受精卵之所以能繼續發育成長,而不會早夭流產,甚至可以長出各各不同的樣貌,其根本原因是有第八識入胎的緣故。如果第八識沒有入胎,或者入胎後沒有繼續執持那個胚胎或胎兒,那麼這個受精卵、胚胎或胎兒就不能繼續發育成長,就不會懷孕或者懷孕後也會流產。在《長阿含經》卷10,大緣方便經第九中,釋迦牟尼佛與其弟子阿難有這麼一段對話:

「阿難!緣識有名色6,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

經文內容翻成白話的大略意思是,因為有第八識的緣故,才會有有情眾生的色身存在及精神心理的活動。如果第八識沒有入母胎,就不會有胎兒的名色出生或生長的現象;如果第八識入了胎之後,因為業報的關係而沒有顯發其作用執持根身(受精卵)的話,也不會有胎兒的名色出生或生長的現象;如果第八識在胎兒生長過程中離開了胎兒,那胎兒就會敗壞,也不會有胎兒的名色繼續發育成長的現象。最後總結,如果沒有第八識,就不會有我們的身體與精神心理這些現象存在了。這一段佛經經文中所談到的識,就是指第八識(入胎識)。而第八識入胎的現象,也不是目前的醫學或科學所能研究探討的,只能等未來的醫學或科學來證實其真實性了。

第八識除了在受精卵階段執持根身之外,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也都是一直在執持根身的。例如平常可能不小心跌倒受傷,身上出現了傷口。也許幸運只是皮膚擦傷而已,但或許是不幸造成皮開肉綻,甚至是傷口一大片。又可能是小傷因為疏於照顧而讓傷口發炎化膿,皮肉爛壞一片。當這一些情況出現時,我們的身體到底是如何修復創傷的呢?目前的醫學知識或生理學知識可以告訴我們,傷口修復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什麼變化,皮膚、肌肉細胞又是如何逐漸一層一層的生長密合,而使得傷口完全被覆蓋住,逐漸恢復原狀。傷口修復這件事情並不需要我們去費心,看起來也似乎並不複雜,但這中間卻是有一些現象值得去深入探究的。事實上,在傷口癒合的過程當中,我們都不曾想過要讓自己的傷口如何復原,多快復原,甚至是復原到什麼程度。事實上我們也不會如此做,因為知道即使天天無時無刻的想著這幾件事情,你的傷口也不會癒合得更快更好。身體有自己癒合傷口的步調7,不是我們的心思念頭可以掌控決定的。可是,絕大多數的傷口就是癒合得剛剛好,大小、深淺甚至是膚色,都與受傷前幾無差別;癒合之後就停止再生長,不會多一分,也不少一分。這個過程對我們而言是再自然不過了,但這其實也是因為有第八識執持根身的緣故,才能讓傷口的修復如此完美。

目前的醫藥發展,逐漸將人的生理/身體解構,依其進展速度來看,未來可能製造出可以替代人類身上任何非關鍵部位的人工組織或器官。在科學家的眼中,人類越來越像一具由零件、模組及動能所組合而成的生化機器人。這一具由精密的零組件及超高性能硬體配備所組合而成的超級生化電腦人,需不需要有軟體來驅動它做精密的工作呢?如果從目前的人工智慧及電腦科技的觀念來理解的話,應該是需要一套相當完美的作業系統及無數功能複雜的套裝軟體吧?!否則怎麼能完成這麼多巧奪天工的事情呢?但很顯然的,這超級生化電腦人身上的超完美作業系統及各種套裝軟體,是與生俱有的8,當然也不可能是這一些精密的硬體所運作出來的(有誰看過不需要安裝作業系統及應用軟體,就能執行Windows及Office的超級電腦嗎?)。因此,世俗有所謂的人是有靈魂的、人是有靈性的說法,雖然一般人對這一現象的理解未必如實,但這一些觀念的存在及被大眾接受,也可以說明精神與物質的二元性,也都可以佐證靈魂或靈性絕對不是由大腦神經細胞所組合而成的神經系統所產生。人類或所有有情身上的這一套完美的作業系統及套裝軟體,就是唯識所說的八識心王,而其根本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指涉的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

談過了第八識入胎的現象,接下來也順便談一些佛教與精神分析有關的事情。弗洛伊德認為小孩在發展過程中,會在某一個時期出現與父母雙方在性關係方面的競合,並稱這種現象為「oedipus complex」(伊底帕斯情結)。他認為,小孩子在三到五歲的階段,會發展出對不同性別的父母的性慾幻想,以及對相同性別的父母的謀殺敵意。弗洛伊德將這個驚世駭俗的觀點提出來之後,在當時保守的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他個人也因此而招惹了不少的批評,但弗洛伊德仍然將伊底帕斯情結視為neurosis及其他心理疾病的核心現象。他曾在書中提到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的遭遇時寫道:

His destiny moves us only because it might have been ours — because the oracle laid the same curse upon us before our birth as upon him. It is the fate of all of us, perhaps, to direct our first sexual impulse towards our mother and our first hatred and our first murderous wish against our father. Our dreams convince us that this is so.9

暫且先不管弗洛伊德的觀點是否具有實證性,但由其文章內容可以看出,他認為戀母弒父的這種現象是一種人類的宿命,是早在一個人出娘胎前就已經命中註定而不可避免的。一直以來,伊底帕斯情結都只能在夢中的意象、治療情境內的敘說或者藝術創作的層面上去討論,但事實上,早在弗洛伊德出生前的兩千多年,釋迦牟尼佛就已經談過這一個現象了。

在佛教經典《大寶積經》卷55中,釋迦佛為其弟子阿難解說有情眾生入胎的現象時提到:

如是中陰10欲受胎時,先起二種顛倒之心。云何為二?所謂父母和合之時,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瞋,父流胤時謂是己有;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瞋,母流胤時亦謂己有;若不起此瞋愛心者,則不受胎。11

《大寶積經》經文所描述的,只是一個大概的情況,而在根本論典《瑜伽師地論》中,則有較清楚的入胎過程的解說。《瑜伽師地論》卷一:

彼即於中有處,自見與己同類有情為嬉戲等,於所生處起希趣欲。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謂見父母為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己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是應知。12

經文的大意是:當有情死後,會成為中陰形態而等待去投胎。中陰的入胎必須是遇到與己有因緣13的父母時,才有入胎的機會。因此,當與這一個中陰有因緣的男女(即其下一世的父母)在交合發生性行為時,這一個中陰就會感應而來到這一對男女旁邊等待入胎的時機。當然,此時的中陰並不知道這一對男女,是其未來的父母親,他只是看到一對在交合行淫的男女。由於被當時的景象牽繫而產生淫欲的緣故,這一個中陰就會起顛倒想,看見自己與之交合行淫,因為看到是自己在與之交合而生起了貪愛的心行。如果這一個中陰的業報是要成為一個男生的話,就會對其下一世的母親起了貪愛,同時會對其下一世的父親起瞋心並希望父親遠離,當這想法一出現時,便只看見女方,於是便往前趨近,當愈來愈接近後漸漸的就只看見男女生殖根門而被拘繫,這個中陰就會入母胎並且成長為男嬰;相反地,如果這一中陰的業報是要成為一個女生的話,就會對其下一世的父親起貪愛而對其下一世的母親起瞋心,會同上述的過程一樣,那麼中陰入母胎出生後就會成為女嬰。在這裡所描述的,就是一個人或一個有情眾生,如何在其死亡之後,又重新入胎受生為人的道理。

弗洛伊德在其書中提到,這種與其父親或母親交合的性慾衝動或謀殺的恨意,也許在一個人出生前就已經像伊底帕斯王被命運所詛咒一樣,是早就已註定存在;而從佛教經典的敘述來看,任何一個小孩的這種心思,確實在其出生前就已經存在了。因為他們在出生前的中陰階段,其實就已經對其父母異性之一方起過淫念,也自認為與之交合;而且對父母與己同性的另外一方,也在中陰階段就起過瞋恨的念頭。中陰階段的這種淫念及瞋心,當然也是會被記錄起來成為第八識內的業種而一直被執持下來。因此在其出生之後,在其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適當的環境刺激,導致引發該欲貪或瞋恨的種子起現行,而莫名的出現這一些衝動時,就成為弗洛伊德所談論的「伊底帕斯情結」現象了。當然這一些種子起現行時,當事者本身未必能了知自己那種潛在著的思惟或念頭;即便能了知感覺,也會因為想法太荒誕而被自己壓制下來。十九世紀的弗洛伊德從西方心理學的觀點所觀察到的現象,依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經典對生命現象運作的解說範圍之內,這一點著實令人驚訝,也不得不令人再一次的讚歎釋迦佛智慧之深廣。弗洛伊德在其生前,若有機會接觸佛教經論而知道這一點的話,應該也會有吾道不孤的慨嘆,而不至於在其一生當中都感到孤獨寂寞了吧!

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的關係,除了表現在嬰兒與父母之間外,還有個人與其家庭、家族成員之間,以及個人與周遭環境中的他者之間的關係上。弗洛伊德於1921年所發表的論文〈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14中有這麼一段敘述:

The evidence of psychoanalysis shows that almost every intimate emotional relation between two people which lasts for some time — marriage, friendship,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 contains a sediment of feelings of aversion and hostility, which only escapes perception as a result of repression.15

為什麼有親密關係的雙方之間,會有嫌惡及敵意的潛藏情感存在?以唯識的觀點而言,這種現象其實就像前文所談論的小孩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一樣,也與雙方之間在過去世所結下的善惡因緣有關。有善惡因緣的兩造,不單單會在未來世成為親子,也會成為夫妻、兄弟姊妹、親戚,甚至包括朋友同事、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的店家老闆或同行搭車的陌生人等。雙方會形成何種親疏的關係,就看過去世所結下的因緣之善惡多寡而定。在人的關係上,幾乎是沒有純善或純惡的因緣存在的,因此當雙方因為過去世的因緣而成就這一世較親近的親屬、朋友關係之後,在每天相處接觸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事件足以引發過去世所結過的不善因緣的業種。當這一些業種也像「伊底帕斯」現象一般,藉由第七識末那的攀緣執取而現行時,當事者同樣是無法理解、也會莫名其妙的。意識心覺察到這種無以名狀、矛盾衝突的情感時,自然會選擇將其忽略、刻意迴避或遺忘,於是就形成了弗洛伊德在其文章中所談論的壓抑現象了。弗洛伊德說藉由精神分析才得以瞭解這一現象,意思是說,現代心理學需要借助漫長的治療歷程來讓一個人瞭解這一些現象,但是藉由唯識對生命實相的理解,藉由佛教經典對生命現象的敘述,這種矛盾與衝突的情感,就不至於那麼令人難以理解而感到困惑了。

同樣的,再來看令現代人相當困擾的一件事情——「外遇」,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身處在現代這個開放的社會,男女之間的來往是相當頻繁的。每一位男女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多位令自己心儀的異性。只是目前的法律對婚姻制度的規定是一夫一妻制,因此每個人都只能選擇一位伴侶成為其法律上的配偶。於是,因為種種的因素,婚外情就成了身處在慾望城市中的男女,滿足自己情慾生活的一種選擇了。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照理說這一輩子能成為夫妻,應該是在過去世曾結過極深的因緣,才可能結成夫妻。只是從唯識的角度來看,這結婚的雙方卻未必是因為過去世所結下的良善因緣,才在這一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反而有相當多的親密關係之所以形成,其實是與過去世的惡因緣有關16;而在過去世與這個人結過善因緣的,反倒成了他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到的朋友、同事了(可能是同性,也會是異性)。但即便男女雙方是因為過去世結過善緣而得以在這一世成為夫妻,他們之間在過去世也必然曾結過大小不等的惡因緣(所以,在現實生活上幾乎看不到一對能全然契合,而完全不會有摩擦、衝突或吵架的夫妻;而這一世的吵吵鬧鬧或打打殺殺,則又成就了未來世的惡因緣)。因此當配偶雙方的親密感逐漸因為習以為常而變得平淡,以及每天相處所出現的摩擦衝突增加之後,過去世所結下之惡因緣的業種,就有機會遇緣現行,導致彼此之間嫌惡、憎恨的感覺增加,煩惱痛苦就會逐漸產生而出現厭離對方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因為平時的工作經常接觸某位異性,或某一種機緣需要較長期且頻繁的與某位異性朋友相處時,男女雙方過去世所結過的善因緣就有機會現行,而讓雙方對彼此出現一種莫名的好感。然而,導致雙方好感出現的過去世之善因緣,卻未必是男女情愛關係(可能雙方在過去世是很契合的父子或很貼心的母女),只是彼此的好感逐漸被牽動而增強之後,雙方都不知道這種好感,其實只是過去世的關係之重現,更不可能知道彼此之間,在過去世曾有過什麼經歷17,因此會將這種好感歸因於兩性之間情愛的吸引或心靈的契合。於是就在這種激情浮現的衝動之下,雙方逐漸發展出了外遇關係。

其實,這種婚外情戲碼從古至今一直在上演,只是到這個年代更加明目張膽、更加氾濫,甚至都成為小說家筆下創作的題材。就如同哈金在其小說《等待》中所描述的劇情:「男主角和工作場所的女同事外遇,女同事一直希望他娶她,經過了十多年的等待後,男主角終於離了婚和外遇對象在一起,結局卻是男主角逃開了新家,回到前妻的居所感受舊有的溫暖。他想要一種沒有承諾沒有約束的照顧和愛。」18因為與自己的配偶之間親密感的逐漸減少而外遇,卻又在外遇之後才發覺,自己又落入了同樣的一種循環當中。因此,對於這種天雷勾動地火般的感情,如果以真實佛法及唯識的觀點來正確認知之後,就會瞭解外遇事件之所以出現,其實並不是因為情感欲求無法滿足或被壓抑之後產生了情慾想像,而又因為這種想像接續引發了男女雙方的情愫。這種自己無法控制、會莫名顯現的情感衝動,其實是有機緣相識、接觸的男女雙方之間,都可能出現卻又相當隱微的真實欲愛,可是這種情欲並不值得一個人去渴望!因為外遇關係所續取的,其實是兩個人過去世所結下的情緣,而並非這一輩子「相知相惜」或「相見恨晚」的情感。如果有人認為續取過去世男女之情也沒什麼不好,而執意要讓事件發生的話,那麼過去世曾結過的親子情緣、眷屬親情,是否也都要一一的去尋找而讓「一大家族」團圓呢?若真是如此的話,那這個社會恐怕就要天下大亂了。由此可以瞭解,這個年代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外遇或包二奶事件,也是因為一般人對生命運作的道理無法如實了知,才會讓男女雙方迷惑於現象上的種種情執,而給自己及家人製造出了許多的困擾及煩惱。

談完了這一些現象後,接著再回來談談這個第八識還有哪些功能吧。人的生命開始於第八識入胎及住胎,而生命結束時,第八識也是最後離開的19。在《雜阿含經》卷20, 21中有經文提到與死亡有關的現象:

復問:「尊者!有幾法,若人捨身時,彼身屍臥地,棄於丘塜間,無心如木石?」答言:「長者!壽暖及與識,捨身時俱捨。彼身棄塜間,無心如木石。」

經文內容是質多羅長者詢問尊者伽摩比丘有關人在什麼情況之下才算真正死亡的事情。伽摩比丘回答長者說,當一個人存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可以活多久年歲的這個壽算已經到了盡頭,再加上維持身體一定體溫的這個煖的現象消失,那就表示第八識離開身體了。到這個時候,壽、暖、識三者都已不在這一個有情的身體上時,這一具身體就會如同木材石塊一般,成為一個沒有心識功能的屍身,就不再具有生命現象了。在前面文章中也提到法醫學上對死亡後屍體變化的了解,當一個人心跳呼吸停止之後,大約經過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屍體的體溫就會與環境溫度一樣,而經過八個鐘頭左右,亡者的身體摸起來大概都已經冰冷了,經驗上一般人也都知道這個時候是不太可能救活了,這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壽盡及捨煖的現象。前面文章也提過,從初死位開始進入正死位再到死透的這段期間,第八識是一分一分的捨離色身,等第八識完全捨身時這個人就算是真正死透了21。因此,依佛經的敘述,在人死後的四個小時內,當身體還沒有完全冷透,第八識尚未完全捨身而意識仍然有作用的這段期間,這一個人還不是無心如木石,還是可以覺知到痛覺,這時候是否適合接受器官捐贈手術呢?再一次提醒諸位要慎思明辨才好!

參考文獻
  1. 有許多人誤會了這兩句話的意思,以為我們人之所以能感知到外在環境所有的法、所有的現象之存在,都是因為我們這一個能見聞覺知的心的緣故,因此也有許多人喜歡說「相由心生」這句話。他們認為是因為心對種種外境起了了別思惟,才讓我們承受許許多多的煩惱及痛苦。因此只要能息滅這一個了別諸法的心識功能,或者讓這一個會妄想分別的染污心識轉變成為清淨,就可以永斷煩惱,就可以成就佛道的修學。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只看到現象界而不瞭解實相界所導致的錯誤知見。第八識真實心如來藏,才是這兩句話所說的心與識的主體,依於八識心王才有三界萬法的存在,而第八識則是根本因,這才是正解。
  2. 《成唯識論》卷3:「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CBETA, T31, no. 1585, p. 13, c7-13)」(論文大意:所有的有情都具有第八識,而且會因著眼於其功能作用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名稱。例如有時候稱祂為心,是著眼於祂積集了藉由熏息所成的諸法種子;有時候則稱其為阿陀那,則是指第八識具有執持種子以及執持有情的色身,令其不會敗壞的功能;而因為第八識,才能讓染淨諸法得以現行運作故稱其為所知依;因為第八識能收藏所有世間、出世間諸法的種子而稱其為種子識;而因為第八識能將所有染淨法攝持收藏,不會有所缺失之緣故而稱其為阿賴耶識。)
  3. 「……兩人還共享著一個和其他同齡女孩一樣凌亂的臥室,每天早晨她們會一起起床,梳妝打扮,但姐妹倆卻擁有完全不同的性格,譬如艾比蓋爾喜歡粉紅色,但布萊塔妮卻不喜歡粉紅色。姐妹倆每逢意見不一致時,就會互相商量,或輪流拿主意。艾比蓋爾說:『如果我們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就輪流拿主意,輪流決定今天我們該穿什麼,我們會商量和談判。』艾比蓋爾和布萊塔妮對食物的愛好也截然不同,艾比蓋爾早餐時喜歡喝橙汁,而布萊塔妮則更喜歡喝牛奶。在兩姐妹中,艾比蓋爾性格更倔強,更喜歡發號施令。而布萊塔妮則愛開玩笑,她喜歡讀書,喜愛小動物。」(引述自美國連體姐妹相依為命18年 欲結婚生子。)
  4. 基因會是一個因素,但不是關鍵的因素。就如在《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這本書中的簡介上所說一般:「立普頓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細胞生物學家,畢生都在觀察與研究細胞的生理和行為控制。有一次在觀察顯微鏡下的培養皿時,他赫然發現,決定細胞生命的關鍵,不是基因,而是細胞對環境的「感知」。他稱這些具有操控力的感知為「信念」,並且堅信,信念操控生命!他認為人並非受控於基因的生化機器,只要在潛意識的心智上下工夫,就有能力有意識地評估自身對環境刺激的反應,並隨時改掉習慣反應,創造更圓滿美好的人生。」從這簡短的介紹中可知,作者立普頓教授已然發現基因並不是決定細胞生命的關鍵,但從生命實相的觀點而言,生命的關鍵卻也不是他所認知的「感知」或「信念」,而是第八識如來藏及其所執藏的種子。雖然他所說的「信念」(或者是潛意識心智)離真實心如來藏有相當大的差距,但至少他已經相信,「心法」而非「色法」才是生命運作的關鍵,這種睿見已經突破生命物質一元論的觀點,向前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而朝向實相的探究之路前進了。(新書介紹: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58期。)
  5. 依唯識對生命運作的理解而言,第八識只能執持一個色身,因此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組成雖然是一模一樣,但兩個人就是兩個不同的根身。因此,勢必是有兩個如來藏個別執持各自的部份色身。既然是不同的如來藏個別持身,那不同的如來藏所執持的業種也一定是有善惡染淨的種種差異,而不會完全一模一樣的。如此一來,同卵雙胞胎的各種特質之所以會有差異,也就可以理解了。就如同前面文章所述,人的種種生理、心理特質的面貌,是決定於第八識所執持的種子內容,染色體也只是依於業報差別來成就色身這一個硬體平臺的種種組成,染色體本身並不具有決定的能力。
  6. 名色的色,就是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的色身,也稱為有根身,包括了五扶塵根、五勝義根,也稱為色蘊;而名色的名的意涵,包括了受、想、行、識四蘊。識蘊則函蓋了眼、鼻、舌、身、意識等六識。受想行蘊即是前六識、意根末那識與五根互相運作後所產生的苦、樂、不苦不樂三種覺受及想,因為有覺受及了知的緣故而出現了貪愛取捨的身口意三行。(更深細的法義請參閱《真實如來藏》,蕭平實(正智出版社,臺北,2000),第13章)。名色翻譯成現代的用語就是精神、物質或說是心、身。名是指非物質的精神心理,如前六識、末那識,而在這一段經文中的色是指物質性的胚胎或身體。
  7. 該幾時癒合或是會持續潰爛,都跟此世所遇之因緣與業報差別有關。
  8. 就是因為在受精卵階段有第八識入胎,才能讓有情眾生具有了展現無量無邊功能的潛能。
  9. Sigmund Freu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chapter V, "The Material and Sources of Dreams", (D) Typical Dreams, Pelican Books, 1976, p. 364.
  10. 中陰是有情死亡之後到入胎前的生命形態,又稱中有。中陰身也具有八識心及微細物質構成之色身,人類肉眼不能見,有陰眼者可以看見。中陰一期的壽命為七天,隨後即死亡再出生另一新的中陰身。中陰階段最長經過七次生死,在這之後必須去投胎轉世。民間信仰及佛教喪葬儀式中,有作七的慣例,要從頭七作法事到七七,一共49天的時間,來為亡者祈福超度,也與這一現象有關。
  11.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1冊no. 0310大寶積經。
  12.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no. 1579瑜伽師地論。
  13. 這裡所說的因緣,有善、惡因緣多種情況。如果與未來的父母是偏重善因緣而投胎者,那麼這一對父母所生下的小孩子,與其父母的關係就會比較好,會孝順及體貼其父母,會幫父母分擔很多煩惱,甚至可以幫助及造福這一對父母;相反的如果是偏重惡因緣而入胎者,這一個小孩子就會給父母招惹很多的煩惱及痛苦,甚至是不孝忤逆親長或傷害殺害父母,造成人倫悲劇。依佛教對生命因緣果報的觀點來說,大部分的人的投胎時,會成為哪一對父母的子女,常常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而是取決於過去生時所造作的善惡業多寡,以及與其父母的業緣而定。另外在《瑜伽師地論》卷1中也提到,中陰身本身若福德淺薄,會投胎出生下賤的家庭,而福德多者則出生在尊貴的家庭。
  14. Civilization, Society and Religion, The pelican Freud library. Penguin Books, Vol. 12, p. 130.
  15. 「精神分析的證據表明,在兩個人之間持續很長的幾乎每一種親密的感情關係中如婚姻、友誼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都沈積著嫌惡和敵意的感情,只是由於壓抑而感覺不到罷了。」(《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長春出版社,頁83。)
  16. 例如《省菴法師語錄》卷1〈勸發菩提心文〉中說道:「當年恩愛,今作冤家;昔日宼讐,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CBETA, X62, no. 1179, p. 235, c13-16 // Z 2:14, p. 297, d13-16 // R109, p. 594, b13-16)一般人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也可以瞭解,一家人之間,未必都是互相護持、互相恩愛的。往往每天上演的社會事件所揭露的實情是:一家人之間也有許多互相傷害的例子。之所以會如此,就是這一家人在過去世所結下的惡因緣偏多之緣故。近年來的精神科門診中,有情緒困擾的孩子以及有親子相處問題的家庭是越來越多。小孩子在家對父母發脾氣,甚至不順其意就破壞家裡東西或毆打父母的例子逐漸在增加。由此看來,似乎這個年代的父母與其孩子之間,惡因緣是偏多的。因此在這裡也要提醒家長們要多多留心與孩子之間關係的經營。
  17.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有情經過中陰階段而入胎之後,會對過去世的事情不復有記憶,這種現象稱為「隔陰之迷」。因此互相有好感的男女雙方,不會曉得過去世結曾過何種因緣,只有部份修行證量較高的菩薩不會有隔陰之迷,而能知道自己過去世的事情。
  18. 和外遇擦身而過——你渴望的,並不是你要的。臺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58期。
  19. 《八識規矩補註》卷2:「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識是總報主故。有情投胎時最先。命終時居後也。」(《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no. 1865八識規矩補註。)
  20.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no. 0099雜阿含經。
  21. 「經文已明白告訴我們:除造大惡業及生無色天者除外,一般而言,第八識是漸漸捨身的,非一時頓捨;隨其捨身之處,冷觸便起。既然息脈斷後,依此世為善或作惡會在身上有冷觸開始現起於身上定點而漸漸擴散到全身,就表示意識覺知心仍然在領受觸覺,尚未完全斷滅,所以才知道冷觸;一直到三~四小時左右,意識斷滅了,乃至第八識完全捨身完畢,冷觸才遍滿整個身體,名為死透。」(引述自《真假外道》,正光居士著,正智出版社,臺北,2008,頁215。)

翻滾吧!心靈

——在古今中外、詩詞藝術間,盡情翻滾嬉戲,讓心靈能夠充分運動,獲得健康。

從挪威到苗栗的「榴槤」配——「馬修連恩關懷兒童慈善音樂會」心情報導

前一陣子,大家可能在報紙或電視上看到,著名音樂家馬修連恩(Matthew Lien)與臺灣女子劉小姐結婚的消息。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當天,他們在溪頭舉行婚禮,由布農族耆老領唱祈福,在大自然見證下,完成最原始、也是最莊重的儀式。兩個禮拜後,3月28日晚上,在臺北中正紀念堂的自由廣場,馬修連恩舉辦了這場慈善音樂會,要把他所感受的愛,與弱勢孩童們分享。

馬修連恩一跳上臺,沒等披散的長髮落下,就用豪邁的嗓音,對著臺下的觀眾大喊:

「大家好!挖係臺灣『狼』!」(臺語)

也不知是因為他臺語不標準,還是「與狼共舞」久了,這句問候聽來格外特別。

馬修連恩是加拿大人,居住在接近北極的育空地區。他和攝影家朋友一塊合作,用音樂、照片與錄音,紀錄下野地生態的點點滴滴。1992年,育空政府展開滅狼行動,他用《狼》這張音樂專輯,引發大家對野狼保育的關切,阻止了這場悲劇。接下來,他送《狼》到全世界,用音樂喚醒世人生態保育的意識。他也因而被稱作「環保音樂家」。

在他的音樂中,人聲與天籟和諧共存。現代人在城市裡追逐名利,不免感到孤單空虛;但馬修連恩把我們推入自然的懷抱中,重新體驗什麼是歸屬感。他改編原住民的歌謠,像是泰雅族的情歌〈斯瓦伊安〉(Swa-iyal,為什麼?)、阿美族的〈勇士舞〉等,彷彿大山大水、和它子民的生命史詩,就在你面前,波瀾壯闊地展開,帶來一種安定的感覺。

馬修連恩說老婆姓「劉」,來自苗栗;他的姓氏「連恩」,來自挪威,剛好湊成「榴槤(劉連)配」!從挪威到苗栗,會是一段怎樣的因緣呢?我想,這是說也說不完的。但對他來講,事情似乎很簡單──不過是在地球這個家裡,換個房間罷了。

他把地球當成自己的家,不曾認為自己是個異鄉人,他不斷為發現自家的富有而讚嘆,也樂於愛護家中的大大小小。歌德在1827年曾經預告「世界文學」(Weltliteratur)時代的來臨,他可以說是這項預言的實踐者。在他眼裡,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場音樂會,其實,就是他和在臺灣各地結識的音樂人,所合開的「世界音樂」會。

他對臺灣一見鍾情,為人文與自然的高密度所觸動。他受水利署邀請擔任「臺灣河川大使」,異想天開地要為臺灣各大河流,各出一張專輯,紀錄從上游到海洋的沿岸自然、人文景觀!這真是個美妙的計畫。其實,他曾為家鄉育空一條不見經傳的小河作曲,後來〈飛鼠溪〉一曲聲名大噪,一躍為世上最感人的河流之一。他來臺灣後,曾在高屏溪上游徘徊,寫下〈自由〉(liberation)一曲;也曾為蘭陽溪流域作《水事紀》專輯,從棲蘭山、太平山、一路唱到南方澳。

在古典音樂的黃金年代,捷克作曲家史梅塔納(Bedrich Smetana,1824-1884)在交響詩組曲《我的祖國》中,也曾鉅細靡遺地描繪過家鄉的〈莫爾道河〉(Moldau, or Vltava)──他畫出源頭的泉水、經行的樹林、打獵的人們、農村的婚禮、水仙在月光下的迴旋舞、驚險急流、頓時豁然開朗的河面、流穿文化古城布拉格、終於以壯大之勢注入易北河等。音樂,沒有語言的隔閡,讓不同時空中的人們,都感受到史梅塔納當年的情緒;也體會到,投注人的熱情,事物將變得不凡。

以這樣的熱情,馬修連恩曾與客家電視臺合作「臺灣客翻天」節目,與各地客家音樂人激盪靈感,製作了《旅客》專輯。在音樂會中,自稱「北極熊」的他,與外型粗獷的客家音樂人謝宇威──他稱之為「臺灣熊」──「熊抱」之後,兩人合演了〈臺灣客翻天〉〈義民塚〉〈大樹伯公下〉等曲子。〈義民塚〉勾勒舊時代臺灣的悲劇:1786年「林爽文事件」中,新埔地區義民傷亡慘重。事件結束後,牛車拖載義民軍屍三百具還鄉,但中途經過枋寮一帶山坡時,便不肯再走了,眾人擲杯筊徵得義民同意,就地安葬;沒想到1862年「戴萬生事件」中,義民再犧牲六七十人,附葬於原先之塚旁。馬修連恩感慨人們未記取歷史教訓,讓悲劇重演,寄望來人能夠珍惜和平。

後來,我買下這特別的專輯,偶然翻開CD內冊,看到一張鐵道月臺照片,感覺有些熟悉,再翻到背面,月臺告示牌上,「竹田」斗大兩字映入眼簾。這不正是我的家鄉嗎?再看其中一首歌,更是以竹田為名,就叫〈莎呦娜啦 竹田〉。一開始火車駛入月臺,發出規律的喀啦聲,而後喇叭聲遠揚而去,逐漸地,變成了思念的搖滾節拍。馬修連恩如此熱愛臺灣,以致你我的家鄉,也會不小心被他寫進歌裡。他對鄉土的熱愛,還真令人汗顏。

他還邀請了臺東都蘭的阿美族好友,希巨蘇飛,來到現場合演。或許希巨蘇飛平常少有機會接觸英文,當馬修連恩用英文和他對話時,兩人竟然變成雞同鴨講。於是,馬修連恩問他:「Can you speak English?」(你會講英文嗎?)

沒想到希巨蘇飛回答:「This is a book!」(這是一本書!)

這突兀的一幕,讓全場笑翻了!不過,卻讓人見識到,音樂是如何能夠超越語言,達成溝通的。

接下來,兩人合演的〈Wu Bi Ta〉(等待)卻訴說沈重的故事。這首阿美族傳統民謠,訴說失去所愛的感傷。有一天,在都蘭,希巨蘇飛向他們的好友阿才唱了這首歌,幾天後,後者投海自盡,留給馬修連恩與希巨蘇飛無限的錯愕與遺憾。究竟,好友當初懷抱怎樣的心情?

美麗的都蘭灣,想必已聽聞多少世代人們的吶喊!只是,答案呢?已隨一波波的浪濤遠逝。

這讓馬修連恩想起另一件事。他自己高中時代的死黨,性情孤僻,行事詭異,一度要被送進精神科住院。他說過一句話: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隻獨角獸。」

他感於這句話,寫下〈獨角獸〉一曲。他覺得,穿透塵世的種種假象,每個人的心都是一樣的。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有類似的需求,也都有無辜的一面。在地球上,我們實在是「同舟共濟」。雖然在慈善音樂會中,是我們幫助弱勢的孩子;但換個時空脈絡,我們會是流離失所的兒童。或許,更多的關心,能避免下一個都蘭灣的悲劇……

從挪威、加拿大、美國,到苗栗,大自然依然奧妙,身為大自然一份子的我們,也會是同樣的奧妙。當我們看見世界的價值,也終將找回自己的價值。就像孟子所說:

「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孟子‧告子上》)

最後,馬修連恩也沒忘記望臺下大喊:

「你,比你自己更偉大!」(You are powerful than yourself!)

──經授權引用自:Kaspar's Studio

情定大醫院(七)——午夜哭嚎

時鐘一過了午夜十二點,媳婦準時將阿婆推出病室,一路送到護理站前方。

「醫生啊!」

阿婆淒厲的聲調,真有如電視廣告中,哭倒萬里長城的「孟姜女」。護士們一聽到,連忙拱我出去處理。

坐在輪椅上的她,臉皺成一團,一見到我,又繼續了哭嚎:

「醫生啊!我全身沒力,坐起來都會掉下去,給我開一個有力的藥……」

一講完,她又閉起兩隻眼,眉頭皺得緊緊。我試著安慰她:

「阿婆,這麼辛苦喔!從什麼時候開始…」

她似乎不太在意我說什麼,仍舊自顧地說:

「醫生啊!我全身沒力,坐起來都會掉下去,給我開一個有力的藥……」

我再試著向她解釋:

「阿婆,沒關係,明天妳的醫生來……」

她照樣不予理會,就像錄音機一樣,又開始重複那句老話:

「醫生啊!我全身沒力,坐起來都會掉下去,給我開一個有力的藥……」

媳婦趁她講話的縫隙,向我解釋:

「醫生,她每天都在煩惱明天的事。住院以後,更變本加厲,每天晚上十二點醒過來,就一直跟別人說沒力。」

就這麼過了半小時,阿婆突然對身後的媳婦說:

「回病房!」

她說這句話時,格外鏗鏘有力。我「如釋重負」,心想,終於可以結束這件苦差事了。突然間,我手臂上一處疼痛,她冷不防地抓緊我的手。原來,她,要我跟她一起「回病房」。

於是,一樣的故事,又在病房裡演了一個小時。

最後,連媳婦也受不了。為了避免吵到其他病人,我們一起把她推到安靜的治療室。只聽見她仍說著同樣的話——這次是對著天花板:

「醫生啊!我全身沒力,坐起來都會掉下去,給我開一個有力的藥……」

後來聽照顧的醫生說,阿婆本身有「失智症」(dementia),又有「憂鬱症」(depression),最近又因為腎功能出問題,有「譫妄症」(delirium),才呈現出晚上令人哭笑不得的樣態。看起來,阿婆反覆抱怨沒力,也不全然是自己願意的。

我們幾曾想過,當對方講話不合理時,實在也因為他的腦部也生病了呢?而他也是疾病的受害者?

西方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說:

「必然性的本質就是自由。」(The truth of necessity is, therefore, Freedom.)

話說得很玄,但的確,發現事物背後不得不然的原因,除了幫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著力點,也能減少負面情緒,讓我們真正「如釋重負」,獲得自由。

──經授權引用自:Kaspar's Studio

情定大醫院(八)——「扒糞」人生

在一場實習醫師檢討會上,D醫師大吐苦水,說起治療一位住院老人的經驗。

當D醫師一靠近床邊,對方劈頭就責怪他醫術奇差無比,接著還罵起他祖宗十八代。但D醫師任務在身,只得忍氣吞聲,乖乖戴起橡膠手套,用食指深入他的肛門,一點一滴地幫這位老人挖出又臭又硬的糞便——想必是老人「珍藏已久」的——前後整整花了一個小時。最後,老人似乎比較舒服了,罵他祖宗十八代的時候,反而更有力道!

D醫師質問在場的其他醫師:

「我們醫生有和善對待病人的義務,那麼,病人也是否該有同樣的義務?」

的確,仔細想來,當代不乏關於醫生有何「義務」的規定,但很少人說到病人有何「義務」的。

關於醫生的義務,最駭人的,莫過於四千年前,巴比倫時代「漢摩拉比法典」的規定:醫生若把病人的眼睛弄瞎了,則醫生必須受到失明的懲罰,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古埃及則規定,若醫生因為用了創新的療法,導致病人死亡,那麼他也應該償命。

後世對醫生的規範,比較人道,但也不太容易做到。唐代孫思邈認為「大醫」必須「精誠」,要醫生看病時,「無欲無求」;明代陳實功的「醫家五戒十要」,更說「凡救世者,不可行樂登山、攜酒遊玩,又不可片時離去家中」,醫生必須二十四小時待命、不能玩樂,頗似西方解剖學之父維薩留斯(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所說:「要研究醫學,就不能結婚」;而近代的「日內瓦宣言」,即大家熟悉的醫師誓詞,也說「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似乎,醫生不只有著許多「義務」,同時也有接近「聖人」的職責。商品有價,生命無價,或許是醫師被高度期待的原因。

在中世紀,醫生也曾要求過「權利」,以賺錢為樂,然而,飽受社會的批評。因此,當時還有一首「醫生有三張臉」(Tres Facies Habit Medicus)的諷刺詩:

初向他求診時,視若上帝;
當病好了一半時,宛如天使;
到了要繳付診療費的時候,
他的臉會變得比魔鬼還要難看。

雖說醫師「權利」少「義務」多,但在家父長式(paternalism)的傳統醫療底下,病人原本也是有著許多「義務」的,像是順從醫生的吩咐、不可以違抗治療等。然而,隨著人權發揚,病人一項項撿回「權利」,卻忘了尊重醫師——或尊重一個人——的「義務」,難怪D醫師要埋怨。

當E主任被點名出來回應的時候,一開始,還真不知該如何回答,平白楞了十秒。接下來他才說:

「我想,他對別人也是這樣罵吧!所以不是針對你個人。

「但是,你因為你的卑微而昇華了!

「我只能讚美你,大家為他鼓鼓掌!!」

在現場如雷的掌聲中,有關於醫生與病人、權利與義務的衝突,暫時煙消雲散了。「扒糞」的人生,仍要繼續走下去的。

科學的盡頭,便是藝術的開端。關於人的種種問題,即使能把「權利」「義務」等概念弄得一清二楚,常還是沒法解決問題。實務上,還需要轉換心念、進一步運用語言的藝術,找出彼此的心理需求,才能化解危機。

──經授權引用自:Kaspar's Studio

回目錄

椅邊絮語

俄國版的陳冠希——托爾斯泰的悲慘婚姻

托爾斯泰是舉世聞名的大文豪!

張曉風曾評論托爾斯泰:「一個努力擁抱全世界苦命人的大師!」從此可見他深刻的人道關懷。

但是他的另一面,卻是擁有糜爛私生活的怪異老頭,甚至令人無法相信,這名性關係複雜的怪老頭與寫出《戰爭與和平》的托爾斯泰竟是同一人!

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是名門貴族之後,他的父親是位伯爵。但是在他小時候,雙親便已去世,小托爾斯泰便由親戚撫養長大。成年之後,除了進入大學修習法律之外,並曾進入軍隊,參與過克里米亞戰爭,這段參軍的經歷,對於他的寫作有很大的影響更打下他人道關懷的根本。

戰後他漫遊歐洲,開始他漫長且偉大的寫作生涯。在長達近5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留下了《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傑出作品。他對於貧苦大眾的寫實刻畫,可謂無人出其左右。

張曉風曾經這樣形容托爾斯泰的作品:「讀托爾斯泰,則恍如照鏡,鏡中有十六歲的我,因初次碰觸到大師,一個努力去擁抱全世界苦命人的大師,而含淚斂容。」

托爾斯泰的矛盾與衝突

單純從文學藝術來看,寫下《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及《戰爭與和平》的托爾斯泰,無庸置疑地他是名偉大的文學家與藝術家,那些貧苦受難的小人物活生生地在他的小說與短文中躍動,透過他的筆,使數百年來無數的讀者為他們遇到的悲慘遭遇及了對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而感動。

而托爾斯泰晚年,更因虔誠信仰基督教內在追求一個理想國度,甚至起了解放奴隸、放棄財產的念頭,但事實上,托爾斯泰至老死並未完全實際執行他的理想,仍過著優渥的貴族生活。

內在輕賤女人的作家

年輕時的托爾斯泰,性格內向,18歲時卻找了老妓女透過性交易,走上放蕩濫交的生活,不只追求青春少女,也追求有夫之婦,雖然他陷入性愛的泥沼,被濫交習慣所苦,並得了性病,但他卻未退縮,反而更加誇張,他在日記中寫到:「誰是我們身上淫蕩放縱的根源,難道不是女人嗎?」

托爾斯泰還有很奇怪的嗜好,就是將每次性愛的細節都會巨細靡遺地記錄下來,將他的表現、女人的呻吟都寫得清清楚楚。但是令人覺得奇怪的是,他寫完日記後,還會註記痛罵自己,讓日後閱讀他日記的讀者,無法相信這些文字同樣是出自大文豪之手。

有名無實的悲慘婚姻

1862年34歲的托爾斯泰與年僅17歲沙皇御醫的女兒蘇菲雅(Sofia Andreevna Tolstaya)結婚。結婚前他以坦白公開為由,把年輕時荒唐的性愛日記拿給了妻子看,同時又告訴她:「我並不喜歡妳!」自此,托爾斯泰便與妻子走入兩人一生相爭鬥的悲慘婚姻。

婚姻契約對於托爾斯泰並沒有約束能力,他照舊出外獵豔,染指的範圍更包括妻子的朋友、晚輩,甚至親戚。對於他來說,「亂倫」這兩個字似乎比不上他的性欲重要,故而他的妻子蘇菲雅,也陷入痛苦的情緒風暴中,大吵大鬧、惡言詛咒、威脅自殺是蘇菲雅平衡自己的方法,但同時更讓托爾斯泰對妻子更為反感。

雖然托爾斯泰曾親口坦誠沒有女人,他就無法安寧,但對於一個妻子,又如何能接受這樣一個日日出軌、對婚姻完全不忠的丈夫呢。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到無法忍受妻子的瘋狂,到了憎恨的地步,但卻從未想到蘇菲雅近乎嫉妒妄想症的言行和不穩定情緒有大半部份的情況是緣自於他。

蘇菲雅一生為托爾斯泰生下13個孩子,並在托爾斯泰棄家不顧之餘,獨自一人撐起家中的大小事情,在48年的婚姻中,她曾為協助多達數千頁的《戰爭與和平》出版而細心整齊地抄寫了七遍手稿;也曾在托爾斯泰患病的日子裡,悉心照顧他的一切,但托爾斯泰最後仍遺棄蘇菲雅。

1910年10月,托爾斯泰離家出走,原因據說是要遠離他所憎恨的妻子蘇菲雅。只是80多歲的托氏禁不起旅途勞頓,而在途中感染肺炎,並在地圖都找不到的小車站裡,孤獨地死去,他在臨死都沒想再看蘇菲雅一眼。

洋蔥觀點:一生在「超我」與「本我」拉鋸的文學家

有些人看到托爾斯泰的生平,第一個反應是:「難道他是多重人格?寫文章是一套,做人生活又是另一套……」其實,在現代精神醫學來說,多重人格稱為「解離性的身分疾患」,最明顯的例子,就像電影《魔戒》中的怪人咕嚕,有時候很聽從主人的話;但有時翻臉跟翻書一樣,一下子又會變得很邪惡!

托爾斯泰並不具有多重人格的傾向,以他的行為來看,若要分類的話,他反而比較像是「性成癮症」。有時候我們打趣地說「某人很花痴」,大概就是在形容性成癮症。但是,這個症狀其實在精神醫學中沒有詳細的定義,只有在《疾病的國際分類手冊》(ICD)中有些許敘述。

性成癮症的特徵,就是對性有極大的需求(索求),想持續跟不同的人發生性愛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有性不一定有愛。反正只要有性關係就好了,托爾斯泰就像如此。

但是令人很困擾的一點,托爾斯泰在他的作品中顯露出的人道關懷、重視生命價值與他的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並不相稱,甚至在他後期的作品裡,還帶有濃厚的宗教與高道德意識,這些都顯露出他在個性上有強烈「不同的我」互相矛盾的情況。

以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來解釋,托爾斯泰的本我與超我都很強勢,在本我來說,「性」所引致的享樂帶給托氏強烈的刺激;但另一方面,超我卻為此勸誡,而他的文學作品中所訴說的道德觀與人道關懷,便可看見強烈的超我,對他個人的影響。

在「本我」和「超我」一來一往的拉鋸中,托氏剛好能抓住拉到極致的張力,將之投射在作品裡,在現實生活裡,本我持續發酵;在文學世界中,他則將擴大超我放入作品裡,於是形成了裡外不一的人格組成。這樣的例子,在創作者、藝術表現的領域屢見不鮮。以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而言,他雖未像托爾斯泰在「本我」與「超我」間擺盪,但他個人則是將「本我」盡情地投射在繪畫裡,才會有如此驚人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

審視托氏的一生,「本我」與「超我」的角力,劇烈地影響他的人生。情緒不穩定的他,很難與他的妻子或其他人和平共處;知悉他的人,閱讀他的文人與文學作品,也實在很難想像這是托爾斯泰的創作罷。晚年,他孤獨地在小車站死去,很有可能就是這種情緒上的斷裂所埋下的後果吧!

Wendy說:女人對他來說,不是拿來愛,而是拿來征服!

像托爾斯泰的這種男人,異性一個接著一個,對他們與其說女性是情感的伴侶,不如說是用來挑戰的關卡。若有個女人完全不反抗他,很順從,我想他會覺得無趣、沒有意思,所以他的注意力,很快地就會換到一個讓他覺得有挑戰性的女性身上。換句話說,托爾斯泰似乎在「蒐集」女人,他那本記錄詳盡的性愛日記,正說明了這個特點。

在大自然裡,動物並沒有什麼劈腿或不劈腿的問題,但只單純從行為上觀察,如果雄性動物染色體中『血管昇壓素(vasopressin)』接受體數目較多,則該雄性動物就會比較「忠誠」、比較「專情」;反之,則會比較「花心」。所以像托氏這種喜歡拈花惹草的人,染色體上面此種『血管昇壓素』接受體數目是不是數目較少?這也是個有趣的觀察。因此現在研究動物行為學的女科學家常愛開個玩笑「我們實在應該計較的長度是『血管昇壓素』,而非『那東西』的長度。」

但是一般說來,像托爾斯泰這種藝術氣息濃厚的男人,右腦較為發達,在個性上、言語的表現上,都較為敏銳、感性,許多的女性也傾向喜愛這類的男人,所以才會看到托爾斯泰左右逢源,女性朋友接著一個又一個,這不一定是他的交際手腕驚人,純粹是天生的氣質使然。

身為女性,看到托爾斯泰和蘇菲雅的婚姻,會覺得蘇菲雅很可憐,因為她嫁了一個完全不循常規、而且完全無法關懷異性的男人,以致於她後來患有嚴重的嫉妒妄想症。他們這樣的結合算是婚姻嗎?一生怨懟、錯亂存在,實在痛苦,這樣的婚姻、這樣的兩性關係,還是避而遠之比較好。

性成癮症(sex addiction)

性成癮症本身是個有爭議性的用字,主要是認為患者沒有能力管力自己的性慾。有些專家認為,性成癮實際上是一種成癮症狀,類似於酗酒和吸毒成癮;其他專家則認為,性成癮實際上是某種形式的強迫症。

詳細資訊請參考楊聰財醫師心理衛教中心

——引用自:洋蔥與蚊子的世界

同床異夢,賢妻變怨婦?

雖然現代人對「離婚」已經不再抱持負面的想法,但是即使婚姻已經變調,多數女性為了孩子或經濟問題,卻多半仍會選擇隱忍——忍耐被孤立、忍耐被傷害。

山盟海誓變成同床異夢,賢妻變身成怨婦,更多的則是罹患憂鬱症的婦女,或許透過心理醫師的分析,我們能看清夫妻生活的真貌!

媽媽的憂鬱:老小都不理,人生意義在哪?

「白頭偕老」常常成為一句祝福婚姻的話,如果只是維繫形式上的婚姻似乎並不是難事,但夫妻真能和諧到老就真的很不容易,從當初的「你儂我儂」演變到後來許多夫妻都是「相敬如冰」,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錯誤呢?

其實在臺灣的夫妻當中(尤其是結婚越久的夫妻),生活中潛藏著的「冷戰」是非常強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疏離的,而且是「說不出理由」的理由。這種狀況的結果就是,夫妻間彼此之間的親密越來越淡,最後最常見的結果就是把各自愛的需要轉移到子女身上。

門診經常可以遇到因為憂鬱而求助的母親,她們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極為困惑,找不到自己生活的真正價值,至少在面對先生時,因為她們總覺得為什麼先生和其他同事或朋友就能聊得那麼投機、那麼深入、那麼愉快,對自己卻越來越不屑與不耐;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後,好像孩子也不再是那麼需要她了,她很困惑自己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裡?

這種狀況其實很普遍,可是多數女性又因為傳統的賢妻良母觀念,讓她覺得不能講也不該講,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對人生失去興趣,臨床上就出現了憂鬱。

兩性不平等:照顧全家,為別人而活?

雖然社會一直有呼籲兩性平權的聲音,但是臺灣的電視連續劇或日韓偶像劇,卻仍然充滿著傳統的家庭觀念,身處夾縫中的已婚婦女,如果上有公婆、下有子女,想要去找尋自己的人生意義,似乎是相當困難,也相當矛盾的。

一方面,我們會提倡家的多元化,鼓勵每個人要為自己而活,但是從傳統家的觀念來說,事實上我們卻又似乎都是「為別人而活」,尤其是很多女性,在剛結婚時都會期許自己,要把家庭照顧好,使老公無後顧之憂,而把事業發展得更好。如果一切順利,也就沒問題;但如果有所失落,就會懷疑這一切所為為何。因此我要特別提醒已婚婦女「為自己而活」。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種很自私的觀念,因此我要特別說明,所謂「為自己而活」,並不是只顧自己,而是每個人都能「先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譬如說,一個母親必須先讓自己的心理維持在一種很平衡、良好的狀態,這樣她在照顧子女、為家庭付出的時候,就不會一直只覺得自己是在犧牲、壓抑或委屈的;反而會覺得這種付出是很快樂、很有成就感的,當然也就不會潛意識裡一直期待著回報,而不自覺流露出有著類似於「情感勒索」的想法。

未婚男女受到媒體的影響,仍然會有一種對家庭最傳統的憧憬,他們仍然不能理解,家庭也好,對方也好,其實是不可能完美到一無缺失的。然而,也就因為結婚時把理想定得太高,所以往往婚後會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這也就是為什麼家庭問題會一再地重複、一再地出現老問題。

情緒找出口:婚姻諮商,夫妻不同調

當婚姻出問題,有許多太太會想到家庭諮商,但大多數先生參加的意願都不會很高,他們不是說自己工作實在太忙,推說下一次再來,再不就是有些先生只來過一次,就辯解諮商沒有用而不再來了。

可是嚴重的狀況在於,在原本有心理落差的夫妻之間,當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多,可能妻子已經把自己的人生「整理」得很好,而這個時候先生才會驚覺,他們夫妻之間已經產生了「新的衝突」——因為現在是變成太太不能忍受先生了,甚至情況更嚴重的話,那就是太太可能會主動要求離婚(尤其是小孩如果都已經成年的話),往往要到這個時候,先生才會主動出現求助的要求,但距離我們的治療那已經是好久以後的事了。

其實我們不要把心理諮商或家族治療看得太嚴肅,甚至那也不是一種病,而是找個人聊天,說些我們不敢對別人說的話,甚至是自己也不敢多想的。

最重要的一點,對所有的親密關係,不管是夫妻或親子之間,都要把家庭當作是一種有生命的「活的物體」,就是家庭和家中每個人不但會有成長、會有變化,並且我們還要能欣賞這種成長、這種變化,而不是把家庭的完美當成唯一的目標,因為完美會成為一種框架,而把家或家人給限制住,甚至最後失去所有的生命力。

——經授權引用自:自由時報生活副刊家庭親子版

愛和接納的表達——〈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觀影感想

死亡是一道門,通過它,讓過去錯失的有機會完滿,通過它,進入一段新的旅程,給了我們最深摯的一刻——表達愛和接納的機會……

(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去看了由本木雅弘所演的《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部很動人的影片。

也許是人生的歷練夠了,也許是自己愈來愈清楚了,也許是這半年經歷的生離死別與二年來生命中的種種衝突,影片中的每個哭笑點幾乎都碰觸得到,甚至更多。它透露著後青年期的茫然、夢想的破滅或認清、承諾與背叛、愛、恨、忿怒、移情、期待、後悔、意義、選擇、堅持、寬恕……在死亡之前的和解與愛。死亡是一道門,通過它,讓過去錯失的有機會完滿,通過它,進入一段新的旅程。

六歲時父親就離家出走的男主角小林大悟,先是好不容易找到管弦的工作,卻無預警失業的大提琴手,幾經沈思,終於面對現實將手上負債購得的名琴賣掉放棄樂師生涯,在決定放棄的那刻,原以為會淚流不甘,卻,感到無比輕鬆,原來……一直以為是夢想的事情,或許不是那麼回事啊。

與妻子回到老家後,誤打誤撞令人發笑的成為納棺師的助理,進而成為納棺師,不但大悟自己心裏很掙扎,音樂家與納棺師的差距,讓週遭的人相當不能接受,一向溫柔的妻子甚至感到骯髒而回娘家。「我真的要做嗎?」他甚至一度懷疑,這是命運的懲罰,為了他未能從國外趕回來見母親最後一面。就在內心交戰傍惶時,老師父的一句:「這是你的天職」引起他的怒斥,在自我懷疑中卻仍然跟隨著師父處理下一個個案,終究沒有離開。

片中雖未點明,但我以為大悟和師父之間發展出的溫厚情誼,補償了他渴望卻得不到的父子親情,是大悟沒有離開的重要原因。此外,師父長期面對死亡和生活的莊重而從容,面對送別者這個角色的態度,在潛移默化間,讓他找到這份工作與自我的價值和意義。

我看著每一個往生者和家屬在死亡之前的和解、納棺師看似制式刻板的流程和說詞,卻必須以充滿人性、尊重、體貼的心與巧思來工作,無言無形地撫慰了生者哀痛的心。

這莊重的使命及過程是一段深刻的歷程和轉變,是無法向人言說的,走過這些,大悟即使不知道是否對「天職」一詞有所徹悟,但他,選擇了堅持。

在成為納棺師之前,大悟從幼稚園習琴到成為大提琴手,卻因樂團臨時解散,才發覺一直以為是夢想的追求,其實並不是真的渴望。我想他雖明白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卻並不明白之所以不斷練琴和成為樂師,隱藏的實是想要滿足父親期待、得到父親認同與讚賞的渴望,這孺慕之情,讓大提琴和他最常演奏的一首樂曲-那是爸爸最喜歡的曲子,成為父子間僅存的關係。而當他放棄了這個自以為是夢想的追逐,大提琴反而成為他心靈的伴侶,陪伴他回憶童年、度過妻子離去的孤寂,找到自己,堅持想做的事、成為他想要成為的人。

藉著從小看著大悟長大的澡堂老板娘的往生納棺的過程,讓童年摯友和妻子了解和接受了大悟選擇的生涯,最後的高潮是大悟因殯葬人員的粗魯而決定親自為父親納棺。

從忿恨和拒絕到轉念為父親送別,在熟練的操作中,竟發現父親冰冷僵硬的掌心裏,緊握著幼年時他和父親交換的一粒石頭,記憶中始終模糊的父親容顏與共有的美好回憶漸漸清晰,「他真的是我的父親……」一語放下對父親的忿怒,細心的為父親修整容顏,將他的樣子深深地望進永存的記憶,將父親手中的石頭交給妻,放在她微微隆起育孕著新生命的腹前,與父親失卻已久的情感,死與生的循環不息,此刻有了溫熱的連結。

除了大悟的人生,一個個往生者的故事,雖未刻意著墨,但流暢而簡短的敍說,令人印象深刻:亡者母親怒責大悟妝化得不好,完全不像,往生的孩子染著金髮與不羈的容顏,的確與遺像中的樸素甜美天差地遠,母親拒絕承認孩子早已變了。如果女兒沒有變,依然是相片中的樸素少女,也許就能逃脫飆車意外的死亡劫難?無論再如何追悔與疑惑,命運的棋盤已再無回手的可能。

一位美麗的女子在車內燒炭身亡,納棺師在撫拭身體時發現他實是男兒身,輕聲詢問家屬要化男妝或女妝?亡者痛苦選擇離世的主因正是其性別認同的不被接納,但最後家人選擇以女妝送他上路,入殮後亡者的父親追出來,向大悟訴說自己已好久好久沒有好好看看孩子,剛才凝視了他才發現……無論是男是女,終究都是自己的孩子啊!「謝謝!謝謝你!」他說,此時溢出眼眶的已不僅是淚了。

我們還與大悟一同見證了許多美好的告別,老太太向老先生柔聲說:「您辛苦了」;孫女為祖母套上她生前曾說想要試試看的泡泡襪;妻子、女兒和孫女一一在老爺爺額上留下鮮紅唇印,笑著說再見……

原來死亡與送別,不是只有眼淚、冰冷和憂傷,也有千百種的可能和創意,而其後的相同,是祝福、感恩、放下。死亡給了我們深摯的一刻——表達愛和接納的機會,即使,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把握。

  1. 納棺,是往生者過世後,到置入棺木之前包括擦拭、更衣及修容的工作,而後由家屬與納棺師一同將亡者置入棺木,進行最後道別及蓋棺,納棺師的任務完成。在日本,以往這些事是由家屬操作,但現代則改由葬儀社委託給納棺師進行。
  2. 片子的氛圍一點也不可怕,也不悲傷沈重,久石讓的配樂相當動人。快去看吧!

電影小檔案

電影海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網交甜心〉觀後隨想

(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這一部中文片名為網交甜心的電影,其原片名是Install。Install是一個電腦科技領域的用詞,意思是將程式置入電腦系統內,讓電腦系統具有新的功能,可以執行新的工作。其實從片子的命名,大約可以猜到導演企圖要在本片中表達的,並不是與網交情色有關,而其實是install這一個議題,觀眾們可不要因為中文片名而錯過了一部好片子。

影片從一位17歲的高中女生野澤朝子談起,由於找不到人生的目標,被一事無成的挫折所困擾,對生活產生了疲憊感而終於中輟在家。這之間,老天爺有意無意的安排,讓她遇到了一位年僅十歲的小學男童。這一位在外型及閒談舉止表現上都酷似卡通名偵探柯南的小男生,有著一大堆從電腦網路上學來的心理學及性學方面的知識。兩人的相遇讓這一位無聊到會想死死看的高中女生展開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經歷。雖然這一段生活奇遇因為東窗事發僅維持了半年之久,卻讓這一位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要如何過下去的高中女生,像當機的電腦重新install(安裝)過作業系統而又重新活過來一般,又充滿希望的繼續迎接充滿挑戰的人生。影片的故事內容其實並不複雜,也與網交(網路援交)其實沒有太大關係,充其量也只是涉及到網路色情聊天室罷了。但是在這一部不管是情節、表達方式或配樂都有點kuso搞笑的片子背後,其實卻隱含了很深刻的人性觀察及人生體會。

啊……多麼一成不變的風景」,片子一開始由一聲「啊……」的長嘆,揭開了序幕。一群穿著夏季制服的高中學生,魚貫的往學校的方向走去。看到這一幕時,不禁會讓人聯想到Pink Floyd在「The Wall」影片中對體制的控訴:每個人都在各種制度中訓練養成,最後訓練出來的人都變得大同小異,沒有自己的獨特性,猶如工廠一貫作業生產線下的大量產品一般,萬物之靈的人類被制度給規格化,給無個性化了。因此在影片開頭一大群高中學生中,你看到了女主角兀自佇立在走動的人群內回眸注視時哀怨的眼神,或許稍可以理解她對於每天一成不變的作息,以及自己的獨特性在群體中被吞噬淹沒的焦慮及惶恐。

你沒有人生目標」的不安,是引發整部電影劇情發展的關鍵,而這種焦慮,也許不單單只是青少年的專利,恐怕也是生活在目前這一個高度科技化的現代社會裡的所有人,都會有的集體潛意識吧!這種失去人生目標的焦慮終於在其死黨朋友光一的激勵下,化成了行動,終於變成了她自己所擔心的中輟生,也就此展開了一段宅女的生活。在影片中,朝子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內產生了不明原因的錯誤,導致出現電腦術語所說的「當機」的狀況。

用過電腦的人都知道,電腦不管是中毒而當機,或者因為作業系統的某一個程式被刪除或錯誤而當機,電腦自己本身是沒有能力修復的,必須要靠操作電腦的人來執行解毒或修復的工作,電腦才能重新正常工作。可是,當機的野澤朝子要靠誰來重新修復呢?人類雖然不像電腦那般是一堆機械零件及軟體的組合,是有機的生命體。可是在遇到自己的生理或心理生病當機時,卻也常常是束手無策的!往往需要借助朋友,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員的協助,才能渡過難關。導演並沒有依這一個慣用的邏輯來發展劇情,反而是引出了一個會趁機偷看女生內褲(被發覺時又強辯別人自我意識過剩),對性有著好奇卻又故作世故、乳臭未乾的小學男生青木和義來解救面臨困境、被自己悶得發慌,甚至已經起了墜樓身亡幻想的野澤朝子。

這樣下去的話我會變得無法動彈」,這是野澤朝子在自己尚未被一事無成的憂鬱淹沒之前所發出的求救,相信這也是時下許多中輟的國高中學生的心聲吧。在醫院青少年門診中,常會遇到許多學生,在規則的上學一段時間後,就開始逐漸的出現了蓄意或有藉口的不上學。相信在這些中輟在家的青少年,心裡面恐怕也是不斷的在吶喊著:「這樣下去的話我會變得無法動彈!」只是家長常常是聽不到的;就像野澤朝子的媽媽忙於自己學校的教課工作,忙於照顧別人的孩子,卻沒有聽到自己的女兒心中求救的吶喊一般。一直要等到這一些青少年,真的動彈不得而躲在家裏拒絕上學,或者是日夜顛倒的窩在電腦前面玩著線上遊戲時,家長才會警覺自己的孩子出了問題,才會開始著急的找老師或醫師幫忙。但似乎,到這種時候都有一些些晚了,因為這些中輟在家的學生真的都已經動彈不得了!

要擁有什麼才算是成功者?」,這是想中輟在家的野澤朝子,她的自我與超我的天人交戰,也是她在面對社會體制的成見所可能出現之責難的防衛及反擊。這難道不也是時下中輟在家、動彈不得的青少年的心聲嗎?我們的家長及老師們,是如何的看待這一些身體出了不明原因的錯誤,而漸漸動彈不得的孩子呢?不就是像影片中所表現的,會歸罪於孩子的懦弱,不求上進或缺乏人生目標?可是這樣的責難,真得對這樣的孩子有用嗎?家長們能否了解,看似倔強拒絕他人幫忙的孩子們其內心深處,其實是渴望有一位救世主的出現啊!於是中輟在家遊手好閒,就成了這一些中輟生唯一能作的事情,他們以消耗自己的生命做為籌碼,企圖能在這漫長等待的過程中贏取突破的機會。但是,是否每一個人都有野澤朝子這般的幸運呢?

正當野澤朝子在家悶得發慌,也弄不清楚自殺者的價值觀,不理解會何有人會認為活著比死了更可怕(難道不是嗎?)之時,乳臭未乾的小男生青木和義竟然出現了。「如果你想死的話,最後能不能讓我摸一下你的胸部?」在小男生一副正經模樣說出這句話時,還搞不清楚狀況的野澤朝子着實的愣了一下,相信觀眾們也會大吃一驚,怎麼會有這麼好色的10歲小學生?之後,青木合義煞有介事的告訴野澤朝子,他的「沖擊療法」的策略,我們才稍微稍稍放下心來,才知道原來他只是一個小柯南。但是,真是如此嗎?這一個在影片後段劇情中大放厥詞、大談性哲學的小男生,所說出來的這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與其說是這個小男生為了要阻止有自殺念頭的朝子所想出來的衝擊療法(shock therapy),倒不如說是這個每天看著媽媽所販賣的各式女性內褲,每天在網路上瀏覽這一些情色訊息,因而充滿了性幻想的小男生,他的內心深層那享樂主義的潛意識蠢蠢欲動的渴望吧?!

請開機看看」,因為電腦壞掉才將之丟棄在垃圾桶的野澤朝子,從未想到過電腦還有復活的一天吧?那一臺蘋果電腦,是她很重要的回憶,那是在她八歲,父母終於離婚之後,住在鄉下的爺爺用退休金買的。原本以為可以用電腦互相通訊的,誰想到爺爺因為看不懂操作手冊,而終究沒能通過一次訊(誰說,有了現代科技,就一定可以解決人類所臨的問題呢?)。對年僅八歲的幼小心靈而言,從此就失去了那「想見到誰,說說話,想聽到聲音,想一同參與,相互感覺,相互聯繫……」的連結,從此就成了失根的蘭花,漂泊的浮萍。唯一能稍作寄託的,就是這一臺小電腦,每當這一臺電腦在運作時,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在與鄉下的爺爺聯絡,就好像死去的爺爺還在與她說話,陪伴這她一般。這種希望能與某一個人有所聯結,有所依附的感覺,一直被隱藏在劇情中,直到最後才藉由野澤朝子在鐘樓的自我獨白才表現出來。而每個生活著的人不也是如此麼?都在這一個孤獨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精神上的依託,只是有人幸運的找到了,有人卻在這過程中又再度迷失!

妳知道什麼是install嗎?」面對一個小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能力,17歲的野澤朝子真的是尷尬極了,因為幾乎每個人所使用的電腦,買來時就已經安裝了作業系統及軟體。她所做的,只是將操作手冊讀懂,再依樣畫葫蘆操作使用罷了,哪懂得什麼叫install呢?(但已經比住在鄉下,即是讀了操作手冊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的爺爺奶奶強多了。)但是,拉到現實面來看,不禁要問每一位觀眾一個問題,「你知道如何install嗎?」電腦系統的install,對許多現代人來說,應該不會有問題,可是如果人的身體或心理產生了原因不明的錯誤,導致人這一部萬能電腦當機了,有誰知到要如何重新install,才能讓這一部萬能電腦可以重新再開機呢?現實生活中的電腦有使用手冊、安裝說明可以參考,但是人這一部電腦的使用手冊在哪裡呢?人這一部電腦如果中毒或當機了,要如何去解毒?又要重新install什麼軟體,才能讓人這一部電腦再重新生龍活虎般的活過來呢?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困擾,也是醫學及心理學家企圖要去解開的迷團吧!

妳也想脫胎換骨嗎?」看到被重新安裝了作業系統之後,又可以正常運作的電腦,野澤朝子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高興自己的電腦並沒有壞,一方面卻難過自己竟然不如一個10歲的小學生。當野澤朝子自我欺騙、假裝自己每天都很忙的謊言被看穿,當青木和義提出「自閉就能解決煩惱嗎?」的質疑時,不知所措的野澤朝子聽到青木和義提出電腦打工的建議時,就讓不想一直處在動彈不得的狀態、卻又束手無策的野澤朝子動了心,於是野澤朝子因此就踏進了一場夢幻虛假的網路空間遊戲中。而看看現實生活中,我們週遭的青少年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那些會沈迷於網路線上遊戲的人,會沈迷於色情網路援交的人,會沈迷於拉k或轟趴等紙醉金迷生活的人,那一個不都是在最徬徨無助卻又企圖掙脫的時候,被引誘進去的呢?這一些現象的出現,與其說是這一些青少年的墮落,更應該要被看成是他們企圖掙脫困境的掙扎吧?只是他們的運氣沒有野澤朝子好,沒有遇到合適的指引而走錯了方向!

小鬼頭青木和義提議與野澤朝子合作網路打工,做的竟然是野澤朝子想都沒想過的色情聊天室的工作。10歲的小男生假冒成為25歲的家庭主婦加奈子,與想要以工作來脫胎換骨的朝子,共同合作替在色情聊天室工作的小雅代班工作。時薪500日圓的誘惑,確實讓野澤朝子又陷入了一場天人交戰。一邊是想突破現況的「自我」,加上對新奇事物有蠢動念頭的「本我」的聯手,另一邊則是謹守規範、道德感強的「超我」,兩邊的拉鋸,著實讓野澤朝子相當困擾,但是「一旦走入旁門左道,以後一定什麼事也做不了了」的力量,終究不敵現實。很在意自己的青春,有著17歲嬌嫩欲滴的肉體以及擁有可以記住數百名歷史名人的年輕頭腦的野澤朝子,終於還是決定下海了!

導演的這種安排,固然有些誇張,但是看看時下社會的犯罪年齡一直在往下降的資料,就能理解導演絕非無中生有。由於社會環境的演變,家庭結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可以在家相夫教子的母親,現在幾乎都成了上班族。小孩子的教養工作,幾乎就由電視及電腦給取代了。再加上社會價值觀逐漸的往開放的方向轉變,許多的傳統價逐漸的被扭曲或被唾棄,代之而起的是許多似是而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雖然時下的小孩子都像小鬼頭青木合義般有著聰敏的頭腦及能力,但終究他們的心靈還是幼稚的,並沒有足夠的智慧可以釐清這麼多的是是非非的。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小孩,往往在面臨社會道德與個人自由的衝突時,就會像野澤朝子般輕易的妥協,去從事自己也覺得不應該的工作;也會像青木和義般將社會或法律的限制視之為無物,而輕易的進入非法的境域了。

職業,這是為了過生活而從事的工作」,從這裡終於可以瞭解為何野澤朝子會願意接下這一份情色聊天室打工的工作了,因為她說服了自己,這只是為了生活而作的工作,無關道德也無關墮落與否。就因為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讓許多的少男少女在涉足非法或色情行業時,用這一個理由來突破道德規範對他們的約束,用這一個理由來自我麻醉,相信自己並未違反法律,並未違反道德,並沒有對不起自己。這種現象其實普遍存在一些容易涉足情色交易的少男少女心中,身為大人的我們,確實有需要多加防範注意啊!

因為有了工作而終於稍稍有活著的感覺的野澤朝子,興致勃勃的帶著新鮮好奇逐漸接觸到進來聊天室的各色人馬,從道貌岸然的上班族到販夫走卒的卡車司機,儘管社經地位或工作學歷有著極大的差異,但是每個人赤裸裸的情慾渴望,以及使用這種虛擬的網路意淫性愛來澆息自己慾火的作法,卻是沒有差別的。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久,野澤朝子從青澀惶恐逐漸的漸漸成了色情聊天室的老手。即使知道自己在網路空間裡的身分及年齡都是虛假的,即使知道自己一直掩藏了真實高中女生的身分在網路上活動,在那個虛擬的空間裡,沒有人會想探究真實,進到聊天室的好色客只是想得到短暫的情慾滿足,好讓自己可以在這個充滿競爭,充滿壓力的社會中有一個喘息的機會。

但即便野澤朝子在網路聊天室已經漸漸成了老練的說謊高手,回到現實生活中,她依然是媽媽的乖女兒,仍然需要在媽媽面前表現出原先的樣子,而不能洩露出絲毫的蛛絲馬跡,免得被媽媽覺察。但是,有了一個生活目標的野澤朝子已經變得有活力,變得更積極。導演在影片中運用與媽媽吃飯的場景來表現野澤朝子的變化,她已經變得像媽媽一樣是一個有效率的女子,吃飯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跟媽媽同步,而不像剛把全部家具丟掉時那般的無助,連吃個飯都是慵慵懶懶的。然而即便出現了這種有活力的感覺,這終究仍是一個假象,仍是一個陷阱。

就像許多在門診中遭遇到的個案一樣,當他們陷入到人生的低潮時,他們會設法去找一些事情來做,讓自己有還活著的感覺。於是有些人找到網路線上空間,因為在那個虛擬空間內,他是一個一等一的戰士,他可以帶領著其他網友衝鋒陷陣、攻城掠地,他可以得到在現實生活中從未出現過的讚賞及成就。他也可以不用因為畏懼面對他人而出現怯懦退縮,可以讓自己的任何想法在虛擬空間中發表而不會受到非議或批判。有部分網路族群問題的研究人員認為,網路可以讓這一群在現實生活中被歸類為失敗者的人,增強自信,找到自己的伊甸園,可以彌補他們在現實生活的缺憾。因此認為網路的使用,有其正向的一面。可是,真是如此嗎?

就像影片中所表現的一般,野澤朝子本來一直以為「只是一種虛假的欺騙,反正誰也不知道在電腦的那一端,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誰又會去追究真真假假呢? 」可是隨著自己對情色聊天工作的熟練,野澤朝子也越陷越深,產生了心理學上所謂的「行為制約」或「催眠」的效應,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弄假成真、假戲真作的現象。當野澤朝子發覺自己也會因為對方的言詞挑逗而出現情慾反應時(濕了!) , 她才察覺自己已經面臨了考驗!

我覺得他們比我更愚蠢,但相反的,他們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這是野澤朝子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對進到色情聊天室的男人的新看法。我們如果去看整個情色工業的結構,會認為女性是一群被男性剝削及利用的弱者;可是反過來看在這中間擔任偷窺者的男性,又是如何呢?喜歡觀看情色電影的男人,隨著女性的搔首弄姿而搖擺自己的情慾時,難道不也是一隻在實驗室中被擺佈的白老鼠嗎?或者再看對女性的性侵事件,這一些自以為控制了女人,可以遂行其慾望的性侵者,不也是一群在現實生活中挫敗、在人際關係上龜縮,值得同情的愚蠢人嗎?他們在這過程所追求的,難道不就是女主角在影片中所說的:「祇是一種奇怪的優越感嗎?」

除此之外,野澤朝子也開始覺察到在虛擬的空間裡,她並不是主宰著,並不是操縱者,她也會遇到突然覺得無趣就下線的聊天客。「在這個瞬間,是誰回到了現實中?共同享受這唯一時間的人,突然回到了現實,把我一個人留在妄想的世界裡,感覺好失落……」不單是如此,野澤朝子也開始感覺到,每天順著男人的興奮而編造謊言的她,越來越像飄浮在水面上的浮萍,終究是沒有根,終究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沒想到野澤這麼進入狀況」,這是小鬼頭青木和義在聽完野澤朝子興致勃勃的向他報告最近的工作心得時,目瞪口呆所發出的驚嘆,他沒料到野澤朝子竟然進步這麼快。但是,這真是一種值得肯定的進步嗎?心理學所研究的人類心識運作的功能內含中,有所謂的「行為制約」現象,亦即一個人對某種刺激持續的接觸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形成內化及自動化的作用。也就是說,受熏習的人因為長期的刺激而被制約之後,即使這一刺激已不再出現,該人也會反射性的自動表現出該行為。這種過程其實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耳濡目染」或「日積月累」的現象。當野澤朝子津津樂道於她在色情聊天室的學習心得的同時,她是不可能覺察到,她原先對於自己從事這種有些變態及不道德的工作,其實是充滿掙扎的;而她原先內心所感覺到的不安及罪惡的念頭,已經隨著自己工作的成就而逐漸的被磨滅了,已經慢慢的被「其實這只是一個工作」的想法所制約而改變了!

我們如果去看時下社會的青少年,不管是自甘墮落或被引誘而墮落去從事非法或不道德的工作時,哪一個不是經歷過這樣子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的天人交戰,進而半推半就,最後演變成為理所當然,這中間就是牽涉到了這一個心理學上所談的制約現象。犯罪集團顯然對這一個現象的運用是相當在行的,他們知道如何讓一個原本抗拒的人,經由滴水穿石、蠶食鯨吞的功夫來慢慢影響而讓一個人的觀念改變;這中間當然也涉及到使用似是而非的觀念來混淆青少年的價值觀,讓他們認為所謂的不道德或非法,只是某些成人的偏見,只是這個社會中利益團體掌控他人的藉口。犯罪團體就是藉由這些理由來鬆懈他們的心防,讓他們逐漸的接受「這只是一種我謀生活、過日子的工作,只是一種職業,無關是非與對錯」的錯誤認知。看到這裡,我們的家長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電腦網路或媒體對孩子們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呢?是否該多花點時間來了解孩子們在網路上都做些什麼?是否該從小就對於孩子的使用網路,install正確的觀念呢?

影片在這時,藉由小鬼頭的言說,展開了一段與此現象相關,卻也值得我們注意的劇情:「是不是覺得很噁心呢?不是的……我重新地感受到了色情世界的深度。確實,增加了性愛的知識之後,就會感覺到它的寬廣度是所有學問都比不上的。是呀!知道那些黑暗的部份,不了解和害怕的東西就會減少。整個世界就會變小變狹。現在我們正處於冒險之中,前往寬廣而深奧的性愛世界!是的,如果能自己進入性愛的世界,就不會有什麼害怕的地方。這不是成人才可以接觸的領域,原本就是存在於我們之中理所當然的世界。」看到這些對白時,觀眾們也許該有一個警覺,要想到古人常常提醒的「防微杜漸」這一句話吧!導演在這裡顯然並沒有針對兩個人對性愛世界的高談闊論,表達出批判的態度,反而讓這一位小鬼頭在暢言性愛哲學的同時,顯露出童稚的天真,會讓人誤以為這種談論是「思無邪」的。這樣子的表現方式,確實讓人有一些擔心啊!觀眾們在觀看這一段時,可要小心不要被催眠洗腦才好。

沒有朋友會擔心你嗎?當然有啊!但是……變成大人之後就不會把每個擔心都表現出來」與野澤朝子想處久了之後,為了要與她有更多相處的時間(或者說是對她產生了某種情愫),小鬼頭青木和義也翹課沒有去上學。在兩人獨處的對話中,彼此都毫無心防地向對方說出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心聲,也不禁勾引出了彼此惺惺相惜的感覺。在這時,才剛高談闊論完性愛哲學的小鬼頭,竟然在談到自己的內心,在擔心自己的心是否生病時,卻也表現出了他10歲孩子該有的純真,才會被野澤朝子說「還以為很好色,骨子裡卻還是處女」。是啊!恐怕這種瞭解,也只有長期與青木合義相處的野澤朝子才會知道吧!朋友不就是要互相瞭解的嗎?可是,再回頭看看這兩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卻是無法得到他們親人的瞭解。而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孩子,有比這兩位幸運嗎?是不是也有許多的孩子,會希望能有被朋友擔心的感覺呢?是不是有許多孩子,因為缺乏父母的關心,才會為了要獲得被同儕擔心的感覺,而加入幫派、而誤入歧途呢?大人們是否該好好的深思呢?!

在門診中,經常會有許多情緒障礙的青少年被帶來就診,常常聽到父母親對孩子的評述是「無法瞭解他們」;老師們也都覺得越來越管不動班上的學生,似乎錯的都是小孩。但是大人們可曾想過,這一些被歸類為情緒障礙的小孩,其內心深處是否也都有那麼一個純真的幼童在哭泣、在渴望著別人對他們的瞭解?當大人越來越在意孩子的情緒所帶給他們困擾,而並不想像朋友一般去瞭解、去體會自己的孩子時,又要如何制止這些孩子被社會上偽善、別有用心,藉機騙取這些青少年認同的不良團體所吸收呢?

所謂賊星該敗,壞事隱瞞得再久,也終有曝光的一天。野澤朝子在網路上遇到了一個變態的好色御宅族,揭穿了她假冒小雅的身份;又遇到電腦中毒再度當機,真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直以為可以發現全新的自己的野澤朝子,終於在承受了受傷的感覺之後,才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也才發覺原來自己一直是一個自我欺騙的笨蛋。而更慘的是(或者對沈溺於某些不道德事物的人來說,更應該說是一種幸運),野澤朝子沒有去學校卻在做衣櫥聊天女這一件事情,終於被雙方母親發現了。

現代的孩子到底是在想什麼呢?如果您是野澤朝子的母親,有一天突然發覺自己的女兒這半年來竟然都沒有去上學,竟然發現每天生活在一起同進同出,一起吃飯的女兒,她的房間竟然空空如也時,您會如何表現呢?是勃然大怒,對於女兒竟然糟蹋了自己每天辛辛苦苦工作所提供的一切而痛心,進而嚴厲責罵甚至處罰自己這不爭氣的女兒?還是對於這半年來,竟然為了工作而疏於注意到孩子,讓孩子流浪了半年的時間,讓孩子浪費了半年的生命?這恐怕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吧?!東方文化的父母親,會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從屬物,父母對孩子擁有指揮支配權,孩子應該感恩父母辛勞所提供的一切,應該要完成大人對他們的期待。可是,這種想法正確嗎?

孩子就是因為尚未成熟,因此才需要去學校接受教育及學習,才會被稱之為兒童或青少年(總之就是未成年)。而現在,學習中的個人出了狀況了,偏了航向或迷失在茫茫大海中了,負有教導責任的家長及老師們,能推卸得了責任嗎?能以責罰作為對他們偏差行為的處置,而期待他們就會因此而學習到教訓,就會回到正確的航道?負有教育責任的大人們,真的該深思呀!因此,我們看到電影中野澤朝子的母親的表情及反應時,是可以理解的!混雜著無奈、生氣、難過及愧疚情緒的人,又能說什麼、作什麼呢?如果您是這一位平時就很少與野澤朝子談心的媽媽,除了說「我怎麼可能不擔心你呢?」這一句表達關心及溝通的話之外,又可以做什麼呢?

野澤朝子真正改變的原因,應該是死黨光一的驟然過世吧!大家還記得片子一開始時,野澤朝子對光一抱怨發牢騷,覺得上學生活很無趣很想死時,就是光一這一位可以跟野澤朝子談心事的死黨,建議她請假回家休息的。因為死黨光一的鼓勵,野澤朝子才決定中輟在家而展開了為期半年的不道德生活。雖然因為被發現而無法再去青木合義的家中工作,也因為被媽媽察覺而又回到了學校,但是真正讓野澤朝子轉變的,卻是因為意外事故而身亡的光一。這種安排,或許也是編劇要讓光一有所彌補,為了因他鼓勵野澤朝子中輟在家,導致她過了半年黑暗的日子而贖罪吧!雖然光一常責備野澤朝子沒有人生目標,責備野澤朝子不甘於和其他人一樣,但是自己卻也不努力;光一自己與野澤朝子其實是五十步笑百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哪裡啊!到學校去的目的,恐怕就是與野澤朝子躲在學校鐘樓那個秘密基地,談談自己的空想,發發自己的牢騷吧。

可是,人生真的要有目標嗎?又該有什麼目標呢?在這世界上每一樣被製造出來的物品,一定都有它被生產製造的目的。可是,每一個人被出生下來,又是什麼目的呢?是被上帝創造出來接受考驗?是因為因果業報而被輪迴來受苦?還是像存在主義哲學家們一樣,在窮盡一生的思考之後也找不到答案?大哉問啊!連大人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要教小孩子如何去解答呢?經歷了自己至親好友光一的過世而哀傷難過的野澤朝子,自己一個人在昔日與光一相聚的秘密基地內,自顧自的回想著光一昔日的身影與說過的話語,也從中慢慢領的悟出了一些道理:「總有一天,就是總有一天,只要活著,那天就會來。想活下去、想見到誰、說說話、想聽到聲音、想一同參與、相互感覺、相互聯繫……當成重要的東西。溫暖的、不完全的,想要喜歡做那些毫無意義的事。就算是無趣,就算很沒意義。總有一天,總有一天一定……會找到自己的路!」野澤朝子慢慢的瞭解到了,能讓一個人安穩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依憑的並非是遠大的人生目標,而是一種讓自己可以安全的感覺。在一個人每天的生活接觸中,有那麼一個人,可以讓你睡醒過來就想看到他,可以讓你會想每天和他說說話,和他一起做做一些事(即使都是一些無關緊要、微不足道的事),可以讓你們有互相接觸的感覺,可以讓你一直感覺到生命的脈動,更可以讓你感覺到生存的真實。這樣子的感覺並非都要相當強烈、相當濃郁,即使只是淡淡的,即使不是佔滿一整天的時間,可是那種溫暖的感覺卻永遠都不會淡忘。這樣的一個人,不一定是你的愛人,他可以是你的情人,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以是你的父母或師長,甚至像劇中的男女主角一般是年齡差距很大的忘年之交。在體會到了這一些道理之後,野澤朝子終於可以與這一生中永遠的朋友光一說再見,也與過去那個因為沒有人生目標,而像水上的浮萍漂泊、流浪的野澤朝子說再見。從她泛著淚光但卻堅毅肯定的神情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浴火重生的野澤朝子。雖然形隻影單,但是對未來所要面臨的挑戰卻充滿了信心。

片子結束前,導演又回到了開場時所運用的場景:一群穿著冬季制服的高中生們魚貫的走向通往學校的路途。女主角背對這一群上學的高中生似笑非笑的凝視著觀眾們,很熟悉的一個鏡頭,會讓人聯想到片子開場時,佇立在人群中猶豫的野澤朝子。難道她又不想上學了嗎?觀眾或許又會浮出一絲的隱憂,但答案並沒有隱藏太久。佇立在人群中的野澤朝子接著背過了鏡頭,面對著通往學校的路程,和大家一樣邁開了步伐朝著學校走去!我們可以從她的肢體動作中看出來,這時候的野澤朝子已經與半年前完全不同了,她的步伐堅定又充滿了自信,看得出來她已經脫胎換骨,相信對於未來的挑戰她是充滿著信心的!

這一部片子就在學生人群邁步的慢動作中落幕了!寫到這裡,也是我們該結束的時候了。表面上看起來不太起眼的一部片子,其實蘊含了許多導演及編劇對人生的體會及提問。在最後真的要結束前,或許我們還可以再思索一件事情: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很多很多事情,往往會在經歷這些事件後,覺得自己似乎白費功夫,自己一無所得。但是,一個人在經歷了某些事情之後,真的就像野澤朝子所說的一般,什麼都沒有改變嗎?真的就像小鬼頭青木和義所說的,只是回到電腦install後的初期設定而已嘛?真的沒有增加新的功能嗎?各位怎麼想呢?這一些的種種,就留給認真看電影的各位去自由聯想吧!

電影小檔案

電影海報:網交甜心

回目錄

好書推薦

衣櫃裡的親密關係︰臺灣同志伴侶關係研究
Studies on Gay & Lesbian Couple Relationships in Taiwan

衣櫃裡的親密關係︰臺灣同志伴侶關係研究

同志的伴侶關係如同極地裡的青苗:
凍土、狂風、低溫,
還不時有腳步雜沓的威脅……
但是,重重壓力中,
春天始終是可以期待的……

本書簡介

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戀愛及伴侶型態正積極朝多元化發展,法律與政策的性別概念擴大,納入性傾向的修訂,鬆開了男女配對的婚姻形式。自此,關注不同性傾向與非異性戀伴侶關係,已然成為目前婚姻、家庭研究及諮商輔導工作的新興焦點。

本書作者謝文宜歷時五年,透過深入訪談的質化研究與量化分析,提供臺灣同志伴侶親密關係歷程最深刻的本土化經驗。在深度訪談部分,有鑑於親密關係是由伴侶雙方共同建立,因而給予同志關係中的伴侶雙方同等的發聲機會,以瞭解雙方對於關係經營的主觀詮釋與意義,進而分析國內同志伴侶從相識、相知、相戀到彼此承諾、互許終身的動態歷程及其意涵。

本書不僅呈現同志伴侶主觀的生活經驗及豐富的交往歷程,更進一步澄清、瞭解同志伴侶關係組合與關係維繫的經驗性研究,在國內親密關係研究中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是所有關心同志議題者、學校老師及諮商實務工作者不可錯過的精彩好書。

作者簡介:謝文宜

美國普渡大學家庭研究碩士及博士,美國普渡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具有婚前/婚後成長課程訓練師、EMDR(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 Reprocessing)治療師、國際知見心理學訓練師、臺灣諮商心理師等資格。現任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主要聚焦於親密關係相關研究,長期關注婚姻與家族治療及訓練、心理創傷治療,以及婚前準備(及新婚)、夫妻成長團體、同志伴侶關係等相關議題。

漫漫回家路:一段年少輕狂與自我追尋的真愛旅程
The Longest Trip Home

封面圖片:漫漫回家路:一段年少輕狂與自我追尋的真愛旅程

遙遠的不是地球假想線上與家的距離,而是一顆對家莫名抗拒、卻始終牽絆拉扯的心……

本書簡介

一九六○至七○年代,在拉布拉多犬馬利尚未出現之前,葛羅根仍是個開心頑皮的小男孩,生長自底特律郊區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儘管他的父母盡了最大努力,他仍大大辜負了他們的期望。不管是悲慘的初次告解,或是用望眼鏡偷窺鄰居太太做日光浴,或豪飲聖禮祭酒,或是在十多歲時笨拙地想在父親面前挾帶違禁品,或逃過他母親法眼跟女孩子廝混,葛羅根逐漸明瞭,他父母親對宗教自然流露的虔誠與熱情,似乎並未遺傳給他。有天,一位名叫珍妮的頑固年輕女孩走進了他的生命。隨著愛苗逐漸滋長,葛羅根開始歷經一段苦澀、有趣、深刻的旅程——脫離父母的保護與掌控,重新展開自己的人生。

然而,當他的小家庭才正要啟航,自小成長的家庭卻行將航向終點……是父親的一通來電,才讓離鄉數十載的遊子再度踏上返鄉歸途。面對父母的老去與死亡,他試著重新定義自己與雙親的關係,在所剩無幾的時間裡努力修補與父母之間的裂痕。

以《馬利與我》一書享譽國際的作者葛羅根,形容此書是他畢生最想書寫的一部作品。他再度以風趣幽默且深具感染力的文字,娓娓道出其單純美好的童年時光,騷動不安亟欲掙脫束縛的叛逆年少,以及成年後遠離家園試圖尋找自我的過程。《漫漫回家路》談的是死亡與恩典、靈魂與信仰,以及家人之間斬不斷的親情連繫,也是費盡心力希望建立起與父母不同身分認同的子女,和每個亟欲理解他們孩子價值觀的父母,都不想錯過的一本好書。

作者簡介:約翰‧葛羅根(John Grogan)

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日出生於美國底特律市。他生長在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家庭,父親是汽車機械工程師,母親則是嫻慧的家庭主婦,也是個說故事高手,或許因此讓他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也成了寫故事的高手。

約翰現在是賓州《費城詢問報》的專欄作家。在此之前,他曾擔任羅戴爾出版集團的《有機園藝》雜誌總編輯,並且在密西根州與佛羅里達州的報社擔任過記者、分社社長與專欄作家。約翰的作品曾獲頒多項獎項,包括美國記者俱樂部的消費者報導獎。

譯者簡介:吳美真

政大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專任譯者,及多家出版公司自由譯者,譯作包括《消失中的江城》、《15堂孩子必修的人生哲學課》、《美德書》、《鋼琴師》、《微物之神》等三十餘本。現為全職譯者。

活出熱情
Living with Passion

封面圖片:活出熱情

許多人說,他們在尋找更多的活力和熱情,但是實際上只想要一個非常有限的版本。人們想要的熱情是「正向的」:彩色的、豐富的、愉悅的、興奮的、行動的和投入的,對「負向的」熱情不感興趣:黑暗的、困難的、憤怒的、受傷的、害怕的、哀傷的或受苦的。不幸的是,多數人尋找的所謂「美好的、正向的」熱情版本其實根本不是真正的熱情,而是一個平淡、使人愉悅的經驗,流於表面而沒有什麼深度……

本書簡介

作者從三十年助人經驗及觀察發現:人通常是抗拒活出熱情的;許多人對熱情有錯誤的見解及行為,限制他們發揮自身潛能,甚至產生不同的心身症狀。如何讓日常生活的每個面向都能因熱情而更加豐美?本書提供令人興奮的觀念與實際可行的建議,幫助讀者從身心靈層面找出自我限制的根源,從接納自己開始,與熱情共處。

現今社會上持續增加的各種憂鬱症、焦慮症與壓力,顯示人們對滿足的追求不成功。當人們意識到最深的渴望逐漸減少卻無法消失時,通常挫折感就會產生了。所以很多人都會懷疑,生命難道不應該更豐富嗎?但是真實的狀況是我們有可能體認到我們靈魂的慾望,了解我們心裡的內容。所以我們是可以選擇變得更有熱情。熱情對每個人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一份禮物,因為它能增進一個人的活力,讓關係、工作、娛樂都能比過去從未想過的那麼有元氣。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變得更熱情,就要學著去容許自己全然展現熱情的範圍,但是多數的人因為要面對生活的壓力,常變得無法忍受太多熱情,而我們容納熱情的能力,也因為多年來的遏制與壓抑而變小了。從我們平常的呼吸模式中就能看出這一點,因為大多數人總不習慣讓肺吸足氣。另外,我們似乎總是在等待著什麼人或是一些事來「容許」我們活得更熱情一些。我們總是卡在過去的回憶中或是未來的計畫裡;然而一個人的熱情與活力只有在當下才能感受到,我們必須要在此時此刻選擇熱情。熱情是人類與生俱來並且可以培養的本性,它能促使我們的生命經驗更加的提升。每一個人都可能更熱情的過生活,只要您有意願面對自我,來自加拿大海文學院的大衛‧瑞斯比老師邀請您共同來體驗熱情,學習熱情,讓生活中充滿熱情。

作者簡介:大衛‧瑞斯比、仙蒂‧麥卡妮(David Raithby、Sandey McCartney)

大衛‧瑞斯比與仙蒂‧麥卡妮是海文專業訓練學院(The Haven In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長期以來主要的老師,經常到全球各地工作,提供個人、專業與商務性質的成長訓練。

大衛‧瑞斯比具備三十年教學經驗,向來以敏銳、多元和充滿活力的教學方式受到好評,曾任職危機處理中心、精神病院和家庭諮商中心,十九年前開始獨立執業至今。他工作的方式包括個別諮商、帶領團體、演講、上課和擔任顧問,擅長用「振動」(vibrant)的呼吸方式引導學員體會己身能量的存在和流動,教學風格獨特,混和著幽默、好奇與關懷各種元素。大衛‧瑞斯比與仙蒂‧麥卡妮在海文專業訓練學院教過許多課程,其中和熱情有關的為:「擁抱你的熱情」與「伴侶間的熱情」。

譯者簡介:陶曉清

因為從小喜歡播音,立志成為廣播人。1965年進入電臺工作至2008年退休。最早主持的是西洋流行音樂節目,後來因緣際會參與了校園民歌的推廣,成立民風樂府及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0年得到金曲獎的特殊貢獻獎。1992年初次去加拿大海文學院參加成長團體,審慎評估自己的生命歷程,決定從此只從事自己喜歡並覺得有意義的工作,開始帶領讀書會與成長課程。寫作有關成長方面的著作有:《寫給追求成長的你》、《讓真愛照亮每一天》。並主導翻譯《生命花園》一書。目前與李文瑗一起帶領成長團體。

譯者簡介:李文瑗

臺灣成長工作坊帶領老師、加拿大海文學院團體成長課程小組帶領老師、慈濟大愛電視音樂與人文節目製作主持人。曾任崇德基督書院人文心理學講師、臺灣資深廣播人。多年來研讀身心靈整合及助人工作課程與師資培訓課程,致力於整合心理學、佛學之理念,探索自我與他人關係整合。出版之著作《我夢見我買了一條船》、《上午夜琴聲的同學錄》、《山上的生活》、《做個值得被疼惜的女人》。重要心理叢書《生命花園》譯者之一。

回目錄

邀稿

好消息,學會為促進讀者之間交流心得,在經費有限的經營中,特與友好出版社合作,準備各式心理治療相關書籍做為來稿之稿酬。凡投稿經採用者,將贈送本報於「好書推薦」單元中介紹過之書籍。敬請各位讀者不棄酬微,不吝分享,不辭辛勞,不斷投稿。謝謝大家支持本報。

專欄:您想要有自己的專欄嗎?或是您學有專精,不吐不快嗎?本報歡迎同好發揮所長,提供與心理治療相關之不定期或長期專欄。

椅邊絮語:您是心理治療的新手,或是老鳥嗎?歡迎您把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臨床觀察、或者專業內容寫成文章,使本報成為心理治療愛好者的交流平臺。

西天取經:您曾經到國外取經嗎?歡迎您將在國外接觸心理衛生、或是心理治療相關的經驗整理成文。讓國內的同好也看得見您的故事!

本報仍在持續摸索與成長。近期特別歡迎下列主題的文章,將優先予以刊載:

若您已有相關文章發表,本報亦接受轉載,或以文摘形式收錄。目前轉載文章恕不提供贈書作為稿酬,但本報可於報內提供連結或說明,俾使同好作進一步交流。

本報歡迎任何形式之稿件,字數不限。來稿請寄:

臺北市大安區106麗水街28號6樓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
網址:http://www.tap.org.tw/

投稿得以筆名發表。來稿中仍請註明真實身份,以便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