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時事我見   電 子 報   藝術治療   海外傳真   相關書籍  
 
專欄 Jul. 18 Sat. 2015
三月交換日記:沒有孩子,只有人

文/林蔚昀、諶淑婷



淑婷:

我想告訴妳關於波蘭兒童教育家柯札克(Janusz Korczak, 1878 – 1942)的事,我打算從一部電影說起。這部電影是波蘭、德國、法國合資拍攝的《麥堤國王》(Król Maciuś Pierwszy/King Matt the First),我和兒子是在「小綿羊電影院」看到它的。

「小綿羊電影院」是「綿羊電影院」(Kino pod Baranami)的常態放映節目之一。「綿羊電影院」是一家很有趣的電影院,常常在放藝術片、紀錄片和實驗短片。不過,它不只服務藝文愛好人士,也會放主流電影,並且貼心安排各種特別放映,讓老人(「長青電影院」)、帶小孩的父母(「包尿布小羊電影院」)、學生(「學生通宵電影夜」)、不懂波蘭語但是看得懂英文字幕的外國人都能開開心心看電影。

當我兒子還在包尿布的時候,我就十分覬覦「包尿布小羊電影院」的放映會。妳看看這樣的描述:「音量調低、燈光半亮,現場有換尿布墊、讓小孩躺著休息的枕頭、毯子,只放首輪」妳難道不會心動,不會想和老公手牽手一起去看電影,同時享受天倫之樂和兩人時光嗎?我就很想,但是只停留在一直想一直想的階段,等到我終於鼓起勇氣,才發現兒子已經不穿尿布(是的,小孩長得比想像中快)。幸好,我們還有專門放經典動畫(大部分是波蘭片)給小朋友看的「小綿羊電影院」。

放映那天,我們起了個大早,趕十點鐘的電影。也許妳會覺得我很好笑,但是我要對妳坦白:牽著兒子的手走進電影院的時候,我緊張得半死!我很怕走錯地方,或者其他買票的觀眾都不是父母,現場不會有半個小孩,當我的小孩高興尖叫時我們會被其他人白眼…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我帶著孩子走進放映室,一眼就看到第一排座位前面擺了傳說中的毯子、枕頭,而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孩正跟在我們身後魚貫而入。我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激動 ── 我好久沒有和人一起來看電影了,而且這個人是我的兒子,我們竟然能夠這樣自然、大方地走入一場特別為我們安排的放映會,而且旁邊還坐滿了和我們一樣的人。

我和兒子一起進入電影的魔幻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主人翁麥堤的父親過世了,於是小小年紀的他就得接下王位,成為國王。就像所有突然遭遇變故的人一樣,麥堤只想大哭一場,根本不想當什麼國王。但是,當麥堤發現野心勃勃的將軍想要篡位,還為此綁架了他的老師時,他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我要當國王,而且要當個像我父親一樣的好國王。」

麥堤和他的朋友們救出老師,召集全國的小孩成立兒童議會,決定這個國家從此由小孩來治理,而大人們則要背起書包去學校上課,這樣他們才能知道小朋友的日子過得有多辛苦、多無聊(看到這裡我內心狂按讚!)。然而,沒有經驗的小孩們不知道如何管理國家,在他們摸索、犯錯、學習的期間,國家失去了原有的秩序。這時候,唯恐天下不亂的將軍又慫恿鄰國的王子攻打麥堤的國家,兒童議會主張戰爭,麥堤卻反對。就在戰事一觸即發、孩子們即將被鄰國的軍隊擊敗的時候,麥堤救出被將軍放逐到荒島上的鄰國老國王,阻止了戰爭。

發現自己的不足,孩子們都很喪氣。兒童議會的議長甚至說:「我們解散議會吧!國家應該讓大人來治理!」來開會的孩子們不知所措地看著麥堤。這時候麥堤上台說話了:「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照原訂的計畫進行。我們不是說要在這裡建一個動物園嗎?一個開放的動物園,讓動物和人們都能快樂地生活…」於是,麥堤和朋友們再次踏上冒險的旅途,到小島上去找動物,認識了當地的人民和動物,靠著自己和眾人的力量擊退將軍,建立了一個理想的國家…

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看這部片的感動。雖然是一部兒童動畫,但是裡面有好多深刻的議題啊!好幾個片段讓我看到落淚,其中一個是麥堤的父親過世時,他哭著跑開的傷心模樣。那好真實、好真實,我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天我離開這個世界,我兒子要怎麼辦。

有一瞬間我覺得憤怒,電影怎麼可以這麼用這麼直接(真的毫無鋪陳,開演五分鐘老國王就歸天了)的方式讓小孩看到這麼殘酷的事?然而另一方面,我知道「死亡」就是這麼直接、不客套。我很高興作者和導演沒有渲染它,沒有把麥堤變成「遭遇悲劇所以瞬間長大成人」的神童,而是讓我們看到他從傷心逃避到作出決定、為決定負責、在跌跌撞撞中學習與他人互助合作的成長過程(我也是這樣長大的啊)。

我最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是它沒有像好萊塢或日本動漫一樣,塑造出一個兒童救世主的神話。麥堤不是來解放兒童或拯救他們,更不是要創造一個屬於兒童的獨裁政權。他和將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相信兒童的自主權,並且相信兒童和大人可以彼此溝通、互相幫助,共同創造一個適合兩者居住的世界。

那應該也是柯札克的信仰。畢竟這個故事,就是根據他在華沙經營孤兒院、和兒童相處的經驗所寫成的,在他所創辦的孤兒院中,真的有兒童自己組成的議會、法庭和報社。他曾說:「沒有孩子,只有人。」是啊,如果我們能隨時記住,孩子是人(不過身體比較小,經驗比較少),並且以對待一個獨立個體的方式對待他們,是不是會讓他們快樂一點,而我們自己也少煩惱一點呢?

電影放完後,我們還有留下來參加免費的藝術工作坊。看著兒子自己使用剪刀(我很驚訝他竟然用得不錯!我之前都不敢給他用的)、自己選貼紙、自己決定要做出什麼圖樣,我有一種感覺:柯札克就在我們之間。雖然他多年前就因為猶太人身分不幸被納粹屠殺,但是此時、此地,他和我們在一起 ── 在波蘭克拉科夫,在小綿羊電影院。

PS 對了,兒子很喜歡這部電影,說下次還要來這裡看電影。

PPS 台灣的天下雜誌有出一本關於柯札克的繪本《好心的國王: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的故事》,妳有興趣可以看看喔。

蔚昀

蔚昀:

謝謝你跟我分享麥堤和柯札克的故事,你說,麥堤相信兒童的自主權,並且相信兒童和大人可以彼此溝通、互相幫助,來自於柯札克所信仰的真理。其實,我對這位兒童人權的擁護者有點陌生,查詢後才發現,他可說是聯合國在1989年所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的推動者,他在1912年為猶太兒童所創建的孤兒院,有孩子們自己選出的議會議員,經營自己的法庭,發行週報。

柯札克信任兒童「自治」的能力,讓孩子參與公共事務、提供發言的機會和自由,這種完全尊重兒童的作為,成了日後「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價值。你所寫的那句:「沒有孩子,只有人。」讓我深受感動,自從當了媽媽後,我無時無刻在提醒自己,孩子也是人,雖然來到世界上的時間短了一點,但終究是獨立個體,有思想、能思考、有情緒,有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即便結論常與成人大不相同。

去年十月,澄澄滿一歲兩個月,我們加入了一個共學團,這個共學團有個常被當成天方夜譚的口號:「不打不罵不威脅」,別以為這句話聽起來很合理,只要在台灣的公園、餐廳坐上半小時,保證你可以聽到各種為了催促、制止、勸誘孩子所說出的責罵與恐嚇,更別說那揚在空中的手掌,有些爸媽現場不動手,但狠狠的落下一句:「回家後你就知道會怎麼樣!」
這些家長絕不會承認自己在恐嚇或威脅,他們會氣噗噗的為自己解釋:「我又不會真的打他!」、「誰叫他動作那麼慢。」、「不打不罵孩子不會聽啦!」、「他聽一聽就忘了,根本講不聽。」最後不忘補上一句:「不然你告訴我怎麼教?」

我不想教他們怎麼教小孩,但我可以提醒他們回想,自己是不是曾經覺得雜貨店裡每個層貨架上的商品都好吸引人,五顏六色的糖果在向自己招手,爸媽的催促聽起來那麼遙遠。或是曾經在無聊的喜宴會場裡,設法為自己找點樂子,鑽到桌布下、把餐盤上的花、雕飾丟來丟去,搭著電梯上上下下,最大的疑惑是這頓飯到底要吃到幾點才結束?實在無聊死了!

有多少成人無法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心情?忘記什麼好玩?什麼無聊?走不快的原因是因為路邊風景太有趣,吃不完的理由是那道菜真的很難吃。

事實上,我也無法教他們怎麼教小孩,因為我自己也在摸索中!參加共學團至今四個月,每次共學體驗都讓我覺得自己又上了一課。我本來就不打罵、威脅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理由,只是因為我不喜歡他那樣對人,所以我也不會那麼對他,曾有親友質疑我的做法,認為讓孩子學會「看臉色」是正常的社交技能。
但是我真的不生氣、不想罵他、不想打他啊!他摔破碗,因為瓷碗對他的小手來說太滑溜,而且他不知道碗摔在地板上會破,打翻咖啡只是想看清楚那黑色的液體是什麼玩意,誰叫我沒把杯子放在高處?半夜不睡覺很累人,可是我也常常半夜睡不著覺,忙著打電動、看漫畫,更別說不想吃正餐、只想吃零食,我的「同理」不一定正確,但因為「同理」,讓我能夠平靜看待兒子的所作所為。他是幼兒,而幼兒在身心發展上,本來就相較於成人有諸多不成熟,應該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去配合他們的成長模式變化,而非要求一個三歲的幼童在咖啡館裡安靜品嚐甜食聽輕音樂。(坊間的教養書堅持,是孩子進入家庭,他們必須配合家庭生活,而非爸媽配合他們,這樣算不算欺負弱者?)

最近一篇流傳在FB的網路文章開頭這麼寫著:「為什麼全台灣的大人會對自己最愛的小孩又打又罵又恐赫又威脅?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無能為力。」文章裡陳述了幾個家庭對話狀況,大人不太跟小孩說話,沒有正常的對話可言;或以「嗯、對、喔、是」等發語詞,搪塞孩子,最常見的還是責備、威脅、恐赫,場景大概是孩子在該安靜的場合尖叫、把盛滿食物的碗扔飛、在百貨公司奔跑弄壞商品、無故打人等等,觸犯了大人的界線。
為什麼會說爸媽無能為力?做那些事的孩子本來就處於容易大叫、興奮、無法穩定情緒、肢體肌肉仍在發展的階段,他們沒有錯,只是他們的界線和爸媽的界線不同,爸媽選擇責罵或威脅,是對自己的情緒無能為力,怕孩子被他人責備的恐懼,怕自己被責備不會教的恐懼,轉而將氣出在孩子身上,也可以說是早他人一步先對孩子生氣。

在共學團的每一天,身為爸媽的我們無時無刻接受這樣的挑戰,當孩子爬樹被側目時、當孩子搶玩具打起來時、當孩子堅持從溜滑梯爬上去時,當孩子在大眾運輸工具上唱歌或大聲說話時,我們在「為了他人責罵孩子」與「等待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翹翹板上擺盪,有時我們累了,選擇直接抱走孩子終結問題,有時滿懷著愛與同理,耐心的陪伴孩子度過一道又一道成長關卡,相信他們能思考、判斷。

一定有人疑惑,這些不到六歲的孩子會思考?讓我舉個例子:共學團非常堅守「借玩具」原則,拿他人玩具前,一定要自己或由爸媽陪同去問主人可否相借,主人可以借也可以拒絕,或是交換玩具玩,絕對不是強迫分享,對孩子和爸媽來說,是很好的對話技巧與社交練習。上次,C童的玩具散落一地時,A童和B童都很想玩,A童提議:「不然我們先玩,如果C回來,我們就一起放下,好嗎?」B答:「好啊!」兩人相視一笑,就拿起來玩了,旁邊的家長一句話也沒多說,但你覺得孩子沒有思考嗎?

PS黃春明的兒童劇《我不要當國王了》是另一種兒童國王故事,推薦給你。

PPS「小綿羊電影院」太棒了!託你的福,我上網查詢發現新北市文化局「府中15」有全國首創的「嬰兒車電影院」,有設置嬰兒車停放區、多一個空位放物品;以柔和燈光取代光源全關,並降低影片音量,孩子可以進食、走動、小聲說話,可惜因為場場爆滿,我要下個月才能排入報名表,到時候再跟你報告了!

淑婷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



參考文獻


回133期電子報



 
 
更多文章
一則兒童心理治療工作的片段
在憂鬱症裡尋找悲傷的權利
長不大的爸爸
三月交換日記:沒有孩子,只有人

 
 
 
 
案字號:臺內社字第9079637號 會址:(106)臺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號 劃撥帳號:42115501
電話:(02)2392-3528分機22 傳真:(02)2392-5908 電子郵件:tap79637@ms71.hinet.net